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山沟里留存的记忆

作者:郄补泉 阅读:865 次更新:2022-11-23 举报

谁也忘不掉自己留存在心中永远的记忆。

离开生我养我的矿区,具体说就是一条山沟。许多年没有光顾,偶尔在梦中或熟识的人口中,得知山沟里的变化,唏嘘感叹之余,不由得总回想那个年龄,那个单纯,那个没有丝毫隐私的安宁岁月。

山沟呈锅状,自然的屏障让我从小生活在矿区,俨然活在画中,只是未见有画家描摹。所以也就默默地敞开心扉,迎来送往着异乡异客,这里到底是什么时候有了人类的开采活动?上班后矿部请来编写矿史的写作班子若干人,经过一番探询追思,才让我知道这个养活我的地方,早在100多年前(1984年)就被瑞典人发现,并用最原始的开采方式,挖掘优质煤炭。而解放后,由于这片区域独特的优质主焦瘦煤,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让我生活的矿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企业,滋养繁衍记录了几代人不同时期的命运和生活。

相比城市生活群体,山沟里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吃喝住行玩读”相对于城市而言,不在一个档次,用现代人流行的话说,没有可比性。但从点滴的回忆中,并且站在如今已经融入城市的行列里去品味,又感觉我们那时的生活也充满喜怒哀乐,充满柔情蜜意,充满渴望与洒脱。我一直认为,懂得感恩才能品嚼生活,懂得放下才能体会一切,懂得思考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纯净的自然人文,倔强坚强的矿山人格,是一种秉承和天赋,常与城市人调侃说:我们矿山人都是死过几次的人,老天爷侥幸让你逃脱,是对你的施舍恩赐。我们自己比喻自己为“四疙瘩石头夹着一块肉”,只要老天爷发怒,随时便可结束我们的生命。于是,外界人对我们的印象便是,每天进地狱之门,每天从鬼门关走个来回,最终想想,这种表述真不为过。

当然,艰难困苦的生活旅程,从内心激发人的一种耐力,或者说是一种潜能,改变是深藏于每个矿工乃至每个家庭的全部寄予。那时谈改变就是调离工作岗位,走出山沟,远离矿区。时过境迁,如今,矿山真的快要不在了,又回顾留存在矿山的记忆,留存在矿山的生活,着实让人五味杂陈,真不忍心默念着名字从记忆中消失......

 我清晰记得,我的小时候,家门基本没见过锁头,根本不像城里人出门就得“铁将军”把门,甚至发明了现在的防盗门。由于我们的地理区域优势,从外面进入矿区的生面孔根本无法逃脱矿区里大人孩子的眼睛,小小的派出所就2个人掌管着矿区繁华时上万人。邻里有事告诉一帮在外玩耍的孩子,看住门,根本没有哪个孩子起闲心去瞄瞄这家人有什么好东西,而顺手牵羊一次。我敢说,天地人的和谐在我原来居住的矿区那才是一种真实。

岁月带着我们这帮人,基本都离开了矿区,夏天与“如生哥”开玩笑说,有时间回山沟里逮几只“叫蚂蚱”,就是蝈蝈,回城里重温一次儿时暑假每天山里疯玩过的日子。可年龄和时间关系,一直没能成行。但心里总想着山里的蝈蝈比城里人买的蝈蝈要叫的清脆,叫的响亮,叫的充满乡音和乐趣。不时日,与儿时伙伴“二挠”相遇,又呼“愣小”和曹小三欢聚,烧酒一喝,畅谈儿时的糗事,前仰后合中感到那时的镜头仿佛在昨日,却又无法重演,难舍难离。是的,山沟里的回忆是清纯的,不带丁点惠利,却让我们这群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儿时伙伴倍感珍惜。

如今,徜徉在城市的街区,看不到山沟里的风景,享受不到山沟里的乐趣,记忆里的身影正在消逝。但当儿时伙伴真正聚在一起,童真依然灿烂,童心依然未眠。不知是故土难离,还是其他原故。总之,听一首老歌,讲述着山沟里零星片段的故事,惬意中品一杯香茗,感觉那么多变化,始终离不开儿时的记忆。

这记忆是不是乡愁,在并不遥远的城市夜空下,看一颗眨着眼睛的星星,与我呼应的那么贴切,那么充满儿时的深情厚谊。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