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聚才用才的襄阳气魄

作者:李家武 阅读:429 次更新:2022-06-07 举报

 

 

聚才用才的襄阳

 

李家武

 

人的一生,退休乃自然而然的选择,并非美词;退休为不可回避的结果,亦非美感。一段时间,公职人员提前退休的新闻屡见报端,社会舆论也引发了不小的震撼。按道理说,退休意味着对属于自己的历史舞台的告别,也或许说是退出了曾经辉煌的地方。这种事值得炫耀吗?反要有几分难过甚或感到难舍。然而,近期到党政部门调研走访,笔者发现一些人离职心切,希望提前进入自由自在的退休状态。究其原因,大凡与当下营造的用人环境不无关系。

由此联想到《人民日报》(20177217版)《用好欣赏这种“催化剂”》一文,不得不让人深刻反省反思:如果说,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有了识才、赏才、用才的胸襟与胆识;再加上更多一点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定向把关、喝彩点赞。古人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何愁演义不出襄阳版的经典故事?!怦发出“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激情和自觉,注定会断了提前退休的念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党员、干部的才华与成绩,有的领导干部出于私心而不愿欣赏,有的领导干部惯于求全责备而不会欣赏,还有的领导干部把表扬鼓励与严格管理对立起来而不肯欣赏。凡此种种,既折射出个别领导干部在识人用人上的欠缺,也挫伤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不仅会抑制党员、干部才华的充分施展,而且会影响干部队伍的良性发展,不利于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据此来检阅襄阳的用人环境,彻底清除根深蒂固的顽疾其任务还相当艰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襄阳市委书记马旭明2022411日主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并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人之力不足道,众人之力常有余。既要批评人,也要尊重人,不能像官老爷那样独断专行、蛮横指责。要着眼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加大工作力度,使各类人才在襄阳有大发展、脱颖而出。试想,能提前退休者,应当是到了一定的工龄或年龄。这些曾经认真用心出彩的脊梁们、社会中坚们,或属同行业资深专家,人才比比皆是。襄阳奋力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实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蓝图,必须要有包含这样一批能提前退休者在内的大批人才做支撑,真正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突出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着力提升人才工作质效。要完善引才政策,进一步优化“隆中人才支持计划”,拿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形成人才竞争优势,大力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以及教育、医疗、金融、城市建设等领域的紧缺人才。要创新育才模式,坚持产教融合,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加快培养企业经营人才、乡村振兴人才以及能工巧匠等实用型人才。重视发挥专家人才传帮带作用,支持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激活用才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论,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以及重大项目建设中脱颖而出。赋予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决定权,探索推广各类企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优化人才环境,像抓营商环境那样抓好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有利成功的创业环境,努力把襄阳打造成为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让基层经历多的人更吃香”。市委聚焦襄阳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工作质效,彰显的无疑是一种聚才用才的襄阳眼界、襄阳气度、襄阳魄力!进而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让能干事的有平台,让干成事的有地位,让不出事的有形象,让多干事的有空间,确保各类人才在襄阳“如鱼得水”展露光芒。

 

作者:李家武(1962-),笔名佳茹(号称襄阳作派),男,汉族,大学毕业,中共党员,湖北襄阳人。系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干部、襄阳市中共党史学会原副秘书长(20152月晋升副处级);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杨柳岸文学网》特邀编审作家、《中红网》专栏作家;中国智慧乡村研究院(香港)秘书长、北京智慧乡村创新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建设智慧乡村倡导者、智慧乡村研究院创始人之一。曾出版专著《岁寒知松柏》(新闻秘书文学作品集)一书(约35万字)正编著待出版《岁寒知松柏》(新时代报刊网作品集)一书(35万字)。全国各级报刊网发表作品500多篇()其中《不忘初心始于慎独》《差距是发展空间》《思想力量无穷尽》等10多篇政论性文章,被求是杂志·《求是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家依东津鹿门寺》《红色基因虔于心》《襄阳的夜晚》等10多篇文学作品,荣获全国性文学大赛一等奖。

邮编:441000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新街11

邮寄单位: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18516832058(北京)15872202508(湖北)  

邮箱:13396117851@163.com

 

 

 


上一篇: 撑起心中新天地

下一篇: 阳光里的麦香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