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红四方面军川陕时期春节期间的几场战斗

作者:胡遵远 阅读:369 次更新:2025-02-08 举报

     川陕当年军情急  战地“年味”分外香

       ----记红四方面军川陕时期春节期间的几场战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全国人民举家欢庆、合家团圆的大喜日子。为了让广大劳苦群众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许多革命前辈、红军将士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乃至宝贵的生命,即使是春节期间,仍然在浴血奋战、冲锋陷阵。

2025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开始长征的90周年。这支英雄的红军队伍自1932年年底进入川陕地区,到1935年4月强渡嘉陵江、开始长征,先后在川陕地区度过了3个不平凡的春节。

时值2025年春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红四方面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感悟那种特殊的“年味”。


一、1933年春节期间,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开始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1932年12月15日,红四方面军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钟家沟村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和讨论进军川北、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方针,决定立即翻越巴山,首先占领通江、南江、巴中地区。

当时盘踞在川北及川西26个县的军阀田颂尧第29军,共有5个师、3个路(每路2个旅)、1个军属独立旅,共约50个团。其中大部正在嘉陵江以西参加军阀混战,通江、南江、巴中等县仅由其罗乃琼第3师第7旅之1个团和当地团防驻守。同时,敌人自恃“巴山天险”难以通过,对北面的防御并不严密。于是,红四方面军计划经天池寺、核桃树越过巴山,出敌不意抢占两河口,直下通、南、巴。         

12月17日,红四方面军总部以第73师第217团为先遣队,先行出发,主力于19日相继出动。广大指战员冒着寒风大雪,互相鼓舞,彼此扶持,在陡窄溜滑的山路上奋勇前进。第217团经过两天急行军,于12月18日进占通江县北部边界之两河口,守敌1个连闻风逃窜。

21日,红四方面军主力通过两河口,进至苦草坝、泥溪场,兵分3路,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夺取通江、南江、巴中。以第73师为右翼,西出夺取南江;第10师为左翼,东出进击洪口;红四方面军总部则率第11、12师直趋通江城,准备在攻占通江后再向巴中发展。25日,第12师先头部队解放了通江城,守敌第7旅1个营及当地团防大部被歼。红四方面军乘敌人兵力十分空虚之际,迅速展开部队,控制了以通江为中心的大片地区。

田颂尧见其防区被红军攻入,慌忙从嘉陵江沿岸调兵堵击。其李炜如第1路和罗乃琼第3师第7旅进抵巴中,刘汉雄第2路进抵南江,企图乘红军立足未稳,反攻通江。此时,敌刘茂恩第65师,亦从陕南西乡向万源前进。红四方面军为迅速打开局面,决定集中兵力打击田颂尧部。当 即以第11、12师由通江西进,在城西之恩歌咀抢占有利阵地,构筑工事,迎击巴中来犯之敌。敌李炜如部赶到后,即向红军阵地展开攻击。第12师待敌接近阵地前沿,突然开火,给敌以大量杀伤后,发起冲锋,将其全部击溃,乘胜追击到杨柏河、马家坪、杀牛坪一带,歼灭其1个多团,并继续前进占领清江渡地区。

敌罗乃琼、李炜如又纠集7个团,大举反扑。第12师与第11师第32团在挡住敌人的凶猛进攻之后举行反击,毙、伤敌1000余人,俘敌600余人。余敌狼狈逃窜,跌崖落水而死者甚多。敌见两次进攻受挫,乃退守巴中城内。

1933年1月下旬,第12师及第11师第32团逼近巴中,守敌在红军连战皆捷、势如破竹的威慑下,弃城逃窜。23日(农历腊月二十八),红军进入巴中。在此期间,第11师第33团于击溃敌第3师一部后,占领了通江西南之要点得胜山;第10师也击溃了进抵万源县竹峪关的敌第65师先头部队,迫其退守万源。

73师经瓦石铺(也称瓦室铺)进至涪阳坝后,令第218团沿小通江河北上,再西向进攻南江,师主力经平溪坝向南江发展。1933年1月中旬,师主力从大河口突破敌刘汉雄第2路的防线。但敌第19旅杨选福部在太平山、小尖子山据险扼守,阻止红军前进。由于夜袭未成,呈相持状态。红四方面军于是决定避敌正面,从翼侧绕攻,留少数部队在原地牵制敌人,主力迅速北上,经兴马坝到达官渡口,与先期到达的第218团会合。遂即集中兵力进攻甑子垭、鹿角垭,激战3日,于2月1日(农历正月初八)占领南江县城。

红军进入川北的胜利,给当地群众以巨大鼓舞。当时通江农民大规模的抗捐斗争还未结束。群众一见红军到来,革命情绪分外高涨,送猪赠匾、进行慰劳,当向导、运物资,支援红军作战。解放巴中时,中共巴中县党支部动员群众热烈迎接红军,并主动派人与红军联系,商讨开展当地工作问题。南江解放前夕,驻防该县北部桃园寺的任玮璋部2000余人在共产党员张逸民等发动下起义,随即编为红四方面军独立师,辖2个团和1个特务营。该师配合第73师攻占了南江东北的鹿角垭、甑子垭,为解放南江作出了贡献。

至此,红四方面军入川仅月余,就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3县的绝大部分地区,歼敌3个团,击溃敌8个团,初步实现了进军川北的战略任务。随后,即着手开展创建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二、1934年春节期间,红四方面军打响马鞍山反击战,打破敌人“六路围攻”第一期总攻计划

1933年9月,刘湘击败刘文辉后,四川军阀开始形成以刘湘为首的表面统一。10月4日,刘湘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以其所属的第21军为主力,纠集四川大小军阀队伍组成“六路围攻”军,妄图以分进合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法,将红四方面军围歼于川陕边境。


(一)诱敌纵敌

1933年11月16日敌发动第一期总攻到1934年1月中旬的2个月间,红四方面军东西两线部队和地方武装,英勇抗击,共毙伤敌1万余人,有力地抑制了敌人的锐势。敌人计划1个月完成的第一期总攻计划未能实现。

为进一步创造反攻有利条件,诱敌深入骄纵敌人,红四方面军下令东线部队左翼阵地收缩至沿山场、罗大湾、罗文坝、固军坝一线,右翼阵地继续坚守北山场、马渡关等山险要冲地带。1月中旬末,红军主动撤至新的防御阵地。这一着,果然造成敌第五路总指挥王陵基的错觉,他认为:赤匪势穷力竭,子弹告罄,势将窜走,是全线溃退,要求刘湘转饬各路猛进穷追,勿亦划界固守,使该匪无整顿补充余暇,不能再谋抵抗。令所属各部猛烈向前推进。

红军在转移中乘敌举师轻进之际,不断予以袭击、杀伤。王陵基急欲抢夺红军右翼阵地马渡关,因为这里地要冲,地势险要,山高林密,路险涧深,是通向城口、万源的必经之地。

1月19日,敌第3师第8旅刘若弼(代理旅长)部进犯马渡关。他们首先集中机、炮兵各一营向红军阵地猛烈射击,后以步兵多组攻至棱线,在马渡关沿山边工事前与红军展开肉搏。红军则以疾风暴雨之势向来敌反击,双方在棱线上悬岩边连续2天不断厮杀。最后,红军将敌人完全赶杀下去,阵地屹然未动。

王陵基闻讯后狂叫:我不信共军是三头六臂,马渡关就打不下来!于是,亲自率手枪大队及独立团杨勤安部到前方督战。他把第8旅代旅长刘若弼找来,对刘说你如把马渡关拿下来,当旅长我负责不成问题,不然就以军法从事!王陵基还在阵前许愿:先攻占马渡关的奖洋3000元。不少敌人士兵在威胁利诱之下,像疯了一样向红军阵地猛扑,但在红军的英勇抗击之下仍然攻不上红军阵地。马渡关激战4昼夜,红军共毙伤敌2000余人。


(二)奇袭突袭

1月22日夜,徐向前命令红30军夜摸团队265团向敌人摸去。在团长邹风鸣、政委黄英样率领下,红265团秘密而神速地插敌人左翼后方10余里。23日,265团在隘口西北大罗坪一线,与敌人从早上6点打到下午3点,阵地上的山石粉碎、工事坍塌,战士们打得十分辛苦。

黄昏时分,敌人暂时收了兵,在对面山上构筑工事,以防红军晚上反击。入夜后,身体疲惫的战士们,听说又有战斗任务,立刻抖擞精神跟着邹团长、黄政委消失在茫茫夜色。而在阵地上惊慌地等了半夜的敌人,没见红军出击,其旅长猜测说:想必是共军白天伤亡太大,无力反击了。因此,就安心睡觉了。

午夜1点多钟,正当敌人熟睡的时候,红军在敌纵深10里处的庆云场,向敌第412旅预备队1个团发起突袭,敌惊起抵抗,但未及展开,就大部被歼。该旅位于前沿与红军正面对峙的另2个团,还未搞清情况,即受到红军正而猛攻。随后,265向敌背后袭来,敌腹背受击,部队无力应战,士兵东逃西窜,乱做一团。

265团的勇士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过硬本领,在混乱的敌群中到处是臂系白毛巾的夜老虎,到处是老虎们吹响的竹哨声(联络用)他们挥起大刀,挺起枪刺,东刺西砍,所向无敌。天未亮时,敌人的1个旅即全部瓦解。

程世才将军后来回忆说:战后,我在一个连队里检查,发现有百分之八十的战刀都染有敌人的血迹。许多战士的刺刀卷了,大刀弯了刃。夜战的激烈,红军战士的英勇,由此可知。


(三)集中反攻

2月上旬,敌第4师仍被阻于东岳庙、石龙场一线;中路第3师虽进至马渡关及以东花池山一线,但却逡巡不前;右路第21军警备第三路副司令郝耀庭部则进到胡家场以北30里的马鞍山地区,显得冒进突出。时,深入根据地敌军补给感到补给困难,在红军不断打击下士气趋于低落。但是敌之各路头目这时却陶醉于表面上的某些进展,麇集成都互祝胜利,并下令部队休整。

这个,东线红军与敌呈暂时对峙状态。西线各路敌军犹豫观望,徘徊不前,亦无多大进展。春节将临,陶醉在胜利中的敌军开始休整,忙着搜刮民脂民膏,网罗鸡鸭鱼肉准备过节。敌第五路总指挥王陵基悄悄溜回万县,同家人团聚过节。王陵基私回万县的情报,被红军后方电台侦知后,通知了前线总指挥部。

徐向前得知王陵基溜回万县过节的消息,不由得心中一阵高兴这说明敌人各部此时军心涣散,戒备不严,连一路主帅都敢掉以轻心!连日来,徐向前指挥作战连吃饭和休息都顾不上,一直在考虑如何粉碎敌军的围攻,何时反攻,在哪里反攻最为有力等问题。川陕根据地的兵力、人力、物力、财力是有限的,如旷日持久打下去,显然对红军不利;红军的作战方针应是积极防御而不是消极防御;逐步收紧阵地是为了消耗敌人疲惫敌人,伺机转入反攻。只有实行反攻,才能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赢得大规模歼敌的胜利。

一天,4军长王宏坤对徐向前说:我军采取分兵把口不是办法,敌人气焰太嚣张,要集中力量打它一路徐向前回答说:是呀,我这几天也正想这个问题。要寻找战机消灭它一路就好多了。于是,他决定在前线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研究讨论反攻部署。

大家一致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一是敌军经过2个多月的消耗,伤亡万余人,疲惫不堪,补给困难,被迫停止了全线进攻;二是敌右路之21军郝耀庭部冒进突出,与左、中路拉大了距离,便于红军实行腰斩,乘胜进击;三是敌东线预备队尚在宣汉、达县一带,与前线距离较远,中间有一段空白地带;四是敌军各部正准备过春节,军心涣散。据电台侦听得知,王陵基已回万县过节。

听取大家意见后,徐向前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向东线敌军发起大规模反击,首先消灭冒进突击至马鞍山地区的郝耀庭部和中路第3师第7旅,得手后转入反攻。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集中红4军、9军、30军各1个师于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六)行动。

2月10日夜,红410师、红925师、红30883支精锐部队,分别向敌后秘密穿插,迂回马鞍山、毛坝场等地。红410师从罗文坝东侧南出毛坝场;红925师在徐向前、陈昌浩、何畏率领下向敌第3师师部胡家场进攻;红3088师向毛坝场以西迂回。

徐向前令善于夜战的红265团为第一梯队,执行先头突破任务。红265团冒着小雨夹雪进军,战士们换上软底鞋,用绳子绑上马嘴,用棉花包住马蹄,人不作声,马不嘶鸣,悄悄地向敌纵深毛坝场以西漏米岩摸去。部队到达漏米岩下时,山上的敌人尚不知不觉,部队立刻分成两路登山,突击组竖木梯、搭人梯攀上山崖陡壁,后面的部队拉着突击组掷下的绳索迅速爬上山崖。当战士们用手锯锯木栏栅的时候,敌哨兵才发觉,但已为时太晚,红军一拥而上,趁敌人兵力没有展开,不顾一切地向敌纵深猛插。经过一阵激战,消灭敌人2个多营。

这时,红军第二梯队红263团、268团也迅速赶到并投入战斗,在马鞍山东南歼敌预备队1个团。红410师此刻也穿插到毛坝场附近,红88师得手后向毛坝场猛扑,这样红10师在东88师在西,两面夹击毛坝场,直捣敌郝耀庭部司令部,击毙敌副司令郝耀庭,敌毛坝场全线陷于瘫痪,红军乘胜扩大战果,歼敌2个团。缴获的武器、弹药、物资不计其数,其中仅敌人准备春节的腊肉,就有3万多斤,还有大量的糖果、香烟等物品。

4军、30军行动的同时,徐向前和陈昌浩率红925师行动,迅速攻占了毛坝场以西的红岩,11日攻到敌第3师师部所在地胡家场的街口,歼敌一部,进而向马渡关敌第8旅逼近,12日占领池溪场,威胁马渡关敌右侧。至此红军收复了毛坝场、池溪场等要地,并对盘踞鸣鼓场之敌第3师第7旅形成围困态势。王陵基惊闻恶讯,立即命令其总预备队杨勤安独立团驰援。

敌右翼第23军见郝耀庭部被歼,忙将主力移守灯笼坪附近阵地;敌第五路第1师第2旅、第2师第5旅即推进至傅家山、江华山,一面策应第7旅,一面巩固胡家场、毛坝场以南阵地,以掩护第五路总指挥部。杨勤安独立团则进击至红岩、佛耳岩一线,以固第7旅右翼。敌中路第3师也以位于马渡关以南在罗坪的第9旅向东延伸,巩固隘口附近的阵地,协同第2旅、第5旅和第232个旅拼命阻击红军前进。

25师和88师分别在池溪场、毛坝场地区向敌连攻2天,均未能获得成功,战斗转成相持。红四方面军总部当即决定停止进攻,转入防御。部队就地构筑工事,在马渡关、红灵台、毛坝场一线与敌对峙

马鞍山战斗,是红四方面军以准备机转入反攻为目的而实施的一次反击战。经过5天战斗,歼敌1个多旅,在宽约20余里的地段上向前推进30余里。由于夜袭成功,捕捉战机准确,突破点选择得当,取得重大战果,震撼了全线敌人。

新春佳节,聚在成都过节的军阀头头们,在摆满酒菜的宴席上突到前方报丧电报,犹如五雷轰顶,一个个呆若木鸡。正值喜庆之际,敌第五路遭到如此严重的打击,军心混乱,怨声四起。刘湘在震惊之余,急令各部相互靠拢,阻止红军进击,并将擅离职守、私自返回万县过年的王陵基,匆忙从前线召回成都,撤职查办,软禁起来。

红军指战员则吃上了缴获来的鸡鸭鱼肉、罐头、食品,过了一个欢乐的春节。刘湘的六路围攻第一期计划就这样在损兵折将中仓皇收场。


三、1935年春节期间,红四方面军发起陕南战役,做好渡江准备、拉开长征序幕

1934年9月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胜利后,蒋介石于同年10月组织开始对红军和苏区进行“川陕会剿”。11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巴中召开清江渡军事会议,决定向川陕甘发展,以打破敌人的“会剿”计划。

1935年1月22日,遵义会议后的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致电红四方面军,指示“集中红军全力向西线进攻”,以策应中央红军拟从泸州上游渡江进至川西北建立根据地的行动。为执行向川陕甘发展的战略方针,并策应中央红军渡江北上,红四方面军决定收缩东线部队,集中主力强渡嘉陵江,向西发展进攻,扩大苏区。

据此,红四方面军一方面以红31军和总部工兵营搜集资材,隐蔽造船,积极进行渡江准备,并监视昭化(今属广元)、广元之敌;一方面集中红4军6个团、红30军4个团、红9军2个团共12个团的兵力,发起陕南战役,以迷惑和调动敌人,造成在苍溪南北地区渡江西进的有利条件。同时,以红9军第25师进至转斗铺地区,保障进攻部队的右翼侧后安全。

2月3日农历腊月三十,红10师主力和红12师一部,向宁羌(今宁强)守发起进攻,至次日,攻克宁羌县城,全歼守敌陕军独立1旅第2团2个营5个连。与此同时,红12师一部向阳平关进攻,歼敌第2团另1个营大部。

5日农历正月初二,红4、红9、红30军各一部,分三路从铁锁关、宁羌、阳平关向东北挺进。为阻止红进攻,国民党军第17师师长孙蔚如急调该师第49旅及独立第1旅第1团,经沔县(今勉县)于7日进抵新铺湾地区迎击红军。8日晨,红4军一部对其发起攻击,激战半日,形成对峙。9日拂晓,红4军第10师和红30军第88师,向顽抗之敌实施正面进攻和侧翼迂回,并以一部直趋沔县断敌退路,歼第49旅和独立旅第1团大部。红军随后乘胜东进,占领沔县,围攻褒城,直抵南郑城郊。

红四方面军进军陕南10余日,先后占领了宁羌、沔县两城和阳平关重镇,共歼国民党军4个多团,俘团长以下官兵4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70余挺、长短枪5000余支广大人民群众热烈参军参战,仅第30军就扩大新战士1500余人。配合红军行动的王光才、杨兴华等游击队也得到发展。

在这一胜利的震动下,国民党军慌忙调整部署,调集兵力增援川陕边境。胡宗南部丁德隆旅由广元、昭化调至阳平关地区;邓锡侯部将河溪关以南嘉陵江防务移交田颂尧部,北进接替广、昭防务并北出与胡宗南部呼应;第49、第60、第61师亦向陕甘南部地区移动。红四方面军鉴于陕南战役已经达到迷惑和调动敌人目的,遂撤褒城之围,于2月中旬回师川北,准备渡江西进,策应中央红军入川。

陕南战役有力地支援了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揭开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序幕,策应了已进入陕南商县一带的红25军,是我党武装力量在汉中取得的一场大规模军事胜利

上一篇: 人民经济学之光

下一篇: 冬日寄情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