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三十七章:逛超市,游南山

作者:苑丁 阅读:57 次更新:2024-06-01 举报

  时间像秦淮河里的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九十年代,大学生村官徐国庆也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他脸上的雅气已经消尽,已经向中年人迈进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个非常关键的年代,我们祖国的经济建设又进了一个新台阶,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特别是香港的回归祖国,真是大快人心。香港的回归祖国,使祖国的统一大业又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要实行祖国的完全统一就必须解决台湾问题,中国人民相信台湾迟早会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的。
   徐国庆从小就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叫台湾的地方,因为他的父亲徐益天就到过台湾。那年他徐国庆还在他娘的肚子里,他的父亲徐益天就被反动败军流寇逃离南京,从他们余庄经过时,抓了去充当挑夫被迫去了台湾。台湾是个什么样子,徐益天都没有机会看到,就无缘无故地被关进了大牢。徐益天在台湾的大牢中,失去了自由,吃尽了苦头,受够了折磨,真是生不如死。后来他们又要不明不白地处死他的时候,阴差阳错,他侥幸逃过了一劫,经过九死一生逃出来了,真是人生中的万幸之万幸啊!
   徐益天被抓杳无踪迹,本来就是一大祸事,谁知这祸事又不单行,在他们徐家应验了。正因为徐益天被抓到台湾,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敌特有了可趁之机。台湾的敌特分子,利用徐益天作为掩护,冒充徐益天潜入大陆,司机破坏,就有了徐国庆的外公余生辉发现敌特,在与敌特作斗争时,在打斗中不幸被敌人杀害了。这就害苦了徐国庆的外婆余夫人,也给徐国庆一家人带来了悲伤痛苦。
   徐国庆的外婆余夫人,今年已经是八十几岁的人了,她的一生是苦难不堪的一生。她同徐国庆的外公余生辉夫妻两人,生育了一男二女,一家五口人生活在一起,余生辉是余庄的小学教师,家庭生活虽不富裕,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能过得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美国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侵略战争,并威胁到我们中国的安全,余生辉的唯一的儿子余超,响应祖国的号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余超在保卫阵地的战斗中,英雄献身了。余夫人还怀着失子的无限伤痛,渡月如年地煎熬着,却又遇到了丈夫余生辉跟台湾潜回大陆的特务的打斗中不幸牺牲了。余夫人一下子就失去了两位亲人,这真是痛上加痛,悲上更悲啊!余夫人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
   余家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余夫人成了两位烈士的亲属。不仅如此,余夫人也是一位光荣的军属,她的女婿和女儿都远离余庄,远离家乡,离她而去,奔赴远远的地方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建设祖国去了。
   如今外婆余夫人老了,照顾外婆余夫人的事,落在徐国庆一家人身上了,当然也是徐国庆一家人义不容辞的事,
   外婆余夫人八十几岁了,行动不方便,徐国庆特意买来了轮椅,每天一大早徐国庆都要推着外婆余夫人跟他一道外出晨炼,让外婆余夫人见见世面,看看外面的风光,了解我们余庄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也让外婆余夫人见见阳光,吐故纳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外婆余夫人自从搬到外孙徐国庆家来居住,因为年岁大行动不便,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出过门,过着衣来伸手,飯来张口的生活,这外面的世界她是一概不知。这回外孙徐国庆有孝心,特意为她买来了轮椅,推着她到处走走看看,看看余庄这些年来的变化,倒是给她开了眼界啦!
   “哇!这是我们余庄?”余夫人心情激动地惊呼大叫地对外孙徐国庆说。
   “不是我们余庄,还能是哪儿呢?”徐国庆生怕外婆听不见提高声音说。
   “变化好大哟!我都认不出来了。”余夫人情不自禁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快,城乡都发生很大的变化,给我们余庄带来了变化。”徐国庆介绍说。
   “都是国家的政策好呗。”外婆余夫人说,“国庆呀,余庄不是还开了超市吗?你带我去超市看看。”
   “好啰!”徐国庆说着就把外婆余夫人推着进了余庄的春生超市。
   华姑见外婆余夫人来了,笑着迎过来叫道;“外婆,你老人家来了。”
   余夫人喜不自胜地抓住华姑的手说:“这超市不小,不小。”
   华姑便推着外婆余夫人一个货架一个货架地像推销商品一样给外婆介绍说明。
   余庄春生超市的货架上的货物琳琅满目,花色品种齐全,应有尽有。余夫人面对如此丰富的货物,感到非常新奇。外婆余夫人想,她过去吃的面条都是要在锅里煮熟了吃的,可是眼下货架上的这些面条叫什么方便面,用开水一泡,三五分钟就能吃了;过去洗衣服都用肥皂石碱,没有钱购买肥皂石碱,就用草木灰装在淘箩里,用温水冲洗后就用草木灰水洗衣浆衫,如今货架上除了肥皂石碱外,还有什么洗衣粉、洗洁净等等说不出名堂的洗衣用品,这都是她听所未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今天她真的是开了眼界了。
   余夫人饶有兴趣地在余庄的春生超市游览观光了一个多小时,满怀着喜悦的心情离开了春生超市。徐国庆推着外婆余夫人出了春生超市,像自己家里行进。走在路上外婆余夫人说:“国庆呀,余庄的春生超市玩过了,听说南山的变化也不小吧?”
   徐国庆说:“这几年,南山开发利用得不错,变化可大啦!”
   外婆余夫人说:“我想到南山去走走看看,你什么时候带我到南山去?”
   徐国庆说:“我今天有空,吃了早饭今天就带你去南山看看南山现在的风光。”
   外婆余夫人听了非常高兴。
   早饭后,徐国庆偕同家人父亲徐益天、母亲余蓝莓、儿子徐华生,他们推着余夫人上南山去了。徐国庆他们一家人来到南山脚下,余夫人提出来要去余生辉烈士和儿子余超烈士的坟墓祭奠两位英雄烈士。这样他们就去了余生辉烈士和余超烈士的墓地。
    余夫人带着外孙徐国庆、女婿徐益天、女儿余蓝莓、重孙子徐华生他们一家人,虔诚敬重地跪在两位英雄烈士的坟墓前磕头祭拜。
   余夫人深情地告慰两位烈士:老头子余生辉,儿子余超,你们在那边好吗?我们一家人来看望你们了,都给你们磕头啦!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家人都好。徐益天那年被残兵败寇抓去,押到台湾,他吃尽苦头,九死一生,又逃回来了,他们一家人团聚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的外孙(外甥)徐国庆长大了,大学毕业回余庄来当了余庄的村官了。我们余庄随着改革开放带给祖国的发展变化,变得和谐安宁,美丽热闹了。余庄村里开了超市,办了工厂,南山也开发利用起来了,每年都给余庄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噢,我还告诉你们,余梅已经被她的当兵的丈夫接走了,他们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了遥远的地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去了。徐国庆把我照顾的很好,你们就放一百二十四个心吧。好了,不说了,我这就上南山去看看,以后我还会常常来看望你们爷俩的,你们安息吧!
   徐益天和余蓝莓跪在烈士的陵墓前,虔诚敬重地说:“爸爸,余超兄弟,我们一家人都来看望你们了,你们安息吧!”
   徐国庆说:“外公、舅舅,外婆很好,我们会照顾好外婆的,你们放心吧,愿你们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徐华生动情地说:“太公、舅爷爷,你们的小华生也来敬拜你们啦,我们一家人会常来看望你们的,你们安息吧!”
   徐国庆他们一家人祭奠过两位英雄烈士后,便推着轮椅带着余夫人上了南山。余夫人在南山顶上,极目远眺,觉得四野开阔辽远,令她心情开朗豁达,心旷神怡。她像个孩子一样欢快激动。面对南山的美丽的景观风光,情绪昂奋,长叹短吁,赞不绝口。
   余夫人想,她过去不止一次地来过南山,那都是为生活所迫,上山全为打柴割草。那时南山上全都是长短不一的柴草,非常荒凉,如今南山上绿树森森,有气魄美丽极了。
   “那火红一片开的是什么花呀?”余夫人情不自禁地问道。”
   “那哪里是什么花哟,是枫树上的枫叶。”徐国庆笑着说。”
   “这红彤彤的树叶,我有生以来还是头一回看到。”余夫人喜不自胜地说着,也感到很新奇。
   “枫树叶到了秋天就会变红,红彤彤一片,非常美丽。”徐国庆告诉外婆余夫人说。
   “那苍翠碧绿的又是什么树啊?”余夫人问道。
    徐国庆用手一一指点着说:“这一片是做樟木箱的香樟树;那一片是女贞树。”
   余夫人也用手指点着说:“那像宝塔一样的树和像青龙腾飞一样的树又是些什么树呢?”
   徐国庆一一解释说:“那像尖尖宝塔一样的树叫雪松;那像青龙腾空的树是龙柏。”
   余夫人拍着手说:“好,这名字起得好,既好听又形象。”
   徐华生好像发现了什么,他做着深呼吸说:“婆太太,你闻,好香啊!”
   余夫人用鼻子嗅了嗅说:“嗯,是香,香。”
   徐国庆立刻介绍说:“那是香樟树和女贞树散溢出来的香气。”
   余夫人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我坐在家里常常闻到这种香味,原来是南山上的这些香樟树和女贞树的香味飘逸到了余庄村里了。”
   观赏了这样的美景,外婆余夫人非常开心高兴。后来徐国庆他们又把余夫人连推带抬,抬进了果木园。在板栗园中,余夫人看到树上挂满了一颗颗毛茸茸的带刺的果子,她从未见过,感到新奇。
“这树上挂着的果子,像毛猴脸一样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呀?”余夫人像个孩子一样兴奋不已,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那是板栗,果子里面的栗子炒熟了吃可香啦!”徐国庆说。
   “这毛茸茸的全是刺怎么吃呀?”外婆余夫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剥开了吃里面的栗子。”徐国庆解释说。
   “爸爸,我想吃板栗。”徐华生向爸爸徐国庆提出要求。
  “过些日子,我买几斤给你和外婆两人尝尝。”徐国庆答应儿子徐华生。
     徐华生显得异常高兴。
     徐国庆他们一家人又到了葡萄园。葡萄园的葡萄架上的葡萄一挂挂吊在上面,有紫色的,也有青色的。那紫色的一粒粒挤在一起,抱成一团,像一颗颗鲜艳美丽的红玛瑙;那青色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悬挂在上面,像一颗颗翡翠,晶莹剔透,十分诱人。外婆余夫人喜形于色,爱不释手地一会儿摸摸紫色的,一会儿摸摸青色的;一会儿摸摸这一挂,一会儿摸摸那一挂,不知道喜欢那一种颜色,那一挂是好了。徐一天和余蓝莓被眼前的一派大好的丰收景象陶醉了。
     徐华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他也情不自禁地观赏琳琅满目的紫色的青色的颗粒饱满的葡萄,喜形于色,爱不释手地摸摸那像鲜艳美丽的红玛瑙的,又去摸摸那晶莹剔透的像翡翠的葡萄,以抑制不住的心情说:“爸爸,这么漂亮的葡萄我还是头一回见着,这紫色的青色的葡萄,颗颗饱满,一定很甜,我嘴馋得都快流口水了。”
   “华生想吃,就采摘几挂给他品赏就是了。”余夫人说着伸手就采摘了两挂葡萄。
   “这是公众的东西,不能随便采摘。”徐国庆说。
    余夫人手脚来得快,早已采摘了两串葡萄在手了,一串青色的,一挂紫色的。她交给徐华生,又从自己口袋里摸出两块钱大声叫着:“有人吗?葡萄园里的管理员呢?”
   管理葡萄园的人,今年四十多岁,名叫陈霜林,从葡萄园的深处走过来,看见是徐国庆副业主任一家人,客气地说:“是徐主任呀,你们一家都来南山玩了。”
   徐国庆说:“我外婆有这个兴趣嘛。”
   陈霜林笑着说:‘我当是谁叫我呢?原来是余太太呀!’
   “我重孙子徐华生想吃葡萄,我做主采摘了两串,你看给你两块钱够吗?”余夫人说着笑着将两块钱递过去。
   陈霜林不肯收说:“你老采摘两串就采摘两串吧,不用给钱,我请客了。”
   徐国庆要陈霜林收下,陈霜林还是不肯收。
   老太太余夫人说:‘我们哪能白吃呢?’’
   陈霜林说:‘怎么能说是白吃呢?你余老太太一门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大,作出的牺牲也多,别说是吃两串葡萄,就是八串十串也不多啊!’’
   徐国庆说:“陈霜林,你还是把钱收下吧,这是公事公办。”
   余蓝莓从老太太余夫人手里接过钱,硬塞到陈霜林的手中。
   陈霜林只得收下钱说:“小气了,不好意思了。”
   徐国庆说:“这是应该的,公事公办,谁采摘了都得付钱。”
   余夫人玩遍了南山,毕竟年纪大了,有点累了,她怀着喜悦满意的心情,在徐国庆他们一家人贴心护理下推着下了南山。
   徐国庆他们推着余夫人下山时,在山脚下遇到了年有余村长。徐国庆主动跟年有余村长打招呼,年有余村长理也没有理他,只是用眼睛瞅瞅徐华生手里拿着的两串葡萄,笑了笑跟余夫人说:“余太太今天有兴趣上南山来玩玩了?”
   余夫人笑逐颜开地说:“在家待着怪难受的,出来看看散散心呗。你上山来有什么事吗?”
   “不忙什么,上山来看看呗。”年有余村长说着就上南山去了。
   余夫人在徐国庆一家人的护卫下回到了家中。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