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延安魅力四射

作者:肖炎方 阅读:135 次更新:2025-03-30 举报

延安魅力四射

肖炎方

         神往已久

  前年,家乡岑河镇几乡贤曾合包商务车去延安。我得知,申请加入,他们解释,限载人数已超,确实不敢违规。可惜旅行社也没有延安专线。过去我岑河教育领导潘传中几次真心实意说要专程陪我再游延安。可见延安价值与魅力,值得专游,重游。可我怎么好意思呢?

      专奔延安

  终于忍不住,还是报了神州旅行社大团,豪华大巴满座,56人,3月17日清晨跟着章倩出发:延安、壶口瀑布、西安。算了,只当重游吧。结果,上车一问,一半以上,都和我一样,都去过西安和壶口瀑布,专奔延安而去。我亲爱的敬爱的延安哟,你怎有如此魅力?

  邓建疆是红二代,下乡延安,招工西安,他在那里生活了多年,习俗、方言都能说出一套套的:biangbiang面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

  因为我是一个人报名,他们钢管厂是一个大家庭,专门分派他照顾我,成了旅游夫妻同房间;如果他暂时离开,又申请另派人接替照顾我。邓建疆向延安汇报去,感恩当年养育。他头戴红仔帽、胸闪毛主席金像章;玩高科技,玩时代潮流:时时翻看平板电脑,播放手提小控放机,还在后悔没带无人机等……非常感谢钢管厂的兄弟姐妹!

  李建平、时爱红夫妻,襄阳文化商人,鄂西模板建材老板;什么联谊会、洽谈会、自驾游西安多次。我们坐最后一排,听他俩讲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朝秦暮楚,我像进了大学堂。时妹沿途接电话,遥控家里生意。他们也专门去延安,去忆共产党历程,不忘初心;去充电,一往无前。

  还有一对夫妻,妻子是潜江油田大家长,甩个长辫子,像米脂的婆姨,指挥集中领房卡,整队过马路等等。丈夫就是西安人,逢年过节都回西安;也要专门去延安看看,看抗战精神,看中国脊梁,看共产党在抗战中成长壮大,增强中国自信。

  还有退休的工人、农民、教师、医生、干部等;更有卖汽车的小媳妇、卖龙虾的大姑娘等,都专奔延安而去;去“治已病”,“治未病”······

       菜园小记文眼

  知网现在仍有文<<《菜园小记的文眼》──兼与肖炎方同志商榷>>:山东高青县实验学校杜让亭。读了肖炎方同志<<乐在何处>>(刊<<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4期)一文,受益良多。但文中论定<<菜园小>>的文眼是第9段的一句话“施肥,松土,整畦,下种,是花费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吧,那时……”

乐在何处》是主体、大文;<<中学语文教学>>是人教社月刊。因为教学参考书上说,学生对那么艰难困苦的生活还那么快乐,难以理解。写信问编辑部,编辑部把信转给作家吴伯萧,他回信说,看见红的辣椒、白的萝卜等等就高兴。

  作品一旦发表,就成为社会公共财富,就可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说,她能吸引北京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青年奔去,绝不仅是几个红辣椒、白萝卜;而是“种希望”。有了这些红辣椒、白萝卜,物质生活就能自给自足,就比较丰富,就能抗战胜利,所以快乐。所以我认定那是全文文眼:“那时蔬菜还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

  于是我又衍生出两个小篇:<<菜园小记拈连妙用>><<菜园小记拈连出文眼>>,分别发表在云南语言美和甘肃少年文史报

  为此,荆州地区初中语文教研员余映潮老师4月来乡片周黄中学听我讲课。江陵县初中语文教研员杨道汉老师率江陵下片老师来同听,走廊窗户边全是人;6月上旬又率江陵上片老师来听我讲中考作文辅导。

  那时,周黄中学副校长刘年红听说荆州地区领导要来,指挥学生大扫除,连扫了三天课外活动。可惜我成绩太小,没能像欧阳修“滁州醉翁亭”,没能像陈忠实“白鹿原风景区”。

  那时,我在周黄中学神往延安。看了延安南泥湾才知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当时,即使现在、将来,多么重要。

       安塞腰鼓

1993年秋我进荆州地区东方红中学以后,课文中有了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气势磅礴,表演精湛,热烈,奔放,读得鼓舞,震撼,热血沸腾,蒸腾而又陶醉。1996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到延安壶口小镇旁,住一家民宿小旅馆,居然还有欢迎仪式,磨盘大鼓敲得震天动地,大秧歌扭得欢天喜地。那喜庆气氛催得我们心花怒放,又心急火燎,草草灌几口酒,赶快放下筷子,去融进篝火晚会。大圆圈,几十人,双手舞红绿彩扇大秧歌。两个老汉,两个姑娘,穿插其中,跳打安塞腰鼓。虽没有百千人宏大场面阵势,却仍有黄土高坡延安精气神,延安魅力四射。

    非常感谢邓弟、时妹为我拍下短视频,让我融入了延安欢乐,让我心留在了延安革命圣地上和民族历史财富里。

       延安精神研究会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早就都有“延安精神研究会”,老百姓都说是“良心组织”:“老促会”是对革命老区建设促进的物资反馈,而这是对革命老区精神的吸取继承和发扬。只有不断地研究过去,才能更正确更稳定更智慧地前行----行稳致远。

       肤施红润粉嫩

  民用窑洞已全都废弃,替代的是一排排红瓦白墙或小洋楼。现代延安城市已高楼林立,四通八达。延安大学、延安鲁艺等,仍在大闪光芒。

  延安古称肤施,还有个令人感动的传说。有一天,尸毗见一只大鹰正在追捕一只小白鸽,尸毗眼急手快,一把抓住白鸽揣进袈裟底下。饿鹰见到嘴的肥肉落了空,不甘心地在尸毗头上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尸毗见那大鹰也实在是饿得慌,就在自己的腿肚子上割下一块肉,喂食饿鹰。尸毗跑到山间的一眼泉水洗濯伤口,伤口立时止血,很快结了痂。原来这两只鸟是两位仙人的化身……  

  为了纪念尸毗割肤饲鹰的自我牺性精神,人们便把山下的这座城市命名为肤施。抗战时期奔延安而来的人,都怀揣着为民族而自我牺性的精神。

  我们在枣园、杨家岭各处窑洞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伟人形象,悟*之所以伟大: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伟人们长征二万五千里,克服千难万险,战胜围追堵截,赶赴抗日前线,扛起世界反法西斯大旗,成为中国抗日心脏,成为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极力促进国共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赶走了日本鬼子,取得了抗战胜利······

       延安地导姓党,深情讲解;她中年妇女了,肤色居然还那么好,红润,粉嫩,青丝。

       哦,“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肤施的精神中国的干。是米脂的水、金黄的飘油的小米粥养育了她们,黄土高原的广阔厚实茁壮了他们,是延安的千年文化哺育了他们,是伟人和人民共创的延安精神塑造升华了他们。

思想高地

       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抗战时期,延安吸引全国先知先觉热血中国人,树立并坚定了紧跟共产党的信仰;吸引全世界像白求恩一样爱好和平正义的人们,吸引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斯坦因等各国追光记者深入延安向世界报道;西行漫记、红星照中国、延安精神:战时中美友好篇章等耀中国光芒,彰显延安不仅是黄土高坡,更是中国乃至世界“思想高地”“精神高地”。

      现在,中国人民早已丰衣足食,早已小康,可男女老少仍自觉自发致敬延安,礼拜延安,寻精神营养,加油,补钙,铸魂,自我茁壮,自我完美,自我塑造,自我升华。

      庆幸,自豪,进入了“七老八十”行列,还心向上善,心怀热爱,东奔西走喝好酒,跟着大部队南下北上“种希望”;有人还夸奖我满面红光。还愁什么不能像米脂绥德延安人一样,红润,粉嫩,强壮,勇武和灵光?

    随缘而聚,随风而去。当年贺敬之回延安,“胸口啊,莫要这般厉害地跳;灰尘啊,莫把我眼睛遮住了······”如今,已进步到全民旅游,还几乎全民诗文。这些及其他同在延安朝圣洗礼的游友们,还有听过延安历史故事、读过有关延安现代诗文的所有人,他们不也会在各自心里、家庭、大小群体、媒体,酝酿盛开传播四射延安精神之花?

肖炎方: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高级教师沙市区意见领袖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作家网在线会员

  简历。1952年出生,1967年岑河中学毕业,1974年庙兴村民办小学任教。1987年湖北大学自学考试毕业,借调国办周黄中学。1993年转为公办教师,调荆州地区东方红中学,升高级教师2012年退休被聘为本市晚报、日报、荆周刊、江汉商报、电视报等特约评论员;2014年加入湖北省作协被儒家经济文化网标榜为专栏作家、主页名人、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2015年被聘为本市“关工委”文书;2016年,特骋为荆州开发区地名普查“顾问”“文化专员”。“可以”的朦胧美》被收入上海《语文学习50年精品集多篇被收入国家文库、中国知网、中国图书网、中国期刊网、参考网人和网、人人文库网、中华活页文选、中国教育在线、美文苑阅读网、意空间阅读网、美文网、网易订阅、百度学术等。

    作家在人民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文明网、中工网、儒经网、荆楚网、红网和几十种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评论几千篇。发表中篇小说<<七处架火八处烧>>等。著有<<荆州教育人>><<荆楚风情往事>>等。<<方言还能活多久>>《游拜荆州客官农民诗祖孟浩然》<<上海高考作文:理性对待事物发展的任性>>等多篇被人民网精荐置顶。《庙兴村小学多情趣》《颠覆认知“几床琴”》等多篇被中国作家网窗口推荐。

    评论家南郡楹联博物馆顾问<<三八之力可能不止半边天>>阅读量817万,<<问责新机制让庸官混不下去>> 超5千万,<<润物无声的五毛钱仪式感>>6.8亿。<<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须改正>>,促央视后为两会早知道》《两会你我他人民网向全国首倡<<现代化旁请暂缓留盲道>>《绿皮火车应适当改进》。《美抵制北京冬奥自取三辱》《从难民看欧美道德文明》被网友读者誉为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具阅读价值的文章。

    教育家1991年入列<<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当代中学名师辞典>>。辅导本班学生在全国20多个省市40多种报刊发表顶峰1年超过100篇。全国新世纪作文大赛第13届专家评审委员。《再评杨修之死》人教社《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当期印为要目外文目录,发行百多个国家。婚恋作品的德育和美育》发全国中语会刊《语文教学通讯》199204期头条批评全国、湖北、安徽、重庆高考作文命题;《回首湖北高考流浪狗被列为高中语文篇目索引。参编<<高考作文戏剧性表达例说>>《作文辞典等几十种。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鄂西模板李建平 
有你同游,
受益匪浅。
谢谢你夫妻啦!
肖炎方 03-31
下笔如有神,文思如泉涌。这么快文章就上线了,我们这些游友成了你文中活灵活现的主人公,荣幸之至啊[抱拳][抱拳][抱拳] 肖炎方 03-31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