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知己

作者:罗超华 阅读:60 次更新:2025-04-03 举报

      在茫茫尘世里,人是何其渺小!如果能在虚无的尘世里觅得一知己,那就足以抵挡人生中的所有风雪。然而,现实生活中,你、我、他,何人会如此幸运呢?

      这段时日,仿佛生活在一座巨大的牢笼里,压抑、窒息,沸腾的生命被人为因素囚禁在黑暗的深处,自由的思想却在黑暗中不停地呐喊。在彷徨迷茫中,阅读成了我精神的伴侣。当手抚过书架上那一排排泛黄的书页时,世界上一切噪杂之声都被我抛之脑后。

       《西方文学史》《埃德加.爱伦.坡研究》……一本本书,无言地伫立在书柜内,而我目光所触,却是我热血沸腾的青春。而如今,这些书籍的纸张早已变色,唯一不变的是我对它们的喜爱。当再次翻阅《埃德加.爱伦.坡研究》时,我的双眼竟然湿润了。大概是历经半生沉浮,让我更懂一生坎坷的坡。

        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坡,幸运地收到素未谋面的肯尼迪先生共进午餐的邀请,他不是第一时间答应下来,而是给肯尼迪先生写了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是,如果您愿意成为我亲密真挚的朋友,那您可以先借我20元,否则,我就不来,只好任凭命运的安排。坡就是坡,大胆,异类,不拘一格。如果我们用世俗的眼光看,坡一定是在耍流氓。这样的人,断然是不能结交的。然而肯尼迪不仅借给坡钱,而且后来坡吃穿行的大部分开销都是肯尼迪承担的,他还将坡推荐给报社。肯尼迪欣赏这位天才作家,他尽自己所能,将坡从现实的失望中拉回来,给他提供平台,让他在《南方文学信使报》中大展拳脚。坡也没有让肯尼迪失望,他的书评、小说、诗歌,很快让他赢得“美国文学竞技场上的角斗士”“刀爷手”等称号。如果没有肯尼迪的慧眼识珠,估计文坛上又会少一颗璀璨之星。坡,是幸运的!在茫茫人海中,竟遇到了一位懂自己的伯乐。

       观古今中外的著作,但凡有才之人,遇到懂自己的伯乐,最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管仲如此,俞伯牙如此。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是现在,管仲与人合伙做生意而多分利润,估计合伙人早已与他翻脸;俞伯牙在山涧弹琴,过路人即使偶尔驻足,也会附带一句,“城里人,吃饱了撑着的。”

       在尔虞我诈、利益至上、玩弄权势的当今社会,何处有伯乐?大概更多的是嫉贤妒能者、媚上欺下者,排除异己者吧!哪里还会有知己者呢?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岂是一地之现象呀!

      在絮絮叨叨中,我蓦然发现,既然现实是如此的污浊不堪,自己又何苦深陷这泥潭?不如读读书,与中外古今名人为伴,让他们成为自己灵魂的知己吧!

      

上一篇: 七律.踏青

下一篇: 罗超华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