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三部曲-赵俊丽
第一章:秋收
“三秋大忙”是从秋收开始的。
割豆子
清晨五点钟,天刚蒙蒙亮,一弯残月还挂在西边的天际上,田地里的庄稼、野草叶子上都还挂着露珠。南坡高地上的黄豆稞子的叶子早已黄了、落了,一串串豆荚胀得鼓鼓的,仿佛太阳一晒就要爆炸似的。
黄豆是大豆的统称,最早被称为“菽”,《广雅》云:“大豆,菽也”,是为“五谷”之一。陶渊明先生在《归园田居(其三)》里面写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意就是说此时节要趁着露水还未干之际,应抓紧时间下地割豆子了。割豆子不比割麦子,不小心会被成熟的豆荚扎到手的,而且豆棵(豆萁)比麦秸更粗、更硬。在地里父亲他先给我们做了个示范:只见他左手抓起一把豆棵,斜着向前一捋,右手拿着镰刀顺着豆棵根部五六厘米的地方向里一拉,只听“啪啪”几声脆响,一把豆秸就握在手里了。父亲接着让我戴上手套,先少抓几棵豆,慢慢体会,边割边学。不久,我就学会了割豆子,只是不如父亲他们割得快。
“豆子是地里长出来的肉。” 以前都讲青菜、豆腐保平安,就是说当你吃不起肉的时候,吃豆子代替肉也是可以的。黄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40%,而猪肉大概只有15%,所以,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要超过猪肉的。现代科学认为,黄豆可补脾、促进新陈代谢、对泻痢、腹胀等病症有辅助食疗作用,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肥胖、糖尿病等患者的理想食品,还有助于延缓衰老。此外,豆子里还有如纤维素、“双歧因子”等物质,能促进肠道里有益菌的繁殖,而且豆子里面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具有维持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因此大豆的食用营养价值是很高的。豆子割完后用小推车运到打麦场上,摊在场中间暴晒,等它晒得又酥又干以后用碌碡压几遍,扬干净里面的豆秸、豆荚皮,就收获到滚圆结实的大黄豆了。
削棒子
吃罢早饭,八九点钟,露水干了,气温还没上来,父亲带着我们去北坡削棒子(玉米)。临走前告诉我要穿长裤、长褂。来到地头,卸了车,让小黄牛在水沟边吃草。我和父亲开始削棒子秸。一开始还好,嘁哩喀喳,削倒一大片。过了一会,我才发现自己穿着背心短裤是错误的,胳膊腿上裸露的地方割了好几道血印,汗水一出,渍的很是有些疼痛。我又不好意思说,也就只能咬牙坚持着。
俗话说“伙房门口,高粱地头”,这两个地方是最凉快的地方。好不容易削完两趟棒子,在地头休息时父亲看出了我的狼狈相,就让我回家换上衣服,重新回来时,父亲已经都干的差不多了。我们把割倒的沉甸甸棒子秸抱到地头上,套好排子车,再把一捆捆棒子秸装上车,牵着小黄牛把车子拉回家。我跟在父亲后面,看到他身上湿漉漉的蓝色旧中山装上,已是洇满了白色的云朵。
棒子秸拉回来,第一件事是掰棒槌。棒子秸新鲜,棒槌容易掰下。拿起一棵棒子秸,抓住牛角粗的棒槌,左右一拧,“咔嚓”一声拧下来,把棒槌扔到打麦场边上,棒子秸一捆捆的竖在场边的树边上,等干了以后铡草喂牛。
中午饭后,在打麦场边上的树荫下,“刺啦,刺啦”剥棒槌皮的声音响亮悦耳,新鲜棒槌的甜蜜香气氤氲在周围,那种收获的感觉真是无比喜悦。
曾有一种这样的说法:“欧洲是小麦文明,亚洲是稻米文明,拉丁美洲则是玉米文明。” 墨西哥及中美洲,正是玉米的发源地。对墨西哥人来说,玉米不仅仅是食物,它还是神物,是印第安人的宗教活动中崇拜的对象。有一个展会上的说明,就曾有这样的警句:“玉米是墨西哥文化的根基,我们创造了玉米,玉米又造就了我们。我们永远在相互的哺育中生活。”墨西哥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的诗歌中,也曾反复出现玉米的意象。在欢快的收获喜悦中,我们把一个个棒槌剥到只剩最后一层皮后,再把它两两相接,挂在树杈上、挂在木桩上,瞬间枯燥单调的绿树,白干干的打麦场间,就被金灿灿棒槌闪亮,一下子变得生动了起来。
拾棉花
上午因受了点“小伤”,下午我就跟着母亲到村旁的棉花地去拾棉花了。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因此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绞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而且也只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棉花的传入更是有海陆两路。至于后来全国棉花种植的推广则是迟至到了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图片
在我的家乡,农历三月中旬正是种棉花的时节。这时,人们纷纷拿出上年秋天选好的棉花良种,在缸里、盆里泡上一两天,让棉花种籽吸足水分,然后拌和上草木灰、六六粉农药,控干水分,就可以下地耩棉花了。棉花种籽在地下沉睡三五天后,钻破籽壳,露出嫩黄色的小脑袋,顶起一两公分的土层,晃晃身子钻出地面,在阳光的亲吻中伸展开两片渐渐变成绿色的子叶。经历过四月的风,五月的雨,棉花不断地抽枝,长高,茎秆有食拇指粗细,逐渐变成红褐色;叶子长到手掌大小,变成深绿。
六七月间,是棉花生命中最美的季节。棉花棵长到一米半高,真是不容易。几个月间经历了蠓虫、蚜虫、棉铃虫的骚扰啮噬;经历了狂风暴雨、甚至冰雹、农药的洗礼;也经过人工打顶心、劈枝条的痛苦,进入到棉花蕾期。棉花终于开花、结桃了。它的花朵有的呈乳白色,有的是淡黄色,也有是紫红色。棉田里花香四溢,花里还带些甜味儿,大小的蝴蝶、蜜蜂追着蜜源飞来,在花间忙碌穿梭,嘤嘤嗡嗡。棉花花期短暂,很快干枯凋谢,留下浅绿色的小型蒴果,称为棉桃或棉铃。棉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填满棉铃内部。“七月十五见新花”,说的是农历七月十五左右,棉桃干燥成熟后就会开裂,雪白的棉花就会成为乡间另一道美丽的风景。
八月份开始拾棉花。这活看起来轻松,其实要想既快又干净,棉花桃内不留绒、棉花团上不沾干叶,还是需要心灵手巧——所以这项活儿一般都是利索的妇女才会干的好。摘棉花时,我总是赶不上母亲的速度,快了,拾不干净;慢了,又不甘心。听母亲说,家乡高青县植棉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地坊间素有“家家纺车转、户户织布声”的说法。据《青城县志》记载“棉有白紫二色,紫者如土黄,近有柘里斯棉,系美国种,茎枝花叶皆大,绒亦长,近种者颇多。”长绒棉产量低,费工多,价格昂贵,主要用于高级纱布和针织品。
清初桐城人马苏臣先生的五言绝句《题棉花》就总结了棉花的“一生”:“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棉花的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正如前人所说“棉花全身都是宝”。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
拾完了这一遍棉花,秋收的大事也就告一段落。至于扒花生、刨地瓜、剜高粱,那都是见缝插针,捎带脚的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金秋时节,秋风乍起。家乡没有柳三变笔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也没有范仲淹心里“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苍凉,有的只是王维诗中写到的“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的丰稔。愿家乡风调雨顺,丰收年年。
第二章 秋耕
小时候听过一个顺口溜:“拖拉机,来耕地,大官小官都愿意。大官吃香香,小官喝汤汤,气得老百姓胡囔囔。”
在农村施行集体经济的年代,公社有拖拉机站,春耕、秋耕时节都会下到各个大队去耕地。那时候拖拉机手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到哪个村、要耕多少地、耕的深浅程度等等,都是他们说了算。因此各个村都是高接远送,拿出最好的伙食招待,支书和大小队长陪着,老百姓却是心里有怨气了,所以才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农民包产到户,“雇不起”拖拉机了,拖拉机站也就解散了,拖拉机手也就只能各奔“前程”了。
农民种地靠的是毛主席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其中“土”是指深耕、改良土壤,深耕才是基础的基础。秋收过后,把棒子地里的苲子(玉米根)刨出来,晒干后,磕去泥土,弄回家做柴禾;把棒子掉落的枯干的叶子、连同杂草一起用筢子搂干净,然后撒上农家肥,就开始准备翻耕土地了。
那时我们家承包的土地,翻耕时是用的纯劳力,准确的说是“掘地”或“刨地”。
掘地是个力气活,也最累、最辛苦。秋收后,父亲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铁锨、镐头、铁耙等翻地的农具,紧紧柳木做成的把,反复打磨,件件锃明瓦亮。收拾好农具,父亲带着我们来到村北的地里开始翻地。村北的土地经过淤灌后,已然半沙、半淤,土质湿润,但要翻开一锹土,也还是要费点力。父亲力气大,他用脚一蹬,长35厘米、宽25厘米的铁锨头“刺啦”一声,几乎垂直的插进地面,双手一用力,就把一大坨土块端起,手腕一转,反手丢进刚刚挖出的土坑内,顺手一拍,把土坷垃拍碎。如此循环往复,一锹一锹的翻耕土地。
尽管我们看着父亲有节奏的翻地,轻松自如,可是我们不仅翻地速度慢,而且也不够深、不够厚,往往都不到父亲工作量的四分之一或者更少。干了不到一上午,手磨出了水泡,腿脚麻木,腰酸背疼。这时候大人总会说:“啥腰疼不腰疼的,小孩子哪有腰!”我拄着锨把,望着天空,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天也不蓝了,太阳还是那么地毒……
家里慢慢有了些积蓄,几年后的一个春天,父亲渡过黄河从惠民县李庄镇买回来一头黄色小牤牛。我暗自高兴,心说这下到秋天就不用人工翻地了。果不其然,那年秋收过后,父亲就买来铁铧犁,备好牛套具,准备让已经二岁口的小黄牛上阵犁地。为了安全起见,父亲让我牵着小牛套好铧犁来到一块空地上,但是刚一插下铧犁,小牛使劲往前一窜,扽了父亲一个趔趄。刚走了几步,它好像明白了,开始“拉斜套”,我根本牵不住他。不一会儿,就累得我们大汗淋漓,小牛笼嘴也掉了,的套也松了,站在一旁一动不动,第一次用牛试耕宣布失败。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节气不等人,第二天早晨,父亲只好去到亲戚家借牲口来耕地。亲戚答应的爽快,来的利索,晌午一过,于大爷就赶着他家的大青骡子、架着铧犁,直接找到我家地头上。只见于大爷摇摇手中拴着红缨花的鞭子,吆喝着大青骡子,开始犁地。大半天功夫,我家三块地就连耕、带耙的干完了,比原先预期的提早了好几天。家里人既感激又高兴,没等干完活,母亲就准备好了酒菜,盛情犒劳于大爷。
后来听本家大哥说,小牛“拉斜套”、捣乱是因为没扎鼻圈,很难驯服。于是父亲请来好几个邻居,把小牛捆在栓牛桩上,固定住它的头部,用火通条在它鼻孔里扎上洞,插上鼻圈。小牛疼的哞哞叫,完事之后好几天都不安心吃草。父亲也很心疼小牛,每天下地回来都要到牛棚看看它,抽空就割上青草喂它,每次在第二遍喂草时,还给它拌上棒子面,每过几天还给它拌上回食盐。渐渐地小牛适应了鼻圈,干活也有模有样了,担心小牛耕地时累着,父亲就让我在一旁帮着它拉犁,干一会儿,歇一会儿。
第二年小牛三岁口了,长成了大牤牛,身高有了1.4米,身长也有2.1米,膘肥体重,拉犁耕地毫不费力。可是它一到发情期,就根本牵不住它,有一次,父亲都差点被它的犄角顶着。有人劝父亲把它阉了,用不锈钢制作的特殊工具把牛的睾丸夹碎。父亲舍不得,也许他知道阉牛的人太残忍,最后还是决定把它卖了,重新买了一头四岁口的舐牛。父亲说,舐牛性情温和,干活虽然慢些,但是一年能生一头牛犊,也不错。
到了新世纪初,农村条件好起来。我再回老家时,土地已经开始实行流转,村里人大多数外出打工,村里的克亭哥承包起了大部分土地。他几年间即置办了抽水机,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就是村民们有点零散的土地,只要一句话,他也顺手帮忙耕种、浇水、收割了。
我由衷地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更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她解放了千百年来在土地上辛勤耕耘劳作的亿万农民,让他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是在“芝麻开花——节节高”!
第三章 秋种
秋分节气到了,想起老家耩(种)麦子的事来。老家有句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之前,农村种地是个大事。且不说集体经济时期,我经历过的包产到户初期,“耕、耩、收、割”都算是难事。
每年秋收连着秋种。土地在经过翻耕、耘平、整好后,开始准备拌麦种、耩麦子。大清早,我父亲就拿出提前换好的一袋麦种,倒在一块厚实的塑料布上,在麦种堆上扒出个舀子头大的坑,拿出尿盆加上半盆水,兑上几管农药“1605”,顺便用滴药管搅拌几下,把乳白色的液体倒在麦种堆上,紧接着迅速的用铁锨拌和麦种,在农药味还没弥漫开来之时,把塑料布兜起,用几块砖头压实,麦种就拌好了。
图片
麦种拌好后,父亲又匆匆忙忙的出去,一袋烟的功夫,他扛回来一个大家伙——耧(又叫“耧车”、“耩子”)。耧,就是现在的播种机的祖先,过去是农民种地不可少的重要农具,一般每个村庄只有三两架。由人或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把,可以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盖三项工作,可以说,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发明之一。
耧长的什么样?一个《耧》谜语说的很形象:“两个小脚抢抢抢,石蛋敲的腚膀响。左一晃呀右一晃,粮食顺着裤腿淌。”耧,常见的是两腿,也有三腿的,都是用楸木做的。楸木的好处是木头轻、结实、易加工、不变形。耧主要由耧腿、耧脚、耧架、耧斗、耧把、耧杆组成。耧腿中间是空的,便于下种用。两个耧腿的距离是6寸(也有8寸耧),耧腿下装有生铁铸成的铁脚。耧架是耧斗、耧把、耧杆的结合部分,是用榫卯结合做起来的,耧斗是装作物种子的,后面有个出种口,出种口上方有个控制出种量的插板,出种口上用细绳吊着一个石头蛋,中间一根铁丝捅到出种口里,播种时扶耧者左右晃着,铁丝在出种口里不停地摆动,防止种子堵住口影响下种。耧斗的后下方有一个三角形的小木块,主要作用是:均匀地将从出种口出来的种子分到两个耧腿中。耧把是播种人员控制左右和深浅的把手。耧杆是人或牲畜挂在身上控制方向和耧脚深浅的。
耧是我家的,也是全村人的。一家用完了另一家用,耩地播种时节不闲着。每次下地前,父亲都把耧放在院子里,把耧脚上缠绕的杂草、泥土清理干净,把麦种和耧装到手推车上,叫上全家人,推车的、骑车的,都来到承包地里。本家比我父亲年龄大的大哥已经到了,父亲给他让了根烟,他接过来夹在耳朵后说:“不抽了,趁着地上有露水湿乎些,咱赶紧耩地吧。”大哥是种地的好把式,一亩地种啥庄稼、下多少种、出苗稠稀他最有数,我家耩地、扬场都请他。《齐民要术》有“锄得五遍,已上下不烦耩”的说法,是说耩地讲究时机、技巧。大哥扶耧掌舵稳,耧不乱晃,力度掌握得好,耩得不深不浅。嘱咐我们三个人拉耩子要步履匀称,看着远方地头,兼顾两旁地边,不然耩的垄就不直,还要保证行距均匀,免得浪费地力。
大约一个小时,地耩完了。父亲和大哥在地头上抽烟,说话,估摸着下种的多少,拉着一些种地经。我和哥哥顺着刚刚耩好的麦垄拉砘轱辘压地。砘轱辘(又叫砘子),是石头做的,和现在的举重杠铃比较相似,不过中间连接的是木头,两边是专门打做的圆石头,每片直径30厘米左右,宽约10厘米,根据播种的耧腿的距离设计砘子的宽度,作用是小麦种播下后,用它来压实,起保墒的作用。没有砘轱辘用小推车、自行车压地也可以,只是效率低了一半。
太阳出来了,朝霞映红了人们的脸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使劲喘息着田野间泥土、青草、庄稼的芬芳的气息,眼前仿佛呈现出了一片片麦浪,更是幻化出了一片片希望……
上一篇: 吴文琴
下一篇: 军旅作家杨迎勋:风雨人生 淡然相随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