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农民走向从政道路的佼佼者
————从陈昌学先生文集《足迹》说开去
2024年初冬的12月17日,有幸收到前旬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昌学先生的12万字文集《足迹》,读后心中很是感慨,就此,谈谈我对《足迹》这部著作的认知。
我和陈昌学先生1975年同在仙河镇(当时叫公社)做路线教育工作(没有在一个工作组),从那时我就认识了他。他是农民的儿子,种过地,担过粪,尔后一步一个台阶,从生产队记工员干起,先后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公社书记、区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务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直至退休。简单地说,他是一位从田间地头务农的年轻农民一步一个台阶走向县级领导岗位的政府官员。
《足迹》收录了作者1981年至2011年30年间切合个人工作实践撰写的理论文章、心得体会和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等共20篇文章。读着这些文章,让我感受到,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领导干部岗位上,在旬阳全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停的转换着自己的工作角色,脚踏实地的为旬阳、为旬阳人民办大事、办好事、办实事。作者不仅是旬阳各项事业发展的政策制作参与者,更是政策执行者和政策落地开花后旬阳全县各行各业发展变化的见证人。
首先,作为政策的制作参与者,作者肩负了高瞻远瞩、统筹规划的重任。他深入基层调研,洞察社会的需求和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同县级班子成员一道,制定出了一系列配套的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方针政策。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旬阳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的准则。
其次,政策颁布实施后,作者是坚定的执行者。政策的落实需要强大的执行力,作者以身作则,带头践行政策。他协调各方资源,克服重重困难,将所制定的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成果。在执行过程中,他善于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策略,确保了政策的顺利推进。
再次,作者是旬阳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在这30年里,他亲身经历着旬阳各项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见证着所制定政策带来的成效和不足。通过观察和反思,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宝贵的参考。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他没有迷失方向,而是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有着勇于担当的精神,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创新突破。简而言之,作者在旬阳各项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好了这三重角色的作用,同县级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道,引领着旬阳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从《足迹》这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和亲身感受到,在1981年至2011年这30年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旬阳各项改革举措陆续出台,旬阳城市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城镇化率快速增长,城镇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城镇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二是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三是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教育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四是农村发展成就辉煌。
在这漫长的30 年历程中,从旬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家乡人民见证了旬阳各项工作的完成带来的巨大变革与进步,展现了旬阳发展模式的艰辛探索带来的辉煌成就和取得的最佳效果。
换言之,作为安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从文学创作的角度鉴赏作者的《足迹》,我感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语言风格醒目。《足迹》一书里所使用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十分到位。语言简洁明了、运用准确恰当,所运用的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恳切,增强了所要表明的主题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是逻辑结构完整。《足迹》一书整体框架和层次明朗,有清晰见底的首语、娓娓道来的主体和完美收官的结尾,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论证有序,遥相呼应,严密合理。
三是情感表达炽热。《足迹》一书中蕴含的情感色彩既坚定有力、充满关怀,又严肃庄重,泾渭分明。书中的情感适度表达,不仅增强了所要执行的政策的感染力,也促进了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的执行度。
四是形象塑造完备。通过阅赏《足迹》一书里的文章内容,让读者在无形中感受到了行政领导所塑造的自身形象,以及对政策实施主体的形象期许。
五是文化内涵厚重。《足迹》一书中引用了多个经典实例,借鉴了历史经验,并将其融入了旬阳本土文化元素,有理有据的展现了深厚的旬阳地方文化底蕴。
六是节奏韵律委婉。《足迹》一书描述的虽不是诗歌或散文,也不是小说;但在语速、语调的变化以及停顿上,营造出了一定的时代节奏韵律,增强了读者的注意力、阅读力和记忆点。
总之,《足迹》一书内容逻辑清晰,开头点明主题,尔后分点阐述具体措施和目标,最后总结展望未来,全书内容条理分明,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重点,理解当下和今后的工作方向和要求。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管之见。其实,从田间地头农民到政府官员,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我们见证了无数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而《足迹》一书的作者,就是我知道的、可圈可点的代表人物之一。
我感觉,作者从农民成长为县级政府官员的历程,见证了当年旬阳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作者的成长进步。农民,作为社会的基石,他们辛勤耕耘在土地之上,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种子。他们深知土地的脾气,了解季节的更替,对生活有着最朴实的理解和最真挚的期待。
作者从一位农民踏上成为县级政府官员的道路,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改变,更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他带着对土地的深情、对人民的关怀,将那份源自田间地头的勤劳、坚韧和务实,融入到执政理念之中。
作者从农民成长为县级官员,更能理解基层民众的诉求。他亲身经历过农村的艰辛,明白农民的期盼,知道百姓最关心的是收成好不好、生活有没有改善、孩子能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种源自亲身经历的心绪,使他和一班人在制定政策和推动工作时,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
作者从农民成长为县级官员,在工作中往往展现出一种真抓实干的作风。因为他明白,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可能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他没有浮夸的言辞,只有脚踏实地的行动,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作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所经历的人或事,也为政府部门带来了清新的活力和思路。作者团结县级一班人,打破一些传统的思维定式,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善于从基层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将那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推广应用,为旬阳本地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从农民成长为县级官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他带领一班人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正是这种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使他和他带领的一般人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让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在心,过目不忘。
作者从农民成长为县级政府官员,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也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努力,无论出身何处,都能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在著作《足迹》一书时,要表明的主题吧。
。
完稿于2024年12 月24日至29日
上一篇: 诗赠刘晓倩
下一篇: 赞清洁工刘过福(诗歌)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