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四十九章:培养选拔人才

作者:苑丁 阅读:44 次更新:2024-06-04 举报
   徐国庆已经六十几岁了,他曾经作为农业科学家参加过省里农业科学研讨会,在会上他做了有质量的发言,受到各路来的科学家的欢迎和点赞。
   徐国庆是一位农业科学家,他五十几岁时,上头来人要调他走,他婉言谢绝了。他说,他是搞农业科学研究的,就要扎根农村,一心为民,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不断地探索研究,才能搞出点成绩了。他都五十几岁的人了,往六十岁跑了,再换个地方,从头开始,另起炉灶,能忙几年,还能搞出什么名堂来?科学这东西,都是承上启下的,是学习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搞农业科学的人,都是在自己的已经获得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才能推动农业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如果半涂而废,就前功尽弃,一事无成。
   上级领导听徐国庆这么一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人各有志嘛,也就没有强求他。于是,徐国庆就这样扎根农村,一心为民了。如今,徐国庆已经是六十几岁的人了。人说“苦日子难熬,好日子过得快”,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徐国庆觉得日子过得太快,人老起来也快,不用几年他就要进入古稀之年,成为七十岁的人了。余庄的烟火要延续,余庄的事业要发展,余庄的优势要发扬光大,培养接班人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余庄村委会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余生虎老书记的孙子余晓龙,一个是年有余村长的女儿年春妤。余晓龙是余庄的村长,年春妤是余庄的妇女任。两个青年人潮气蓬勃,精力旺盛,干劲十足。
   余晓龙和年春妤两人被选举进了余庄村委会,这是大家拥护的,是没有问题的。现在余庄的青年人,都纷纷朝外面跑,宁愿跑到城里去打工,也不愿意回到农村来当农民种田地。
   徐国庆曾经向余晓龙和年春妤提问:余庄别的青年,中学毕业后,考不上学校,都到城里去打工挣钱,你们两人中学毕业后,为什么回到余庄的农村里来种田,风吹日晒,餐风沐雨?
   徐国庆没有想到两个青年人做出了同样的答复。他们都说,村里的青年人,一个个中学一毕业,都出去打工,往城里跑,农村种田的老前辈,一个个都老了,将来这田地谁来耕种?回农村把田种好了,把农村建设好了,不也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吗?
   徐国庆书记听了两个青年这样说,觉得很有道理。他们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惊醒的问题,农村种田的人老的老了,青年人又不愿意留在农村里种田,读了书,考不上大学,就都跑到城里去打红,将来农村里的田地谁来耕种管理?
   徐国庆书记认为,余晓龙和年春妤这两个青年看得远,想得深,能识大体顾大局,这是难能可贵的。农村就需要这样的青年。徐国庆书记希望在余晓龙和年春妤这样的优秀青年的影响感召下,有更多的青年回到农村,留在农村,立志担当新一代农民。“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农村需要有人种好粮食,保证粮食丰收。
   徐国庆心里盘算,他是个农业科研人员,作为大学生村官回到余庄,又阴差阳错地当了余庄的村支部书记,他已经六十几岁,往七十岁头上跑了,余庄的支部书记,他不能一直担任下去,必须要培养接班人,把余庄书记的担子传递给年轻人,让他们稳稳当当地把余庄支部书记的担子挑起来,这将关系到余庄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途问题。
   徐国庆书记认为,一个村的支部书记,就是掌舵的,舵掌好了,航船就不会偏离航向,就能行稳而致远;舵掌不好,航船就会偏离航向,甚至于翻船。所以余庄支部书记的人选非常重要,必须慎重选拔。
   原来徐国庆书记,打算培养余生虎老书记的孙子余晓龙村长当余庄的支部书记的。余晓龙村长三十出头,正当黄金时代,虽然还未婚,但他思想上成熟了,人生的高挑马大,有魅力也有干劲。但是徐国庆书记,经过几年的接触和观察,虽没有发现余晓龙村长有什么过错的地方,但总觉得有点不放心。
   徐国庆书记倒是觉得年有余村长的女儿年春妤妇女主任不错。年春妤的性格不像她的父亲年有余,也比她父亲年有余有涵养,素质高。年春妤虽然没有余晓龙大,只有二十几岁,但有志不在年高。年春妤妇女主任做事稳重,考虑问题周到全面,对有些问题的看法深透,她能从大局考虑,,能从老百姓的利益思考问题。这可是当干部的需要具备的素质。
   那天余庄村委会讨论研究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余庄的自然资源,进一步发展余庄的经济。在那次会议上,大家都发了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徐国庆书记主要是想,听听两个年轻人余晓龙和年春妤的看法和想法。因为余庄今后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就是要靠这些扎根在农村的青年人来担当的,这就需要让这些有志于农村的青年人,抛头露面,来管理余庄的事。
   农业主任时克艰见大家不发言,便带头发言,托转引玉了说:“我是余庄的农业主任,是管农业生产的,我也没有多少办法用来发展余庄的经济,我无非就是在徐国庆书记的科学种田思想的科学指导下,精细管理好农田生产,把粮食产量再提高一些。”
   余晓龙村长说:“光靠田地里提高粮食产量,充其量提高到二千斤一亩,怕是到了极限了,还能有多大的收入呢?”
   农业主任时克艰瞪着眼睛说:“照你这么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余晓龙村长笑道:“照我说,拿出一部分农田来种植经济作物。”
   林业主任恭喜说:“种些什么样的经济作物呢?”
   余晓龙村长不假思索地说:“种植草皮啊!”
   农业主任时克艰惊问道:“种草皮?不种粮食?”
   “没错,种草皮。”余晓龙村长很有信心地说,“草皮生长快,销路广,价格也不菲。”
   妇女主任年春妤听了大吃一惊说:“这可不行。”
   余晓龙村长瞪大眼睛不解地说:“怎么不行?”
   妇女主任年春妤掷地有声地说:“动用农田就是不行。”
   余晓龙村长说:“为了发展余庄的经济,动用农田有什么不可以的?”
   妇女主任年春妤说:“农田是用来种水稻的,生产粮食是头等大事,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改种别的东西。”
   余晓龙村长笑着说:“我们搞农业生产,也要讲究经济效益,种粮食的经济效益有限,如何发展余庄的经济?”
   妇女主任年春妤剖析说:不错,搞农业是要讲究经济效益,就拿种水稻来说,在徐国庆书记的科学指导下,精心管理,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就是提高了经济效益。水稻田是用来种粮食的,是生产高产量高质量的水稻的,这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农业,也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所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就告诉我们土地是用来种粮食的,种粮食要靠科学技术,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要提高粮食的质量。毛泽东主席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的指示。这就是教导我们要大力生产粮食,储备粮食,以防荒年和战争。一旦遇到荒年或是遭遇战争,国家没有足够的储备粮,那问题就严重了糟糕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们的良田不种粮食,怎么能保证粮食的安全?据我所知,我们国家对农业的要求,我国占国土面积十分之一的为数不多的土地,永远要先保障三大主粮的安全,而非为了经济利益种作物。我们的良田怎么可以为了经济效益去种草皮或其它的经济作物呢?我们农村搞粮食生产,就要依照国家的大政方针,就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余晓龙村长听了不以为然说:“经济效益高了,我们手头有钱了,可以到外面去购买粮食吗?”
   妇女主任年春妤“哈哈哈”大笑说:“你那钱能当饭吃?遇到荒年了,遭遇战争了,大家都要粮食,粮食紧缺得很,你上哪儿去买粮食?加上战争的严密封锁,你有粮食也运不进来啊!”
   余晓龙村长听妇女主任年春妤这么一说,顿时面红耳赤,无以对答了。
   妇女主任年春妤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着想,国家是绝不允许放着良田不种粮食的,良田要保证生产粮食。要发展农村经济就要想别的办法,找别的门路。”
   农业主任时克艰说:“妇女主任年春妤的话说的太好太对了,我们搞农业首先就是要把农田管理好,把粮食生产好。”
   妇女主任年春妤笑着说:“时主任这话说的对了一半。”
   农业主任时克艰眨巴着眼睛,有点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莫名其妙地看着妇女主任年春妤笑。
   妇女主任年春妤笑着说:“除了种好粮食,还可以想想别的门路发展农村经济。乡村要振兴,农村要致富。”
   时克艰农业主任恍然大悟说:“好好利用开发我们余庄的自然资源,像徐书记开发利用南山的自然资源那样。”
   徐国庆书记听了大家的一番对话后,不住地点头微笑。
   妇女主任年春妤笑着破解:徐国庆书记,当年回到余庄后,为了发展余庄的经济,提高余庄人的生活,不辞劳苦地去招商引资,开了超市,办了工厂,开动脑筋,合情合理地开发利用南山的自然资源,运用他在大学学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改良土壤,生产绿色大米,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后来,他又利用村民们翻盖洋楼别墅腾出来的旧房基,大兴葡萄园。这些举措都为我们余庄人带来了颇丰的收入,发展了我们余庄的农业经济。这都是很好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好办法好点子。
   林业主任恭喜说:“我是管林业的,我把南山上的常绿树、风景树、果木管理好就是了,别的我没有什么好点子。”
   余晓龙村长说:“恭主任,你不会在山上饲养禽畜吗?”
   妇女主任年春妤说:“可以在山上养些山鸡,但葡萄园里不好养山鸡,会影响葡萄的生长和质量的,板栗园里倒是可以养山鸡的。”
   徐国庆书记听得津津有味,他说:“刚才大家都说了,我看妇女主任年春妤说的很在道理,好的农田只能用来种粮食,不能种其他经济作物,保证粮食的生产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是不能偏离不能违背的。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几年的粮食储备,才能应对灾荒和战争带来的缺粮的风险。‘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发生天灾遇到水荒或旱灾,或是遇到蝗虫灾害,造成粮食歉收或缺收,我们有充足的储备粮就不怕了;如今世界不太平,帝国主义者忘我之心不死,战争威胁还存在,万一打起仗来,我们有储备粮,心里就有底气了。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当前形势令我们意识到,中美博弈是长期性的,保证粮食安全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所以农田必须种粮食。妇女主任年春妤看问题能从大局出发,从国家人民的利益着想,看得深也看得透想的远,很有见地,很有见地!”
   徐国庆书记想起这些,把余晓龙村长和年春妤妇女主任比较一下,觉得妇女主任年春妤是一块好料子,余庄挑选这样的青年人来领头掌舵,即使遇到大风大浪,惊涛狂暴,航船也能行稳致远;挑选这样的青年人,将来她一定能带领余庄人,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后来,徐国庆书记为了培养年春妤,就派妇女主任年春妤到县党校学习了几个月。年春妤妇女主任在县党校学习几个月回来后,徐国庆书记就把余庄的所有党员召集起来,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提名妇女主任年春妤同志作为余庄副支部书记的人选,让大家举手表决、
   表决的结果,大家一致通过,连余晓龙村长也高高地举手赞成了,自觉自己不如年春妤。
   徐国庆书记带领培养了年春妤一年,觉得年春妤很称职,也很优秀,就主动退出一线,放心地把余庄支部书记的担子交给了年春妤。
   年春妤和余晓龙村长都是两个一心扎根在农村的大龄青年,他们在徐国庆书记的促合下,又成了眷属。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