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生活碎片(七)

作者:郄补泉 阅读:326 次更新:2022-11-27 举报

迎着每天的太阳出发,感受生活的每一天不同,领悟属于和不属于你的得失,感慨人生的不易。

重读《林家铺子》,对照社会人情冷暖,看农民工讨薪。忽然有一种悲凉,冲击着身体的各个器官。没有参与过群体活动(不是单位组织的),每时每刻都相信,上访者也许迫于无奈,但听得多了,耳边不知几时有了耳碱,也就对有些人的诉求,感到厌烦,甚至产生无理取闹的反感。

静中品茗,穿越时空,寻找自己的前世今生,看电视剧吸引人眼球的画面,乞讨是大部分人的回归。所以,古典书籍,当代文学遇武林故事便推出最大门派丐帮。其他不记得多少,只记得丐帮洪七公和降龙十八掌。到底有没有这一帮派,从城里人讲述的现实版里,至今还存在。于是,对从饭馆就餐而出的我们,被突然间涌到眼前,伸着脏兮兮的手,死乞白赖地向你索取不劳而得的收入,也就默然了。

据说,乞讨者的范围都有头领给予施划,并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肆意胡为。而且说每一天乞讨的收入,都需要上交后,才能留下自己的那部分。不过,听传言,丐帮首领的收入不比白领差,甚至完全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能够以正常人的生活方式换取劳动所得,看不起乞讨人员。正好比过去我们用低下的眼光旁观废品收购者一样。其实,生活在万花筒中仔细揣摸,任何人都有存在的本能,生活的艺术,只是各自坚守的领域不同而已。当然,社会的组成细胞离不开各种染色体,尤其城市的包容,至少离不开那么多各类人群驻足生存。

有幸走访调查过家庭收入,步入被调查者家中,我直感到这个数字虚的让我没了生活的底气。为什么?男子是电业系统职工,女人是行政单位从业人员,两人收入相加,可想这个基数。我纳闷地与同行者说,要不我带你们去了解调查几个群体,看看生活的真实,显然换来的是沉默。

我想普调一个数字,尤其了解收入情况,应该最少选N个档次,求出他的平均值。比如一家两口都是下岗职工,靠吃低保生活的家庭?一个站桥头靠打零活的主劳力家庭?一个街边钉鞋、卖炒货的、卖水果的?一个在市场里有经营摊位的,卖杂货的?一个有工作,而另一半失业的?一家双职工的?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另一半做生意的?两口子都退休的?凡此等等,像人口普查一样做详细调查,是否这种数字提供给决策部门作决策依据更科学呢?

我没有被调查,因为我打工的收入总被平均。所以,我记得过去有句话叫:老板的肾虚,领导的讲话虚,统计局的报表虚,记者的稿虚。

曽看电影,记得毛主席有一次要涉水过河,亲自探视后,对谎报情况的工作人员训斥道,不深入实际调查会害死人的。至于后来的“三年赶英,七年超美”,只是从有关资料中读到过,权当是对不符合实际,人为夸大的主观因素的数字游戏。

打假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是相对的。所以,那么多的造假也就习以为常了。有一个小段子说:在另一个星球上,航天员用航天神器拍回一张模糊的照片,冲洗放大后惊呼,原来纸片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办证”。

我不清楚那个“证”的含金量有多大?最起码说明这种“办证”绝对有市场,而且我们大部分国人信奉不做赔本的生意,可以肯定,这种“证”能够乱飞,并不是空穴来风和笑谈。

生活的历练伴我艰难的行进,时不时想起生活中的小故事,用自己的拙笔拙心记录一下,算是一种生活的积累,也算是自己人生的回忆吧!

(写于2018年)

 

 

上一篇:

下一篇: 追寻有梦的地方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