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屁精新说
“精”与“经”能不能混用,我觉得不能通假混谈。储存的印象里,较早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至于民间还有对男不男、女不女动作和装束之辈,称之为妖精。对那些对上司毕恭毕敬,溜须拍马,会见风使舵,且隐藏的极有耐性,对下属挑鼻子瞪眼之流,统称为“马屁精”。要是有马能够看到或听到自己消化不良,硬憋了好几天,被兽医灌了点疏通气滞的药,突然放出了闷屁,却有人称之为“精”。估计它不仅捉摸不透,还得奔走相告于同类,赶紧把游走在肠胃里的那股鼓胀的废气排出去,并沾沾自喜地说:人类需要这股气,而且供奉为“精”。
在我看来这个“精”不是精神的精,更不是精气神的精。相比较而言,这个“精”不能与“经”相提并论。“经”在我国最早的文脉先河中,有《诗经》。对于佛家筑坛修寺,普度众生,建塔藏经等权且不论。至于《金刚经》《波罗蜜心经》,这个经那个经,闻听过,没读过,只是在直觉和感觉上有朦胧的认识。但西安大雁塔留给后人的直接注解,就是为藏经书而修建,应该是实例,不容置疑。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抵如此吧。
时下,是不是马屁精少了?让人真得不敢恭维。如果你有机会去官场混走一圈,不难发现,此圈最易看到奴颜婢膝的嘴脸。老人们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咱草民一介,没有用场。不过从读书场景想象和影视剧中看到,那么多属下滴溜溜,忙前忙后的身影,肯定围定的官不简单。不过如今有动听的词汇“智商高”,取代了那个不雅的“马屁精”的称谓。倒逼的屈原也没有投江,海瑞更没有罢官。原因简单的不得了,他两的属下也迎合着他两的性格脾气,只捡好听的顺耳的说。甚至他两说是黑的,属下当即附和着说黑的。没想到几天后洗白了,哪来的黑。
一股脑推崇好,这也好,那也好,好的不得了。好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不是马屁精在推波助澜,真的不好说。这段时间身体有恙,不要说医院门口,随便逛到哪条街,街上的药店鳞次栉比,绝对比公共厕所多。无意光顾一家药店,见有一幅装裱好的联:但愿人间无疾苦,何妨架上药生尘。感觉商家做的是良心买卖。但是大部分药店,药架上鱼龙混杂,啥品种都有。药字的、食字的,球胡麻差的,反正是人体器官有需要的,一应俱全。尤其补药,管球它疗效功效,有没有说明书说的那么神效,吃不死人就是好药。于是,想起多少年前国家打击制售假药案件,一家制药厂把石膏压成去痛片、索密痛,确实是良心做药,做的与吃的两好搁一好,都相安无事。查是查了,病人没有一个吃暴毙的,真的好。
我喜欢何妨架上药生尘。可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药商品味到这句话的内涵,真正做到销售良心药、放心药,给病人做到严防病从口入的普及宣传,真的是不得而知。但愿马屁精都能下架,要不这个也补,那个也补,最后补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补药补药到底补没补?其实,真正有病的人,医保卡里的钱捉襟见肘,没病的人,拿上医保卡划得基本上全部是保健品,甚至是米面油、鸡蛋。可怕的现象,也就不怕药生尘了,就这么无节制的划,哪里能见到药生尘呢?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