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高中琐忆

作者:清清 阅读:666 次更新:2022-04-12 举报

高中琐忆

吴宏伟

2017年9月30日,参加了临海市大田中学七二级高中二班入学45周年同学会,共有49名同学和两位有80周岁高龄的老师参加。大家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一堂,畅叙友谊。在同学会筹备组的精心筹备下,同学会开得简约、隆重、热烈,还印制了重大气、装帧精美、弥足珍贵的《同学会纪念册》,大家都很满意。回来后,颇有感触。作为一名从教40年的自己,在退休(于2016年4月退休)后一定要写一篇文章感恩自己的老师,师恩难忘啊!说来也怪,在人的记忆中,有些往事早已烟消云散,有的却刻骨铭心,始终无法忘怀。高中生活是我们人生旅程中一段令人难忘的、一起共同走过的青春岁月,打开记忆的闸门,许多往事仿佛浮现在眼前。我是浙江省临海大田中学七四届高中二班学生,当时学制是两年,十八周岁那年高中毕业。那时大学停招,升学无望,“读书无用论”盛行,高中毕业就得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生活没有盼头,我们是被称为“被耽误了的一代”、“迷惘的一代”。高中毕业至今,已4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难忘的青春岁月仿佛如昨,昔日风华正茂的同学,如今鬓已成霜,大多数已退休,还有少数几位退休返聘。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念高中时正值“文革”十年浩劫时期的后期,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至今仍记忆犹新。记得学校依山傍水,校园的西边是下高山,山不高,很秀气,山上青松葱郁,山下翠竹青青,是晨读的好去处。北面和东面环绕着一条小溪,永不干涸,真是山清水秀。北面、东面及南面校门口外沃野千里,阡陌纵横,还能闻到迎风吹送来的田野中新翻的泥土气息和各种野花的芳香。春夏还能“听取蛙声一片”,听溪水淙淙,布谷声声,鸣蝉长吟,夏夜看流萤闪闪,深秋听松涛阵阵,冬看雪景。在校园中还能观赏到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两座两层砖木结构、共有16个教室的教学楼的前面是跑道,东边教学楼的后面是操场,西边教学楼的后面与大礼堂之间,是劳动基地,既是菜园,又是果园。到了春天,果园里“千树万树梨花开”,到处都弥漫着梨花特有的芳香,成群的蜜蜂发出嘤嘤嗡嗡的响声,在花丛中飞舞;到了秋天,梨满枝头,口水都要下来了。在两座教学楼之间的空地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樟,上面挂着一个上下课打铃的铜钟。两座教学楼之间的墙壁上是黑板报,它的上方写着“党的教育方针”,我们的班级集体照还是以教学楼和果园为背景,在那里照的呐,校园风景如诗如画。

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困难,我们在蒸饭时,在饭盒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番薯干丝(在粮管所购买储备粮时,是硬性搭配的),每星期前三日的菜蔬是自带的咸菜、带鱼干、豆腐乳、菜干、咸青豆之类,后三日是在学校食堂里买的两分钱一份的青菜,在当时的生活已经算是不错的了。生活条件稍好些的话,每星期还可以吃上一两次卖一角钱一份的肉片。念高中时,我居然还穿着一件黑色的土布(自己家里织的粗布)中山装去上学。一个班里也只有一两位同学能穿上的确良裤和尼龙袜,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令人称羡;全校同学没有一位拥有一辆自行车。学校的东边离街区不远,大概只有一里地吧,到街上要穿过一片田野,遇雨天,那是一条泥泞不堪的机耕路,要路经下高殿生产资料站。

那时的学费为5元,书簿费为3元,一共为8元《语文》不学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每周写一篇周记,作文多写调查报告。有一次,还去了当时县(早已撤县设市)里的先进典型——东鲁公社达竹大队(现属东塍镇),走了很远的山路,去听大队干部的报告,作实地调查。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金光荣老师(在改革开放之初,调回老家的湖州师范学校,后升格为湖州师院,任中文系老师)虽未教我们语文,但他的字飘逸、秀气,对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来说,影响特别的大。《英语》教什么“阿尔巴尼亚是欧洲社会主义的一盏伟大明灯”等。教我们《英语》的陈月桂老师(后调至台州中学教英语,退休后随女儿定居在美国)、教体育的叶淑芬老师、图书馆管理兼刻写的胡淑贞(已于2014年去世)老师,她们都很敬业,不但业务精湛且有仁爱之心,和蔼可亲,脾气特好,深受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胡淑贞老师,我们的讲义、试卷都是她刻写的,我们的《高中毕业证书》也是她填写的,她写的正楷字非常娟秀,像字帖,有说不出的好。因其珍贵,所以保存至今,见字如晤,仿佛看到了胡老师的音容笑貌。尽管搬了几次家,仍珍藏至今,一直舍不得丢弃。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叶再标老师憨厚朴实、谨小慎微,年长我们十几岁,是一个爱岗敬业、责任心极强的人。

那时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高二时,本人参加了校毛笔书法比赛,居然得了一等奖;1973年9月下旬,在校“国庆特刊”征文比赛中,本人应征写了一篇四百字左右的散文诗《国旗颂》,居然还在学校黑板报的醒目位置刊出,别提有多高兴!有些句子至今仍能脱口而出,本人近半个世纪来一直保持着“爬格子”的习惯,这种兴趣和爱好大概是从那时培养的吧,它的的确确会影响人的一生,也说明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确实重要。我班在早唱午唱时经常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这首歌几乎成了我们的班歌。这是班级文艺委员江琴兰同学的功劳,让我们记住了这首歌的歌名。最近才知道这首歌是当年的流行歌曲现在虽然退休了,但听到这首歌,总感到亲切。我的作业代表班级男同学,姜建华代表班级女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作业展览。有一次是星期六的下午,我们还走了十公里的路,在城关巾山西路古银杏树对面的临海电影院看了一场朝鲜电影,电影名称叫《卖花姑娘》,至今印象很深。

当时中学的特色教育是“学军”、“学农”、“学工”,就是所说的“开门办学”。记得在1973年清明节后的一天,早上六时,我们高一与高二两个年级(高二有4个班,高一有3个班,共7班)的400多名同学与带队老师一道,自带背包徒步赴海门(即现在的台州市椒江区)野营拉练,那时叫“学习解放军,打倒帝修反。拉起飞毛腿,练好铁脚板。”跨过邵家渡桥,翻过贤居岭(又叫燕居岭),途经涌泉中学,穿过黄礁街,夕阳西下时,从前所乘渡轮到海门上岸,记得很清楚,正是海门第三次播音(大约是下午五点半)开始的时候。从早到晚,日行百里。在海门期间,我们班吃、住都在海门人民小学,平生第一次吃到了用饭甑(一种陶器)蒸的饭,住在教学楼二层教室的地板上打地铺。当天晚上,谁知这个“铁脚板”很不争气,很痛,我们都强忍着。晚饭后,副班主任戴以良老师给我们在脚板上涂抹了一些碘酒。走了一天的路,我们都很累,在那天晚上睡得好香!次日早晨,脚好多了,那天上午,我们参观了解放一江山岛烈士纪念馆,还到海门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现与纪念馆一道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聆听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亲历者讲述战役情况的报告,并祭扫了烈士墓。下午参观了国有大型企业——海门化肥厂,在海门人民小学住了两个晚上。第三天上午,我们乘坐轮船返回临海,再转乘汽车返回学校。

学校要种植蘑菇,分给我们每个学生的任务是捡拾50公斤的牛粪。种出来割净的蘑菇由学校卖,余下的蘑菇蒂头放汤免费提供给同学们,大家共同分享劳动成果,高兴得不得了。每个班级都有劳动基地种菜、种麦,学了《生物》知识后,大家学以致用,单道舍老师还带领我们将学到的一些植保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给劳动基地中抽穗扬花的小麦施花粉。

1974年清明节以后,我们班代表学校,去塘里公社磨地头大队测量机耕路,据说这是“开门办学”的需要,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磨地头的自然环境很好,四面环山,翠竹青青,绝对是一个“天然氧吧”。我们男生住在大队小学的楼上打地铺,早晚到山沟漱洗,真的是可用“水尤清冽”来形容,还顺便捉到了山蟹,在那里还吃到了特批的咸肉煮笋,那时的猪肉凭票供应,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还在磨地头大队龙潭头寺门前作过短暂的休息,那时的劳动生活虽然清苦,但大家的心情还很愉快。学校还发动我们挑来鹅卵石铺路,到梅岙水库参加兴修水利劳动,我们男生去下高山岩仓扛来石头打围墙。

我们还去了大田机械厂(“快乐”牌电饭煲厂的前身)“学工”学了一个星期,本人还被分在翻砂车间呐。

两年的高中生活一晃就过去了,其间大家和睦相处,结下了纯真、深厚的友谊,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姐妹,已毕业四十年仍是这样。我还记得在毕业的当天(1974年7月12日)下午去东塍同学家中游玩时的情景,在周才宗同学家住了两个晚上,至今仍念念不忘。

令人尤其欣慰的是,那时虽然“读书无用论”盛行,但班级的同学都比较争气,学习仍很努力,打下的基础也比较扎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四十年前的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制度时,全班56位同学中,居然有10位同学考上了大中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奋斗的青春最美丽。1978年,我的同桌、班级团支部书记、班级同学中的优秀代表杨建民同学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后成为医学博士、留校任教并被聘为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2004年,从军队以文职正师级干部转业,作为人才引进调至浙江省人民医院,任消化内科主任、二级主任医师2008年1月,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7年6月30日《今日临海》“临海乡贤之六”以《医者情怀,不忘初心——记临海籍名医杨建民》为题,以整版的篇幅对其作了介绍),现退休返聘于浙医二院国际医学中心。有翁兴法、朱卫群夫妇等5位同学被评聘上中学高级教师(见大田中学为校庆70周年编写的《校志》)。分到该班的我们塘里公社中学(即现在的大洋街道大洋中学)毕业的5名初中毕业生中,居然有3人被评聘上了中学高级教师,本人也荣幸地名列其中,还有张作青和王祖国同学,这的确是塘里中学的光荣和骄傲。班级同学中以从事教育工作者居多,有25名中小学教师,有10几名同学从事法院、司法、卫生、金融、工商和供销等工作。

“饮水思源”。我们能有今天,应该感谢母校老师的辛勤栽培。母校自创办之日起,从抗日的烽烟中走来,从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走来,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来,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走来,历经80周年的风风雨雨。无论何时何地,对母校,我们时时刻刻都会关注着你,思念着你,感恩于你。祝福我们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永葆青春,健康幸福!祝愿母校的莘莘学子学业进步!祝愿我们的母校(早已成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蒸蒸日上,越办越好!

                                       (于2022年317日定稿)

上一篇: 沛东中学

下一篇: 淠堤之上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1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我的高中实在不堪回首,那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后来一直辍学.. 匿名 04-12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