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斗蟋蟀

作者:罗里宁 阅读:732 次更新:2022-11-14 举报

  夏至早上,我在外面散步,在一堵墙根那里,听到蟋蟀求偶的声音,之后又在一片玉米地那里,听到蟋蟀打斗的声音,不禁想起小时候捉蟋蟀斗蟋蟀的趣事来,——蟋蟀的求偶和打斗,叫声还很不一样,求偶的声音低沉温柔,打斗的声音高亢欢快,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单位院子里有位范叔,是个大夫,却有着一些和大夫这个职业不搭边的业余爱好,比如他爱打拳,南拳打的虎虎生威,为孩子们所羡慕,他还是县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和队长是锋线上的最佳搭挡,他更爱斗蟋蟀,据说他小时候就是斗蟋蟀的高手,对蟋蟀很熟悉,只要听到蟋蟀的叫声就能辨别这只蟋蟀能不能打斗,他不但教我们斗蟋蟀,还带领过我们去捉蟋蟀。

  斗蟋蟀是用一个木桶,或者大一点的瓦缸,将两只雄蟋蟀放进去,让它们“狭路相逢”,人围着观战,但是不能出声,——电影里描述的围观的人在那儿呐喊助威是瞎扯,那样的话是会吓跑蟋蟀的。蟋蟀打斗,头对头,互张着大牙,左右摇摆,寻找攻击对方的部位,撬咬的凶狠、拼命。有时还会撕打在一起,斗的“人仰马翻”,败者落荒而逃,个别还会留下一条腿,牙也给打折了。胜者一边追逐败者,一边闪动双翅,发出“叽哩,叽哩,叽哩”的欢叫声,表达胜利的喜悦。被打败的那只,就可以把它放走了。因为从此,它再也不会打斗。

  蟋蟀的叫声有如唱出来一般,清脆欢快,然而它的“歌”声,并不是用嘴“唱”出来,而是用它那双薄薄的翅膀,互相摩擦发出来的。蟋蟀那双翅膀,薄而透明,上面还“印”着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一双翅膀,能发出那样的美妙的声音,实在令人称奇。蟋蟀最让人喜爱的地方,还不是它的“歌”声,而是它的勇敢,它的好斗,因而捉蟋蟀、斗蟋蟀,就成了我们学童时的最大的乐趣。

  住家附近有条水利,公路从水利上一座小桥穿过。夏至以后,水利渠道两旁的草丛,公路两边的边坡(都是土坡),到处都有蟋蟀在“歌唱”。暑假期间,我们经常到那儿去捉蟋蟀。

  捉蟋蟀要先听它的叫声,由声音来判断它可捉不可捉。这可是范叔教的。蟋蟀的叫声要响亮,还要有金属感,这是蟋蟀成熟的主要的标志。听到这样的叫声,你就循着声音悄悄走到附近去,叫声越来越近了,你屏住呼吸,轻轻移动脚步,它有可能就在哪个石块下,或者哪个小洞里。捉到蟋蟀,还要看它的个头,这个头要足够大,色泽最好是深红偏褐,油光发亮。这样的蟋蟀往往都比较好斗。有意思的是,凶狠的蟋蟀,多爱跟毒虫住在一起。范叔就在一块大石头底下,捉到一只体形硕大的蟋蟀,同在石头底下的,还有两条大蜈蚣,每条都有大人母指般粗细,二十厘米上下长度。这只蟋蟀,在那一年整个斗蟋蟀的季节里,就没碰到过对手。

  范叔还告诉我们,有一种蟋蟀骑在毒蛇头上,驾驭着毒蛇,叫做“蛇头蟀”,这“蛇头蟀”凶狠无比,可以打败公鸡,——之前我们曾经在一个动画片里看到过蟋蟀斗公鸡的故事,因而对范叔的这个说法也就深信不疑。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在捉蟋蟀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它,毒蛇倒是碰到过好几回,就是不见骑在它头上的那只大蟋蟀。

  捉了蟋蟀还要养。过去集体饭堂用一种小陶缸蒸米饭,我们就拿这陶缸来养蟋蟀,陶缸上盖上一块玻璃,留一点点缝隙让它透气,用黑麦草、丝瓜苗蕊来喂它,有时候放进几粒米饭,打斗之前还会喂点生辣椒,——这也是范叔教的,说蟋蟀吃了辣椒,牙痒好斗。透过玻璃盖看蟋蟀吃东西,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晚上在蟋蟀“歌”声的陪伴下,睡得也特别的香。

上一篇: 害虫

下一篇: 登山感怀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蟋蟀打斗很好玩的。 匿名 11-22
很有意思的回忆,现在很多人几乎没见过蟋蟀了吧 丁丁 11-22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