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苏轼词赏析之三:《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作者:岩青草 阅读:1375 次更新:2022-10-25 举报

蝶恋花

                   ----京口得乡书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这篇词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春,东坡当时正以杭州通判的身份,在京口(江苏镇江)赈灾救济。

春雨洗去了一冬的寒冷、晦暗,春景明媚和煦。而羁旅外乡之人思念家乡的幽怨、惆怅却没有随着春天的来临而稍有轻减。“终难洗”是针对“春雨”而来的,沉重的思绪用带着叹息的语调来表达,相对春容的清丽轻盈,更觉沉重而难以消遣。“碧琼梳拥青螺髻”作者将北固山下弧形的水岸比喻为梳子,碧水围绕的北固山苍翠浓绿,就像妇人精心梳妆出的高耸的发髻,这一笔,想象绮丽而生动,江南春天的青山碧水更有了灵性。读到这里,不由得猜想,东坡在京口收到的乡间来信出自一位女性,捧信思人,久别的她定是“春容清更丽”而“梳拥青螺髻”。这北固山在水中青翠的倒影正与留存在作者的记忆里的她相吻合,水波微漾,思绪悠长。

下篇“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两句话透露出作者曾多次答应回乡,可次次爽约。“真个”一词也揭示了写信之人盼望离人归来的急切心情,使读者似乎看到信中问道“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呀?”到底什么时候回乡,正是身不由己的苏东坡最难以回答的问题。万般无奈,借酒浇愁,是许多人此时此情下会有的举动,东坡写来更见动人。他“回首送春拼一醉”,俯首沉吟,春天带来的点点喜悦,消遁无踪,唯有以酒释愁。“拼一醉”,一个“拼”字表明作者的主观意愿,这不是在心旷情怡中不知不觉的醉酒,而是在十分清醒境况下的有意酗酒,想来其味亦是苦的。“东风吹破千行泪”,更增添了这浇愁之酒的孤独与苦楚,没有宽慰、没有同情,无法倾诉,满面泪水只有待东风来拂吹。东坡在这里用了一个“破”字,“破”的背后隐含了“干”的意思,“东风吹干千行泪”,是实际状况,即使为了和韵,也可以用仄声的“去”字,“春风吹去千行泪”,也已完美。但东坡用的是一个“破”字,“破”增强了语气,强调了气氛,使得这“千行泪”中隐隐地有了些风趣幽默,这似乎是他填词的一贯风格之一,再怎样艰难困苦,读者总能从他的词里读出些微风趣幽默。想来这能被风“吹破”的泪珠应当是可以在脸颊如豆般滚动的大滴泪珠了,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写这泪水不仅有千行之多,且大如滚珠,是嚎啕之泪,也正应了上篇的那个“洗”字,春雨洗不去的思乡之愁,只好借这千行泪珠来冲刷了。

这篇词中“洗”、“拼”、“破”三个动词的运用使整篇词有了一种跃动,在春容清丽,碧水青山如青螺髻的平和优美中,涌动着作者思绪的激荡,借此对比出离人幽恨的沉重。离人思乡在这篇词中是层层递进的,从上篇的“只有”显示羁旅之人的孤独幽怨,到下篇的“真个”,表达的思乡归乡之急切,再到“送春拼一醉”、“千行泪”的无奈,层层深入,步步感人。“真个”一词,虽似口语,却简洁而含义颇丰,传递了写信人、读信人的诸多信息。


上一篇: “风水”就在日子里

下一篇: 老张头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