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祖父

作者:班祖恒 阅读:10 次更新:2024-10-25 举报

                                   祖父


在我的记忆中是一片空白,因为祖父去世的时候,满叔显康还没有出生——满叔是祖父的遗腹子,祖父去世两个多月后才出生,而满叔比我大了整整13岁。    


忽然想起写一写祖父的念头,是今年国庆节参加老家的家族聚会上萌发的。参加这次聚会的,除了本屯的班氏家族成员及其旁系亲属,还邀请了者苗乡渭龙村渭龙屯的10余位宗亲代表,我们家族的族老、82岁高龄的堂叔显堂便是其中之一。


堂叔也和我们一样,当年因故在原籍渭龙屯待不下去,在解放前夕举家迁往本乡八中村渭额屯落户,我们则迁到八渡乡平封村那烧屯(原来同属者苗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时与同大队的3个生产队划入新建的福达瑶族乡。福达瑶族乡2005年与八渡瑶族乡合并,乡政府所在地在福达,名称沿用八渡瑶族乡)。    


据老辈口传,我们的先祖班龙贵三兄弟于清朝咸丰(公元1850年—1861年)年间从浙江省武源县(今湖州市德清县)迁来广西田林县者苗乡定居,老大落户于者化村弄盘屯;老二班龙贵落户于渭龙村渭龙屯,字辈为“龙秀志永文,显祖德流芳”;老三(名字不详)落户于八亨村八亨屯。


我们那烧屯班氏一脉两户于20世纪40年代末先后从渭龙屯迁入那烧屯,至今已发展到十余户。    


这次聚会,堂叔向我回忆起祖父的一些往事。堂叔当时年纪尚小,记事不多,但从他零零星星的叙述中,祖父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


祖父与我们当地当时的一些风云人物有交集,这是我对祖父的第一“印象”。


祖父与家在者苗乡八中村八中屯的西林县(解放前者苗乡属于西林县管辖)民众自卫总队副总队长许政清是同学。


小时候,祖父先到八中屯就读,与该屯的同学许政清关系很好,他们经常一起下河摸鱼、上山摘野果。后来又与许政清一起到西林县那劳乡就读于南阳书院。


为了了解许政清更多的信息,我于是与在该屯的许姓高中同学继荣联系。我想,既然是同个屯子,又是同姓,他们肯定有亲缘关系。


果不其然,许政清正是继荣同学的堂伯祖父,只是生活在不同年代,他一点也不清楚情况。之后,他很热心地对我说,他可以向他的堂伯父、许政清的大儿子问询,最后还拍发了许政清的墓志给我。


读完南阳书院后,祖父回乡务农,许政清则就读省立五中学校、民团干校,1936年毕业后历任定安、者苗两乡乡长、省政府办事员,娶那劳岑氏为妻;1944年入省训团爱训练,后任县政府科员、县税捐征收处主任;1947年任西林县民团副司令,1948年调任县民众自卫总队副总队长;1949年2月,股匪侵犯西林县八达区时,奉命率领地方团队赴援,在与股匪激战中身先士卒,受伤阵亡。


说到南阳书院,就不得不说宫保府和岑氏一门三总督。宫保府是那劳岑氏的宅院,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家族清朝出了三个总督:云贵总督岑毓英、云贵代总督岑毓宝(岑毓英之弟)、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岑春煊(岑毓英之子)。


因岑毓英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授皇宫“太子少保衔”,简称“宫保”,于是家宅即称“宫保府”。南阳书院,就是岑氏古建筑群里的私塾,因岑氏宗堂名“南阳堂”,所以私塾谓“南阳书院”。


岑春煊认为“教育者,政治之首务也”,他任官一地,必兴教一方,两广尤其突出。据资料介绍,岑春煊先后创办了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四川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两广有两广学务处、广东将弁学堂、军医学堂、陆军测绘学堂、林业学堂、巡警教练所、两广优级师范学堂、陆军中小学堂、法政学堂、两广实业学堂、蚕业学堂、女子师范学堂、广西高等学堂等10多所西式学堂,为广东、广西的近代教育规模作了重要奠基。


南阳书院,便是一代枭雄、“办学狂人”岑春煊重视教育的缩影,当时很多人都慕名送子女到南阳书院就读。南阳书院不仅成就了岑氏家族的人才辈出,还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我以前曾多次造访宫保府、南阳书院,但想不到祖父竟与这里曾有如此渊源。


祖父在南阳书院读书的时候,非常勤奋刻苦,为学总是孜孜不倦,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祖父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当时与祖父一起到南阳书院读书的同乡有好几个,其中许政清、祖父和同屯一位许姓同学关系很好。学习成绩方面,渭龙屯两个同学最好,许政清稍逊,但许政清平时只喜欢向祖父一人请教,可见他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同学情谊。即便许政清在官府任职后,回乡还不时顺路探望祖父。


按照堂叔的讲述,许政清是一个尊老爱幼的人,其中的一段故事是可信和感人的。


有一次,许政清从西林县城(今田林县定安镇)回乡,当时野生动物很多,当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来到邻近的八弄屯时,发现前面不远处的山坡上一只黄猄正在吃草,他于是举起枪,枪响过后那只黄猄应声倒地。


他的警卫于是跑过去把黄猄扛了回来,高兴地说:“长官,这只黄猄起码有50斤呢,今晚我们又有口福了!”


想不到许政清笑着说:“我们家里不是养有鸡鸭吗?别担心今晚没有肉吃,你把黄猄带到八弄屯去,交给保长,叫他带人煮好肉,让全屯的老人家带孙子女一起来吃,就说是我慰劳他们的。”


祖父不但助人为乐,还有一身正气。有一次,祖父受曾祖父委派,在时隔两年后又到板桃乡央边屯探望嫁到该屯的三妹(我的三姑婆),屯里的人知他有学识,有的给他帮抄记家人生辰八字,有的给他代写家信文书,还有一户请他帮写儿子的婚联,他都欣然应允。该屯匪首许某听手下说了后,都以为祖父摆台“做生意”不进贡,大为光火,兴冲冲带着喽啰要给祖父治“罪”。


祖父并不畏惧,据理力争,义正辞严,许某又念祖父帮助的人全是屯里的许姓人家,便灰溜溜地走了。


回到家后,有喽啰问许某为什么不给我祖父一点颜色看看?许某说:“他的确是为屯里的本家亲戚免费做事,最重要的是论起来他还与我们沾点姻亲关系(注:我三姑婆嫁到该屯一户许姓人家),据说他还和八中屯的那个县民众自卫总队许副总队长熟识,许副总队长手里管着县民众自卫总队的人枪,搞不好会惹祸上身呢!”


祖父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不知时任国民党者苗乡政府乡长、者苗乡者苗屯人氏的黄芳兰是否就读过南阳书院?如果就读是否与祖父是同学?现在已无法考究。但黄芳兰对祖父的才学非常赏识。


如果说当年刘备拜请诸葛亮是“三顾茅庐”,那黄芳兰拜请祖父更是有着“五顾茅庐”的经历——黄芳兰曾3次修书、两次登门拜访,邀请祖父就任乡政府文书一职,但祖父都以家中小孩多、年龄小需要照顾怕耽误公职而谢绝了。


堂叔还对我说,祖父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写出一手好文章,这是远近皆知的,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我至今还保存父亲保留下来的祖父的手迹。


堂叔说,当地人对许政清、黄芳兰这些当年风云人物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历史真的有着很大的巧合,想不到许政清、黄芳兰这些当年与祖父有过交集的风云人物,他们的孙辈居然都与我是同学或朋友,而且关系都挺好!这恐怕是一种历史的造化吧?


话说回头,我的祖父名讳“文富”,照此说来,他的学识文采真的是“文如其名”了。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60后,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报告文学集《浪海观潮》。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