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他的二十五年

作者:苗满红 阅读:317 次更新:2023-04-18 举报

苗满红

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有一众不同的追求,他是坚持了25年的义务宣传员---王拴富。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他空的小山村还没有电视机。收音机也寥寥无几。

他的母亲非常喜欢观看和收视地方戏曲,他为了孝敬母亲,花16元钱买了一台“黄河牌”收音机。母亲听罢地方戏曲,他便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法制园地》《田园之声》等节目。有时节目里有征文活动,他便怀着好奇心试写起来,想不到他撰写的《别听谣言,党的政策是稳定的》、《深山沟里的教学楼》、《三子抢父》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打一场保护铁路的人民战争》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当他听到播音员韩晓琴、吴玉播他的文章时,他高兴的热血沸腾!从此,他越发不可收拾,痴迷上了“新闻报道事业”,简直走火入魔,骑车赶路也在构思文章,有几次差点撞人。

他勤勤垦垦的收集素材,把身边的新鲜事,好人好事写出来见于报端。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他被屯留县委通讯组、屯留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从此,他的写作信心倍增!1998年,他被推荐为:政协屯留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在任政协委员的5年中,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曾经荣获:撰写提案先进个人奖3次。

那个时代的通讯设备落后,稿件只能通过邮寄,邮寄不但速度慢而且还有丢失现象,从他家到县城要4天。后来,他骑自行车往屯留报社送稿件,每月一次。到了2009年,镇政府有了电脑,才结束了骑自行车送稿子的历史。

张店镇幅员辽阔,村民居住分散,沟沟岔岔都有人家。2003年10月份的一天,镇里让他去陈村采访。陈村位于屯绛水库南岸,从水库的尾端的桥上过去才能到达。冬天,水库要蓄水,水面高于桥面30余公分,咋办?他只好到苗桥向一户人家说了一大堆好话,借了一双高腰雨鞋才过去。

2004年初春的一天,镇里通知他去丈八庙的一个叫柳沟自然村采访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一路上他很纳闷,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什么值得采访?可能是衣衫褴褛、蓬首垢面,室内臭气冲天!当他和支书走进这位老人的家,他惊呆了。室内窗明几净,干干净净,床上的被子叠得整齐又干净。老人的头梳的光亮,衣服很干净。

这位老人已经是古稀之人,她的命运很苦!她们的丈夫早年病故,她悲伤过度双目失明。她无法生活,好心的侄儿谢根锁承担起赡养义务。但是好景不长,侄儿也因病过世。侄孙谢俊虎又义务反顾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侄孙媳孟树芝是个非常孝顺的侄孙媳妇,老人室内干净,穿的,盖的干净都是孟树芝的功劳。这次采访让他终生难忘!

2005年12月的一天,寒风凛冽,最高温度零下4度,镇里让他去寨上村采访核桃种植大户黄拴柱。寨上村距他家60公里路程,骑着自行车,刺骨的寒风飕飕地往裤腿里钻,手指头冻得把不住车把,胃里也灌满了寒气,全身的血液好像凝固了似的!他只好拼命蹬车来御寒。采访结束后,返回的路中他没有感到疲劳,心里充满了喜悦,替黄拴柱的核桃大丰收而高兴!

2006年7月份的一天,县关公委乔主任让他去吴而村只有3 户人家的小山庄,采访一位在县一中读书的品学兼有的学生。这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很特殊!其父病故,哑巴母亲改嫁,只好靠叔叔抚养。采访结束,返回的途中自行车胎破了,距他家还有20里,他只能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步往家赶。脚底板磨得生疼,两条退也不听使唤。一瘸一拐艰难行走,赶回家已是万家灯火。

他是一个农民,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他家土地少。维持不了生计。农闲时还要外出打工,时间对他来说十分宝贵,打工时也要带上稿纸和笔。晚上开夜车写作,有时写到深夜,累得腰酸背疼,辗转反侧睡不着,只好喝一杯白酒来麻醉自己……

他从事创作至今的25年里,其中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改革开放后的几年里,有经济头脑的人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先富了起来,可是他们总怕说他们富。如某村兄弟俩,哥靠打制农具富了,弟靠经商富了。于是他写了一篇《兄打铁弟经商 兄弟二人奔小康》见于报端。后来铁匠见了他说:“你咋不写老全明呢?”(老全明是他村出名的懒汉,已故。)他对他说:“党的政策又不是让他富起来,他懒得什么也不干咋办?你二人富了,光荣!”

多少年来,有人说他是吃饱了撑的,也有人说他不务正业。还有人说他是“疯子、神经病。”他知道别人都说的千正万确,因为他没有任何报酬。义务服务,他究竟图了个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地痴迷上了“新闻报道”事业?并痴迷的走火入魔!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2年农历九月初三日,秋收劳动时,他手摇三轮车导致脑出血。住院治疗后,右肢体基本丧失了活动功能!他苦苦追求了25年的“新闻报道”事业很可能就此结束。这时他悲痛欲绝,万念俱灰……他自己骂自己是“废物、造粪机”活着是老伴的累赘!于是,便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一天,他突然想起了收视过的影视节目里,一位回族小学教师,他的双手从手腕处没了。他用两秃臂捧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写得非常工整,令人震惊!他的事业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又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他听医生说:“这种病主要靠锻炼恢复。”于是,他加强肢体活动,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奇迹出现了!又会洗锅刷碗,擀面条,干些轻微的活儿。又坚持练左手写字。目前,左手的书写功能不亚于右手。

25年来,他是否有成绩?他不敢说。他只能说发表了多少作品,获了多少次奖。

1993年开始创作至今,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妇女报》、《长治日报》、《上党晚报》、《屯留报》、《九州诗文》、《初恳》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300余篇。常言道:有付出就有回报。曾荣获:中共屯留县委、屯留县人民政府、屯留县委组织部、屯留县委宣传部、政协屯留县第五届委员会、屯留县通讯组、屯留报社、长治日报社、长治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山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27本。

他对这些微小的奖项根本不满足,今后他要加倍努力!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他要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新闻趣向,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奋斗绝处终生!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