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德尔塔”----2021年夏抗疫纪实
一
2021年7月21日是一个普通的夏日,艳阳高照,暑气逼人。也就在这一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太太,从南京来到了扬州。这个64岁的M姓老太太,家住南京市江宁区,而她此行的目的地是她的出生地——扬州市邗江区。
若是以往,这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返乡探亲行为,不应被任何人说三道四。然而,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日子,M老太太的这一出行,却非常粗暴地掀翻一个城市安宁。
也就在这不久前,位于南京江宁与溧水交界处的南京禄口机场发现新冠疫情,7名机场保洁人员,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呈现阳性。在后来的溯源调查中得知,这次疫情最初感染于7月10日入境的俄罗斯CA910航班货机,并于7月20日宣布确诊病例。当日,南京对机场所在的江宁区进行封控管理。
按理说,在严格的封控措施下,任何人不得从疫区流动外出。但M老太太偏偏是漏网之鱼,她于21日乘坐大巴,“秘密”潜入了扬州。她的行程卡理应是黄色的,甚至是红色的,但据说她借用了别人的行程卡,最终得成逃脱。
对于M老太,身处扬州的,人人想得而“诛”之,这不光是因为她公然违犯疫情防控规定,以欺骗的手段突破隔离管控,更在于她来扬州后的种种行为。她无视自己的来自高风险疫区的身份,罔顾可能带来病毒传播的风险,多次出入人群密集的棋牌室、酒店、菜市场等,最终造成德尔塔毒株在扬州城的无底数扩散。自其27日发病就诊,核酸检测阳性瞬被确诊控制后,受其感染者不断出现,后十数日扬州每天以2位数的数字递增确诊病例,成为本轮疫情传播感染最为严重的地区。
扬州本是举世公认的宜居城市,这里风景优美,环境舒适,生活安逸。扬州的旅游服务业更是一技独秀,“瘦西湖”是扬州的名片,扬州“三把刀”名闻遐迩,扬州小吃响绝江南。每当盛时,扬州城里游人如织,商贾云集,夜晚的街头灯火阑珊,车水马龙,店客盈门,一片繁华热闹、欢乐祥和之景象。而如今,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下,店门垂闭,街道冷落,一片凋敝。人们被迫隔离蛰居在家,不得不放弃美好生活之追求,以避险生存为目的。更有高风险地区,整个小区人员全部被迁居他乡集中隔离,一个身裹白色防护服、拖着沉重旅行箱独自前行的孩子的照片,曾让多少人为之泪目。
二
扬州疫情甫一发生,就引发了周边各县市的高度警惕,因为近在“咫尺”,所以危在“旦夕”。就拿我们宝应来说,虽说离扬州也有近100公里,但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100公里也就是数时之行,往来的频繁与密集便是不争的事实。若不是疫情,这种频繁与密集就是我们社会繁荣的一个侧影。而在疫情暴发之时,这种频繁与密集又恰恰是可能造成疫情扩散的巨大隐患。
恐慌开始像空气一样在人们的心中漫延和传递,在家庭、在单位、在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中疫情,传播着各种各样的小道新闻,每天上午开始关注疫情通报,南京新增了多少,扬州新增了多少。口罩再一次成为热销品,甚至一些颇有“先见之明”的人,开始囤积大米、鸡蛋、肉类,据说有一个人一下子就买了半边猪肉。
南京告急,扬州告急,周边县市千万不能失守。各地政府迅速行动了起来,当南京、扬州摁下暂停键时,周边县市也纷纷调整工作中心,把指挥棒指向了抗疫的战场,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疫斗争中去。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阻断疫情传播的渠道。7月27日扬州疫情披露以后,单位立即通知,任何人不得离开宝应。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各村、各单位紧急排查近日往来南京、扬州的人员信息。不巧的是,我们单位就有三个人,近期或去过扬州,或去过南京,大家的神经立即绷了起来,尽管这三位同志都已停班居家观察,但在这之前,毕竟有过或近或远、或多或少的接触。于是我们只有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他们没事,更是希望我们没事,大家都没事。
卫生健康本来就是我们单位的工作内容之一,当抗疫的警报拉响以后,单位所有人迅速置身于抗疫一线。为了从大数据中筛选出离宁、离扬人员信息,镇分管领导亲自督战,八位年轻同志在电脑旁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中午也就是一刻钟的吃饭时间,晚上一直加班到12点。这边大数据刚筛选完毕,那边各村的信息也陆续上传过来,又是汇总、统计、上报。数字是惊人的,几百上千人,假如有一个像M老太那样是带毒之身,以德尔塔病毒的传播能力,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必须尽快加强隔离措施,防止人群交往。
7月29日,全镇开始在各个交通要道设立卡口,2020年初实施的卡点布控、各村隔离防疫情形再次出现,只不过上次是在严冬,这次是在盛夏,都是在考验人们受温承受能力的时段。
各单位抽调人员及志愿者迅速上岗。偏偏这一时段天气晴好,天空难得有朵打伞的云,太阳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天空无比灿烂无比热烈地照耀着,丝毫不顾及在这炎炎夏日,人们需要一丝阴凉。似火的阳光投射到大地上,在水泥路面上蒸腾着一股又一股热浪,热浪又炙烤着人们的身体,考验着每一个值守人员的意志。
三
30日中午12点,我们刚吃过饭,就接到通知,要我们单位的几位同志立即赶到镇防疫指挥部开会。到了会场,发现还有其他单位的同事,镇分管领导主持了会议,脸面严峻的与我们介绍了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然后直接了当地给我们布置了任务,那就是要我们蹲点到相关社区,一方面是协助,更要担负上级部门巡视督查的重任,绝不能让基层防控工作有丝毫疏忽。
会后,我们没作片刻停留,顶着火辣辣的阳光,迅速赶赴各个社区。我们这一组带队的是一位姓L的女领导,也许走得匆忙,她并没有穿防晒服,连一个遮阳帽都没有,此时,在大疫当前的形势下,大家也顾不得男绅女淑,更顾不得光鲜靓丽了。
我们所在的A社区,位于全镇的南边陲,那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卡口,可以直接阻断可能来自宁、扬地区人员。见我们一行人走来,卡口的工作人员如临大敌,老远就举起了旗帜,待我们走近了亮明了身份,他们才如释重负。只见几个工作人员,老同志戴着草帽,年轻的志愿者穿着防晒服,但个个脸上渗着汗水,后背上结着盐霜。当我们把带去的方便面、八宝粥、矿泉水等慰问品送给他们时,他们俨然已经忘记了辛苦,脸上满是幸福满意的笑容。
离开卡口,我们直奔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在这个社区工作的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平均年龄不足40周岁。社区负责人也是一个年轻的女同志,我们进去的时候,她正对手下的几个姑娘小伙发脾气:“你们没事不要坐在这里,都给我下去跑。老百姓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来主动告诉你们他们的行程,必须挨家挨户登门摸实了。”
正说着,两个小伙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跑进来,其中一个一边抽出纸巾擦着红彤彤脸上的汗水,一边说:“那个女的不肯搬。”
原来,在学校附近有一租户,是外地人,儿子因为在我镇高中上学,所以母子俩在这里租了房子住。暑假理应回老家的,但却没走。偏偏这女的7月24日还上了一趟扬州,按规定凡是7月21日后到过扬州的,都要居家隔离观察。当社区网格管理员小w到她那里,要对她采取隔离措施时,她却说,我不是你们当地人,你管不了我。小w就说,那你就回到户籍地去,我们就不管你了。那女的又说:我干嘛要走,我在这里付了全年的租金的,再说老家没收拾无法住。——所以事情就这么僵着。
L领导对我们说,你们一起去看一下,跟她把政策规定讲清楚。实在不行,只好动用治安力量。
小w屁股刚落上椅子,听了这话,又迅即站起来,给我们领路。也许是盛夏迭加疫情的缘故,街上空荡荡的,除了我们这行人顶着火热的阳光奋力前行外,几乎碰不到一个人。沿着河边的街道走了二三里路远,终于到了那处出租屋。这出租屋原本是一农家住宅,二层小楼前,两边砌了三四个小房间。房主只有一个老太太在家。我们到时候,一个瘦削的四十出头的女人,正在收晾在外面的衣服,见了我们,立即跑进最南边一间小屋,拿了一个口罩出来戴上。
我们几个人尽量和她保持安全距离,然后你一句我一句对她进行政策攻势,让她明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既然住在这里,那就得服从本社区的管理。既然到过疫情风险地区,那就一定要隔离观察,这是谁也无法逃避的,否则,如果影响防疫大局,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开始那女的还是不肯配合,说,我不能不买菜吃饭啊,我到门边的小河边洗个衣服也不行吗?
小w说,你生活上有什么需要,我们居委会帮你解决。至于洗衣服家里有自来水,这钱就不要省了。
在我们的再三劝说下,她终于同意居家隔离,保证不出院门一步。
在往回走的路上,小w跟我们介绍道,他们社区共有四个网格,他负责的这个网格就有5个居家隔离点。我问:“那怎么保证这些人员不会私自外出呢?”他说:“如果二十四小时派人值守肯定人手不够,我们一方面发动周围邻居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就只有自己每天多跑几趟,一天总要检查好几回。———这两天,我的膝盖已经跑得水肿了。”
我们刚回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不久,镇纪委的同志也来了,这次他们就是来突击检查疫区返乡人员居家隔离情况的。我们一行人再次走到了街上。
这个社区有一部分是老街区,建筑杂乱而又拥挤,小巷曲里拐弯,犹如迷宫。然而社区领路的那个女同志,却轻车熟路地引领着我们,显然她已经将这一片区域谙熟于心,说明她不止跑过一两回。
在一逼仄的弄堂口,社区的那位女同志敲开了一隔离点的家门,男主显然刚从午睡的梦中叫醒,开了门,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嘟哝着:怎么又来了?当睁开眼,见到我们一众人时,似乎有些吃惊。此时,站在依然红火的太阳底下,我们那位又高又胖的纪委同志,脸上的汗水已经泛滥成灾。他一边用手抹着额头上的汗,一边说:我们是镇政府的,来是想问一下,你们居家隔离,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这么一说,男主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连连说:没什么困难,没什么困难,倒是给你们添麻烦了。说完,转身进了屋,出来时,怀里抱着几瓶矿泉水。
纪委同志赶紧说:不用,不用。你听我说,你在家里不乱跑,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平时在不影响别人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就像刚才你递水给我们,我为什么不接,一方面你是被隔离人员,另一方面我们为了防疫工作到处跑,也不能保证自身是安全的,对吧?
男主连连说,“对,对,对”。
我们这一次一共检查了7个居家隔离点。检查结束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只见红霞满天,映照着宁静的街头,也映照着飘扬着国旗、党旗的各个疫情防控卡口。
四
8月1日起,南京疫情迭加扬州疫情,江苏省的确诊病例呈现暴发式增长态势,特别是扬州的疫情来势凶猛,连续几日单日新增都在40例上下,8月5日达到最高峰,单日新增58例,至此,扬州疫情反超南京,成为全国疫情重灾区。
扬州疫情的递增也不断地向各地传递着防控的压力。尽管各村、各社区像过筛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做着疫区往来人员的排查工作,但是不是做到了万无一失,是不是存在漏报瞒报,重点人员是不是都已采取了有效管控,对于这些,上级部门始终不敢确信。为了消除以上疑虑,8月3日,全县“晚7点统一行动”正式打响。
根据通知要求,我6:30前赶到了S社区集中。只见社区广场前已经站满了人,除了各单位抽调人员和自愿者外,学校老师也来了不少。附近几个社区的全体参与人员都集中在这里,接受镇防疫指挥部领导的工作部署。那位高个子领导,手持扩音喇叭,像一名战斗指挥员,严肃而又激奋地向大家做着战前动员。上级的主要意图很明确,就是要把每一位现居人员的出行情况核实清楚,做到拉网过筛,一户不落;干塘摸底,一人不漏。
简短的战前动员结束后,我们各自赶到了相应的社区。我仍然来到了A社区,接受了分配的任务。我的搭档还是会计小W。这次我们的任务是文化路商铺一条街以及商住楼住户人员的情况排查。
我们首先从东边的商铺查起,每到一户,小W都如数家珍。
“这一户是卖奶茶的,现在放暑假了,人也回老家了。”
“这一户是卖学习资料的,家就在里面,应该有人。”果然有人开了门。我们说明来意,房主非常配合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并签订了疫情防控承诺书。
……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完成了对商铺的检查,又来到了商住楼。
“这一户夫妻俩都在骏升上班。有人吗?”听到了我们敲门声,开门的是一个穿着裤头汗背心的瘦男人。“来了正好,请帮我把苏康码弄出来,厂里每天都查。”
“这一户是隔离户,还有3天就要解封了。”
“这一户两口个都在外打工,孩子上大学了。家里只有一位老奶奶在家。——王奶奶,王奶奶在家吗?老人耳朵有些背。”
……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我们终于完成了所属区域的排查工作。尽管没有发现新的情况,但也进一步让自己吃了定心丸。
我回家的时候,是夜里11点多钟,还不算太晚。走在运河大堤上,眺望主街道,仍然路灯通明,但此时,街上是那么的宁静,别说没有了往日的热闹,竟然连一个人影也看不到。受到疫情的影响,城市的夜生活基本已经停滞。其实何止是夜生活,新冠病毒使人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现在,人们不能会亲访友,不能外出旅游,不能在酒店聚会,不能到影院看电影,不能跳广场舞,不能看到体育场的大型比赛或文娱晚会。面对病毒威胁,似乎每个人只能做一件事,那就生存,要么为了生存而工作,要么为了生存而吃饭睡觉,除此之外,别无他想。人啊,看似那么强大,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蟞,俨然是大自然的主宰。但当真正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时,却又是那么的弱小。
五
当人员出行情况清清楚楚,隔离管控措施扎扎实实时,摸清域内人员的感染情况防止扩散就显得迫在眉睫,全员核酸检测顺理成章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我们镇共27个村居,设立了11个核酸集中采样点。7月31日,各采样点的场地设施全部准备到位,工作人员全部安排到位。作为工作人员之一,我被分配到文体中心采样点。
然而全员核酸检测究竟要不要开展,却存在较大争议。一方面在感染不明的情况下,要找准潜在感染源必须通过核酸检测,另一方面全员集中采样又可能带来因人员聚集而造成交叉感染的巨大风险。此时,这一两难命题像一道河豚宴,冷酷地摆在决策者面前,考验着决策人员胆识和决断能力。
人们在期待着,一天,两天,三天……期间,各项准备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统计也一直持续进行。人们只等待上级一个号令,一声枪声。
8月5日终于接到了通知,8月6日上午5点始,全县将统一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集中采样。
当日下午一点,所有工作人员都集中到了相应的采样点。在我们文体中心采样点,共有30多名工作人员,外加30名教师自愿者,要负责邻近四个村居6000多人的集中采样,既要保证采样工作有序进行,不出意外,还要严守防疫规范,确保不造成群体感染,其责任之大,任务之重不言而喻。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反复演练,从人员的行进线路,到等候采样的站位控制,进入采样室的批次安排,采样结束后的退出等等,确保熟悉整个流程,各个环节有人把控。同时还要明确各个细节要点,比如进入时段的控制、1米安全距离的定位,采样、登记人员的防护安全、采样垃圾的规范处理,采样时的网络保障,高龄、残疾等重点人群绿色通道的安排等等,这些都要做到有备无患。
我们工作人员被要求于8月6日清晨4:00到达采样点,按计划,第一时段人员应于4:30进入现场,5点正式采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夜里2点多钟,就有不少群众提前进场了。当时,街上路灯已经熄灭,现场一片漆黑。这些群众为了争得一个靠前的排位,早已忘了什么叫安全距离,相互推挤,吵吵吵闹闹,场面大有失控之势。闻讯赶到的采样点负责同志J,面对这样一个混乱的场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一面通知住在附近的工作人员迅速增援,一面立即投入到指挥疏理当中。“不要挤,不要乱”他声嘶力竭地喊着。为了防止意外,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解决现场临时照明问题。急中生智,他发动了自己的汽车,打开了照明灯,让雪亮灯光射向广场。有了灯光,现场的人们开始安静了下来。此后,工作人员们陆续赶到,在大家的组织调度下,场面终于趋于平稳。
当天的核酸采样总算安全有序的开展了下来,由于组织到位,准备充分,基本没有出现大的波折,尽管也发生了短暂网络中断无法登记的插曲,但很快也进行了恢复。截止下午3点,本采样点共采样5800余份。3点之后,人员开始稀落,有时二三十分钟才会匆匆跑来一个人。从早上四点,直到现在,我们已经连续站了十个多小时,早已腰酸腿疼。趁现在人少了,大家终于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下了。其实最辛苦的还不是我们这些引导人员,而是负责登记和采样的工作人员,在这炎炎夏日,他们一整天都要穿着这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既闷热而又潮湿,其身体的煎熬可想而知。我们一直坚持到了晚上七点,在得到上级的命令后,才开始收摊。当登记和采样的工作人员脱下防护服时,我注意到,他们的内衣都已经湿透了。
六
第二天上班后不久,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开始在手机上传播,全县近60万个核酸样本,没有发现一例阳性。这真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人们绷紧了近两个星期的神经,终于松驰了下来
然而,上级领导是清醒的,越是这样越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一个《关于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红头文件,传达到了各个单位。根据通知精神,各个卡点的检查不但不能放松,还要有所加强。我们单位不少同志被分配到各个卡口,参与卡口值班。不但要值日班,还要值夜班。
我们参与值班的同志,都是奔着防疫安全责任去的。在面对省道233的一个卡口就发生这样一件事。那天晚上七点多钟,一辆卡车想要通过卡口进入镇区。我们参与值班的Z同志主动上前,要求司机出具防疫通行证,司机说没有,并说,最近走过多次从未被拦过。Z同志说,以前是以前,今天我在这里,你没有通行证肯定不好通过。正在交涉的当儿,辖区村当晚一值班同志,从帐篷里走出来,一看司机是个熟人,就要准备放行。我们的Z同志严肃地说:我是镇防疫指挥部派来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卡口值守情况。如果你放行,产生的后果由你负责。同时,我会向防疫指挥部汇报。面对如此严正的言辞和态度,村值班人员没有了脾气,司机也乖乖地把车开了回去。
我并没有参与卡口值班,却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到医院参与疫苗接种的秩序维持工作。
全员核酸检测以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在外围扎紧防控卡口的同时,内部疫苗接种工作也紧锣密鼓地重启了。由于临近开学,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完成拟返校大学生和初高中生的疫苗接种。因时间安排紧迫,人员相对集中,每天都有大几百人前往医院接种。我们的任务一是负责接种手续的查验,二是现场安全秩序的维护。按通知要求,8月23日清晨六点,我准时赶到了医院门口,此时,接种入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看来这是一批初中生,队伍里都是一些稚气未脱的孩子,因为全都未满18周岁,所以每个学生都有一名监护人陪同。在负责同志的指挥下,我赶紧进入自己的岗位。
“请出示接种卡。”
“请保持安全距离。”
“学生和家长分开站。”
这是我不断要重复说的几句话。
七点以后,夏阳开始展示出它的威力,随着时间不断向中午推移,阳光对我们的灼烤也在持续加码。我们身旁两三步远就是一片道路绿化带,虽没有阔大的林木,但找一片绿荫还是可以。但是面对源源不断涌来的接种人群,我们无法也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其实我是一个汗腺并不发达的人,但是因为在火热地太阳底下站得太久,汗水依然汩汩而出,额上的汗水不时模糊了镜片,衣服也因潮湿而裹缠于身,那种不便、不适、不爽真的算得上是一种折磨。这时候,一阵轻风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好在这样的考验也就经历了一两天,此后两三日,本地出现了一段降雨过程,天气也凉爽了不少。
七
本轮扬州疫情,从7月21日始发,8月5日进入高峰期,后历经一个星期平台发展期,8月12日出现拐点,8月22日终于确诊清零。至此,各地防控压力骤然减轻了不少,本轮防疫工作开始进入收官阶段。8月26日,全县开展了第二次全员核酸集中采样检测,算是对一个月以来防疫工作的一次检验和考核。令人万分高兴的是,这次依然没有发现一例阳性样本,全县本轮疫情防控工作算是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一个多月以来,不少像L、小W、J、Z这样的镇村干部、单位负责同志和志愿者,在抗疫一线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们有的是刚离开学校稚气未脱的大学生,有的是有家不能回的外地干部,还有的是早已退休的六七十岁的老党员、老干部。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一家老小系于一身的家中顶梁柱,但在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不顾被感染的可能,勇敢奔波于抗疫的各个战场,表现出不惧风险、向险而行的决心和意志,不怕吃苦、决战到底的思想和行为。也许他们算不上是英雄,但是他们在特殊时期表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依然体现了时代的主旋律,展现了社会的正能量。
“风雨过后是彩虹”。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忠于职责,勇于奉献,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中国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够最终战胜疫情,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一伟大壮举。
上一篇: 西行漫歌——《坎儿井》
下一篇: 西行漫歌——《雪莲花》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