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泥人张与杨家茶汤

作者:苗满红 阅读:652 次更新:2022-12-01 举报

苗满红

没有想到,今天突然能来到这九河下稍的天津卫。面对这个传奇繁华的港口码头。我心里其实最感兴趣的是“泥人张”与“杨家茶汤”。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给我们描绘了那么多的天津卫奇人,其中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还就是“泥人张”与“杨家茶汤”。在黄山的时候,听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浙江的李明老师演绎“泥人张张明山”的绝活,就让我听得如痴如醉。面对因给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当了义子揽上贩私盐的活发财而不可一世,自己挺把自己当个人物的张五爷---海张五,靠手艺吃饭的泥人张竟然不但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巴结和奉承他,反而就当没有这个人似的自顾自的喝酒吃菜。狂妄的海张五那受得了这个,于是想方设法向泥人张找碴挑衅,泥人张随手从鞋底扣下一块泥巴来,左手端着酒,眼睛看着菜,右手在袖子里飞快的捏了一个比海张五还海张五的头像。海张五却还虚张声势地说:“这破手艺,贱卖都没人要。”正是这句话引起了下文,第二天在估衣街的小摊上,出现了一二百个用模子扣出的海张五头像,旁边还贴着“贱卖海张五”。(一是说明海张五不值钱,二是看看到底下有没有人花大价钱买。)来来往往的人群,谁过来看见谁乐,看完还找熟人一起来接着乐。想想那个场面真的很好笑呢。三天过后,海张五派人来花大价钱把泥人连模子都买走了。

找到泥人张想并塑像馆的时候,发现因为时代的不同,泥人早进化成批量生产的工艺品了,附近有好几家店铺,而且现在还是彩绘。我问店主,我想捏一个我自己行不行,店主不可置否地笑了笑。我明白了,他们只是负责销售的,况且制作模子应该是很费劲的。恐怕不是一会半会的功夫,价钱也应该要高的多。于是我就挑选了一个叫“侉妞”(做事非常囧,让人可笑的女子)泥人,那是一个农村妇女大红大紫打扮的那种造型,头上箍着一个大绿的围巾,身上穿着一件大红带绿花的棉袄,双手拢在袖子里,却还露出了白白的、细细的五个手指。下身穿着一条黑色带粉红花的大棉裤,脚上是一双棕色的棉鞋。眼睛还有点送秋波的感觉,嘴唇涂了粉色的口红。总之,是那种非常纯朴可爱的农村傻妞的感觉,挺好玩的,谁盯着她看一会,自己也会忍不住笑出来。我挺喜欢这个小泥人工艺品。

而杨家茶汤显然没有泥人张红火,在路边有个小的摊点,普通的就像我们这儿卖油条的小摊点一样。不过是在摊点上方用白布撑起一个小招牌---杨家茶汤而已。买的人不是太多,我挑了最贵的、一小碗8元的那种。我分明看到师傅用的是压碎的芝麻粒,并且半碗的时候撒了一层,后来又撒了一层。是正宗的杨七手艺。但师傅却是个老实人,没有杨巴的口才,只是闷头做事。在冯先生笔下,杨七是为了衬托杨巴而写的。面对把碎芝麻错当成脏东西而大怒的李鸿章大人,杨巴的奇奇在猜得准,反应快,既不能说李大人孤陋寡闻不识芝麻,又不能不说让人误以为是脏东西。杨巴的神就神在这儿,他说他不知道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冒犯了大人,请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以后一定痛改前非。说的是真好,不但没有罪,还得了赏金。由于时间关系,我是打包带走的,并且一下子就带回了山西。当天没有舍得喝,第二天晚上没事的时候开始热了热,慢慢的品,一小碗喝了有二十分钟。有点甜,不知道是不是有糖的因素,有点酸,不知道是原来就是那个味,还是时间长有点发酵。有点苦,是那种稍微有点糊的芝麻的味,有点香,是那种芝麻的香。还挺有嚼头,但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的纯正味了。

今天正好我也在上这一课,在天津的这段经历可真的帮了我大忙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