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退而不休的老马

作者:尹美琼 阅读:152 次更新:2024-05-14 举报

2022年初秋,龙溪一脉仙水马氏宗祠历时近五年建设后,顺利竣工了。人民日报有人撰文说: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经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这话说得太妙了,看今天永兴籍的省、市作协、诗协会员及众多的周边群众前来参观的红火场面,由此便可见一斑。五彩缤纷、喜气盈门参观现场,一个戴着草帽、着退了色的猪肝红汗衫的耄耋老人身影远远地映入了我的眼帘,时而在宗祠大厅里充满活力地指指点点,时而一些参观的嘉宾侃侃而谈是已退休快20年的永兴县原人大常委会马云峰老主任。看着他那精神矍铄的神态猛然想起了些什么……

      十年磨一剑 渐见剑发光

2022年9月2日上午,被评为“中国好人”、“湖南好人”的陈萍因考上了益阳市公办教师回家报喜了。陈萍读初中时,其面、胸部不幸被硫酸大面积深度烧伤,严重毁容,后经整容八次,容貌才稍好些;2007年在她家极度贫困之时,是永兴县教育基金会全资资助她上完了大学;毕业后远嫁娄底的她选择了从事公益事业,想用更多的爱去回馈社会;下午她又专程来到了在她人生中每当情绪低落时便会想起的曾经激励过她的“马老爷子”家里,将自己1000元的奖金捐给了县教育基金会。2018年8月底,供职于深圳三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曾受县教育基金会资助过的贫困大学生马永香第9次向县教育基金会捐款了1000元,这是她在过着“打工仔”生活家庭负担依然沉重的情况下2010年毕业后坚持每年向县教育基金会捐款,现累计达;她每次捐款的理由就是人当常怀感恩之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018年5月14日,曾受教育基金会资助过,刚到三一重工公司上班的毛阿龙将领到的首笔工资5000元亲手捐赠给了县教育基金会,以表达不忘“马老爷子”等爱心人士对自己的关爱感激之情……时间再往前推,此等在县教育基金会上演感人肺腑的故事已不知有多少,这让在基金会工作的爷爷、奶奶们感到特别的欣慰和幸福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的人——“马老爷子”马云峰,他1945年11月生于樟树镇的一个贫困农家,19岁高中毕业后,“宁为百夫长”而毅然投笔从戎;在军营奋斗17年后,以连指导员的身份转业分配到永兴县委组织部工作,在地方又奋24年,从组织干事一干干到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最后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上光荣退休。其工作生涯,就像一朵朵波澜壮阔的浪花,一浪高过一浪。一路走来,因他厚重的品德、精干的能耐、异常的敬业、显赫的政绩,加上一颗光明磊落的仁爱之心,倍受业内人士的爱戴与尊重,难能可贵地赢得了“马老爷子”的尊号,大家都喜欢这样称呼他

“马老爷子”退休了,这是2005年秋永兴县众所周知的事。那年初冬,任“县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的刘运蓉因届满,特意向县委赵书记隆重推荐了“马老爷子”,她说:“面对全县数千名嗷嗷待哺的贫困学子,需求量不是几个鸡蛋、几瓶牛奶可缓解的饥渴之需……那是一项宏伟的希望工程,我真的是力不从心了。如果老马来当理事长,我愿当个副职,如果他不当,副职我也不干了。”话说得干净利落。赵书记听了,三思后敲定,哪怕“三顾茅庐”也要请“马老爷子”出山。“马老爷子”退休时,早已放了话“要好好地享受天伦之乐。”后经县教育局马局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等领导几番恭请,终于睡不着觉了。此时一幕幕揪心的往事历历在目,“马老爷子”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去世得早,从小学到高中读书的学费除了获得了学校少许助学金外,全是靠自己稚嫩的肩膀挑煤卖挑出来的,这些困难还不算,他的“痛心处”在于他去郴州参加高考时,城里一些花里胡哨的少儿看到他土里吧唧的样子,跟着喊“乡巴佬、乡巴佬”的情形……他恍惚看到了一群因穷失学而流落到社会上成为“下三烂”的孤儿。他感叹地说:“我可以不为官,但我不能不为民,我要让更多的‘乡巴佬’有出息啊!”    

2005年11月2日“马老爷子”挑起了县教育基金会(前身是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的担子。他一出马,便聘请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基金会的顾问,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任名誉理事长,县直各部委办局的负责人任职理事,组建了宠大且强有力的班子。这给基金会的工作开展在力量上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

弹指一挥,老当益壮的“马老爷子”摔开膀子、迈开步子,带领基金会一班人马一干就干了十年。他首创设立“专项教育基金”模式;首倡县处级、科级干部带头一对一结对资助寒门学子;首开“教育慈善、人人参与”的全民公益理念。面向社会募集基金从2006年的124万元,至2015年突破了1000余万元……十年共募集基金5500.54万元,积累净资产1756万余元。募集这些基金本就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但“马老爷子”接手的当初,他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个面对当时各地屡屡爆料的“挥霍助学金、冒领助学金”之类的丑闻,更让“马老爷子”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他不能容忍助学基金的发放有半点偏差。他始终坚持要把有限的教育基金“好钢用在刀刃上”。话虽此一句,但真要实现这个目标,那可是一件非常庞杂的社会人文工程。面对当时全县25个乡镇,初定扶持的重点人选分布在60多所学校,涉及到1000多个家庭,“马老爷子”一行人挽起衣袖,卷起裤腿,风雨无阻地上路了。“马老爷子”踏上的是一条群众路线之路,是一条“调查研究”之路,更是一条“实事求是”之路。“马老爷子”这一走,就在全县各个行政村的旮旯里留下了他亲和的声音、慈祥的面容、微驼的背影,那一幕一幕,展示的是他与十里八村的穷苦百姓促膝谈心的动情场景。漫长的苦累之后,第一个回合“马老爷子”就掌握到了全县贫病交加的老师96名,单亲学生1909人,孤儿学生334名。此后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白天黑夜,多少个周末节假日,不管风霜雪雨,不管日晒夜露,他走过的路是一环紧扣一环,那可是一条异常艰难曲折的救学、助学之路啊!十年来,“马老爷子”精心打造的“爱心助学”、“爱心暖烛”、“爱心建校”三大爱心活动,共发放奖金、慰问金、资助金3436.5万元,惠及师生57697人/次,共支持教学设施严重滞后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60所,计834.4万元。这是让多少个贫困学子无比奢望的求学之梦无端地长出了稚嫩的翅膀,得以一步一步地向自己梦中的理想胜地冉冉放飞。

“马老爷子”为理事长的永兴县教育基金会,依章行事,公信度高,社会声誉特别好。每年赢得了社会爱心人士愈70000人次的捐赠善款,已占全县总人口的11%以上,这广泛的社会参与度早已把县教育基金会挺举到永兴县社会层面关注度的最前列。县教育基金会2012年获评了“全省教育基金会先进单位”,2015年连获“全省5A级县级教育基金会”、“湖南省社会组织先进党组织”,一个县同获这三项荣誉,在全省是首屈一指。难怪郴州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蒋桃生称赞“永兴是出经验的地方”,湖南省民政厅高度赞扬“永兴是学习的榜样”。2016年10月,年逾古稀、已连任两届理事长的马云峰,被郴州市委老干部局评为“最美老干部”予以表彰,他把这最后一笔奖金也捐赠给了县教育基金会。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这个社会,只有人人心存爱的种子,才会有期待中的春暖花开。令人惊奇的是,十年之后,那些曾受过永兴县教育基金会帮助过的人,陆续成为了国家的有用之才,但无论他们走向了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不管他们的事业成功与否,他们全都怀着一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以满腔的热情牵挂家乡,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年克一难 建设大祠堂

2019年12月7日,红日高照,湖塘村马氏精英集聚,气氛热烈。龙溪一脉仙水马氏兴建宗祠乐捐大会正在浓厚的族谊气氛中举行。尊宗敬祖的虔诚,血脉相承的执著,爱族爱家的情怀,让湖塘“云台第”祖堂喜气盈门,热闹非凡。村民马宏彪即兴讲道:“记得一个月前,有人问我至少能为祠堂乐捐多少?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先出三十万’,我敢肯定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快乐的一次投资……”这是经“马老爷子”精心策划和筹备召开的第一个仙水马氏建祠乐捐大会的情景,这次募捐非常成功,共筹集建祠资金150余万元。

祠堂是家族的象征、更是心灵的寄托。确实,兴建仙水马氏宗祠,早就是所属7000马氏子孙翘首以待众望所归之事更是“马老爷子”退休后的一块“心病”,每每想起老父亲生前给自己讲起仙水马氏祖先在仅有百余口人,也倾其各家仅有的一箩谷、一吊铜钱,一木一料、一砖一瓦,勒紧裤腰带,在仙水莲花桥建设马氏宗祠的往事,让百年前的仙水马氏一步步走向当今的百年兴盛、世代昌隆的繁荣景象时,他就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可每当自己现今走过老祠堂,看到那破败不堪、难以为继的颓废样子,心里就像打破了“五味瓶”,特别不是滋味。想想自己已过古稀的年纪,再不为宗族出点力就说什么都迟了。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反复思考,至2019年春,“马老爷子”觉得兴建仙水马氏宗祠已万事具备,只“谁来牵头”的东风罢了。春节后,在广大马氏精英的一致推举下,“马老爷子”成为了仙水马氏建祠“首席顾问”,他组建了由马纯良任组长的“马氏家族事务委员会秘书处”(简称秘书处)。此后,秘书处就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建祠工作。其实作为马氏子孙的“马老爷子”,早在2018年就亲自执笔撰写建祠倡议书》。

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自2019年2月开始,“马老爷子”便正式携秘书处一班人马,一起着手开展了建祠征地工作耗时7个月,将涉及仙水、湖塘二村10多户人家4.5亩旱地的征地、换地、购地、青苗补偿等大大小小的啰嗦事一一破解。接着又顶烈日,冒酷暑,推出了长47米、宽44米约3000平米的建祠同时牵头办理了建祠的用地规划、国土、交通、公路、供电、供水等手续。2019年8月“马老爷子”一行不顾三伏天的酷热,先后考察了柏林李氏、陈氏两座新祠堂,柏林镇马氏、樟树曹氏两座老堂以及安仁县的候氏、张氏等宗祠,经过反复比较,决定按张氏宗祠的样式画图建祠。资金是祠堂建设的命脉。让龙溪一脉马氏后裔达成建祠共识,“马老爷子”于2019年10月9日起,奔赴柏林衡南县、安仁等地做了广泛的发动捐款宣传工作。他与宗亲们说:“在建家祠这个舞台上,人人是主角,个个是英雄;我们要团结起来,以蓬勃之气,进取之志,奉献之心,创新之举,务实之风,把这项追本溯源,弘扬祖德,凝聚族亲,扬我族威,展我风采,激励后人的大事做实、做成、做完美。”他本人先后二次带头主动捐款2万元。在建祠后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马老爷子”又亲马氏精英们一行17参观了轰轰烈烈的宗祠建设场面让身临其境的马氏精英们个个精神振奋,人人慷慨激昂,一举乐1138080元,让400余万元的建祠预算经费全部顺利完成

2020年8月19,一场秋雨把祠堂的施工现场清洗得干干净净,空气格外清新,让人感到分外舒爽,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工地上骤然响起了挖机隆隆,爆竹雷鸣,“马老爷子”一行为仙水马氏祠堂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通过族人们的不涉努力,施工者们夜以继日的奋斗之后,一块威武气的“马氏宗祠”石匾稳稳当当地贴上了宗祠的正大门上;一对神兽石狮稳如泰山般盘坐到马氏宗祠大门口。一栋建筑面积1300多平米的巍巍壮观的马氏宗祠矗立了起来。这是一栋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功能齐全,仿古风韵的徽式建筑。仙水马氏的先祖有了新的“安身之家”;仙水马氏后裔有了寄托思念、传承家风新的精神家园;她更是点缀樟树镇仙水、湖塘一带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璀璨明珠。

抚昔追今,建祠的酸辣苦甜,可谓百味杂陈。年逾古稀的“马老爷子”始终秉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往返永兴、安仁、衡阳等地180余趟,经常是自备饭钱,自带酒水,舍不得乱花公家一分钱上祠堂察看工程进度头皮挂彩时,他自费打了破伤风了事;建所涉资金收支账目清楚,定期张榜公示,广大高度认可深信不疑……“马老爷子”记录了三十多页建祠工作日志所记载的都是的严谨务实、用心用情字里行间,我都能看到操劳的身影,听到沙哑的声音。这不知倾注了多少的汗水,多少的心血,耗费了他多少的精力。其实,这世上的事又有哪一桩是一帆风顺的呢?“马老爷子”在操心祠堂的时候,也曾与人有过争执,甚至发生过口角,他也怅然感慨做公益事业的难言之隐,这一路走来又岂止一件、二件?但“马老爷子”认为,只要自己对这个世界付出的是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也就无愧于心了。

              老来  满怀乡愁情  

2022年6月11日召开的永兴县作家协会年会会场上,我惊喜地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品,那就是“马老爷子”撰写的《云绕险峰诗意来》一书。我不知道“马老爷子”一辈子读过多少本书,也不知道他一辈子写过多少个工作报告,可要说他写书,这肯定是头一回。其实他这是在回味人生、写意人生、感悟人生;这也是他倡导的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马老爷子”在书里开篇说“2020年春节,我与国人一样,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年……宅居困闲,自寻乐趣。想身边人,忆往昔事,时而有感而发,与知音交流,以舒解沉闷。”正如书的编辑许老师所言“诗书言志是也!诗缘情,唯有真情实感,只言片语可为偈。”

“登上黄罗仙,眺望湖塘天,美景收眼底,乡愁怀心间。”在“马老爷子”书中所写的九篇一百零一首诗歌中,我读到的更多是他的乡愁情怀。俗话说“忠孝难两全”,从“马老爷子”参军后的几十年里,他就很少回家,母亲早逝,生活在农村的父亲也在他未退休时作了古。按村里人以前的说法:“我们有什么事也不得叫你,叫了你,你也没有时间回村里来。”直到他退休后担任县教育基金会的理事长,在一次因扶助本村的孤儿黄振,要登门调查核实时,才在村里多走了几回,面对父老乡亲们落后的生活状况,便对家乡格外牵挂起来。2011年冬,他看到村里还有大部分农家是到村后面一里远的田野上的水井里挑水吃,便萌发了要在村里建设自来水厂的念头,次年他说干就干,与村里几个管事的人一合计,自己带头筹集资金20多万元,在村里的老泉水井旁建设了一个自来水厂,让全村2000多口人全部饮用上了自来水。2013年,他又牵头筹集20多万元,着手改造从县道金茨公路通往村里的泥沙小道为水泥路。后来,“马老爷子”又陆陆续续牵头为本村拓建了农贸市场,架起了太阳能路灯,搞好了村里的绿化,美化了村里的水塘等基础设施工程……在家乡的所有公益事业中,他总是以身作则带头捐款,率先垂范义务出工。

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在村里、族里带头孝敬长辈,光大继承先祖业绩,大力弘扬倡导“孝道”“善行”,传承树立美好族风,开拓描绘锦绣未来。退休后的“马老爷子”坚持在村里办红白喜事时去凑个分子,凡属年纪比他大的老人出殡,他一定要送到山上去;记得有一次,一个孤寡老人在临终时,没有找到生前照过的一张照片,而成了人生的遗憾。“马老爷子”便将此事记在了心上,当年春节前,他带上了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随行,在家乡走访慰问本村的孤寡老人时,免费为本村上了年纪的老人,每人照了一张“福相”相赠,这让村里的老人高兴了好一阵子。其实在当今时代,照个相事小,只是“马老爷子”这份细心让人感动,当然,在这些老人中就有人从没照过相,最后这张“福相”又成了一些老人的“遗像”。“马老爷子”总是念念不忘地激励全村、本族村民达成共识,带头捐款,积极筹资做好修路、建祠等公益事业;他不惜在各种场合,大力褒扬家乡的仁人志士,鼓励家乡的年轻有识之士多施善举、多行善事,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出策出力……中国教育出版社记者谢文颂曾形象地诠释了“马老爷子”,他说:“老爷子就是树叶黄了,要落地了的‘老叶子’,一片‘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老叶子。”而在当地又有谁不知道,“马老爷子”这片老叶子,哪怕再老再黄,却总在茫茫人海中散发着最耀眼的光芒呢?

 

纵观“马老爷子”退休前后所经历的五件事:从军、组工、人大、助学、建祠。认真权衡,后四件应是旗鼓相当,尤其是退休后,老有所学、老有所政府分忧学子困,为宗族振兴出谋划策,为马氏后代树立榜样为社会弘扬满满的正能量要说在社会效应上最闪光的一面,当属助学,短短十年,他人古稀,但所说过的话,所走过的路,所花费的心血与智慧,丝毫不亚于当年在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若论为人,还当属建祠,他从“零”起步,牵头建设一栋投资400余万元的宗祠,光宗耀祖,永留后世,在马氏一族,可谓万代千秋,功不可没,在当地也影响深远。当今世道,以发展经济为主导,世人都在追求高工资、高报酬,有些“达官”不思进取,不劳而获甚至还不择手段有些“贵”坐地生财,尔虞我诈甚至还竭泽而渔;有些“行业大佬,挖空心思,鱼肉百姓甚至置人于死地;根本目的就是一个字“钱”。列夫·托尔斯泰说:“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马老爷子”作为一名退了休的干部,他对眼前数千万元的“钱”却是如此的坦然,他曾说“基金会的分文善款,谁打主意谁短寿。”此话虽粗,但这话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表现的是他最高尚的个人情操。他似春蚕,比春蚕付出还超了量,似蜡烛,比蜡烛燃烧还过了头由此而论,“马老爷子”“余热”发挥到了极至,丝毫不他的正业,真是可圈可点,可歌可颂

我总以最老道的中国传统思想来思考眼前的问题,我也奋力弘扬民间优秀人物和他们闪光的故事,我想“马老爷子”退休后的这些“余热”情结真是发人深省,非常的了不得。今天看到“马老爷子”如此精神抖擞的样子,不知他又在琢磨着什么新鲜事儿呢!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