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片段随想录
转眼间,一只脚已经跨入退休的门槛。说心里话,我渴望退休,去享受不知几年无忧的生活,起码不用有事有病跟单位告假,自己调理好自己的身心。姑娘还没嫁,假如能领着外甥上街闲逛,买菜做饭,也算是天伦之乐,优哉悠哉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梦较年轻时多出一箩筐。尤其总梦见曾经的故土山沟,山沟里的人。近几次,总梦见我侍候过的领导(宝叔),是一位给了我父爱的老人。我15岁给领导当通讯员,可以说在成长的经历中,的确是领导犹如父亲般给了我一切。最最让我难忘的是,送我去自治区首府参加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学习。虽然培训后归队,没有当一官半职。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能够给你带上工资加上补助,甚至连购买的课外学习资料统统报销,真的让你感恩戴德一辈子。
我们那个年代,企业就是社会。在山沟里的矿区,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由企业负担。那个时期,也没有养老社会统筹这么一说。况且那个时候的孩子们,不用发愁找工作。我清晰的记得,我们八一届初中毕业时,班主任老师李连贵告诉我们,准备考高中的,可以继续留校留班学习冲刺,不准备考高中的,已经算是毕业了,可以找矿部劳资科去做待业登记,等待工作分配。其实,我不属于差生,只是考上高中,需要走出山沟,到市里的二十中住宿学习生活。询问高一届在二十中读书的学长,吃住每月至少的15元。而当时的15元,对于我没有顶梁柱的家而言,不啻是天文数字。所以,我选择了后者。在回家等待工作分配时,得佑于二哥当通讯员的勤快,也得佑于当时矿领导班子的几位老人,都念及我父亲早逝,家庭的艰难和不易,在书记的拍板下,我便有幸成为同学眼中较早参加工作的佼佼者了。
这样一来,二哥便自然而然又多了一重身份,成了我的师傅。在他言传身教下,我上手也比较快,尤其通讯员的基本功,就是眼勤,嘴勤,腿勤,手勤。那时对保密工作不像现今有指令要求,但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不管是那个层级,对不能说的,必须守口如瓶。
记得81年8月1日建军节,书记和矿区武装部的工作人员商定,率领矿区挑选出的基干民兵,外出呼市庆祝节日。那时我们矿区已经购置了接送工人上下班的公交车,我记得是出动了2台公交车,我坐的书记的212北京吉普车,武装部部长贾如智还给我佩带一把全自动步枪。那时候不知是车慢,还是路况不好,好像从5点出发,快10点才到了呼市。车辆全部停在人民公园北门外,没有收费人员。由于我们车上有武器,留下值守人员看守,然后统计人数,想去逛百货的去商场溜达,剩余的单位统一买了公园门票。公交车上留下的几个值守人员是谁,我记不得了。因为规定12点吃午饭,饭后就返包。所以,在与值守人员值守时间内,我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套5册的《上下五千年》。待中午吃完饭,返包的路上,好像是过了察素旗不远,车辆便沿着一段土路向北徐行,在北山底较开阔之地,先放了警戒,然后基干民兵们进行了实弹射击。当时我背的全自动步枪没子弹,后来才知道,与半自动步枪的子弹是通用的。那时由于年龄小,听民兵讲,打枪子弹的后坐力较大,也没敢试。实弹结束后,汽车又拉着这群基干民兵去了哈素海,集体包租了游轮,没有坐快艇。从哈素海带着意犹未尽的快乐,所有人安全地返回了矿区。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远行,至今萦绕脑海,成为忘不掉的往事。
乙巳蛇年(2025),我健在的领导(宝叔)已经92岁高龄了,而我也58岁了。时不时几次梦见领导那慈祥的笑脸,结实的身板,憨厚的朴实,总想着再轮回到80年代,再去当一回通讯员。当然这已经是回不去的梦了,可心中默念的那份情,仿佛就在昨天。我还清楚地记得,书记喊我:“三三,去把谁谁谁找一下,让他来我办公室”。书记从来不喊我大名。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的矿区真的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沐浴着和煦的春风。
时光转瞬即逝,但是留存我心中的片段,尤其领导(宝叔)宽厚待人的禀性始终鞭策着我的言行。我默默祈祷祝福着我的领导(宝叔)长寿、无恙、无恙、长寿!!!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