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故乡的路

作者:左俊平 阅读:77 次更新:2024-10-23 举报

 故乡的路

左俊平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乡村小路上度过的。无论是放牛还是上学,还有伙伴之间的追逐打闹,都没有离开过村里的几条东歪西扭的羊肠小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社会是闭塞的,所有的山村生活是闭塞的,我们的童年更是闭塞的。

       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并不宽敞的马路是在离家乡几里外,有部队驻扎的地方。看见几个人能并排走在一起,还有偶尔一辆卡车摇摇晃晃的从身边通过,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有了对外面世界的羡慕,同时也就滋生出对家乡小路的叹息。

        七十年代中期,为了交公粮的顺畅和速度,上下几个大队利用农闲的冬季,联合一起修了一条能通向南北的马路。马路不宽,路面都是就地取材,清一色的黄土、沙土铺成,仅能供一辆卡车单行。幸运的是马路就从我家门前通过。当时,我第一次觉得心中的路终于宽敞了。

       路宽了,渐渐长大的我心思也跟着宽了,看见有人骑着单车从门前路过,好生羡慕,就给几千里外身在军营的兄长写信,求他给我买了人生的第一辆自行车。记得自行车是红旗牌的,当时骑着它我的头上也像插着一面红旗一样,在马路上疯跑,到处招摇,一时间也算得上是风光无限。那是八十年代初期,拥有自行车的家庭并不多,尤其是在比较偏远的农村。贫困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路的原因。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几乎没有几个村子能骑着自行车到达,多半是人骑车子一程,车子就要“骑人”一段,那是无可奈何的事。

       九十年代的第四个春节,在外地工作多年没回家的我,带着一家四口回家陪父母过春节。因为随身携带的东西有点多,下车后我就雇了一辆当时市面上非常流行的交通工具,烧油的三轮车也叫“麻木”。本以为这一路肯定是风光无限,没想到的是因为一场新雨之后的路面,到处是泥坑,遍地是水凹,一路走来,一家人推了几次陷进泥坑的车,衣服都脏了不说,离家还有两里多地,司机说实在对不起,前面没法走了。我们不得不肩扛手提,踩着泥巴一步一步朝前挪,那副狼狈不堪的样子一生难忘。当时刚刚三岁多的二小子一边哭一边跺脚说,不回老家了,老家不好,连个路都没有……

        十年前,我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虽说早在电话里就听父母说过,家乡的路都修好了,实景依然让我惊讶,尤其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门前的马路既宽敞又平整,清一色的沥青面,干净明亮一点也不亚于大城市的街道,三辆车可以并行通过,真正的是畅通无阻,更加想不到的是,以前要步行三四个小时才能到的亲戚家,现在开着车半个小时就直接到达家门口了。还有,无论是多么偏远的山区,绝对都是村村通了公路,也几乎是家家有了汽车。

      如今,每当我在感叹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家乡的路太大变化的同时,耳边总是萦绕着已经99岁高龄,七十多年党龄的老父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就是只有国家富裕,人民才能富有,跟着党指明的方向,人民才有路可走,而且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本文获《竞秀文学》建国75周年征文优胜奖

上一篇: 稻香发源地研学之旅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