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悲悯与文学(23)

作者:周占忠 阅读:288 次更新:2023-09-04 举报

悲悯的前提是同情心,同情缘于爱,悲悯与抚慰,是源于爱与幸福的对于世界的态度。文学作品中流露出的悲悯情怀,实际上是作家对卑微人物、对生存在艰难条件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并对他们在挣扎于困境中的种种人性表现给予理解与宽容,最后上升到一些社会问题的探询。一个作家,一个诗人,如果不懂得关怀和悲悯生命,他写出的作品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宗教上的悲悯情怀,如耶穌基督见到当时知识分子和教条主义者所鄙视的所谓罪人,如税吏、淫妇、痳疯病患者,均全面地宽恕和接纳,无条件的爱他们,因为他们均是有血有肉的,在现实中鲜活而具有尊严的人,博爱是无条件的爱。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从人的主体性来建立道德的基础。最远的传说就是《圣经·旧约》的律法,是刻在人心灵内的无上道德命令,即人之良知。比如说,不可杀人,不可淫,不可做假见证。假见证在中国是常常遇到的,弄个罪名设法害人。像这些不可做假见证的观念都是无条件的。这样事实上一方面你很重视个人的心性价值,另一方面也从人里面发现一种很普通的共同真理。我相信文革时期是一次很深刻的体验。人为了保护自己,证明自己清白,就要努力去作假见证陷害他人。但这违背良知时常为良心之律法所责备,而这在中国哲学也有很长远的传统,如王阳明的良知。

上一篇: 你归来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