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羊角粽

作者:罗里宁 阅读:524 次更新:2023-01-29 举报

  一年之中,在我们这里至少有两个节是一定要包粽子的,一个是春节,一个是端午节。我不知道粽子到底有多少种,就我们当地来说,大体上就分两种,一种是大粽子,一种是小粽子。大粽子我们就叫粽,把子字也给省略了。小粽子我们叫羊角粽。

  过大年包大粽,是民间的一个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过灶君以后,陆陆续续的,就有包大粽的叶子上市,人们也开始考虑要用哪种糯米包大粽了。过年包的大粽,分绿豆粽和豆沙粽,主料都是糯米,糯米里裹着绿豆或豆沙,部分还会配入板栗、花生一类的东西。无论怎么配,过年包的大粽就分咸、甜两大类,咸的是绿豆粽,甜的是豆沙粽。咸的也好,甜的也罢,粽的中间总要放进一大块肥猪肉,它是决定大粽口感的主因,也是大粽味道的关键。

  过端午节要包羊角粽,也是民间的一个习俗。

  端午节包的小粽,不像过年包的大粽那么复杂。包大粽,要用大粽叶子包,捆上许多绳子,中间部位有一边隆起,两头是扁的,煮熟的大粽,得有一斤来重,有的还不止一斤,看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包的。端午节包的小粽,形状上一头大一头小,大的一头呈两个角,小的一头圆圆尖尖,因为它的这个形状,人们都叫它羊角粽。羊角粽一般就用糯米包,不放馅,吃的时候蘸点白糖,有些韧度。

  端午节的小粽,为什么要包成羊角的形状,不得而知。小时候看到人家小孩吃粽子,就馋得流口水,——母亲不是本地人,自小在外求学,没干过什么家务活,做饭都很勉强,更别说包粽子了。每到年节,看到别家孩子有粽吃,她就很着急,不得已,硬是利用有限的一点休息时间,自己摸索着学会了包粽子。母亲包的羊角粽,外形上不是很好看,内容上却下了点功夫,糯米之外混进一些板栗猪肉,再调入一点调料,因为我们不喜欢甜食,这样包,正合我们口味。

  每到端午节,我们都会跑到江边看龙舟比赛,眼看比赛,心里却惦记着家里的羊角粽,猜想着母亲是不是已经煮好那些小粽子了。热闹过后,一路小跑着赶回家。回到家里,先咕噜噜噜地喝下一杯凉开水,母亲就已经为我们剥好羊角粽,热气喷喷,让我们开怀大吃,这一顿,就权当晚饭了。

  端午节包粽子,是因为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为避免鱼虾侵蚀他的身子,纷纷用竹叶包上米团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团而不损伤屈子肉身。这些竹叶包的米团,以后就渐渐发展成端午节的粽子。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吃粽子,本为纪念屈原而起,这样看来,我们吃羊角粽,是沾屈原的光了。母亲只是当今中国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然而她的学包羊角粽,却与纪念屈原有一点点的关系,而且她还是在端午节这天去世的,我们在端午节吃羊角粽,不仅是沾了屈原的光,更是沾了母亲的光。

  年节的粽子,不管大粽小粽,实际上象征意义多于食用意义,包粽子也没有逛庙会、舞龙舞狮、比赛龙舟那么热闹。节日的气氛,总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粽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并且是很关键的一种。要是过年和在端午节里没有了粽子,就很难想象,这两个节日会是什么样子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好亲切的羊角粽!包含太多的回忆 丁丁 01-30
小小三角粽里蕴含的民族文化。 覃雪娇 01-30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