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父亲的一副挑筐

编辑:admin 阅读:1497 次更新:2019-09-29 举报

作者   郝明远

我的父亲,在我记事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什么时候入的党,在什么情况下入的党,那时我并不关心这些事,所以没有问起过,最后也不清楚。只感觉父亲很早就为国家社会做着事情。

父亲小时侯没上过学不识字。解放后参加了扫盲班,党校培训,识了一些字。最后也能读一般的文章和报纸,记一些事情。等我上小学高年级想看书时,家里唯有的两本书,一本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小册子,这是父亲参加党校学习时给的;另一本是《拉革命车不松套的好干部一一王国富》,这是他当村干部发下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父亲也是国家干部,在乡里工作。六一、二年困难时期,囯家精兵简政裁减了不少国家工作人员。父亲也是其中之一。隐约感觉也不是因父亲工作的不好。主要,一是父亲文化低,二是当时普通国家干部比当农民优越不了多少。

父亲回到村里当了村干部。任大队党支部委员兼一个村的生产队队长。这个大队有三个自然村组成,大队党支部设书记及两名委员。他们三人是这个大队也就是这三个自然村的最高决策人员。

父亲当了多年的村干部。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年底父亲被村的造反组织罢免。第二年春天农忙开始后,让父亲和几个人犁地。

犁地就是两头牛拉着一张犁,人在后面扶着犁把,赶着牛前行,用犁把土翻起来。

开始犁地后,父亲找来村里一个会编箩筐的人,用芨芨草编了两个箩筐。每天早上去犁地时就挑着这副箩筐到地里,把萝筐放在地头,再去套上牛和大伙一起犁地。父亲在中午晚上收工后,一边往回走一边挑着筐顺路捡拾牛粪马粪。那时的农村包括乡一级政府机关学校,做饭冬季点炉子取暖(那时包括县城也没暖气)都用的是牛马粪或者是羊粪。那时我们那一带乡下人就没见过煤,甚至都不知道有煤碳这个东西。

父亲中午一边往回走一边顺路捡拾牛马粪。他把握着时间,也就是比别人晚回家四五十分钟。有时捡满满一挑筐,有时捡大半挑。回家吃午饭后略加休息,挑上这副挑筐继续上地里犁地了。晚上收工后时间宽裕,父亲必定捡拾满满一挑才挑着回家。踫上运气好这一带牛马粪多些,父亲捡满一挑筐,如果天气还早,就把这一挑筐倒在荒野成堆,等于暂时寄放在那里。然后再捡拾一挑筐挑回家。

父亲把房屋东边一个没盖顶的空圈儿收拾干净,把捡拾回来的牛马粪沿后墙边倒下。把大的片状的牛粪滤出来,作为“片石"垒在粪堆前边,并和堆起来的牛马粪摊平互相咬合混然一体,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粪垛,非常稳固。

时间一天天过去,父亲日复一日挑着空筐出工,回来时满满一挑收获。从春到了夏,从夏到了秋,他的粪垛一天天增高。到了后秋粪垛已超过了我的个头。

冬天来了,村里的学校缺乏过冬烧火炉用的燃料,把我父亲捡拾的这一垛粪买去了,付给我们二十七元钱。这二十七元当时使家里觉得十分宽裕。村里人都夸我父亲勤劳吃苦能干。

第二年,父亲仍是这样捡拾了一垛粪。刚进入冬天,村里的造反派人员抄查我家,硬是把这垛粪翻了个底朝天。经过翻腾的牛马粪碎烂不堪,当然卖不出去了。

第三年春天,文化大革命到了后期。经过两年对父亲调查了解,没任何问题。公社,也就是现在的乡政府,调我父亲去另一个自然村当队长去了。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不当村干部了,不用操那么多心,比别人少休息一会把一些空闲时间利用起来,日复一日,点滴结累,聚少成多,长期坚持就会有好的成果。

现在看来。勤奋、吃苦、努力、坚持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

当时,我大约十二三岁。农家少年这个年龄是要干一些活了。比如,打扫院落,割猪菜,看场院,磨粮食,捡拾粪等。我那时小,自然贪玩不愿干,或逃出去玩。在那个年令,父亲多次说过:“庄稼人,懒惰了不行。怕吃苦不努力,干啥都干不成”。他说这话时,严肃认真不容置疑的神情,至今都历历在目。我干活突出时,母亲夸奖一番,父亲脸上流露着喜色。看出他在鼓励我勤劳吃苦。

在那个年令,我有时不想干活时,想着父亲的话,再想着父亲挑着筐一点一点捡粪,长期坚持有了那么好成绩,受到了村里人们的夸奖,我也就坚持着,努力着。我在农村时干了不少活。锄割地间息拔猪菜割羊草每天收工回家背一背东西不空着。冬天冒着严寒到野外捡粪。每年也能卖一二车补贴家用。七四年高中毕业后,在农村那么繁重的农活劳动,我也尽量抽时间看看书。恢复高考后,我们那地方那么偏僻,文化那么落后的情况下,我也考上了学。进城后仍然勤奋吃苦努力也做成了一些事。

父母亲对我品格的塑造影响肯定是多方面的。但,父亲利用空余时间挑筐捡粪不辞辛劳长期坚持,到后来有了很好成果,让我影响最深!

后来读了一些书,知道了不少这方面的道理。“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坚持数年必有好处,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合抱之木生于毫未"等等。现在看,父亲的一副挑筐把这些诠释的淋漓尽致!

父亲的一生很短,在我考上学后不久就离开了我们。他一生为集体操劳,一心扑在集体的事业上,受到了村民和上级组织的赞扬。他去逝后公社委托大队还召开了追悼会。不少村民自动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他勤奋一生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分钱遗产。但,他这副挑筐里挑着的“勤奋、吃苦、努力、坚持”,这些无形的精神财富,让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受宜终身!

上一篇: 过年,放鞭炮

下一篇: 张承源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