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苏轼词赏析之四十四《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作者:岩青草 阅读:116 次更新:2024-01-10 举报

蝶 恋 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六十个字的中调,却有三句话被现在的人们常常引用是这篇词的不凡之处。第一句“花褪残红青杏小”,准确地定位了春已暮、夏将到的物象节气。在这一句里有春花凋落的伤感,却也有青杏初成给人的希冀。花落、果成,这是自然的法则,在人却是一伏一起,失落与希望并存的情怀。第二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现在的人们常用来安慰失恋之人最有力,也是用的最多的一句诗,是呀,芳草遍天涯,何愁寻找不到有缘人呢。在这篇词里,它是承“枝上柳绵吹又少”而写的,当时,苏轼正在又一次被谪惠州的途中,这是东坡的旷达与洒脱,不必在意柳绵日少,天广地阔,芳草萋萋,到哪里都能生活。第三句:“多情却被无情恼”,满腔热情而遇兜头冷水,这样的经历每个人都曾有过,东坡借着一个偶然擦起的爱情火花,表现了这人生中的必然,于轻松中昭示着深刻的哲理。

这篇词写得是春夏交替的时节,一边是春的逝去,一面是夏的到来,东坡笔下的景色丰富而生动。春花残了,青杏已俏立枝头,乳燕已然长成离巢,展翅飞翔在明媚的阳光下,溪水不再是冬春的干涸,它丰润清澈,正涓涓绕过村庄房舍。春风将柳絮无情吹落,可是茵茵芳草已绿遍天涯。这真是一个给人希望的季节。作者如此落笔,正是表明尽管又一次被贬斥,但依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心,这不是伤春之作。

自然界生机勃勃,人也一定不会在这美妙的季节自甘寂寞,你看一个爱情故事正在悄然发生。墙内佳人摇荡秋千的身影翩翩落落,笑声如莺啼燕语,墙外行人心旌摇荡,他忘记了赶路,忘记了饥渴,久久站在墙外,可是等来的却是“笑渐不闻声渐悄”,墙内没了动静,佳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多情人在等她,行人为此懊恼不已。结尾的“多情却被无情恼”,看似是偶然,但这个心结一定久蓄于东坡心中,他这是借题发挥。回观东坡自“乌台诗案”后的际遇,他就是那个行路人,几经贬斥、迁徙,起起落落,填词时也正是在迁徙之中,尽管他报效朝廷的初心始终未变,但朝廷竟是那毫无察觉的墙内人,终究不予理会,东坡又一次走上被贬谪之路,徒有懊恼、失落而已。

词的下篇用了修辞中“顶真格”的方法,即过片第二句的句首“墙外”,紧接第一句句末的“墙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紧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有滚动、绵绵不绝,将墙外行人爱恋墙内佳人的时间拉长的效果。第四句用了两个“渐”字,加强了这种效果,东坡如此布局也是暗喻自己对朝廷的衷心,一如既往,绵绵不绝。

这篇词,上篇写景色,满含着生活的信心与希望,下篇借助一个小小的爱情故事,自嘲了一下,稍稍宣泄了一点对朝廷的哀怨,上下篇看似内容不同,实际没有离开又一次被贬谪,被迁徙的内心情感。

以上的文字,毕竟还是俗人之见,只读到了豁达、幽默、机智、风趣,甚至还有淡淡的欢乐,而不知晓词的背后还有满满的凄凉与悲哀。“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典出屈原《离骚》中的“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意思是到处都有芳草,为什么一定要守着故土呢?屈原以投身汨罗江回答了自己的这个提问。与屈原一样,忠君爱国是浸透在苏轼血脉中的信念,尽管以自己的豁达到哪里都可以生活,甚至凭借着才华与名气还能将日子过出别样一番滋味,但是心中的缺憾、落寞与苦楚却是如刺似芒,时时刺痛心扉。深知东坡并陪伴着东坡颠沛流离的朝云在一次弹唱这篇《蝶恋花》时,到了“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竟然泪流满面而唱不下去,并且过了不长时间即患病以致离世,从那以后,东坡再没有让人演唱过这篇《蝶恋花》。这是真实的故事,当然也有文章说,朝云是因为一位温姓女子关注、靠近东坡而唱不出“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但能被东坡视为知己而深加爱护、尊重的朝云当不是平庸女子。知道了这个故事,再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时,心头也就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感觉。


上一篇: 在乎

下一篇: 红都“乔迁”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