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散文)走进唐诗宋词的古韵里

作者:潘梦迪 阅读:370 次更新:2022-12-15 举报
         和着唐诗宋词的古韵,叩开那扇厚重的大门,在梟梟的琴音里,那些文人墨客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同时也惊艳我的岁月......
         一杯清茶,手捧书卷,我便会不知不觉地走进唐诗宋词的古韵里,马上浸入古诗词中,仿佛于古人同行;我从书中看那秋凉之夜,月圆之时,她“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掩不住心中淡淡的遗憾。然而,一旦“雁字回时”,心中的人来了书信,便觉“月满西楼”月圆人团圆了。
           当然,纵使短暂的团圆,终究“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闲愁,淡如轻烟;这情思,缠绵俳侧,更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再看她,”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随性随情的快乐,“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应是绿肥红瘦”的无奈轻叹!李清照的词,读罢,总能令我回味无穷,仿佛已经感受到在那样一个红莲、玉簟、兰舟的秋夜,思念之人的无可奈何,情何以堪……

          李清照的词:婉约清丽,更多的表现在前期的哀伤清愁中,常令少女时期的她,无端的感伤惆怅,比如这首有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叠七字,此伤,此悲,无人能及。更有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每逢秋雨梧桐叶落时,便会想起.虽然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却也总爱念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诗词中,对我影响深刻的感伤文人,还有秦少游和李后主两位,秦观将诗词中的那种无峰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满庭芳》中“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一个“抹微云”,一个“连衰草”,令人拍案叫绝。这句“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
         而此词的最后一句“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与李后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那种互相印证的感伤,让我觉得感伤即是一种倾诉,又是一种寄托,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生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也就有了这种彻骨绝笔的描绘,而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又岂在朝朝暮暮”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被后人传唱咏颂至今........

          想起张志和《渔歌子》中的一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多想重温夜游山脚的时光,“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开怀的双溪漂流,如在眼前。那时的心情,惟有苏东坡诗词的豪放才能比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如今想来,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泊从容的生活态度,依旧包含我所追求的人生哲学.有了“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超越宠辱得失,才能坦然自若,才会感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

此时,窗外的风,吹来一丝的清凉.今夜,星稀月淡,不知觉地在唐诗宋词中倘佯了许久,在古文人的感伤情怀中嘘唏慨叹!竟没觉得时间的流逝,真正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不论唐诗还是宋词,不论是李白;  不论杜甫,还是辛弃疾.......他们的诗词风格都各有千秋,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浩瀚的星空中,唐诗宋词是最璀璨的一颗星。在朦胧的月色中,我看见他端着一碗酒朝我走来,他用一壶酒醉倒了你;也醉倒了我;同时醉倒了他;更是醉倒了整个天下人。
           在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我读懂了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和那磅礴的气势。他展示着“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个性。试想,站在飞泻直下的瀑布前,大哄一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是何等的气势。这才是真 正的诗仙,真正的“天子呼来不上朝”的狂傲豪气。我站在月色之中,看着他手持一壶玉酒,扬扬洒洒,脱口几句 ,便成一篇令后世传唱千古的诗词,高傲的性格,磅礴的气势,令 后人不仅赞不绝口,他的诗篇流传至今。走进唐诗宋词,那一首“醉里挑灯看剑”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处 施展,看那“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壮。我走在唐诗宋词的诗韵里,听着词人那一句句或悲或喜的诗词 ,清风拂面,把我灌醉……  漫步在唐诗宋词的韵律中,享受着诗意带来的孤独与宁静,一花,一木都生动起来。
         我把自己的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去迎接着那群眼含泪水的诗人。大漠的古道吹起了残沙,西风下的瘦马牵着诗人,马的背影像极了诗人,而诗人的眼中没有马儿,只有无涯的抱负与有涯的长路,挥手再无别,四顾已茫然。诗人的一声叹息跨越了历史,而留给我们的只有怅然若失。他们的眼中闪过的六月的风与一月的雪,岁月的伤磨平了眼角的冰霜,或许只有在诗中,他们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安放漂泊的灵魂。
         一路上,每一段距离都有一个知己若隐若现,我在梦中与他们相聚,于天涯千里与他们促膝相谈,火炉中弥漫的酒香穿过红泥,在我与他们之间,随着思想的碰撞而升温,雪落无声,而藏在雪中的话却彻夜不能平静。
         欣赏了李白的云帆点缀着沧浪之水;观看了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月光剑影,看到了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领悟了苏东坡的华发风发着少年意气........我真亲历这种画面一般,与他们同长醉,同潇洒,同高歌,同挥笔。
        元好问的千里暮雪还会冷吗?只影又向谁去;晏殊的红笺小字说尽了平生意,又如何写下冷冷的斜阳;柳永的眼光忘断了春愁,又为谁消得人憔悴。怅惘千秋,我触着他们的思想,进行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我信步于诗词的殿堂,诗句中每一个跳跃的文字,都讲述着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诗意之上,是点点零碎月光,是欲说还休的信笺,这里百花齐放,这里万木飘零,这里有似水的柔情,也有如海的壮阔,总是在细微处带来感动,我在沉醉诗词世界的同时也成了诗人,与诗人一同快乐,一同悲伤。
          这便是唐诗宋词的力量,它犹如润物的细雨,于无声处带来扣人心弦,无声中传递直抵人心的力量..........   

上一篇: 做最好的自己

下一篇: 静默中的期待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