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十五章:偷吃禁果

作者:苑丁 阅读:44 次更新:2024-05-26 举报

   徐国庆背着行李回到余庄,一跨进门,母亲余蓝莓见儿子回来了,高兴地接过儿子的行李,关心地问道:“国庆,你吃过饭吗?”
   徐国庆笑着说:“吃饱饭回来的。”
   父亲徐益天有点疑惑,便问道:“不是节假日,你跑回来做什么?”
   徐国庆说:“不去了。”
   母亲余蓝莓“啊”了一声,诧异道:“不去了?”
   父亲徐益天说:“为什么?”
   徐国庆无可奈何地说:“现在学校不安静了。”
“学校不安静了!”徐益天说,“学校怎么不安静了?”
   徐国庆把最近学校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叙述了一遍。他说,学校的校长靠边站,学校不开课,学生不学习,不读书,呆在学校里还有什么意义呢?
“噢,原来是这样。”徐益天说,“他们不学,你自己不会静下心来自学吗?”
   徐国庆激动地说:“在那种环境中,你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你要是钻图书馆,埋头苦读,他们就说你是走白专道路,说你是修正主义的苗子,这还能让人静下心来学习吗?”
    父亲徐益天和母亲余蓝莓都是中学毕业,他们的思想比较开化,听徐国庆这么一说,不仅感到愕然,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认为,学生就是要读书学习,学校环境就是用来读书学习的,环境不安静,还怎么学习啊!儿子徐国庆回来就回来吧。他们觉得现在农村不像战乱时那样被敌人搞得鸡犬不宁,经常要跑反,闹不好就丢了性命。如今,农村安定,荒年又过去了,只要好好劳动就有饭吃。
   徐益天说:“既然学校不安静,你就回来再说吧。”
   母亲余蓝莓说:“回来就回来吧!”
   徐国庆辍学当农民了,他打算每天晚上学习文化知识,白天跟爸爸妈妈学习做农活。徐国庆从小就是他娘余蓝莓背在背上下田干活的,耳濡目染也知道干农活是怎么回事了。他几岁那年,他还爬到他娘余蓝莓和姨娘余梅的水车上吊过猴猴呢!他从小就是看着妈妈余蓝莓做农活长大的,从小就体验到了做农活的滋味。对于徐国庆这样一个聪明睿智的青年学生来说,学习做农活,一看就会,一点就通,没花多长时间,他就成了一个门门精,路路通的青年农民了。徐国庆是个知识青年,肯动脑筋。他运用植物学上学到的知识,将自家门前的一棵桃树和一棵梨树进行了人工嫁接,而且获得了成功。现在已经是香花怒放的时候了,那桃花香和梨花香揉合在一起,散溢在空气中,芳香扑鼻,沁人肺腑,使得他们家的家居环境显得格外清新爽气。
    余庄是个依山傍水的大的村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美丽。余庄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大队,总共有十八个生产队,徐国庆的家处在徐家生产队。这个生产队徐姓多,有几户旁门杂姓,所以就叫徐家生产队。徐国庆年轻有为,又是县城中学的高才生,队员都选他出来担任徐家生产队的队长。
   徐国庆想,这样也好,他就安心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闯荡,或许能闯出一片天地来。他觉得一个国家富不富,要看广大的农村富不富,要看农民富不富,农村不富裕,农民不富裕,就不能说这个国家富裕。如果他徐国庆带领徐家生产队的队员们,艰苦奋斗,努力创业,把大家都带富起来,使得徐家生产队每家每户都富裕起来,这也是对社会、对国家的一点贡献。
   徐家生产队紧靠在南山脚下,既然靠山,我们就靠山吃山。徐国庆决定在南山上搞林业,打算种植常绿树,大部分是松树,还有部分种植龙柏、雪松和香樟树,这样南山上一年到头都苍翠碧绿,既可以美化环境,清新空气,又可以出售一些增加一些收入。龙柏、雪松和香樟树都是常绿树,是绝好的风景树,各地美化环境少不了它。
   徐国庆当了徐家生产队的队长以后,总想提高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他认为只有提高工分单价,才能提高队员的劳动积极性。他在南山上种植了一批绿色风景树,销售这种美化环境的树苗,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有了钱,工分单价就可以提高,准能提高队员们的劳动积极性。其实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田里的收成就是那么个水平,总是提不上去,经济收入也有限,工分单价也只能稍微提高那么点点。虽然队员感到工分单价增加了有点高兴,然而劳动起来还是那么皮皮踏踏,反正上工一天得记十分工,女队员上工一天记七分工,这是雷打不动的。可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和觉悟还没有达到那种理想的高度,大家一味地就是挣工分,地里的收成好不好,都是队长的事情,他们不管,只要上工干活一天,就得给他记一个工。这样劳动效力不高,明明是一天干完的事情,往往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明明一个人能做完的事情,偏偏要两三个人去完成。队员群众想的就是多挣工分,他们哪里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收入就是那么个水平,你挣得工分越多,工分单价就越少,他们又抱怨一年不如一年了,劳动积极性总不能提高。这是一个生产队长最苦恼的事情,磨破嘴皮子也不顶用。一般的队长也无法可解,对于徐国庆这样的血气方刚的青年来说,他思考着该怎么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正当徐国庆为此事烦神苦恼,无法可想的时候,他收到安徽一个同学的一封信。这个安徽同学的父亲在徐国庆家乡所在的县里工作,就把他带到县里来读书了。他名叫时刻勤,跟徐国庆是同班同学,也是因为学校环境不安静,学校不上课,就打道回安徽老家的乡下去了。他在信里告诉徐国庆,说他们那个生产队暗地里搞了土地包产到户,队员的劳动积极性很高,每家每户都承包了土地,那劳动热情十分高涨,一年忙下来,田里丰收了,缴了公粮以后户户有余粮,家家欢乐,人人高兴。
   安徽的时刻勤同学的这封信,对徐国庆来说,来得十分及时,非常重要。他从这封信中得到了启示,他似乎找到了提高队员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热情的办法。徐国庆非常激动,百忙中抽出几天时间,打车到了安徽,去拜访他的同学时刻勤了。时刻勤家所在的生产队只有十二户人家,他们这个生产队,暗暗地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就叫包产到户,大大提高了队员们的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了。徐国庆觉得这种包产到户倒是一个好办法,他打算回到余庄暗暗在徐家生产队试试看。
   徐国庆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徐家生存队,秘密地把队委召集起来,向队委们通报了他到安徽考察的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了一会儿,一致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徐国庆告诉大家,这事非同小可,可能会招来非议,说我们是搞资本主义,请大家要严守秘密,不能对外公开。这样徐国庆就把田地分到各家各户,收多收少是队员自己的事,大家不会与自己过不去的。
   徐家生产队的队委决定了,就召开全队队员会。徐国庆明白地告诉大家我们分田到户,就是搞土地承包责任制,这是要担风险的,我们只能暗箱操作,对外还是生产队,大家要保密,不能透露给外人。当晚就把土地分给了各家各户。这样徐家生产队,在徐国庆的带领下,偷吃了禁果,搞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这种分田到户的做法,在当时是绝对不允许的,会被提到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高度来判断的。这样做是冒着很大的危险,担着挨批的责任的。
   徐家生产队,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给各家各户以来,队员们的劳动热情高涨了,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地下田干活,一季忙下来,家家都获得了丰收,缴了公粮留了口粮还有余粮,队员群众都乐开了花。
   可是纸里包不住火,尽管徐家生产队的干部群众守口如瓶,不对外透露半点风声,然而他们搞的这么大一个动作,还会不被人察觉?就是从一家一户的劳动场面上,也能看出点苗头来呀!
   大队长余生虎发现徐家生产队的苗头不对,又听少数队员怀疑和反映,觉得徐家生产队似乎是在搞单干。余生虎想,这个徐国庆是吃了豹子胆,胆大包天了。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关乎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于是把徐家生产队的队长徐国庆请到大队部来了。
   余生虎瞪着眼睛瞅着徐国庆,直言不讳地问道:“徐国庆,你们生产队,背着大队搞什么鬼名堂?”
   徐国庆说:“没搞什么,是搞生产啊!”
   大队长余生虎生气地说:“搞生产有你这么搞的吗?”
   徐国庆知道瞒不住了,就说;“这是为大家好啊!”
   余生虎说:“为大家好,就搞资本主义,搞单干?”
   徐国庆辩解道:“这不是单干,土地所有权还是归队里集体所有,队员群众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
   余生虎火冒三丈地说:“你这样搞是关乎到我们农村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你犯了严重错误你知道吗?”
   徐国庆说:“别说得那么严重?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东西还跟不上,为了激发队员们的劳动热情,提高队员们的劳动积极性,从这一季节的实践来看,我觉得我们的做法是对头的。”
   余生虎听了气得跳起来说:“还说对呢?是严重错误,严重错误!”
    徐国庆笑了笑没有做声。
   余生虎大声吼道:“看在你是余生辉烈士的外孙,是余超烈士的外甥,今天就不处罚你了,你赶快给我纠正过来,恢复原来的生产队的形式,否则,你这个生产队长就不要当了!”
   徐国庆笑着说:“啊哟喂,我说大队长呀,我们这样做的效果还不错,再改过来就有点困难了,这样吧,我还是选择不当生产队长吧!”
   余生虎愤然说:“那就这么便利了你?”
   后来大队长余生虎毫不留情地要开全村村民大会批判处罚徐家生产队的队长徐国庆。会上大队长余生虎刚开口说道:“今天这个大会,我们,啊,我们要——  ” 大队长余生虎的“我们要”的话音还未落,大队会计拿来一份通知,交给大队长余生虎。余生虎展开一看,不仅面红耳赤,而且还伸了伸舌头,显出侥幸的心理状态。他镇定地说:“今天开会,我向大家宣布一下上级政府下达的通知——”
   大队委员们听了感到非常诧异,怎么批判会不开啦?一个个瞪着眼睛看着大队长余生虎,看他下面怎么说?
   大队长余生虎继续说:“上头政府说了,安徽的包产到户的做法是对头的,要在全国推广,土地要推行联产责任承包制,五十年不变。”
   会场上徐家生产队的队员们狂呼大叫起来:“我们徐家生产队的路子走对了!”
   徐国庆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大队长余生虎摇摇头,瞅瞅徐国庆说:“我们余庄大队的徐家生产队的做法是对头的。我们余庄大队,要推广全面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并请徐家生产队的徐国庆队长给大家介绍他们的经验。”
   这样就把原来准备批判惩罚徐国庆队长的大会,开成了表彰徐家生产队队长徐国庆的大会;开成了徐家生产队徐国庆队长的经验介绍会。
   会场上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会上还选举了徐家生产队的队长徐国庆为余庄大队的主任,负责在余庄大队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