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难忘的“演职”岁月

作者:冯华 阅读:997 次更新:2022-11-05 举报

 


编者冯华按语:

        时代磨练人、造就人。当年从计划经济年代走出来的这些农村娃,他(她)们与成年人一样,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挥洒着激情的汗水,燃烧着青春的活力。本文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亲身的经历,把当年“演职”岁月伙伴们闪光的足迹跃然纸上,很具有史料价值及现实意义。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纪实散文

                

难忘的“演职”岁月



文/杨秀兰


        寒冷的冬天,早上5点钟醒来,懒得起床,抬头望窗外,月亮弯弯,天上的星星在眨眼,好像在喊:小伙伴们快起床去练功场了!紧接着,嘟嘟……嘟嘟……老师的哨子吹响了。


          村里娃入编“正规军”

             

        1970年5月利津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成立,1974年至1982年,文艺宣传队陆续招收了十几名12—17岁的小学员,他(她)们分别是:杨秀兰、王丽珍、于新爱、张冬梅、孙云飞、胡建声、张乃良、王美美、赵红霞、崔桂荣、李建芬、高荣彬。



(1970—1973年利津县毛泽东思想宣传 

队全体同志合影)


          我是1974年有陈宗英、马竹林老师招收的第一批小学员,那年我刚满十四岁,年龄最小,小学四年级还没读完呢!

        您要知道,当年这些从村里招来的少年娃,能入编国家事业单位,吃上皇粮,端上铁饭碗,在计划经济年代是多么令人羡慕啊!是的,我们确实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练功场磨练基本功


        原利津县宣传队,住址为现利二路欧式一条街十字路口直走向东西关街,居住在一个陈旧三连套式的老院子里,房子是用青砖瓦盖成的,高高的木头大门右边挂着一个木牌子,上面印着“利津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白底红字,引人注目。学员们的练功场在院内北最后一排露天平地上,一年四季大练基本功。回忆我们小时候练功场景,指教老师李元昌,教学员练习第一个基本功动作是“拿大顶”,首先老师做示范动作。


                 

(教学员练“拿大顶”基本功网络图片)


        我们学着老师的架势,两只小手承载地面上,用那小细胳膊支撑身体,可小腿脚还没靠墙就扑通掉下来了,因为初学,我们的小胳膊没有力量支撑啊!老师为了让学员拿大顶支撑时间长一点,从领导办公室拿来了闹钟掌握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胳膊有了支撑力,但按照老师要求的标准动作还差得很远。

        嗨!这可咋办啊!哈,别愁,您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灵机一动,这时,我们几个小伙伴统一做了一个偷懒的动作,头顶落地支撑着,胳膊圈起来休息一会,哈哈,有时候偷懒也会被老师发现的,老师会让我们按照规范重做,同时还会受到延长时间的惩罚。记得刚开始训练耗褪、踢腿、下腰、劈叉等动作时,老师要求我们先用力抻筋。“ 哎吆!哎吆!这抻筋动作太疼了!”,学员们大声哭喊着。老师见此情景,心平气和地对学员们说:“你们只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能吃苦耐劳,扎实学艺,才能在舞台上演好戏啊!”



    (小学员练耗腿网络图片)


        是啊!每天练功,耗褪、踢腿、跑圆场,确实挺辛苦的,春夏秋还好一些,到了冬天就有点吃不消了,无论天气多冷也要去练功场地,一个个小手冻得像红萝卜,鼻涕水直往外流,冬天地面特别硬,雪停了,扫一扫露出地面,照常练功。我与王丽珍住一个宿舍,已到冬天,丽珍的脚就会出现冻疮,冻疮口裂得就像小孩子的口,练功时疼痛难忍,丽珍她很坚强,忍着疼痛继续练功,而我却因为吃不了这个苦和想家,还曾有当过逃兵的插曲呢!最终还是徐振久、马竹林两位队长骑着自行车到我家,好言相劝地哄着把我接回单位。二位领导不辞辛苦来回行程100多里路,我一想起此事,就惭愧不已,咳,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天真、幼稚、可笑啊!

        为了不影响周围人休息,我和丽珍跟着琴师陈善良老师去黄河大坝喊嗓子练发音,早饭后,六个小学员走进主琴师赵长顺老师的房间,排成一字形,开始学唱现代京剧选段,赵老师教得好,学员们学得认真,经过刻苦学习,能够完整的唱上一段了,赵老师高兴地夸孩子们说:“你们学得好、学得快,不错!不错!进步挺大的啊!”听到老师的表扬,一个个抿着小嘴巴直笑,好开心啊!

        虽说我们已是工作人员,可与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同龄小孩是一样的,童心依存,空闲的时候我们也会你追我赶,打打闹闹,说不定怎样玩耍着,有时为了点小事互不搭理,甚至去找老师告状,也是时有发生的。大哥大姐们高兴地说:“看看这些生龙活虎、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让您可气、可笑又可爱啊!”

        1977年3月6日这一天,是利津县宣传队搬迁的日子。从旧房搬迁到新房,一眼望去,红砖瓦房,既宽敞又漂亮。那天搬家的情景,真热闹啊!全体队员在新旧房子里来回地穿梭着,把所有的家具及舞台道具搬到新房子大院。那个年代搬家没有汽车,全靠人拉地排子搬运(模板车),用了近一天的时间才总算完成,大家虽很劳累,却高兴得忘记了疲劳,看到崭新的宿舍,大会议室、排练房,平整的露天练功场,再苦再累也值,我们这些小孩子更是高兴得连蹦带跳 。

        新家已全部整理好了,开始紧张有序地练功排戏,迎接演出任务。新的院子里热闹非凡,锣鼓喧天,唱念做打,京腔京韵,练功场上各显其能,聆听老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教诲,下决心一定要把基本功练好。看!指教老师李元昌带领青、少二代演员练规范动作:踢腿、跑圆场、走台步、拉山膀、打飞脚、翻小反、拧璇子、噼里啪啦地舞刀弄枪,各展风采。听!院子南屋里,锣鼓一敲,琴弦一响,文武场老师们陪同大哥大姐们练唱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选段,他们严肃认真,视同舞台演出,一丝不苟,毫不懈怠,为迎接高水平的演出掀起了大练基本功的热潮。


   ( 现代京剧《红灯记》网络图片)



(现代京剧《沙家浜》网络图片)

        

        1977年春,利津县宣传队改革创新,排练了自编自导的大型吕剧《沙风岭》去参加惠民地区汇演。经领导老师商议,我和小伙伴们被选为群众演员,我们兴奋更深知的是要不负众望,认真听老师指导,虚心向大哥大姐学习,确保这次群众角色演好,为整场戏增光添彩。因为我们这几个小演员是第一次参加大型舞台演出,内心是紧张的,自感是荣耀的。季星泉、王向哲二位领导带领《沙风岭》剧组演员参加这次汇演。剧中主要演员有陈宗英老师和其他老师,还有哥姐共同参演,这次参加惠民地区汇演效果俱佳,观众看得过瘾,演员台上表演认真,台下响起一阵阵的掌声。汇演结束后,利津县文艺宣传队荣获单位组织奖,节目表演二等奖,张金康,马炳洁二位老师荣获“编剧奖”。


           体改制京剧显神通

            

        1978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传统古装戏也随之开放,利津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经过上级组织批准,改全民事业单位为自负盈亏的利津县京剧团。

        这年京剧团从内外地引进名角:赵玉珍、张亚玲、崔云鹤、李少华、崔三、季星泉、陈宗英、王世男、尚凡彬、韩晋武等主要演员,拉开了利津县京剧团演出传统戏的大幕。团领导派人员到济南戏曲服装厂购买了传统戏装,团队的青少年演员们第一次见那五彩斑斓的古代服饰,各种帝王将相的头盔,令人炫目的金银玉簪,叫人看得是眼花缭乱,美不胜数。在前辈们的排演中,见证了传统戏曲作派的深奥,每一个眼神,每抖一次水袖身段的表现,真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京剧的化妆美,唱腔美,形体美,服饰美,韵律美……对京剧博大精深这个成语才有了真正的认识。在短暂的几年里,我们先后排演了十几出大戏和小折子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玉堂春》《堪玉钏》《拾玉镯》《红娘》《穆桂英挂帅》《杨排风》《盘丝洞》《三姐下凡》等剧目,我和小伙伴们也被安排到戏中扮演小兵,小丫环,小孩子等角色,与老师和大姐大哥们同台演出,欣赏前辈们的舞台表演,真是精彩夺目,受益匪浅啊!

       1978年夏《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桓台县东何剧场连演18场;1979年11月份《三姐下凡》在济南天庆剧场连演12场,创下了演出最多场次记录。

        在京剧《秦香莲》的一片段戏中,王丽珍扮演女儿,胡健声扮演儿子,二个孩子跪着哀求父亲陈世美,收留她们母子,哭得是泪流满面,伤心欲绝,二个小孩在舞台上的表演情感投入,台下观众不知不觉地跟着走进剧情里,心酸流泪。


        


       (传统京剧《秦香莲》网络图片) 

                

         经过多年的历练,我们每个小演员在舞台上都有了展示的机会,张冬梅她演唱的青衣、旦角,扮相俊美,表演的《穆桂英挂帅》精湛、《秦香莲》贤惠、《盗御马》霸气、功底深厚扎实,演技水平高,她在《秦香莲》剧中扮演的昭阳公主角色,也同样精彩迷人。王丽珍表演的《杨排风》,武戏对打比较多,她手持枪杆作旋转动作,一招一式,干净利落,特别是她表演的脚踢枪花更是精彩漂亮,真不亏是一位干练的刀马旦演员。于新爱是剧团唯一的年轻老旦演员,她扮演的《穆桂英挂帅》佘太君,《赤桑镇》《钓金龟》等表演沉稳,嗓音宽厚明亮。


                


(张冬梅扮演《秦香莲》昭阳公主剧照)

          


        (王丽珍扮演《杨排风》剧照)




       (于新爱扮演《钓金龟》老旦剧照)


        1983年于新爱曾拜博兴县京剧团王秀珍表演艺术家为师,王秀珍原中国京剧院毕业,她在恩师的精心指导传授下,演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她在地方戏吕剧《李二嫂改家》中扮演天不怕,《小姑子贤》中扮演王登云他母亲同样出彩。张乃良在传统戏扮演武打演员,他表演的刀枪客串,在舞台上一亮相,精神抖擞,一招一式,动作到位显功底。孙云飞,七年的跟班学艺,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也是我们团挑大梁的武生演员,86年又到山东省戏曲学校深造三年,正可谓暑去寒来,“十年磨一剑”,无论是长靠还是短打,他都能驾轻就熟,常演剧目武生重头戏《挑滑车》、《战马超》,也有短打武生《三岔口》、《芦花荡》、《白水滩》等剧目,他一出场总能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孙云飞京剧《对刀步战》剧照)


        胡建声嗓音天赋异禀,宽厚洪亮,老师常说,建声是一个好花脸苗子,他唱的《赤桑镇》选段,特有裘派韵味,后来他考入山东省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成为了一名男高音歌唱家。王美美表演的传统戏《霸王别姬》扮相俊美,梅派韵味浓郁,她表演的舞剑动作自如,美观大方规范大气,在《盘丝洞》表演中,她右手食指转盘子,左手搬起左腿,做一起一落的动作,功夫了得,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底,是难以驾驭舞台的呀!她在地方戏吕剧《小姑子贤》中扮演的桂姐,也深受观众欢迎。




(王美美扮演吕剧《小姑子贤》桂姐剧照)


        我杨秀兰同小伙伴们一样,跟着老师们经历过风风雨雨,历练了坚强的意志,共同见证了国家文化宣传改革的新阶段,自感经历丰富,收获满满。我在小歌剧《半篮子花生》和小折子戏《渡口》中都扮演一个小姑娘,扎着两个小辫子,装束着不同角色的行头,表现人物形象乖巧、懂事、可爱!在传统戏中我演过《杨排风》《红娘》等角色。曾在《三姐下凡》剧中扮演了一个叫杨光道的小男孩。




(杨秀兰扮演《三姐下凡》杨光道剧照)


         杨光道的母亲叫三姐,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人间与杨光道的父亲成婚生子,后来,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三姐被逼迫撇下她幼小的儿子杨光道上了天,关进天牢,杨光道得知母亲的事后,渴望见到母亲,为了能够救出母亲,十一岁的他上山跟着老师学本领,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他不怕千辛万苦,走夜路,爬山越岭,经过一道道难关,与天兵天将生死搏杀,最终他把母亲从天牢里救了出来,全家团聚。舞台上的我女扮男装,杨光道与天兵天将对打拼杀,动用了舞台道具,刀、枪杆表演动作熟练有功底,那时的我,虽说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但在舞台上表演了40多分钟的武打戏不觉得累,每一场的汇报演出,观众的掌声、领导的肯定,同事们的赞誉,让我感到成功后的无比喜悦。

         小小年纪的赵红霞和崔桂荣,服从领导安排,负责服装管理,只要团队演出,也是她们最忙碌的时候,演员上下场更换演出服是一件繁琐的事,她们服务不辞辛劳,耐心细致,演员更换服饰得心应手,穿戴整齐舒适,演出结束后,整理好了入箱,并根据时节不定期的在阴凉处开箱凉服装,确保演出服不潮湿、不发霉,安全无损。入箱前使用电熨斗把演出服装熨得板板正正,可以说团队每场成功演出的背后,无不渗透着她俩辛勤的汗水。

        李建芬在剧团乐队文场上担任琵琶、三弦演奏,在工作中她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勤学苦练,虚心向老师请教,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有高荣彬在乐队文场上担任二胡、大提琴、京二胡演奏,他拜本团琴师陈善良为师,勤奋好学,不懂就问,业余时间别人玩,他却趁机练琴功,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成为恩师的最佳搭档。

 

        


    (李建芬“琵琶”演奏照片)


          夕阳红继续献余热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

         几十年以前的小伙伴,如今已都是60多岁的人了,虽然他(她)们年老体弱,但仍发挥特长献余热,八仙过海显其能,为新时代、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前排中间杨秀兰:当年小伙伴 夕阳来相会)


         张冬梅现任东营市河口区文化艺术中心指导老师。王丽珍、于新爱曾在利津县老年大学担任艺术指导,她们爱岗敬业如初,对每句唱腔和每一个动作,要求学员一丝不苟,指导的许多经典剧目,代表县、市参加文艺汇演获得了不少的荣誉,深受上级领导和观众的好评。




(右一杨秀兰退休后送戏下乡姐妹剧照)

 

        本人自2011年退休后,老有所乐,现在利津县京韵艺术团作艺术指导,近年来参加送戏下乡、消夏晚会和文艺汇演六十多场。她们就是有的在家默默无闻当“保姆”,烧火做饭干家务,为的是让儿女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为国家、为社会多出力,同样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辛苦快乐着!


注:

1、对有关来自网络的图片给我提供的方便和图文并茂的效果表示衷心感谢!

2.、本文原载《长江文学社》网络平台。

3、本文有冯华整理、编辑并推送。


作者简介:

           

杨秀兰杨秀兰


        杨秀兰,山东东营利津人。中共党员,政协利津县第七届委员,山东省农行人才库成员,退休前任利津县农商银行营业部主任。本人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常有不同体裁文章发表于《当代文学家》《经济新闻周刊•文学百花苑》杂志及“作家微刊”。撰写的《独生子女的背后》并刊登于“中国诗人作家网站名篇”金榜头条”,并荣获中国散文网文学大赛一等奖。其老有所乐,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事迹在中国报道杂志、中国作家网予以重点宣传报道。戏曲作品曾多次获省、市一等奖、特别奖。被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名人文化艺术研究院授予“新时代杰出爱国人士”荣誉称号。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1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杨秀兰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满满正能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冯华 11-03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