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寻梦下司古镇,探秘西江苗寨

作者:阿然 阅读:990 次更新:2022-03-19 举报
散文【寻梦下司古镇,探秘西江苗寨】
                      文/韩灿然

        下司古镇位于贵州省凯里市,地处清水江上游,素有“小上海”、“清水江上的明珠”,“人文下司,天造山水”的美誉。因其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地处平定下游,因此得名下司。
        来下司看古镇实属偶然,原以为是去青岩古镇,到了地方才知道,阿木导游说这里的古镇更具历史风情和文化神韵,于是寻梦古镇便从下司开始。
        刚下大巴车便看到一座风雨桥横跨在清水江上,桥头横匾上书两个醒目大字——下司。
        一开始并未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走过风雨桥,左手边是木质精雕细刻的古镇牌楼,横匾上“下司古镇”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沿着古镇一直往前走,街道并不宽但两边都是古香古色的阁楼建筑,每一座房屋楼顶都覆盖着老旧的青砖灰瓦,可见上面积淀了多少历史的沧桑岁月,而且它保存的相当完好,这一点很是不易。古镇临水而建,街道直通码头,交通十分便利。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如今很多街楼的一层大都改造成了商铺,商品琳琅满目,特产小吃种类繁多,有点目不暇接了。
        走在清水江畔,偶然发现墙壁上的一副对联引人注目:阅遍南北走过四时,最忆凯里山山水水!果真如此吗?那我得仔细瞧瞧啦!据史料记载,下司古镇繁盛之时,停泊在江上的商船成百上千,船上灯火通宵达旦,倒映在江里灿若繁星。马店门庭若市,客栈商贾云集,餐馆彻夜营业,异常繁华。
        我走在最前面边走边拍照,突然一个老物件闯入了我的眼帘,但见在每个商铺的门口都有一个方形石槽,正面有雕刻的花纹图谱,人物故事清晰可见。或许是因为年岁太久略显得有些陈旧,只可惜如今都沦落成了盛放垃圾的器皿,不觉一种惋惜之情油然心头。
        古镇街头最醒目的建筑群属靠近阳明书院附近的木制塔楼了,塔楼层楼之间结构设计科学,层叠之间排列错落有致,塔身高大巍峨,色调鲜明突出,饰物独俱风貌,细看有苗家,么佬族的民族风范,给人一种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再仔细观察整个塔楼内部没有一颗铁钉镶嵌,全部是卯榫结构,完美协调,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在整个古街中一枝独秀,可见建筑水平非同一般。于是瞬间被这种特有的少数民族建筑艺术风格感染,不由得悄悄竖起了大拇指。
        穿过塔楼走进阳明书院,正门前矗立一块灵璧石,石尊前面是一座沙盘,从侧门进入可窥书院全貌:一座规整的四合院被分隔成好几个部分,里面有字画诗文,名言警句,历史故事,它们无不映射出阳明先生的前世今生。
        王阳明,明哲学家、教育家,名守仁, 浙江余姚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他创立的“致良知”学说在明朝的中后期影响很大。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是镌刻在下司“阳明书院”的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著名诗句,看过记忆犹新。     
         通过游览阳明书院,重新认识到 “阳明文化”在下司古镇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独具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它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司古镇虽然并不大,但它在古时候可谓是一座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的的“现代城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古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留下零星的回忆还在慢慢诉说它辉煌的过去。
        走进古镇,或许这一排排的青砖灰瓦和这一江涛涛的清水能告诉你,时代的繁华和岁月的沧桑,都淹没在匆匆的脚步里;或许这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和静静矗立的塔楼会告诉你,辉煌的过去和仰望的未来,仍然高高飘扬在静静的时光中。
        古镇的魅力不仅仅在优美的风景里,更在她悠远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历史不会遗忘,下司古镇的峥嵘岁月;时代正在见证,多彩贵州的繁荣胜景!
        走遍山山水水,最忆凯里古镇!踏青石板,过清水江,寻梦下司古镇,心有山水田园,走一路芳华,眼前有光,脚步从容,人生丰盈!
        提起苗寨,湖南的墨戎苗寨倒是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民俗风情浓郁的苗寨,也是歌唱家宋祖英的故乡,在湘西被称为“小千户”。墨戎苗寨风景宜人,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而要说起贵州西江苗寨倒是不曾体验过,因此便有了今天的贵州苗寨之行。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完整保存了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是我们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千户苗寨又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因此西江苗寨又被誉为中国的“苗都”。
        西江苗寨对我来说就是一部神奇的魔幻小说,其人物的纷繁复杂,情节的跌宕起伏,故事的离奇曼妙等,都需要我去慢慢品读她。。。
        来到苗寨已是傍晚,我们夜宿在有苗家特色的吊脚楼里,感觉甚是好奇和兴奋。来苗寨品尝苗家特色长龙宴是必有的环节,不过长龙宴还是蛮有意思的,也是挺有趣的,大家围着一条长长的桌子吃饭,期间还有苗家阿妹唱着苗歌给你敬酒助兴,旁边还有乐器伴奏,整个场面轻松活泼,诙谐幽默。
        阿木导游说西江苗寨白天和晚上的风景各有洞天,格调迥异,既然来了就要去看一下它两种不同的美,这样也不妄此行。
        到了晚上,我们乘摆渡车登上观景台俯瞰整个苗寨,山下果然是一片灯火辉煌不夜天,我们恍若闯入了星辰大海,那一座座巍峨的吊脚楼似乎都成了一颗颗闪亮的星辰。据说苗寨整个建筑群是八卦的布局,或许是站的高度和位置不一样,或许是真的没有一双慧眼,我倒是真没看出端倪来。
        漫步西江苗寨街头,看夜色美景果不虚传,怪不得五湖四海的游客都慕名纷至沓来呢。街巷商铺林立,生意异常兴隆;风雨桥上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吊脚楼栉次鳞比,灯火辉煌;白水河旁丽人写真,万人瞩目。突然有一种快被这西江苗寨的美丽夜色淹没的感觉,似乎被陶醉了,内心浮浮沉沉,渐渐陷入无限的遐思中。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专为看一下白天没有人海的苗寨清新实景。我和秦老师顺着昨晚走过的街道又重新走了一遍,算是“故地重游”吧,但感觉有天壤之别:白天的吊脚楼没有那么虚幻和飘渺了,更多的则是一种宁静和安然,毕竟看到了苗寨本真的一面。仔细端详苗族建筑,它们皆是以木质的吊脚楼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建构。其中第二层用作居室,其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是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关于西江苗寨和苗族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原来苗族的祖先是蚩尤,5000多年前,与炎帝、黄帝部落发生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征战被击败,于是蚩尤被黄帝擒杀。苗族先民被迫迁徙,随后建立了“三苗国”。后来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不得已苗族先民再次迁徙,其中向西北迁徙的一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
        据考证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传说西江有千年以上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来西江千户苗寨还有这么一段曲折离奇的历史传说,难怪它吸引着八方来客来此探秘。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尽管现在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仍然使用传统的苗语。
        我们跨过风雨桥,不知不觉已走出了苗寨的繁华街区,来到了田园牧歌游览区。放眼远处,一片豁然开朗,但见久违的水稻梯田从吊脚楼边一直延伸到半山腰,白水渠边菏花正迎着盛夏绽放。碰巧一位老农挑着一担青草从我身边经过,与他攀谈了几句,挥手告别时,老农边走边唱起了苗家牧歌,担子在肩上有节奏地起伏着。。。
        远处传来一首熟悉的歌曲——《我在贵州等你》。
        贵州,我们终于见面了,你多情的画卷俘获了我的心扉,我醉在其中,久久不已!西江苗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游客乐此不疲地奔你而来。
        但凡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西江苗寨,你辉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高挂在人们的心中,你怎不让人心驰神往,心潮澎湃呢!
        无论是湘西墨戎苗寨独特的建筑风貌,还是西江苗寨美丽的风土人情,你们都带给了我无限的憧憬和喜悦。
        饱览多彩的贵州是一段美妙的时光旅程,也是岁月深情的记忆,走进贵州便是走进了醉人的缤纷世界,你的灵魂不断被洗礼,你的视野仿佛又打开一扇窗,五彩霞光慢慢照射进来了。。。
        阿然随笔  2021.7.21
【作者简介】:  韩灿然,笔名:阿然。河南平顶山市中学教师,喜爱文学,亲近自然,闲暇户外,坚信心灵和脚步的同频才能遇见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喜欢在旅途中品读人生哲理,抒写心情故事,记录点滴感悟,徜徉小桥流水,探寻内心深处的桃花源。作品散见于【现代作家文学】【东方散文杂志】【文都墨客】等四十多家纸刊网媒平台。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多家散文诗歌精选集。
【备注】:散文/诗歌(原创首发)独家授权。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