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构建襄阳“一主两翼多点支撑” 全域旅游新格局

作者:李家武 阅读:558 次更新:2022-06-09 举报

 

构建襄阳“一主两翼多点支撑”

全域旅游新格局

 

李家武

 

 湖北省襄阳市委在2018420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暨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动员大会上提出全市上下要围绕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按照“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全季节体验、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的要求,积极推进襄阳全域旅游大发展。襄阳现有A级景区32家,以3A级为主,高A级景区偏少,其中4A级只有8家,还没有5A景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1年,全市新增2-35A级、10-154A级和403A级景区,全市A级景区数量超过70家,实现翻番增长的发展目标。襄阳,一座秀美而传奇的城市。“襄阳好风日,华夏山水城。文武交汇地,古今皆中心。产业强给力,都市盛愿景。文化韵天下,绿色圆复兴。”(这是2012721《襄阳日报》刊发笔者的一首小诗)其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遍地是文化,处处是古迹。2800多年“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悠久历史,“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山水名城、一心四城”的自然美景,孕育并形成了厚重而独特的古城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等襄阳历史文化根脉。然而,这些隐于襄阳山、水、城之间的文化元素、旅游资源,有的还养在深闺无人识,有的还没有真正形成完整体系。笔者经过多年的全面调研和潜心研究认为,在国际国内叫响襄阳一城两文化”全域旅游品牌,构建襄阳“一主两翼多点支撑”(以创建千年古城——襄阳古城5A旅游景区为主体,以创建帝王刘秀——汉城5A旅游景区和名相诸葛亮——古隆中5A旅游景区为两翼,以打造襄阳古城文化旅游精品线、襄阳汉水文化旅游精品线、襄阳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等“多点支撑”)全域旅游新格局的条件已经具备。为此,展开构建襄阳“一主两翼多点支撑”全域旅游新格局问题研究开启襄阳“一极两中心”建设新征程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以创建千年古城——襄阳古城5A级旅游景区为主体,打造襄阳古城文化旅游精品线

襄阳是中国古城文化代表性区域。古城,一般就是指历史文化名城,即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历史的流动是文化,文化的沉淀是历史。历史是一个城市的印记,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历来,襄阳地区,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城。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戎,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后经历代整修,四面环水,易守难攻,“铁打襄阳”之称名扬天下;又因城高池深,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襄樊战役,襄阳解放。1950年,襄阳和樊城合并为襄樊市,归襄阳地区专员公署管辖。1979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1983年,襄阳地区撤销,所辖地区并入襄樊市,实行市带县体制198612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多达176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境内现存国内一级文物114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个、省级9个。201011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阳,丰富宝贵的文化古迹资源足以说明,古城文化是襄阳文化的重要根脉之一。追寻襄阳古城文化的精髓,无疑是浓缩版“忠诚、智慧、融合、超越”的绵绵延续。

201888襄阳市委常委会会议原则通过的《襄阳古城保护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未来3年,要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改观的要求,以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墙固、路通、水活、树绿、城美的效果,逐步把襄阳古城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创建襄阳古城5A级旅游景区为主体,打造襄阳古城文化旅游精品线,可让人们快乐地开启古城汉韵之旅一江碧水穿城过,第一站游览汉江。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流经襄阳195公里,水质优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第二站走进襄阳古城。这座古城已有2800年的历史,拥有天下第一宽的护城河,因易守难攻,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之称。襄阳古城原貌保存完好,古城里有临汉门、仲宣楼、夫人城、昭明台等名胜古迹。第三站是襄阳古城北街。北街从商周时期开始发展,唐宋时期甚为繁华,如今仍然是襄阳古城内最繁华的商业街道。第四站米公祠是襄阳古城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代书圣米芾的流风遗韵,这里珍藏着160余方晋唐以来历代名家碑刻,堪称古代书法艺术宝库。除此之外,襄阳古城汉韵之旅中还能体验汉江第一大岛——鱼梁洲、打造国内顶尖视觉盛宴《梦回大唐》大型实景秀——唐城、亚洲最大试车场——二汽试车场、智慧之泉——凤凰温泉等旅游景点。

二、以创建帝王刘秀——中国汉城5A级旅游景区为一翼,打造襄阳汉水文化旅游精品线

襄阳是中国汉水文化核心区。汉水文化是指汉水流域人民有史以来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汉水文化是融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秦文化、汉文化等多边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水文化的精神内核表现为“和谐包容、大智大勇、开拓创新、成功成圣”,折射出人伦愿景的祝福和人生理想的描绘。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襄阳是汉水文化交融的中心枢纽,在整个汉江流域文化交流中起着承上启下、中流砥柱的作用。唐代元和年间,襄阳是全国4个人口达10万户以上的州治所之一。唐代诗人张九龄曾经描述:江汉间,州以十数,而襄阳为大,旧多三辅家,今则一都之会。汉水是中国古代内河最便捷、最畅达、最繁忙的“黄金水道”。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同时,襄阳也是我国文学史家公认的唐诗高地,《唐诗三百首》中就收有涉及襄阳的诗27首,其中孟襄阳的诗15首,襄阳的汉水文化影响深远。

汉文化,由来已久。汉水文化是汉文化的发展源头,而汉文化则是中国当代文学及一切文化发展的本源和母体,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和依存关系。在史前时期,汉水流域即存在着许多文明点,这样的文明索绪逐步向中原汇集,最终融入到华夏文明当中,为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文化资源。据学者考证,字的第一义,指的就是汉水。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每天说的汉语,每天用的汉字,一年到头享用的汉文化,甚至10.4亿汉族人口的血缘纽带,都跟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商周之世,汉水流域始进入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陵夷至于汉代,汉水流域仍是历史活动的主要区域。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大度。毛泽东同志评价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中国汉城位于襄阳枣阳市,由清华大学规划设计,武汉天行健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湖北大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核心区项目占地1800亩,规划建筑80万平方米,投资22.87亿元,是一个集汉代建筑精华与古典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大型复古建筑群,功能为影视拍摄、展示汉代文化、旅游观光、市民休闲娱乐、弘扬佛学文化、完善城市功能;外景基地占地3000亩,为影视拍摄外境地、旅游休闲养生地产建设区。整个项目定位是中国汉文化核心地标、华夏汉文化展示中心、世界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襄阳是中国荆楚文化发祥地。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汉江流域形成的地域文化。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于其后产生的汉赋更有直接的影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与其他楚文化精华一起,构筑起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楚国历史800多年,在襄阳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自西周初周成王封熊绎于荆山丹阳,到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鄢郢,历时300多年;从定都鄢郢,先后经历了十代楚王,到迁都纪南城,历时186年。楚国在襄阳境内建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时间持续了500多年。楚人在这里奠定基业,从这里走出深山,开疆拓土、改革政体,不断强盛壮大,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襄阳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辞》的主要作者,宋玉还推出了楚辞向楚赋的转变,王逸还编撰了《楚辞章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革故鼎新,以属华夏”的楚人精神,成就现代襄阳一度创造了中国领先的开放文化。

帝王故里,龙兴之源。当历史成为记忆中的符号,那些散落在襄阳大地上的文化遗存却吸引着我们探寻帝王将相的足迹。创建中国汉城5A级旅游景区为一翼,打造襄阳汉水文化旅游精品线,可让人们快乐地开启帝王故里之旅这条精品线既能让人感受到东汉帝王文化,又能感受到先祖尧帝文化。本条线路最重要的景点是中国汉城和白水寺。张艺谋新电影《影》,在中国汉城取景拍摄。中国汉城是一个集汉代建筑精华与古典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大型复古建筑群,中国汉文化、华夏汉文化和世界汉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展示。如今《影》的火爆,想必会带动这个取景地的人气,影迷们不妨仔细将这座可以让人穿越到汉代的古城游览一番,从中寻找剧中的场景。白水寺为线路第二站。白水寺,是后人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而建。相传刘秀在这里发迹,最终建立了东汉王朝。鹿门山为线路第三站。相传东汉名臣习郁和刘秀在这里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君臣同梦的故事就出自这里。这里因诸葛亮拜师而成为三国故事的发祥地,因孟浩然隐居而成为文人雅士的修炼堂。第四站为习家池。这里是汉侍中襄阳侯习郁的住宅,被称为中国郊野园林的鼻祖。第五站是尧治河。这里相传是尧帝治水的地方。如今这里已成为一个集生态环境、旅游休闲、教育实践、农村示范于一体的中国山区幸福村。本条线路还有广德寺、承恩寺、白竹园寺、襄阳王府等景点串联,这些地方都与帝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生态旅游、回归自然是当今旅游的主旋律。以九路寨、古山寨、大薤山为重点的大荆山生态旅游区项目,地域广茂,山水壮观。让我们一起走进楚文化的发祥地,体验荆山生态之美,在这里既可领略到以苍劲、雄浑为格调的北方山水画卷,又能感受到小桥流水、茂林修竹的江南风情。岘山、南河小三峡、薤山、香水河、尧治 河、九路寨、五道峡等,大自然亿万年的造化,千百万年的孕育,形成了瑰丽夺目的人间仙境。中国汉城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一翼,打造襄阳汉水文化旅游精品线,还可让人们快乐地开启荆山生态之旅第一站走进五道峡。五道峡,由五段峡谷构成,在这里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山、林、洞、瀑、水等天然奇观,仿佛一幅挂在天上的山水画。第二站是九路寨。九路寨是探险者的乐园,被誉为张家界的山加九寨沟的水。第三站是香水河。它拥有全国罕见的七彩瀑布。在香水河里游览,可谓一瀑一重天,一步一重景。此外,还有岘山、南河小三峡、薤山等秀山丽水也值得亲临感受,这些地方高山林立、森林覆盖率极高,都是避暑养生的好去处。

三、以创建名相诸葛亮——襄阳古隆中5A级旅游景区为一翼,打造襄阳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

襄阳是中国三国文化之源。“三国时代”有两个定义,狭义的三国时代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广义上的三国时代可以理解为从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后,军阀割剧刘氏集团、曹氏集团、孙氏集团及与其相关的汉末军阀的集团斗争到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天下的时代。广义上的三国才是三国文化的研究主体。襄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大气磅礴、恢弘壮阔的三国文化舞台上,襄阳不仅是两汉三国文化起承转合的枢纽与坐标,而且也是天下大乱到天下三分的战略起点与支点,更是天下归一的战略基地与圆点。在汉末到魏晋跌宕起伏的三国文化全景图中,襄阳处在群雄瞩目、星汉灿烂的核心地位。襄阳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遗产丰富,《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现存有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司马荐贤、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发生在襄阳的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特别是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为标志,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弘扬三国文化,其人文价值主要体现于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志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品格。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襄阳。襄阳旅游文化底蕴深厚,尤以三国文化、名人文化著称。创建襄阳古隆中5A级旅游景区为一翼,打造襄阳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可让人们快乐地开启三国文化之旅:这条线路的第一站是闻名中外的古隆中,这里不仅是风水宝地,也是智慧源泉。诸葛亮在这里躬耕苦读十年,著名的三顾茅庐、隆中对策就发生在这里。在古隆中风景区里,三顾堂、武侯祠、诸葛草庐是其中重要的景点。都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第二站走进诸葛夫人黄月英的出生地——黄家湾。一个聪慧贤淑的美女辅助了一代千古名相,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第三站春秋寨。春秋寨,不仅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古山寨,也是相传当年关羽夜读《春秋》的地方。第四站水镜庄。水镜庄被称为三国源头,司马荐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襄阳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新理念,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速推进襄阳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一极两中心助力。随着《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汉十高铁、郑万高铁将建成开通加之若以市委、市政府系统编制并落实构建“一主两翼多点支撑”全域旅游新格局的发展战略规划为引爆点,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统筹兼顾好旅游景区核心板块建设与城市功能优化提升、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生态保护、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与新型城市化建设、旅游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升级、旅游新型业态培育与产业转型提质等工作,必将推动襄阳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华丽蝶变。

 

作者:李家武(1962-),笔名佳茹(号称襄阳作派),男,汉族,大学毕业,中共党员,湖北襄阳人。系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干部、襄阳市中共党史学会原副秘书长(20152月晋升副处级);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杨柳岸文学网》特邀编审作家、《中红网》专栏作家;中国智慧乡村研究院(香港)秘书长、北京智慧乡村创新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建设智慧乡村倡导者、智慧乡村研究院创始人之一。曾出版专著《岁寒知松柏》(新闻秘书文学作品集)一书(约35万字)正编著待出版《岁寒知松柏》(新时代报刊网作品集)一书(35万字)。全国各级报刊网发表作品500多篇()其中《不忘初心始于慎独》《差距是发展空间》《思想力量无穷尽》等10多篇政论性文章,被求是杂志·《求是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家依东津鹿门寺》《红色基因虔于心》《襄阳的夜晚》等10多篇文学作品,荣获全国性文学大赛一等奖。

邮编:441000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新街11

邮寄单位: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18516832058(北京)15872202508(湖北)  

邮箱:13396117851@163.com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