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把握新时代的根本点关键点着力点

作者:李家武 阅读:668 次更新:2022-06-06 举报

把握新时代的根本点关键点着力点

                     李家武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加凸显党长期执政、全面领导要经受的重大考验,凸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在执政能力建设前增加了长期二字。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由此,必须把握新时代的根本点,强化四个意识;把握新时代的关键点,坚定四个自信;把握新时代的着力点,推进四个伟大

把握新时代的根本点,强化四个意识一要自觉强化政治意识,始终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二要自觉强化大局意识,始终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三要自觉强化核心意识,始终做到坚决拥护核心、坚决听从核心、坚决维护核心,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四要自觉强化看齐意识,始终做到经常看齐、主动看齐、全面看齐,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把握新时代的关键点,坚定四个自信一要坚定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二要坚定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科学揭示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信念;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的信念。三要坚定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坚定信念,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保障人民群众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的信念。四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对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对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把握新时代的着力点,推进四个伟大一要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一步与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作斗争;与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作斗争;与阻挠、迟滞改革的顽瘴痼疾作斗争;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作斗争;与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障碍作斗争;与法治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作斗争;与腐朽落后文化作斗争;与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作斗争;与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斗争;与各类安全威胁作斗争;与“台独”等分裂势力作斗争;与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作斗争;与党内存在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作斗争;等等。二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三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四要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坚持走中国道路,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坚持凝聚中国力量。各级党史和地方志工作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提出“继承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要求,进一步贴紧委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担当作为切实履行好存史资政育人职能努力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贡献史志智慧和史志文化力量

 

作者:李家武(1962-),笔名佳茹(号称襄阳作派),男,汉族,大学毕业,中共党员,湖北襄阳人。系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干部、襄阳市中共党史学会原副秘书长(20152月晋升副处级);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杨柳岸文学网》特邀编审作家、《中红网》专栏作家;中国智慧乡村研究院(香港)秘书长、北京智慧乡村创新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建设智慧乡村倡导者、智慧乡村研究院创始人之一。曾出版专著《岁寒知松柏》(新闻秘书文学作品集)一书(约35万字)正编著待出版《岁寒知松柏》(新时代报刊网作品集)一书(35万字)。全国各级报刊网发表作品500多篇()其中《不忘初心始于慎独》《差距是发展空间》《思想力量无穷尽》等10多篇政论性文章,被求是杂志·《求是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家依东津鹿门寺》《红色基因虔于心》《襄阳的夜晚》等10多篇文学作品,荣获全国性文学大赛一等奖。

邮编:441000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新街11

邮寄单位: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18516832058(北京)15872202508(湖北)  

邮箱:13396117851@163.com


上一篇: 送娘一枝花

下一篇: 回家(清墨浪子)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