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苏轼词赏析之二十七 《临江仙》 夜归临皋

作者:岩青草 阅读:568 次更新:2023-05-20 举报

临 江 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皋亭位于黄州城南长江边,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主要居住地。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记载,东坡曾给一个朋友写道: “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此处“寓居”指的正是临皋亭。1082年(元丰五年)已在黄州生活三年的苏轼在东坡筑雪堂五间,作为游憩之所,随后不断往来于雪堂、临皋之间。这本传记还记载,他的又一次夜游,在江上的一个小舟中喝酒,夜晚的天空极美,一时兴起,创作了这篇词。

这篇词的上篇写得特别平静、平淡,似乎只是向人叙说:昨天半夜纵情豪饮,醒而复醉,到家大约三更天了,房门内家童酣睡的鼻息声已如雷鸣,敲门都不应答,只好倚着手杖立在门外,静静地听着江水的声音。但朴素的语言营造了一个祥和、恬静的夜晚,衬托出拄杖伫立,静听江水流淌之声的作者内心的安详宁静。此时的静默与刚刚结束的夜饮的豪放、热烈形成对比,冷静下来的东坡突然有所感悟,这个感悟就是词的下篇的内容。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突兀的转折,表现思绪的起伏、激宕。“长恨此身非我有”化用《庄子.知北游》“汝身非汝有也”,这是庄子虚构的丞与舜的一段对话,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可知这里的“身非汝有也”是说人受到自然界的种种约束与限制,而东坡化用此句却是指身为官宦的身不由己。“何时忘却营营”化用的是《庄子.庚桑楚》中“无使汝思虑营营”,“营营”意思是追求奔逐。这里指为功名利禄而奔走劳神,“何时忘却”不是指主观的意愿,而是说生活的迫不得已,何时能够摆脱。东坡对《庄子》的两次引用,表达出的是对官场的厌恶,希望能够脱离政坛官宦的羁绊获得身心超脱自由的心愿。“夜阑风静縠纹平”“縠(hu)”指有皱纹的纱”,“縠纹”承“夜阑风静”而来,是说,夜晚的江面风平浪静,江面荡漾着如同皱纱一般的波纹。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更是来自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满足,他享受着这了无风波的大自然的静美,发自内心地唱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希望驾着小舟,顺江水而下,浪迹天涯,将余生融入大自然的心愿。

这篇词以朴素寻常开笔,以浪漫飘逸做结,写得是真景致、真性情,一个真实豁达,饶有情趣,情怀淡泊的诗人留在了字里行间。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记录了写下这篇词的第二天,忽有谣传苏东坡写下这首告别词,已经顺流而下逃走了。这谣言传到太守耳朵里,大惊,立即去往临皋亭,结果发现苏东坡尚卧床未起,鼾声如雷,仍在酣睡。这使得东坡的形象更加风趣、更加可爱可敬。据说这谣言还传到了京都,甚至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引起宋神宗的狐疑,可见人们对东坡的喜爱。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