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乐园广场
民乐园,北方小城的一个小广场,建于十多年前,建好后,政府广泛征集民意,取名“民乐园”,意在居民欢乐健身活动的地方。
民乐园与我很熟。一是因为我家距民乐园很近,几百米的距离,步行几分钟的时间;二是我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民乐园,十多年下来,就有无数次的经过这里,对此也就熟悉了。以至于民乐园的一举一动、一草一木,每天有哪些变化,我都几乎是了如指掌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民乐园的一个经历者,也是一个见证者。
民乐园广场虽然不大,但设施比较齐全。尤其树木花草种植较多,给人步入犹如森林公园的感觉。广场中间高出部分呈簸箕形状,上面立着六根擎天石柱,每根柱体上面雕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神龙。有人说这叫“顶天立地”柱,也有人说这叫“稳定柱”,能保小城的平安稳定,当然这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广场中央还设有一个圆形音乐喷泉,尽管不经常使用,但偶尔喷发一次,也会吸引不少群众围观。
广场北边是各种活动器械设施。南边东西两个角各设有三个柱立斜拉荷叶状铁皮棚凉亭,下面各有一个月牙形长条椅子。天气好的时候,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闲坐在椅子上。他们或相互聊天打趣,或发布小城每天发生的“新闻”,以这样的方式,打发他们为时不多的晚年时光。
广场位于小城的中心地段。刚修起那会儿,人们出于稀奇,没事的时候,都要来这里看看,转游转游,广场管理人员开放着喷泉,供大家观赏,聚集着城市的人气。渐渐的人们习以为常了,不再特别关注这个小城标志性的建筑了。
上班的时候,我每天几次路过,也不觉得广场有什么特别,也就是人们休闲娱乐、活动锻炼身体的一个场所。直到有一天,我停下了路过的脚步,变过客为主人,融入到广场这个活动群体的时候,我才发现,一个漂亮而又功能齐全的城市广场,对于这个城市和城市里生活的人们是多么的重要。就拿我眼前的这个民乐园广场来说,它除了作为人们锻炼身体、休闲娱乐、集会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外,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更是体现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城市广场可分为城市文化体育广场,城市休闲娱乐广场,城市交通广场等等,民乐园广场就是属于休闲娱乐的场所。每天早晨或傍晚,人们在这里或休闲散步,或静坐休息。也有人自发地组织成一个个小的团体,在适合各自活动的场地上,开着音响,扭着秧歌,跳着广场舞,锻炼身体,活跃了广场的气氛。同时,也给这个塞上小城增添了“活”的气息。
老人们则三三俩俩的坐在广场木椅上,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夕阳美景。走出校园的孩子们,在这里活蹦乱跳,不停地穿梭在广场的季风里。十多年来,小城的广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生命载体,承载着小城人的欢乐与健康。长长的木条椅子,像一列驶过小城的生命客车,有人上也有人下,谁也不会只上不下,也没有谁能够“逃票”免票。这,就是生命的规律。
习惯闭门宅家、桌前久坐的我,有时难免会出现心情烦闷、头昏脑胀的现象。这个时候,我就会走出家门,来到广场上,活动活动四肢,伸伸懒腰,呼吸着广场新鲜的空气,然后使自己尽情的融入到广场“活”的氛围之中。此刻,你就会顿感身心愉快,了无烦恼。这一发现,使我对城市广场有了新的认识。城市广场的功能,不仅仅只是一个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场所,更是人们愉悦身心、调节心情的美好精神家园。
哦,我的小城、我的民乐园广场!
作者:苏亚忠,陕西靖边人,任过教师,当过兵,现为新闻工作者。喜欢读书写作摄影。先后在《解放军报》《甘肃日报》《陕西农村报》《榆林日报》《陕北》《无定河》《中华散文网》《中国诗歌网》《西部散文选刊》《三秦文学》《环球经典文学》等报刊网络发表大量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系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榆林市三边摄影家协会理事,榆林市诗词协会会员,靖边县黄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