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草人书法-5-淡墨书法按语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76 次更新:2024-02-13 举报

淡墨书法

按语】我的这册拙作,原起名为“草人淡墨书法之涂鸦”,后根据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博士林峰教授的建议,改名为“草人书法之涂鸦”。他说集子中不只是淡墨书法,还有其它。此处我单就淡墨书法说几句:

在过去,书法的墨法是不为书家所重视的,人们用浓墨作书颜真卿、苏轼、刘墉等就浓墨,而刘墉还有个雅号,称“浓墨宰相”。当然,浓墨是一种主要墨法,但也不能忽视枯墨、湿墨、涨墨、淡墨等墨法。书家创作时对墨法的运用,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有所侧重的,如王铎就喜欢用涨墨,作品中淡湿结合,让线条显得有层次,一扫前人呆板的墨法,形成了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

那么,墨法如何表现呢?清人张式认为,书法的墨法表现关键在于用水,他在《画谭》中说:“墨法在于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又说,善学书者要临古帖,见古迹,学画亦然看时行画传,演习连络,再得墨韵滃淡之情,便可寄兴。张式是在一半说画、一半论书,可见书画是相通的。

早在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就说:“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浓肥,肥则大恶道矣。”所以,董其昌便常用淡墨作书,书法追求秀润淡雅、空灵剔透意境。他在用墨方面提倡秀润淡雅而忌浓与他擅长水墨画有一定关系外,从佛教禅学中领悟到空灵和清净是宇宙万有的本源的道理后,从而追求简静平淡的艺术境界有着较大的关系。在董其昌的这种以水破墨、淡墨求润的技法开创一代新风的同时,随着明代文人画兴起,书法的墨法便更多地融入了国画,从而增添了国画作品的笔墨情趣。

继董其昌之后,清人王文治书法深得董其昌的精髓,喜欢用淡墨来表现潇疏秀逸神韵,被人称为“淡墨探花”“淡墨翰林”。清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刘石庵相国刘墉专讲魄力,正梦楼太守王文治则专取风神,故世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雅号。王书用笔规矩而洒落,运笔柔润,墨韵轻淡,布白疏朗空灵,气格风神婉美,墨色以淡为主,犹如董其昌书法风貌再现

我的这些拙作用淡墨书写,只是一种尝试而已,断不能与先贤相提并论,仅作涂鸦自娱,今结集问世,只是敝帚自珍。但我在涂鸦过程中,经验到用淡墨书写最大难度是“补笔”,甚至可以说绝对不能补笔关于这一点,应该跟古人的经验是一样的吧?本来在书写过程中,对个别字的笔画可以作补笔处理的,如沙孟海、林散之等大师也常作“补笔”,以达到笔画更加完美。如果用淡墨书写就不能补笔,一补笔,墨色就不协调了,整个字便“废”了;一个字废了,等于整幅作品废了,勉强拿出来也是一幅带瑕疵的作品。但淡墨书法也有其优点,就是写出来的字墨色亮丽,层次鲜明,具有水墨国画的韵味,这便是我想尝试的理由。但我担心印刷出来的东西墨色会变黑、变暗(师傅说,跟原作一模一样是做不到的,电脑制版故意将墨色调淡跟原作一样,也要顾及其中的文字和图片的色彩…)所谓“墨色亮丽,层次鲜明”则难以保证,这是一件无奈的事情。

 

上一篇: 每日一诗之对楼

下一篇: 每日一诗之诠释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