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迁徙 报告文学

作者:梁玉明 阅读:1116 次更新:2022-10-13 举报

报告文学

---开县三峡移民外迁纪实

              梁玉明  

   引子

 

前所未有移民大迁徙

 

三峡移民,一部雄浑的史诗一篇壮丽的大作;

三峡移民,一页载入史册的辉煌篇章

三峡移民,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算式,更像是一本政治账、情感账。

三峡移民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然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值得欣慰的是,面对“天下第一难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重庆市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开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辛奋斗,在帅乡大地上创造出了一个迁徙奇迹,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时代赞歌。

开县是一个三峡移民大县,虽然并不面临长江,但却是三峡工程库区淹没人口最多的县之一,也是开县前所未有的一次移民大迁徙。世人担忧,开县有能力完成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工程移民吗?难以割舍的故土乡情,难以丢弃的良田沃土,还有那从祖辈就开始居住的家园…… 这些热恋故土的人们能否迁得出,安得稳,走上富裕之路?答案是肯定的。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数万开县儿女陆续作别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家园,挥别故土,用无私的奉献,用宽广的情怀,再次书写帅乡儿女的本色。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毅然辞别故土,或就地后靠、或投亲靠友、或自谋出路、或远徙异乡;他们挥泪迁祖坟、离父老、别乡亲,割舍掉亲情,割舍掉爱恋,割舍掉风情习俗,割舍掉祖居老屋,割舍掉熟悉的一草一木……一句“舍小家、为国家”诠释了他们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牺牲奉献精神!

开县三峡移民从1996年开始至2008年,完成移民10余万人,搬迁老城一座并同时建设了一座崭新的“山水园林风格,帅乡文化品位,滨湖城市风貌”的“重庆一流县城”。这是开县有史以来做出最大的一项惊世功劳,这是开县156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10多,开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移民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大力实施移民攻坚工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切为了移民、为了移民的一切”这个目标,谱写了一曲曲三峡移民的美妙颂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顺利、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庆市委市政府交给开县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

穷家难舍,亲人难别,故土难离,始终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情结,他们对家乡的亲戚朋友以及一草一木,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然而,为了国家大计、为了民族大业、为了圆一个中华民族的世纪之梦,三峡移民们挥泪别家园,为三峡工程让路。他们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民族道义为最高道义,义无返顾别离故土,踏上迁徒他乡的征程。他们难舍难分舍小家,无怨无悔顾大家,默默奉献了承包耕耘的土地,拆除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老房,把亲情、友情、故乡情升华到国家情、民族情的新境界,以三峡人的高尚风范矗立起普通而永久的群体雕象,谱写出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移民之歌。

这些歌曲里包含着外迁移民们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为了顾全三峡移民这个大局,开县广大移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搬新家。看着即将被淹没的家园,他们抹去眼泪,毅然抛家舍业、离土别乡,不讲“价钱”,不言回报,彰显了帅乡儿女的大义与大爱。这种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也激励着三峡儿女的斗志三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些为国家、舍小家,为三峡建设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广大移民和为之艰辛奋斗的移民干部们,开县人民铭记在心。 

三峡移民外迁始末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三峡工程库区淹没涉及鄂、两省市的20个县市区,重庆市是承担三峡工程移民任务最重的地区。三峡工程175米水位淹没重庆市陆地面积448平方公里,涉及16个区县的237个镇,1424个村,5483个组,受淹两座城市,7座县城,101个镇,1397家工矿企业以及一大批专业设施。开县淹没所涉及的是一座县城,14个镇乡街道,112村,11.08万人。

根据国务院的计划,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多达113万人,按国家最初制定的三峡移民方案,60多个城市和城镇移民全部在新城市和新村镇安置,40多万农村移民主要采取“以土为本”的办法,通过开垦荒山荒坡、调整原有土地、改造贫瘠坡地等手段,将移民后靠安置。但在1998年前,就地后靠的安置办法在实施中遇到了挑战。首先是三峡库区开发早、荒坡地储量小,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可供开垦的荒山荒坡的储量非常有限,而勉强开垦出来的土地,也是土层薄、灌溉难,同时,开垦荒地也将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给未来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营和附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很难满足移民“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要求。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有关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正在实施的三峡移民计划遭到包括一些生态学家在内的专业人士质疑。为此,1999年,国务院对原三峡农村移民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村移民外迁安置”。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5月在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议上对原先的三峡农村移民政策进行了调整,即从过去强调“以土为本、就地后靠”为主,调整为“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村移民外迁安置”。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2001年,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11个省市以及重庆市和湖北省的非库区县被定为接收区。开县首批移民安置确定为安徽、湖南、山东、四川等省。2000年至2001年重庆市安排开县市外农村移民外迁5600人(2000600人、20015000人),搬迁安置到四川、山东两省15个地市62个县210个乡镇。

开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末端,北依巴山,千峰竟秀,南临长江,百水汇流,山河秀美,物产丰富,素有“帅乡·桔乡·金开县”之美誉。开县幅员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北临城口、东邻巫溪、南接万州、西与四川开江宣汉两县接壤,是重庆市区通往巫溪、城口的必经之地。虽然并不面临长江,但却是三峡工程库区移民人口最多的县之一,境内以山地、丘陵、平坝三种地貌为主,大体是“六山三丘一分坝”,地势北高南低,海拔为134—2626米,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下辖38个镇乡街道443个村65个社区,全县人口156人。

开县三峡移民外迁工作自1996年实施以来,到2008年整整12个年头。在这12年中,全县外迁移民2.9941万人,其中政府组织外迁移民24875人,另随迁425人;至2008年,全县淹没区面积55.5平方公里,完成库区移民16万余人,移民任务占三峡库区的10%,四期移民任务占了重庆库区的60%以上。

1996年到2000年,开县通过办理1297户,5066人自主外迁移民。这些移民主要是通过投亲靠友举家分散外迁,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29个县(市、区)。为深入了解移民迁出后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1998311日到19日,开县县委、县政府专门派出移民局和外迁移民重点乡镇的7名干部,组成开县外迁移民跟踪回访调查组,奔赴开县外迁移民较集中的湖北省沙洋县、公安县,湖南省华容县,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等,跟踪回访调查移民外迁的生产生活状况,行程达三千公里。通过实地考察,为后来拓宽移民外迁安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和工作经验。

2000816日,位于三峡库区的开县,开始大规模地外迁。从大巴山的深山峡谷外迁到物质发达的山东、四川、安徽、湖南省郊县。

200210月,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在第一批外迁移民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三峡库区后期移民继续坚持外迁的移民政策。并且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能外迁的尽量外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在12月底召开的三峡公司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决定,向已接收过第一批三峡外迁移民的11个省市,再次安排2.5万名外迁任务。

20036月,重庆市第三批移民外迁工作全面启动。根据部署,开县8540名移民外迁到山东、四川、安徽、湖南等4个省。

由政府组织三峡库区移民外迁实施的方案是:1999年移民赴新疆务工试点,2000年正式外迁试点,2001年大规模实施至20029月结束,共外迁移民11.6万(其中,政府组织外迁移民7.2万人)农村移民外迁到上海、江苏、浙江等11个省市200212月,三峡蓄水前,国务院又决定增加外迁移民重庆库区2.34万人出市安置;2004723日重庆库区市外最后一批开县外迁移民顺利启程,再次外迁到湖南、安徽、四川、山东省的56个区县、191个乡镇。至此,从20008月第一批外迁移民至20066月,整个三峡库区的外迁移民涉及到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山东省、重庆市等12个省市,这是一次空前的大规模移民

2006620日下午,开县150691名三峡最后一批外迁移民顺利到达安置地合川市铜溪镇和钓鱼城街道,这是三峡重庆库区最后一批新增市内外迁移民,标志着政府有组织市内外农村外迁移民阶段性工作宣告结束。

移民迁注入经济活力

三峡库区10万农村移民离别故土,外迁到其他省市区,对贫瘠的三峡库区三峡工程乃至迁入地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十几万人外迁,点燃了三峡百万移民小康生活的曙光。三峡库区人多地少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库区移民的小康建设进程,三峡库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260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多,人均耕地0.92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而开县三峡库区人均耕地更少水稻及红苕、洋芋和包谷“三大砣”是大部分库区农民的主食,农民生活处于温饱状态。

移民外迁,加快了三峡库区青山绿水梦的进程。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事关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库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农民的密集耕作已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形势极为严峻水土流失面积高达六成以上,三峡库区已成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移民外迁可以使三峡库区少开垦50万亩左右的荒山荒坡,同时还能多退近百万亩的陡坡耕地。这将使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数千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直接改善。

移民外迁,极大地促进迁入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移民带去的资金,有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可以改善当地通路、通电、通水等基础设施条件,给当地经济发展打下基础。移民带来的生产安置,可以集中起来开发当地资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使外迁移民和当地农民均可以得到好处。

通过开县外迁移民情况可以看出,移民外迁不仅可以使移民自身获得与迁入地群众相当的土地,而且可以给后靠移民和单淹地户移民留下土地。开县所有外迁移民的承包地和自留地都达到了当地农民的标准,超过在开县的原承包面积,绝大多数移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搬迁到四川省绵竹市板桥镇向家湾村的移民廖占明一家5口人,新居200多平方米的小四合院,有卧室、客厅、厨房等8子。屋后是一片绵延500多亩的竹海,廖占明和其他移民们每家都分得了2亩,准备搞农家生态旅游。而新划分4亩多地就在家门口,平坦而肥沃,发家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移民经验永存史册

开县三峡移民因为数量大、时间紧、涉及面广、安置难度大,成为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十年时间里完成了这一项伟大的工程,而使几万开县三峡外迁移民得到了妥善安置,三峡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这充分体现了开县党政科学决策,统筹谋划,秉承热心、爱心、责任心,坚持优先、优越、优厚原则,举全县之力,奋力攻坚,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的宝贵精神和巨大的凝聚力。

开县三峡外迁移民工作开展的10年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切为了移民、为了移民的一切”这个目标,积极实施移民攻坚工程,谱写了一曲曲三峡移民的壮丽颂歌,取得了辉煌胜利。移民工作的圆满完成,它不仅体现了开县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高尚奉献精神和牺牲自我的崇高情操,更彰显了开县人民敢想敢干,团结互助的伟大精神。

在短短的10年时间内,开县移民10万余人,并在半年的时间里搬迁一座城市,这是开县有史以来做出的最大的一项惊世功劳,这是开县156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三峡移民外迁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两个调整”体现了中央对库区人民最大的关爱。19995月,国务院对三峡移民政策进行了两个重大调整,一是农村移民就地后靠为主,调整为鼓励和引导更多人外迁安置;二是库区淹没企业由原样复制搬迁,调整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践证明“两个调整”符合库区人民的长远利益。它不仅给移民创造了发展生产、逐步致富的更好条件,而且缓解了库区安置压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移民外迁成功在于“以农为主、以土为本”的安置原则、“相对集中到县乡,分散安置到村组”的安置方式。移民安置中,各迁入地始终坚持将移民安置在土地资源较多的地方,即使像安徽、四川这样缺地的省份,也使移民的承包地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水平,为移民落地生根打下了基础。它既有利于接收地调整土地,减少基础设施投入,也有利于落实帮扶措施,使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保持社会稳定。

   移民成功外迁进一步说明:扶贫帮困是做好移民工作的保证。移民举家外迁到新环境,是否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迁入地开展的各种帮扶活动是重要原因。安徽、四川等迁入地通过税收优惠,扶持移民发展二三产业,使移民的生产和生活迅速达到当地农民的平均水平。大部分接收地开展了政府投资帮扶、县乡机关捐赠帮扶、党员干部带头帮扶、专业大户传带帮扶驻地农户结对帮扶等帮扶责任制,对移民户采取给“一块地”解决吃饭,帮“一个项目”解决钱,安排“一个劳动力”解决就业,使移民走上逐步致富的道路。

 

第一章  迁入各方积极做好移民对接安置工作

 

移民对接是外迁移民工作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每一户移民户主在对接往返途中的安全,而且户主对接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外迁安置的成果,如同一对恋人经媒人引见,如果不成功,这一对恋人就组成不了一个家庭一样。为抓住大规模搬迁的主动权,试点工作刚结束,开县就与四川、山东、湖南、安微等省迁入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对接考察和安置工作,使得外迁移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较好地、圆满地完成了外迁移民对接、安置任务。

四川各地扎实推进移民对接安置工作

在实施对接、安置中,四川各迁入地多次召开移民对接工作专题会议,精心布置安排,印发专题文件,统一工作要求,同时,市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制定周密详实的移民对接方案,并逐一检查落实。

20011013日至16日,开县与迁入地四川省进行了2001年外迁移民的第一次对接工作,开县20多位移民干部赶赴四川德阳市,抓住四川省外迁会议的机会,与各安置县、市进行初步对接。接着,21日至28日,绵阳市、自贡市、内江市、泸州市、眉山地区、资阳地区、雅安地区等7个市、区的移民外迁考察团又深入到开县汉丰镇、丰乐镇、赵家镇、镇安镇、渠口镇、厚坝镇、镇东镇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外迁移民的生产、生活、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和主要愿望,并与部分移民进行了座谈。

绵阳市游仙区热情对接安置移民

    开县2001年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四川首批移民对接工作1118日上午在绵阳市游仙区举行,来自汉丰镇大林村、三中村的52名代表,正式与迁入地村组签订了外迁安置协议47184人,占游仙区规划安置人数210人的87.6%。从此,拉开了开县2001年移民对接工作的序幕。

   两村移民户代表是在镇村干部带领下,1115日从开县启程,16日到达迁入地绵阳市游仙区,移民到达后,受到了迁入地党政领导和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当地党委、政府作出了精心安排,使开县移民深深的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下午,当地安排车辆组织移民参观绵阳市区,以加深对未来新家的直观感。第二天下午,区政府从区级机关抽调12辆小车,包括区人大主任和分管副区长的专用车辆,专门送移民到安置点考察座谈中,董区长明确地给移民承诺:移民确定的地方和政府答复的问题,我们绝对不能变,这是一条根本原则,不仅区政府要做到,镇政府也要做到,特别是村社只能照办,不能走样;18日上午,区农委选派4位同志分4组到安置点主持协议签字仪式,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村社干部参加了协议签字仪式。

遂宁等四地市优先安置移民

    2002年开县农村移民计划外迁四川省5000人。自1021日到1115日,四川遂宁、广安、南充、达州4个接收地市先后到开县进行了对接考察。考察中,4个地市各级领导深入到移民乡镇与镇、村、社干部及移民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经济收入水平和他们的想法、心态等情况并向移民作宣传动员,实事求是地介绍接受地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4个接收地市分别与开县人民政府召开座谈会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就移民外迁安置的原则性问题达成了共识:在移民安置中,严格管理,统一政策,按照“三优先”、“三不迁”的原则,把好外迁移民资格审查关,为保证“迁得出,安得稳”,坚持“三定”(定点、定位、定人)和“三靠”(靠主公路、靠城镇郊区、靠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方)的原则进行考察对接和安置。同时,还拟定了2002年移民外迁安置工作时间表,对此,移民们感到满意

泸州市领导开了解移民情况

    2003118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和龙马潭区的有关领导来到开县,实地了解县城郊区丰乐镇农村外迁移民的想法和要求。丰乐镇移民表示,对外迁安置点的土地多少并不在意,关键是要靠近城镇或在公路沿线,能够有条件从事第三产业,走上致富路。

   丰乐镇是三峡库区3个农村移民大镇之一,全镇淹没农业人口15000多人,尚有5463人需要外迁。这些移民地处城郊,交通方便,最远的离县城仅3公里。农民除种植粮食外,多从事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蔬菜种植、特种养殖等产业,收入十分稳定,他们愿意外迁,只是迫切希望安置地政府能够将他们安置在离城区较近、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好的环境。

在迎仙村,江阳龙马潭工作人员深入到移民户家中,与移民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条件和经济状况,并听取移民对外迁安置的要求和希望。

江阳区和龙马潭区领导了解情况后表示,移民的要求是合理的,安置地政府将采取措施,尽量满足移民的要求。

山东积极做好移民对接安置工作

   2003917日,重庆库区第二开县首批3000名外迁山东省的农村移民户主,与迁入地完成了建房对接任务,这标志着渝鲁双方协同努力创下了连续4年保持一次性对接成功的纪录。

   根据统一部署,山东省将在20048月底接收安置开县外迁农村移民3000名。

   “早宣传动员、迁出地与迁入地双方早对接,迁入地早建房”是渝鲁双方开展3年外迁移民工作取得的经验。7月下旬,开县就派出65名乡镇级干部赴山东省32个县(市、区),选定了176个移民安置点。8月中下旬,山东省又组织32个县(市、区)的341名干部,赴开县进行了移民资料复核。917日双方签订了3036人的移民建房协议,占计划的101%,较好地完成了对接任务。

湖南热情迎接外迁移民对接工作团

2003918天空刚刚放亮,城陵矶码头迎来了重庆开县移民外迁对接工作团,这也是岳阳市迎来的第三批三峡移民对接工作团
   经过一天一晚的舟车劳顿,早晨6点半,298名开县外迁移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第二故乡湖南的土地。按计划,他们将在益阳、娄底、衡阳、邵阳等地市新建家园、安置落户。

岳阳各地早已派出专人专车等候迎接在车站到处看到的是热烈欢迎开县移民外迁对接工作团的标语牌子。
  经过几天的实地考察、了解,移民们基本上挑选到了称心如意的居住地,90%以上移民签了建房合同。

岳阳市分管移民工作负责人介绍,为给移民们提供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的适宜居住的环境和住宅,当地党委政府从规划选址定点、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挑选了交通条件好、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较齐全的地方作为安置地;在房屋设计上,设计人员远赴移民家乡实地考察,了解民情风俗和生活习惯,以确保房屋设计充分满足移民的生活习惯和要求。

合川想方设法安置好“重庆老乡”

    帅乡移民,牵动合川干群心!对于2005年这次市内移民安置工作,合川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了机构和人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迅速将接收安置任务落实到11个镇街。同时,为了让开县移民搬得来、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合川市在20055月份就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安置开县外迁移民。

   628日至29日,市长韩树明率合川市党政代表团赴开县,冒着40多度的高温,实地考察了开县农村移民,特别是汉丰、镇东、丰乐三个街道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随后,各接收安置镇村干部奔赴开县,深入到移民户家中走访,对开县移民的生产生活及家庭状况有了直观的印象……

   为了选择好一个宅基点,合川市、镇、村的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精筛细选,优中选优;为了调整一块土地,干部们深入到农户家中,反复做当地村民的思想工作。云门镇是合川市接收安置任务最重的镇,将接收安置开县汉丰、镇东、丰乐三个街道的农村移民500人。通过精筛细选,云门镇将吉福等17个安置条件最好的村推出来安置移民。镇、村干部白天陪迁出乡镇代表选点,晚上到村组召开群众大会,重新调整土地。

   龙市镇的众地村、育婴村,南津办的梳铺村、苟家村、临渡村的村干部在谈到移民工作时说:“三峡移民是光荣的,他们舍小家为国家的牺牲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合川开县本是一家人,移民来到合川,我们的心会贴得更近。我们将急移民之所急,想移民之所想,努力帮助移民在这边建房安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这边的生活,尽快融入合川这个大家庭,为建设美好合川和美好重庆共同努力。”

   安置地群众表示,一定要视开县移民为自家人,与移民和睦相处。如果移民需要啥,他们将尽最大努力帮助移民同时希望移民能够尽快安下家来,落下心来,搞好生产生活。

   移民们纷纷表示“开县县委、县政府和合川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我们这些外迁移民,到安置地看了后我们都很高兴,各项配套政策也体现了安置地政府对我们移民的深切关怀。我们扎根合川后,在领导和老乡们的帮助下,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迁出方一切为了外迁移民

2006年,根据重庆市下达的移民计划,开县有农村移民4500人外迁到重庆市内的合川市进行安置。这些移民来自汉丰、丰乐、镇东、赵家、渠口、金峰、镇安、厚坝等镇乡街道,是三峡库区第一阶段最后一批运送外迁移民。因此,做好农村外迁移民对接安置工作十分重要。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新增农村移民出县市内外迁安置工作的总体部署,县领导于2005816日至20日,分别率领汉丰、丰乐、东华等9个移民乡镇的党委书记、镇长等一行82人,先后实地考察了云门、大石、铜溪、龙市、官渡、古楼、肖家、渭沱及钓鱼城、合阳、南津街道11个镇街的98个村499个安置点。通过认真仔细地对安置点的考察,初步认定了114个安置点,安置移民1400人,占应安置人数4500人的31.1%20日下午,县领导熊圣中及县移民局局长祁美文与合川市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市长刘六国移民局领导举行座谈会,就移民安置点调整等问题进行了磋商,会上,增进了理解,形成了共识,较好地解决了安置人员太多、点不好选的难题。

   考察期间,虽然恰逢开县区划建制调整,但全县移民外迁安置工作的交接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渠口、金峰等镇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地进行考察和选点工作,通过多次与迁入乡镇磋商,率先与接收移民乡镇达成了移民安置点调整、确定的初步共识。

   2005年,市政府下达开县市内外迁安置4500人。为确保外迁任务圆满完成,开县适时调整工作重点,有效推进了全县农村移民工作。按照安排,渠口镇要外迁农村移民800人,首批151名农村外迁移民户主将于911日启程,前往合川市进行实地对接。9点整,装着移民的大客车陆续从村社集中到了渠口镇政府大门,镇干部立即行动起来,清点人数,分发面包、矿泉水和藿香正气液,询问移民到来情况,一切井然有序。10点整,在警车的带领下,满载151名农村外迁移民户主的大客车出发了。自此,开县农村移民市内外迁户主对接工作拉开帷幕。

   经过3次选点,于200511月完成了4700余人的对接任务截止930日,全县签订接收安置协议的移民共有10314517人,占计划4500人的100.4%

精心安排  一切为了外迁移民

移民外迁就是嫁女儿!因此,“女儿”的新家建设进度和质量牵动着开县各移民乡镇干部的心。为让移民尽快住上舒适的“新家”,县里对移民房屋统建的,采取定期不定期地派人与迁入地负责人一起深入安置点检查督促建房进度和质量;对移民委托自建的,采取一个安置点派1名移民代表参加建房全过程的建设质量监督,确保了“女儿”新家的进度和质量。

移民迁工作难,难就难在其政策性极强,工作量大。移民外迁工作大体可分为宣传发动、资格审查、户主对接、移民建房、拆房退地、搬迁运送6个阶段,每个阶段工作环环相扣,出不得丝毫差池和失误。在确定移民资格的“三堂会审”阶段中,开县各有关部门所做的工作达到了“精雕细琢”的程度。

2001年,开县有5782名农村移民外迁四川省7个地区、27个县、132个村、189个组。经过迁出、迁入地双方的共同努力,90%以上的移民户建房完毕,在7-8月计划搬迁29批(次),动用客车170辆,货车800辆。

县委书记邓东华亲自护送,两镇护送干部45出发前,分别在出发地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这次外迁移民中,最大的84岁,最下的才6个月,他们克服长距离旅途颠簸和气候炎热等困难,在外迁移民搬迁护送团干部的精心照顾护送下,没有一个移民受伤、无一人掉队,更无一人死亡,无一件物品遗失和损坏,做到了事故为零。

紧锣密鼓开展第二批移民外迁工作

   200212月,根据库区实际情况,国务院又决定重庆库区再增加234万人出市安置。根据这个精神,上级下达开县2004年农村移民外迁任务为8000人,其中,迁往四川1000人、山东3000人、湖南1300人、安徽2700人。

   2003623日全县外迁移民工作大会召开后,各移民乡镇和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各项工作。负责四个省的县级责任人先后召集相关和帮迁部门负责人会议,细化方案、强化责任和措施。各帮迁部门认识到位、力度到位,纷纷表示服从外迁工作大局,全力以赴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对所帮乡镇予以支持,抽调的帮迁工作人员工作到位,与乡镇干部一道深入村组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到720日,全县报名外迁11975人,是计划任务8000人的149.6%

紧急部署三期移民外迁工作

   200378 日,开县召开移民工作大会,安排部署(三期移民)2004年农村移民外迁工作,总结回顾过去3年来农村移民外迁工作。

   为搞好(三期移民)2004年外迁工作,会后,党政积极行动,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定了农村移民外迁安置时间表,并要求在200310月底前,认真制订外迁工作方案,确定外迁移民对象,迁出、迁入地干部相互考察并落实移民安置点,完成移民对接;20048月底前,对外迁移民户的搬迁实物进行复核,移民建(购)房屋;分批次完成移民搬迁运送和移民交接。

全县移民工作大会吹响集结号

2005413日,开县召开全县移民工作大会,对该县移民攻坚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会议提出“五年任务、三年攻坚”的工作目标,要求三年内完成三峡工程175米水位线下9万人的移民任务,到2007年基本完成三峡水库移民工作,为三峡工程按期蓄水创造条件。

截至2004年底,全县已完成生产安置农村移民3万多人,搬迁城乡人口7.9人,完成企业结构调整91户。但按照上级要求,开县还需搬迁安置各类移民近9万人,占重庆库区剩余总人数的39.1%;需复建各类房屋300多万平方米,约占重庆库区剩余任务的63%;需迁建工矿企业71户,约占重庆库区剩余任务的35.5%,任务十分繁重。

此次安排的三峡移民主要集中在156米水位到175米水位之间,其中包括老县城和八座场镇搬迁,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抓住156米水位清库时机,开展大规模的移民攻坚战役。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移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推进移民攻坚工作。

会上,县委书记蒋又一、县长陈远辉对移民攻坚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就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工作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意见。

为有力推进移民工作,县里对2004年度农村移民外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县政府与10个移民乡镇签订了2005年度移民工作目标责任书。

背水一战打好市内新增移民安置仗

    为全面完成重庆市2006年新增农村移民出县市内外迁安置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于2005815日,召开了全县新增农村移民出县市内外迁安置工作会。县委书记蒋又一作了“攻坚克难 背水一战,全面完成新增农村移民出县市内外迁安置工作任务”的讲话。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动员和调动全县力量,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确保开县新增4500名农村移民出县市内外迁安置任务圆满完成。

    同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新增农村移民出县市内外迁安置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干部要好好把握,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引导、组织动员移民主动搬迁,充分把握、抓住这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遇,通过移民外迁安置大大缓解县内移民安置压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会后,各移民乡镇积极行动起来,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自觉围绕移民这个政治任务来开展,突出和服务于移民这个中心。

发号施令确保外迁移民任务完成

20051020日下午,为确保外迁移民任务的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在信用联社六楼会议室召开了农村移民工作大会。会议指出,移民工作是重庆的立市之本,是我县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移民任务,是市委、市政府考核开县工作、检验开县干部战斗力的重要标准,也是事关三峡工程全局和重庆形象的大事。各镇乡街道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县农村移民工作的现状,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县委、县政府既定的目标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移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移民工作为重为先,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确保移民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强调,为了保证我县农村移民工作提质提速,各镇乡街道务必进一步理清农村移民搬迁及安置工作思路,深入调研,系统思考,全面把握和正确理解“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工作方针;务必制定分社到户到人的安置方案,把握工作节奏,注意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宣传,正面引导,营造移民搬迁安置的良好氛围,做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深入推进“移民先峰工程”,为移民攻坚提供组织保障;一定要严明纪律,强化监管,严格考核奖罚,确保农村移民安置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努力夺取农村移民决战攻坚的全面胜利!

精心部署市内外迁移民运送准备工作

为保证2006年市内外迁移民顺利到达目的地,县委、县政府于512日在县委五楼会议室召开了运送工作动员大会,会议对外迁过程中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调整,对此次外迁移民工作的形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要求各移民干部要充分认识此次外迁移民特殊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议认为,这次移民外迁,是我县第一次市内外迁,同时全部属陆运,移民对象集中安置在合川的内,任务重,移民对象群体较为复杂;涉及到的镇乡街道主要负责人多数没有参加过移民外迁工作,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沿途路程较远;因为外迁时间选在5月份,移民的小春收割、移民子女入学等问题较为突出,无疑给移民外迁工作增加了难度。

会议指出此次移民外迁工作,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工作任务极其繁重,相关镇乡街道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落实责任,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作好全过程的各类工作方案,全方面作好外迁准备,并制定出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真正达到“不伤一人、不掉一人、不忘一人”的外迁目标。同时还强调,在搬迁运送阶段,要及时作好运送过程中的治安管理工作,千方百计确保运输车辆的安全,各参加运送的车辆必须参加安检,同时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保证每辆车有2个驾驶员,每个车辆有一名警察、一名医务工作人员、一名移民干部并落实到位

       心系移民爱心铺就迁徙路

当开县的移民外迁工作划上圆满句号之时,不少移民干部和移民群众都感慨万千地把整个移民外迁工作的历程称作是“爱心之路”。的确,回顾这不平凡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无处不凝结着全国各省市及有关部门的倾情关心与支持。

上级领导为外迁移民送中秋祝福

2003中秋节前夕,重庆市委副书记邢元敏率开县县委书记佘明哲等重庆市党政代表团到四川省学习考察和衔接外迁移民工作,并专程到绵阳市走访看望了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为他们送去家乡人民浓浓的中秋祝福。

“为国家舍小家顾大家天府重建新家园,别祖土离故土移黄土难忘渝水故土情”,在绵阳市安县黄土镇,一走进“百岁移民”易维彬家中,邢元敏一行就被墙上这幅横批为“情系三峡”的对联所吸引。这是两年前易维彬老人率一家五代7口人从开县汉丰镇移民到绵阳黄土镇百岁寿辰时所书,邢书记感慨地握住老人的手说:“老寿星,感谢您为三峡工程所作的贡献啊中秋节快乐!

通过走访考察移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了解到外迁绵阳黄土镇和石马镇的开县移民有的办起了酒厂、副食店,有的与当地居民喜结良缘,有的当选为县人大代表,邢书记非常高兴,鼓励移民们奋发图强,早日致富奔小康,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移民们致以中秋祝福。

两省市领导登门关怀“新移民”

2004819日,四川省副省长王怀臣与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等各级领导来到开县移民安置地,登门看望移民们。

818日下午,黄前木一家四口来到自己的新家。门前一位乡干部迎了上来:“我叫王兴祥,结对帮扶你家,有困难请找我,电话就印在门口的帮扶证上。”

黄妻熊万碧进到屋,拧拧厨房里的龙头,摸摸厕所里的磁砖,欢喜得叫了起来:“快来看!房子好大哟,是三室两厅!”

“怎么样,还缺什么吗?,生活设施好不好?”王怀臣副省长与余远牧副市长一踏进黄前木的门,就亲切地问道。

“好好好,一切都好!”黄前木激动得一口气说了4个好,“没想到他们为我们移民想得这么周到!

“四川和重庆就是一家,地域相邻、语言相通、血脉相连。你们还是生活在家乡的土地上,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家里人的。”王怀臣亲切地说。

余远牧拉着黄前木的手说:“前几批外迁到四川的9000多位移民,绝大多数都融入了当地生活,我相信你们也能祝你们早日发家致富,在新的家乡生活幸福美满!

黄前木一家人,看到家乡当大官的这么远到新家来看望他们、关心他们,心里非常高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谢谢市长、省长来看望我们,请领导放心,我们在这里一定好好干,不辜负领导和人民的期望,为开县人争光!”

迁入各方爱心铺就迎“宾”路

开县移民的主要迁入地山东、四川、湖南、安徽等省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生活比较富足的地方,在接受开县外迁移民的任务以后,各迁入地党委、政府把移民安置工作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亲自抓,社会各界全力支持为移民精心打造第二个故乡。

山东省将全省8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市来安置外迁移民,并从各方面拿出钱财资助移民,为外迁移民建起了环境宜人的新居,用最好的区位,最大的投入,按小区的标准,安排好移民的生产用地,无偿配置齐备的生活设施,让移民在新家看到了希望,体会到了温暖,坚定了外迁的决心

四川遂宁等地把最好地段给移民建家园。2004612日,第二批444名开县移民将在遂宁市三县一区安家。

此批移民安置点处在市城区或县城规划区内,不管是地理、交通、土壤都是遂宁地区最好的。射洪县大榆镇、蓬溪县赤城镇的集中安置点以及大英县分散安置带的移民安置房都已全部竣工,船山区新桥镇的安置房也已基本竣工。各安置点的水、电、光纤等生活设备也都安装完毕。移民们入住遂宁后,在一个月内就可以领到土地证、房产证,移民的子女入学问题也都解决好了,并且教育部门将免收一年的学杂费。

当地政府在移民到来期间,为确保移民以及所带物资万无一失,动用警车开道,各接待点所在的乡镇还专门安排接待人员,“一对一”帮助移民搬运物资,并为每户移民提前准备一个星期的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

迁入各地党委、政府为开县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费尽了心血,镇村提供了极好的生存环境和漂亮的新房,将移民们的生产生活安排得十分巴适移民们发自肺腑地说:“第二故乡真好啊!”             

2004年开县外迁移民于8月底前搬迁到四川省的绵阳市、遂宁市、德阳市等地区的各个安置点四川省各地党政和群众都以积极的姿态热情迎接,认真安置。

绵阳等地,将“新人”的柴米油盐全备好。86日早上6点,金峰乡262位移民和他们的家当抵达绵阳,随即住进了自己的新家。

这是绵阳市政府接收的第二批开县三峡移民,他们将分别安置在绵阳市游仙区徐家镇和凤凰乡以及梓潼县卧龙镇和许州镇。4个乡镇的移民新房都已全部建好,每户人家里还准备了充足的柴米油盐,够用上7天。而各个乡镇都分别为每户移民家庭落实了一位对口帮扶干部,以尽快解决移民家庭的后顾之忧。

德阳派出专人迎接“新成员”。为迎接新居民的到来,德阳市政府于12日在德阳八角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处举行欢迎仪式,并由两县派专人将移民迎接回新家。开县210人外迁移民到达德阳,他们被安置在旌阳和绵竹两县交通、经济、自然条件较好的5个乡镇所有安置点的移民安置房均已修建完毕。

2004815日,开县三峡移民平安抵达安徽省天长市并迅速入住新居。天长市作为今年三峡移民的接收地之一,将开县417名三峡移民有选择地安排到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秦栏、铜城、汊涧等13个镇,24个安置点。

该市按照“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安置要求,坚持原则,积极帮扶,确保了安置工作的稳妥开展。

要想稳得住,修好移民住房是关键问题,住房关系到移民切身利益,也是最容易引发移民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该市各级政府本着心系移民,依据法规,精打细算,合理适用的原则,设计建造移民住房市政府与安置镇签订移民住房建造责任书,安置镇与建筑企业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安置镇和施工企业为移民建房质量直接责任人,对施工过程实施严格质量监理,严把建筑材料检测关,禁止没有经过检测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各级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建房工作,从而保证了移民建房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经验收合格率为100%

为保证移民入住后社会稳定,该市积极加强对移民的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市三峡办和安置镇明确专人抓移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分析移民的思想动态,对移民中的思想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理。移民入住当天,当地政府就向每户移民发放了《交通安全法》、《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公安民警、计生人员上门为移民讲解法规知识,教育移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迁入地乡规民约,不做特殊公民。

为了让移民尽快熟悉天长的风土人情,及时入学、入耕,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基层党员干部与三峡移民结对帮扶活动,每户外迁移民都有一名镇、村干部和党员科技示范大户进行帮扶,从移民入住的第一天起,就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从购置生活用品、安装程控电话、子女入学到为移民办理存款手续、传授科技知识等各方面,全程为移民提供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服务。仅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就有345名党员干部、科技示范大户和移民结对,为移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为使移民能够有一定的收入保障、逐步致富,该市积极组织、鼓励移民务工经商,为此市里出台了有关政策,市三峡办和各安置镇多渠道介绍就业门路,为移民就业办理有关证照。短时间内,就有177人找到了就业渠道,平均每户有1.7个劳动力实现就业。

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帮扶下,全体移民逐步融入了当地社会,情绪稳定,已有七成以上移民就业,初步实现了稳得住的目标。

移民干部情系移民促搬迁

移民的迁居,意味着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彻底改变。从报名对接、建房到迁居入住,牵动着国家、集体特别是迁入地和移民个人的根本利益。移民干部既要快速解开移民的思想疑虑,又要在政策原则范围内维护各方利益,处于各种矛盾的交汇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必须按政治要求完成移民搬迁,具体问题不好协调,在整个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遭遇歧视、冷落,甚至辱骂、殴打等,情况复杂,工作艰难。正是因为移民干部讲团结、讲奉献、吃苦耐劳、公而忘私、忍辱负重,并与各方主动配合、精心协调,才有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被动迁居和‘故土难离”的观念使得移民外迁动员工作尤为艰难,但开县党政领导和广大移民干部充分利用人们渴求发展的愿望,使移民真正明确淹没搬迁时不我待,并以政策动心,以真情感人,始终灌输“早迁早富,舍家为国”的思想,引导移民主动搬迁移民搬迁的主动性一年胜过一年。

“以情感人、以心换心”是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的基础。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出现领导们的身影

为了实现移民运送不伤不掉不亡一人的目标,县上建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指挥长的农村外迁移民迁运领导小组,负责外迁移民运送。同时组建了20多个移民工作团,帮促移民搬迁工作。

在搬迁运送过程中做到了组织机构、搬迁运送责任人、启运时间、搬迁线路、交通运输工具、交接档案、交接地点、安全责任措施和突发应急预案等落实。同时,对护送干部进行了严格培训,严格按每车配备一名护送干部、一名警察和一名乡镇干部,每一批设有一名县级干部,前后警车开道。而且在整个运送过程,干部始终坚持在火车硬座车厢和轮船普通舱位以及长途客车上与外迁移民一道同甘共苦,为途中有困难的移民群众服好务。

调运客货车为外迁移民搬家

200486日下午3时左右,在县长蒋又一等领导的欢送下,金峰乡262位移民踏上了开往四川绵阳的大客车。

为了让移民们乘坐舒适,县政府安排了7辆大客车对移民进行运送,确保一人一座;为了让移民们安心,政府还特别抽调了23辆大货车为移民们搬家。据了解,这262位移民将分别奔赴绵阳市游仙区和梓潼县,在那里,当地政府已经为他们建好了新家,安排好了一切,他们可以舒心地住进自己的新家,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精心布置市内移民外迁运送工作

   开县是三峡库区市内外迁移民第一阶段最后一批运送外迁移民,为全面完成搬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长的搬迁运送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9个搬迁运送工作团,每个运送工作团由一名县级领导任团长。在准备工作中,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将整个外迁运送工作分为启运准备、搬迁运送及移民交接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进行了统筹安排,确保组织机构、启运时间、搬迁线路及交接地点、运输工具及数量、运送责任人、护送干部责任、协调事项、安全责任措施、突发应急事件处理方案和交接档案资料等落到实处。同时,还出台了搬迁运送“三项制度”、“五个不准”和“五个禁令”,确保运送安全。对组织不力、工作失职、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究责任,会后,全县进入有条不紊紧张备战状态。

为顺利完成移民运送和搬迁任务,2006512日,县里召开了外迁移民运送动员大会,对2006年农村移民市内外迁运送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运送时间从520日开始到620日结束。金峰、汉丰、镇东、丰乐等9个外迁乡镇街道的10534728人外迁移民将被运送到合川市11个镇街201个安置点。这次搬迁陆续动用了客车142辆(次)、货车341辆(次),护送干部1006人次,分9批次运送。

各方联动多措促外迁

为把移民安置工作落到实处,开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领县党政代表团赴山东、湖南、安徽四川10个城市15个县进行外迁移民的安置考察,有力地加快了外迁工作的进度。同时,全县各部门积极配合,县里51个帮迁部门,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移民外迁工作当作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全力以赴,密切配合帮扶乡镇搞好各项工作,要人出人,要车出车,并予以财力、物力支持。各部门经常派人深入外迁第一线指导督促工作,为乡镇出谋划策,帮乡镇排忧解难,抽调的47名帮迁干部更是主动与镇、村干部一道深入村组移民户中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全县抽调300多名镇、村干部,按照工作“满负荷”、进程“倒计时”的要求,发动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外迁宣传攻势。采取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会、移民院坝会、印发宣传资料、广播电视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外迁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开展“进移民户、问移民事、知移民心、解移民难”的活动,巩固、深化宣传动员的效果;发动机关干部亲属带头、村组干部带头、党团员带头,引导移民主动外迁;采取现身说法的办法,利用已外迁移民的典型事例和迁入迁出地的实际比对,帮移民分析利弊得失,从而,打消了外迁移民的顾虑。

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和思想工作,全县移民外迁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踊跃报名的喜人现象。到7月下旬,全县就有11970余人报名外迁,占计划任务8000人的149.7%。部分乡镇还初步完成了与迁入地的考察选点,为顺利开展移民外迁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外迁移民团为迁徙移民“保驾护航”

外迁移民运送既是外迁移民的最后一环,也是移民迁徙最为关键的工作。对此,开县县委、县政府在外迁移民离开前,每次都成立了外迁移民搬迁运送总指挥部,组成外迁移民搬迁护送团。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指挥长,总体负责外迁移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顺利运送目的地。

在外迁移民运送工作中不仅制定了运送移民的总体方案和各批次细案,还对护送干部进行了严格培训,坚持了搬迁护送干部配备标准和护送团途中每两个小时定期报告制。整个运送过程,干部始终坚持在火车硬座车厢和轮船普通舱位与外迁移民一道同甘共苦,为途中有困难的移民群众跑前扶后,视外迁移民为亲人,尽职尽责,全县几十批次运送,没有一个护送干部违规违纪,没有一户移民对财产运输提出异议,没有一人出现伤、亡,安全事故为零。

为了移民能够舒适平安地到达新的家园,当地政府调集周围县市所有条件最好的空调大巴,将移民们送往150公里之外的四川达州火车站。移民们的牲畜和笨重家具已经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进行了变卖,带着鼓鼓的腰包轻装上阵。
 “请护送干部清点好人数,发移民证,人数到齐了我们马上开始发车了。”按照规定,在最后发车前,移民干部要再核对移民姓名和人数,并且按照人头核发移民证。这张移民证上记载着每个移民来自哪里又将去何处,是他们全程的通行证。上午10半,800名移民在27辆大型空调客车上坐下来,等待着出发。

汗水洒满移民

从合川市返回的途中,开县100多名护送干部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并不是因为卸下了身上的重担,而是由衷地为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换来的回报深感自豪,同时也为移民们崭新的生活感到欣慰。望着车窗外飞速闪过的树木、田野和房屋,那20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又情不自禁地浮现在他们的眼前……

2000816日下午3时,开县282名三峡库区首批外迁移民,在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后,29辆满载着移民和行李的车队徐徐驶进安置地四川省绵竹市和德阳市。这是第一次由政府有规模地、有组织地正式搬迁2001730日,镇安镇、厚坝镇68325名移民迁往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资阳市乐至县在那里扎根安家200212月,国务院三建委在重庆市召开了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工作会议,明确了重庆库区新增外迁移民2.34万人。作为开县这个移民大县,2003年至2004年要完成8000人的外迁移民任务,这些移民主要集中在汉丰、厚坝、镇安、渠口、金峰等9个乡镇,分别外迁到安徽、四川、山东、湖南。对于刚刚在二期移民中取得胜利的开县人民来说,这无疑又将是一道大“坎儿”。然而,这对于开县党政和移民干部来说,这也只不过是再一次“演习”和新的挑战,对于移民们而言,这又是一个崭新的希望2004723日,开县出市外迁移民最后一批顺利启程2005429日,重庆市委、市政府下达开县市内安置外迁合川4500人的任务,实际完成外迁移民105347282006620日,开县150691名三峡最后一批外迁移民顺利到达安置地合川市铜溪镇和钓鱼城街道

 

第四章舍家为国迁异地 甘愿奉献奔新 

“故土难离”,是移民们对中国人传统乡土情结的一次巨大挑战。十年间,为了“高峡出平湖”的世纪梦想,十万移民泪水涟涟地告别了家乡,挥一挥手,作别故园的千重稻菽;鞠一鞠躬,叩别黄土下的祖辈魂灵。十万移民,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始了从1998年到2008年的大转移涉及面之广,动迁规模之大,创举之多,开县史上前所未有。

这些外迁移民们不仅要告别故土和过去,而且要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从未接触过的生产方式,甚至难以交流的语言。他们要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创业并融入当地社会,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学会新语言,掌握新本领。他们迁到安置地后,面对比库区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重振精神,开动脑筋,甩开膀子大力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勤劳致富。

丰乐镇移民易美贵的话令人闻之动容,“树有根,根在泥巴里头;人也有根,根在心窝里面。这种感觉外人永远不晓得...”万涓化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就有着冲天破云的磅礴!这点点滴滴的凡人凡事,铸就了三峡移民平凡而英雄的群体。

首批外迁移民受到热烈欢迎

2004710日,首批汉丰、镇安镇外迁移民正式开始启运,这次搬迁共80户,332人,其中汉丰镇迁居绵阳市游仙区5个乡镇52户、197人;镇安镇迁居内江市资中县5个乡镇28户、135人,动用客车10辆,大货车28辆,小车7辆。

汉丰镇于710日下午4点出发,11日到达接收安置地;镇安镇710日下午出发,117点到达接收地。

当外迁移民车队到达川渝交界处时,接收地政府领导前来迎接,并派出了交通警察为其前后开道。移民车队到达绵阳市区时,各主要交通要道口都站满了交通警察,绵阳市和各迁入地镇乡的主要街道上都挂上了欢迎开县移民的大幅标语。移民车队到达目的地后,每个乡镇都组织了专人接待,并组织了青年志愿服务队为移民搬运家具,各接收地政府还向每家移民发放了过渡期生活日常必备品。

到达绵阳市后,四川省和绵阳市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省府副秘书长、省移民办主任、绵阳市分管副市长、游仙区区长以及开县县委书记等领导参加了欢迎仪式并讲了话。中央和四川省、重庆市、绵阳市的各大主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开县首批外迁移民欢迎仪式及交接仪式的情况。

新增首批外迁移民愉快奔赴湖南

2004723日上午7时,厚坝镇1254名移民带着眷念之情,愉快地奔赴湖南新家。这次移民离家启程,标志着开县2004年新增外迁移民首批启动工作全面展开。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重庆市下达开县2004年新增农村移民外迁任务8000人。在操作过程中,实际对接了19698540人,超540人。主要集中在汉丰、厚坝、镇安、渠口等9个乡镇,几个月前,就已经全面完成了移民外迁的摸底调查、宣传发动、对接分地等工作。

   为了圆满地完成整个移民安置工作,湖南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移民搬迁运输,到安置移民子女就读和对口帮扶。

为顺利运送移民安全到达新家,全县已组织7趟专列、5艘专船、236辆客车、288台货车陆续运送移民,护送干部达1000人。

   开县新增外迁移民将于8月底前分别外迁到湖南等省。为了确保此次移民外迁工作万无一失,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的农村外迁移民搬迁运送指挥部,设立了督查、宣传、后期、安全四个小组,落实了运送车辆、护送人员和安全责任措施,并制订了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负责首批启运的厚坝镇镇长介绍,此次运送的外迁移民,将采取人货分送的方式,分赴湖南省桃江、衡阳、赫山等6个县市区。

20048月的一天,涟源市一移民安置地,人声鼎沸。“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口号声此起彼伏,这天,一批从重庆开县过来的移民要来涟源安家热情的涟源人民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们了。

等候在这里的一对接联系干部走上前握着移民的手说,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是为国家做了贡献的人,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就是我们的亲人了,你们放心,到这边来,有什么事,我们干部会跟踪服务的。

“来,看看你们的新家。”涟源人想得很周到,新家里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灶台上连火都生好了。

“你们长途跋涉,肯定早就饿了,热乎乎的饭菜早就准备好了,去吃饭”新邻居们的热情比这大热天的天气还要热十倍。席间,移民王成明说,去年八月份,我在广东打工时就专程来这里实地考察过,当时就非常满意。现在我不想出去打工了,我想在这个地方按我的理想来搞生产发展。

一李姓移民对着市长说,我们从偏僻的乡村来到这个地方,对生产生活还不适应,希望当地政府多多关怀指导我们一下。

  “没问题,如果你们在这边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尽管提,只要当地政府做得到的,就千方百地为你们办,希望你们在这里过得很好,也希望你们在这个地方很好致富”市长马上表态。

有这么好的领导,有这么好的干部,有这么好的邻居,还有这么漂亮的家,加上湖南水美田肥,只要勤劳肯干,不愁日子不红火!今后的生活肯定是芝蔴开花,节节高哦!

外迁移民踏上奔向山东的列车

2004824日,渠口镇900多名群众告别自己的故土,踏上了现在的新家园山东省淄博市的路程。
  7号车的移民请上车,请上车”清晨时分,来自渠口镇9个村的外迁移民带着随身行李冒雨聚集到镇政府门口,今天对他们来说,将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天。从今天起,他们将从高山盆地走向平原走向海滨,开始新的生活。但是面对生活中即将出现的变化,移民们却在微笑中透露出一种平静。因为在搬迁之前,移民们已经通过宣传和各种信息深入了解了山东,了解了属于他们的新家和美好的未来。移民朱光华说:现在我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全家搬到山东去

渠口镇党委书记杜子明介绍:“移民现在情绪相当稳定,对迁出地和接收地政府都相当满意。在这次之前,主要是请了接收地政府的各级领导到我们迁出地有关村社面对面地与移民进行思想交流,宣传了解所在地一些生产生活条件,使得移民了解到了今后发家致富是很有潜力的。
    离别之际,移民朱光华说:“这是人之常情,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几十年,故土难离嘛,到一个新地方去,肯定思想上还是有一顾虑,但是为了国家的三峡建设,为了国家的需要,我们也应该毫无顾虑地走,作为共产党员也应该毫无保留地响应党的号召。
  上午11点,经过移民干部的精心组织安排27辆大客车排成的车队满载着移民浩浩荡荡地向四川达州出发,移民们到那里再乘坐开往山东的专列。
   黄昏时分,移民车队到达四川达州火车站,对于很多移民来说,这还是他们一生中第一次乘坐火车。
  “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好,欢迎你们乘坐这趟专列,你们为了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带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带着全国人民对移民同志的崇高敬意,将奔向新的家乡,在此,我代表列车全体工作人员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你们致敬。”候车室里传来了悦耳动听的广播声。
  头一次坐火车,既新鲜又兴奋也许这只是崭新生活的开始,也许在今后会有更多新鲜事儿发生。在车厢里,移民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吹起龙门阵来:

重庆市开县渠口镇移民周玉兰:我这孩子是正月初一生的。

“正月初一生的?”
“今天正好6个月,那边可能比这边好一点
“哪些方面会好一点?”
“生活条件经济发达一点,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

此时,负责接送渠口移民的山东省淄博市移民安置办公室副主任杜文屹接着大家的话说:“开县的各位乡亲们,大家辛苦了,我受淄博市市委、市政府的委派到开县来接大家到淄博去,现在淄博把一切事情都准备好了,责任田已经划好,新房已经盖好,我们一定可以在山东在淄博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跋涉,800名移民顺利到达山东淄博。移民们刚走出临淄火车站,眼前到处是“长江万里送移民、齐鲁大地迎亲人”的横幅,到处是山东乡亲嘘寒问暖的亲切话语。 

移民喜迁淄博新家

2004824日,南定镇小旦村显得格外热闹,到处彩旗飘扬。崭新的移民新房,远远望去,白墙红瓦掩映在一片绿树中,分外引入注目。“到家了,这就是为移民乡亲们准备的新家,希望乡亲们能住得安心舒畅。”小旦村翟主任热情地对移民们说。

67岁的杨顺培搀扶着88岁的母亲傅官碧,带着女儿杨官美、外孙向阳辉一家4口走下大巴,兴高采烈地朝着他们的新居走去。他操着一口浓浓的四川话高兴地对记者说:“一家子听说要到山东淄博定居,都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新家这么漂亮,政府啥子都给我们准备齐了!
    傅官碧走进宽敞明亮的新居,迎面看见里有一张新餐桌,房间里有一张新床,不小的厨房里,摆着亮铮铮的煤气灶,厨房里油、盐、米全部配备齐全,就连灭蚊片准备好了。当村里的工作人员问到她对新居有什么意见时,她摸着自己的新床连声说:“很好!很好!没得啥子意见,很满意。”
   “吃饭了乡亲们,村里给移民乡亲们安排了丰盛的午宴。”说罢,村里的干部就招呼着刚落下脚的乡亲们到附近的酒店里吃饭。第一道菜端上来,便是一盆热乎乎、香喷喷的酸辣汤。翟主任说,为了让移民们到淄博吃好第一顿饭,他们专门请了一名会做四川菜的厨师。在淄博也能吃上可口的家乡饭菜,这让初来乍到的移民们倍感亲切……傅官碧一边吃一边说:“我以为这里就没有辣椒吃,还带了好多辣椒来,看来有些多余啦!

在这批移民中年纪最大的,要数今年88岁的傅官碧老人。老人是随儿子杨顺培一家到小旦安家。老人告诉记者,他们一家祖祖辈辈都住在开县渠口镇云安村,她已经30年没有出村了。“三峡移民是国家的政策,我们当然要支持,再说这里的环境条件也不错。”老人说。当问到今后生活的打算时,她的儿子杨顺培说,以前在老家是农民,主要是种地干农活,现在到这里后,我就希望能学点新技术,改行做点别的什么,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

最后一批市外移民前往安徽安家落户

   2004823日,三峡库区最后一批出省(市)外迁移民在开县启程。扶着年迈的老人,抱着稚嫩的婴儿,这天,开县1928名外迁移民离开故土,标志着最后一批出省三峡移民外迁工作结束。

   人很多,但移民人流井然有序,有人牵着心爱的小黄狗,有的人把自己最钟爱的芍药花盆带在身边,还有人提着鸽子笼。4天后,也就是827日,他们将分别前往安徽省芜湖市和巢湖市的4个县安家落户

这天外迁的周都村84岁的熊青云老太太一家四世同堂,有7口人,全家人充满了对新家的向往之心和对于故土的留恋之情。29岁的刘永玖手里拿着柑橘苗对大家说:“我想看看那里是否适合种这些果树,我们要根据当地情况,争取发家致富。

市内移民外迁合川

    2006520日上午,开县新城开州大道上锣鼓声声、彩旗飘扬,数百名腰鼓队员在这里排成近一公里的长队,热烈欢送开县首批市内外迁移民起程迁往合川市新家。

   开县首批市内41190名外迁移民来自金峰乡,他们将被运送到合川市官渡镇,在那里扎根安家。

   这次市内外迁移民,县里共出动6辆大客车和22辆货车,并派出41名干部护送移民。县长陈远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宗钦等县领导参加了欢送仪式。

为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开县提出了“决战30天,移民4728人,不伤、不掉、不亡一人,安全事故为零”的运送目标。对此,开县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将整个外迁运送工作分为启运准备,搬迁护送及移民交接三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进行了统筹安排,确保组织机构、启运时间、搬迁线路及交接地点“十落实”。

告别故里迁徙移民“归家”

峡江滔滔,说不尽移民的心里话;青山隐隐,诉不完移民的故乡情!许多外迁移民则是带着家乡的泥土、小狗、竹具、柑橘苗,远赴几千里的新家。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魂牵梦萦的青山绿水,这是怎样的一种离别?

本该叶落归根的95岁老人杨祥国,带着54个子孙远离了故土;出生28天的小潘琳,还没来得及看看故乡的模样,就被爸爸妈妈带往他乡。赵家镇移民黄前木保存老屋的门牌号,告别父老乡亲……每一次移民离开故土,都依依惜别,催人泪下!

家住赵家镇周都村84岁的熊青云老太太一家临别时,家中辈分最高的老人拿着一把扫帚说:“刚进新家时,用老家带去的扫帚朝里扫三下,这能保全家平安,万事顺利!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你们年轻人恐怕都不晓得这个。”61岁的儿子刘朝福带着一包家门口的泥土:“想家了就看看这些泥巴。”

移民刘朝福,政府移民干部在动员他家外迁时一家人都舍不得离开,他劝说家人:“哪方水土不养人,再创家业不就是苦点、累点,但为三峡作贡献,值啊!”在他的带动下,50多位移民主动外迁了。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县2004年农村移民外迁安置任务为8000人,主要集中在汉丰、厚坝、镇安、渠口、金峰、镇东、丰乐、赵家等9个乡镇。金峰乡移民在离别的那一刻,不少外迁移民面对祖祖辈辈世代居住的地方,留下了热泪,有的小心地捧起一把故乡的泥土,用手帕仔细地包起来放在怀中“想故乡的时候就看看它,今后这里被淹了,想再捧一把泥土就不可能了。”

86日下午,262名移民眼含眷恋之泪,分别登上了开往绵阳市游仙区和梓潼县的大客车。从此,他们告别故里,踏上新的征途,将生命之树扎根于新的“故里”,开花、结果,世代繁衍,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这次与他们一样离开故里的还有1015人,这些移民将于本月抵达德阳、遂宁、泸州市。

 

 

第五章  外迁移民过上新生活

熟悉的三峡,已成为遥远的故土;陌生的天地,变成了崭新的家园。

2000年金色的秋天,一部宏伟壮丽的外迁移民交响诗,奏响了澎湃的序曲。

开县外迁移民成为最让人牵肠挂肚的群体。从丘陵到平原,从山区到郊区,由种粮食作物变成经济作物,他们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些外迁移民得到了各省市县乡村干部、群众的热情欢迎。移民安置点被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给移民的土地是好田好土,移民住宅修得漂漂亮亮,连锅盆碗盏燃气灶具都一一齐备。孩子入学,学校还专门指派了当地同学结对帮扶。在所有的移民外迁安置地,都制定有详尽的移民帮扶计划,还指派当地经济富裕又非常热心的干部或党员,以一对一或二对一的方式结成对子,帮扶移民的生产生活。渠口移民朱光华说,我们移民现在的生活就像我们家乡的一句话:“芝麻开花节节高”。

充满希望的年夜饭

和亲友依依话别,与家人共商未来,移民们的迁徙之路,充满希望。

2004年大年三十晚上,外迁移民廖文喜在饭馆里办了四桌酒席,邀请30多位亲朋好友共度最后一个热闹祥和的春节。

55岁的廖文喜是重庆开县汉丰镇大林村的外迁移民2004他们一家将迁往山东省蓬莱市。马上就要退休的廖文喜还担任着开县建筑工程公司页岩砖厂的总经理许多亲戚好友对他决定举家外迁到山东感到不解和惋惜“只要有能耐,到哪儿都能赚钱

廖文喜他们迁去的山东省蓬莱市刘家沟镇,这里有一个著名葡萄种植基地一个工业园区,镇里的居民可以在工业园区上班,老人养老和小孩读书都有福利补助,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

“不过,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穷窝,新家再好,还是觉得离不开老家呀!”看到还在互诉衷肠的亲戚好友,正在兴头上的廖文喜突然有些伤感 “最舍不得的是有几十年深厚感情的亲戚好友,外迁后一年难得聚上一回了!边叹气边喝酒。“发啥子愁哟!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想跟朋友见面还不容易?坐飞机一天就到喽!”旁边的老伴鲁友春接过话题

“对呀!现在交通已经这么发达了再过几年后,回开县还不是几个小时的事”听了老伴的话,廖文喜一下子又恢复了自信的神色,他举起酒杯说:“来!我们一起举杯为明天的幸福生活干杯!

比老家安逸多了

2004819日清晨,十多辆客车行驶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宽阔的水泥公路上,路旁是一片片已收割和正待收割的稻田。

尽管还是早上7时,85岁的魏万友老人却没有丝毫睡意他是这次赵家镇到分水岭乡落户的363名移民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这里的生产条件还可以,气候好像也跟开县差不多。”老人从窗口转过头朝女儿说。“是的,四川本来和我们原来就是一家,他们都是拿好地方安置我们移民的嘛。”女儿回答。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在耍狮的锣鼓声中,在挂有“兄弟情姐妹情巴蜀人民心连心”横幅的移民新居前,汽车停了下来们好奇而又兴奋地下了车。

望着贴有磁砖的楼房,魏万友老人很高兴:“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还住上了小洋楼!”下车时,当地的干部赶紧来搀扶他,他更乐了:“这里的人真好,待我像家里人一样。”

到新家了,17岁的黄君迫不及待地满屋看,上楼时,发现房间里还安装了电话,便试着打电话向老家报平安。

“外公呀,我们已经到泸州的新家了。这里很,新家前面就是条大马路,屋子也很宽,有120多个平方米,间间屋都亮厰,底楼还有个门市。”小姑娘用欢快的声音向亲人诉说着眼前的一切。

“江阳区移民办的蒋丹阿姨说分水岭产竹子,很多人就是靠卖竹筷、竹编、鲜竹笋致富的。爸爸妈妈这么勤快,不愁找不到钱你们放心!

在另一处地方,黄前木一家四口来到自己的新家。门前一位乡干部迎了上来:“我叫王兴祥,结对帮扶你家,有困难请找我,电话就印在门口的帮扶证上。”

黄妻熊万碧进到屋,拧拧厨房里的龙头,摸摸厕所里的磁砖,欢喜得叫了起来:“房子好大哟,是三室两厅,这新家太好了!”

2004820日,70名移民率先到达新家离城区6公里的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镇。移民中最老的长者、74岁的桂中维牵着外孙一下车,就被迎候的当地领导紧紧握住双手:“辛苦了!”移民们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兴奋地走进接待地。院坝里一字儿摆放着10多个盛满清水的脸盆和崭新的毛巾。孩子们兴奋地跑来跑去,睁大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到处打量:“妈妈,房子好漂亮哦,比我们老家安逸多了!”

这次龙马潭区接纳的70名移民,新家全部集中安排在特兴镇集镇街头,是全镇生活设施最齐全的楼房,水、电、气、闭路电视及油、盐、柴、米等一应俱全,每家还安装了电话。

此次开县移民,泸州市政府将81363人全部安置在江阳、龙马潭和纳溪三个区内交通和经济条件均较好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并为移民在临街处修了三层楼高的集体公寓。每户移民住宅为三室二厅120平方米以上,每户还配送了一间30平方米以上的临街营业门面。

安置在分水镇的杨中现老人进入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电话向远在开县的亲朋好友报喜:“这里地势环境安逸得很,每家还给了一间临街门面,你们放心吧,比老家安逸多了。”

迁新居  花甲移民表心声

   “啪啪啪”…鞭炮声打破了大坝村6组移民小村的宁静,花甲之年的移民朱占荣一脸灿烂,他不时穿梭在自家刚刚落成的新房门前,满心欢喜地招待着前来祝贺的街坊邻居,看着自己两楼一底的崭新“别墅”,朱大爷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朱大爷在笑声中拿出自己亲手书写的大红对联,小心翼翼贴在新房大门上。上联是:抓机遇鸟枪换大炮;下联是:谢党恩茅舍变高楼;横批是:共产党好。

“其实这都是我想了好久的事情了!”朱大爷乐呵呵地对大家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好的移民政策,哪里有我今天这样的‘洋房子’住哦”!说完,眼眶湿润起来。

搬进新家的那一刻,一家人高兴得一夜未眠,辛劳了大半辈子的朱大爷喜极而泣,十分自豪地说:“今天,我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住上了漂亮的楼房。”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感激,逢人便说如今的政策好,并赞叹地说,移民干部就像移民的娘家人,时时处处为我们移民着想,为移民谋事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也没有这么快享受新生活。为此,前不久,朱大爷邀请亲朋好友贺新房子时,特意提笔写下了这幅对联,以表达自己的肺腑之言。

今年65岁的朱占荣厚坝镇大坝村6组村民。移民前,朱大爷一家祖孙三代6口人挤在面积不足80平方米的4间土墙屋内,由于光线不好,房屋阴暗潮湿,一旦遇上下雨天,一家人都没睡过安稳觉。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的梦想场景在朱占荣脑海里不知闪现了多少回,有朝一日一家人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成了他们一家期盼多年的梦。但由于资金、土地等原因,几十年来,他的这个梦想一直都没能实现。

两年前,改变朱占荣一家梦想的机遇终于到来了。为了安置移民,厚坝镇启动茂林小区建设,他家在搬迁范围之列,便带头报了名,随即开始在茂林小区建房。经过几个月施工,一幢三层新房落成

和谐融入移民过上新生活

哪里的人都是一样亲,哪里的水土都养一方人。这些外迁移民纷纷把安置地政府和乡亲的关心帮扶当作再创新业的动力,很快融入当地社会,许多移民在23年内就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20008月,移民到四川省广汉市三星镇的何永忠说:“这里的人热情真挚,大家很谈得来,孩子们也很快交了不少新朋友。”他指着墙上挂的腊肉、香肠说,年前,广汉市、三星镇的领导还专门来给移民拜年,给每家送了5公斤菜油、5公斤腊肉和香肠,还有大米、鲜肉。他还高兴地介绍他一家在这里分到了4亩地,比原先在开县还多一亩半。门前半亩菜地里,白菜、青菜、莴笋长得青翠欲滴,不远处一块地里也长着绿油油的麦苗。

2004824日,渠口镇移民朱光华告别自己的故土,踏上了新家园山东省淄博市的路程。
   来到新的家园,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而又陌生。崭新的大瓦房、先进的炉灶,让他们永远告别了山区的生活方式。为使南方移民平安过冬,连取暖设备都已全部入户,孩子们在山东学校里欢欢喜喜迎来了新的学年,老人也得到了特殊的关怀。许多移民和当地乡亲学着包饺子,适应这北方的生活,而山东人民也早已把他们看作了自己的亲人。移民们说,在山东,包饺子的生活也跟重庆火锅一样红红火火、热气腾腾。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也许最能恰到好处地表达他们的感受。

迁到新“家”走上致富路

开县三峡移民坚持实施“开发性移民”——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避免了历史上水库移民生活水平下降的教训,确保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从山区到平原,由栽柑橘,种水稻、苞谷、红苕变成种棉花果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许多移民承包了果园,办起了酒厂,开起了火锅店,买车跑起了运输……日子过十分红火。

汉丰镇大林村的外迁移民廖文喜迁去地山东省烟台蓬莱市刘家沟镇,是一个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的著名葡萄种植基地,当地还有一个工业园区,镇里的居民可以在工业园区上班,老人养老和小孩就学都有福利补助。

家住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乡的移民魏万友说:“请家乡的父老乡亲不要牵挂我们,在这里我们已经习惯了,当地的人们待我们如亲人,我们的生活非常愉快!”

外迁到安徽芜湖市的丰乐镇14户移民白手起家,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当地办起了“三峡移民美食街”,成为远近闻名的餐饮品牌,很快走上了致富道路。

金峰乡青橙村一组年仅36岁的蒋德国,面对三峡移民大潮,他勇敢地选择就地后靠,发展综合养殖业而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致富之路……
    200110月,汉丰镇永兴村王端春朱晓兰夫妇和其他移民一样,刚到安县黄土镇时,由于人地生疏,不知道发展什么好,但他们知道,要建好新家园、要发家致富,首先要克服特殊公民的思想,要入乡随俗。因此,夫妇二人通过合计,制定了“跳出农业谋发展,利用优势谋富足”的致富思路,但终究因为人地生疏,又对安县和黄土镇的情况不了解,因此,迟迟不敢下手。黄土镇党委、政府知道后,派分管移民的干部到他家座谈,帮助他们寻找项目。根据他家地处农贸市场旁,又在进入黄土农贸市场的必经之路上,距黄土镇中学近,就建议他们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开一自选副食商场,2002年春节前,黄土镇第一家副食品自选商场“蓝月亮”副食超市终于挂牌开业了。

“蓝月亮”自选超市开业以来,由于其经营的产品品种齐全,质量好,价格合理,加上王端春朱晓兰夫妇二人待客热情,服务周到,生意异常火爆,平均每天接待顾客200人左右,每月营业额都在两万元以上,月纯利润在三千元以上。王端春还被选为黄土镇党代表,爱人朱晓兰当选为安县人大代表。

象王端春夫妇这样利用自身优势,踏实苦干,勤劳致富奔小康的致富典型还有很多,他们凭借着勤劳的双手,正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生活而努力奋斗!

 

尾声

 

开拔迁徙之路 走向美好明天

 

开县外迁移民祖祖辈辈生活在三里大地,对清江、凤凰山美景、刘伯承元帅故里久居的乡亲,乃至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然而,为了圆一个中华民族的世纪之梦,开县外迁移民们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民族道义为最高道义,义无返顾别离故土,踏上迁徙他乡的征程。他们难舍难分舍小家,无怨无悔顾大家,奉献了承包耕耘的土地,拆除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老房,远赴安徽、山东、湖南、四川等地安家落户。

在移民迁徙的日子里,这样的情景常常打湿我们的眼睛:就要登船、上车了,告别的人还手牵着手,你一言,我一语,话语滔滔;带上那祖传的泡菜坛子,家乡种地的种子,老屋前挖起的小黄葛树苗,可爱的小狗、小猫……乡情依依,故土难离,家园难舍。

迁徙中,移民们一步三回头,看看曾经的故园、望望巍巍的群山、摸摸青翠的草木、捏捏肥沃的泥土,挥手致意、依依惜别,扶老携幼别家园,踏上迁徙路。

2006520日,52岁的金峰乡移民徐永祥起了个大早,他在自家的老屋里走了几个来回,又到屋旁的小溪边喝了几口熟悉的溪水,然后带着全家人与乡邻告别,一步一回头地坐上了开往合川市的移民客车。他说,祖祖辈辈生活在开县,离开它是真的舍不得,但为了国家,宁愿把对故土的深情厚谊深埋心底,在合川重建家走向美好明天

2006620日下午,开县150691名三峡最后一批外迁移民顺利到达安置地合川市铜溪镇和钓鱼城街道

这天,对于开县人民来说,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因为三峡库区新增外迁移民阶段性工作这天顺利地在重庆合川市完成交接,开县从此结束了大规模的移民外迁的历史使命。这是三峡移民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三峡库区出县市移民工作胜利结束。

乡移民多豪迈,舍家为国作奉献,义无反顾别故土美好生活谱新篇

当开县156万人民目送走最后一批外迁移民时,无不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我的精神所感动,人人都会由衷地从内心发出感激之情,说上一句移民们,一路好走”!

原载《西部文学》2018.05期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