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关于酒

作者:罗里宁 阅读:184 次更新:2023-09-21 举报

  家乡过去被戏称酒乡,原以为是因为家乡人能喝,可到外地一些地方一看,人家那才叫喝酒,一大杯一大杯的干,我们呢,一小勺一小勺的喂,也敢称酒乡。但无论如何,有酒乡之称,总能与酒扯上一些关系。

  小时候看大人喝酒,喝的多是农家自酿的米酒,或者玉米酒,部分山区还有木薯酒——这酒可不得了,有次下乡,进村入户去做某项工作,恰逢一户人家在喝酒,喝的正是这木薯酒,壮族习俗,碰到了你不喝两口别说话。他们是两亲家在喝,每人灌了我一小勺的酒,眼就花了,看东西也重影了,赶紧打住说话,不然就不好再说。

  我们这边壮族,喝酒有个习惯,特别有意思,是酒友相聚喝酒,就把酒盛在一个大碗里,摆上几个小勺子,开饮时各自用小勺子打上酒送入对方口中,这样的你来我往,互相喂酒。当地壮话有个说法,叫做“献北献叨(音)”,意思就是换来换去,当地人也把它叫做换酒。这样换酒,人跟着小勺子转,常常顾不得夹菜,酒酣时猜拳划码,酒醉时人还不一定能填饱肚子。

  看到大人这样喝,就感觉怪怪的,脑子里禁不住冒出一个问题:“小勺子由酒碗送入口中,再由各人口中回到酒碗,反反复复,进进出出,口水和酒水混在一起,多不卫生啊?以后我们喝酒,可不能这样喝。”世事哪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有些习俗,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改变得了的。

  工作以后,很快就体会到,出门办事,总少不了酒,而换酒,更是联络感情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你不跟人家换,怕沾人家的口水,要想把事情办顺利就不那么容易。为了把事情办好,只能“入乡随俗”,“献北献叨”,沟通感情。下乡回来,头总是晕沉沉的。有位从省城来的领导,没见过这个场面:“什么玩意儿,搞什么名堂嘛?”

  领导因此就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不良的习俗:“以后不许再‘献北献叨’,违者严肃处理。”禁令下达后,机关干部“献北献叨”有所控制,可普通老百姓的“献北献叨”,你怎么“严肃处理”?老百姓继续“献北献叨”,干部不再“献北献叨”,沟通就不那么顺畅,矛盾就凸显出来,许多事情就得往后拖。禁止“献北献叨”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

  要说咱国人喝酒,少说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像这种“献北献叨”的喝,你就是走遍全中国,恐怕也不多见。这是不是一种陋习呢?如果不是刻意护短,实事求是的说,这就是一种陋习。这样的“献北献叨”,对于不习惯的人,特别是对于一些从外地刚到这里来的人来说,真是不忍直视:喂来喂去,口水和酒水混杂在一起,大家共享这口里的东西,很难想象,它能卫生到那儿去。至于猜码划拳,更是容易酗酒醉人,经常这么喝,不但会上瘾,还会醉酒伤身,家里人也不会给你好脸色看。划拳猜码也容易引起争吵,伤到对方还不知道。是陋习,终有一天会为人所摒弃。只是有的改变,需要时间,需要人的自觉,有的还会受到一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贫困地区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他们在辛苦打拼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在各种场合目睹外面的人是怎么喝酒的,对比家乡的“献北献叨”,就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他们把外面的一些好的东西带回家乡,“美美与共”,拿起酒杯,喝起啤酒或瓶装白酒,不喝或少喝“土茅台”(当地自酿的土酒),还劝告乡亲们,不要再“献北献叨”了,让人笑话。自家人说话,比起许多强制措施,要管用得多,陋习也因此而得到慢慢改变。

  以前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青年,应征参军体检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合格,问题多出在肝脏上,个中缘由,部分是因为饮用水是露天水塘蓄下的,不卫生;部分就是因为这“献北献叨”造成的交叉感染。现在水塘改成了密封的家庭水柜,“献北献叨”改成了碰杯,参军体检,合格率就上去了。

  由此可见,一些长期形成的地方的或者民族的不良的习俗,是可以改变的。有的改变需要时间,有的改变需要一个大的环境的影响。对于一些民风民俗,即便是不良的民风民俗,你若试图通过简单粗暴的方法,想一蹴而就地去改变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上一篇: 中秋望月

下一篇: 访蟾宫《五绝.新韵》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