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游东沙古镇
端午节,我和定海“绿水青山”户外登山群的十几个驴友背着重装背包,慕名到岱山县东沙古镇游玩。上午去了“鹿栏晴沙”,午饭后,我们背包沿着环岛公路的自行车道开始徒步。
约两小时左右到了1965年10月修建的东沙大闸,再十分钟左右,来到东沙古镇的外围。路两边粉红色、白色的夹竹桃花盛开得正艳,还有一片生机勃勃的向日葵托起那金黄色的脸庞向我们微笑,让人仿佛回到了儿时的故乡,陶醉在那久违的乡恋中……从小岙的民宿村翻过一个小山坡,东沙古镇便映入眼帘。这是一个古老渔镇,也是舟山群岛历史上的著名渔港,更是清朝民国时期东部沿海的繁华商埠。民国二十二年(1933)《申报》记载:“东沙角一隅,居民三千,大小店铺四百余号,其商业密度实为罕见”。
踏入古镇,一条条悠悠的石板小巷,一处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一间间留着古商号印迹的街旁店铺,让你穿越时空,感受到东沙昔日浓郁的渔镇风情。它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每个院子前(旁)都有鲜花盛开,如粉色的夜来香、鲜红的凤仙花和串串红、紫色的球冠花和桔黄色的美人蕉,给这个“中国最美小镇”增添了美好的生活气息。沿街店面多为二层小木楼或砖瓦结构,二层房檐下挂着一串串的小红灯笼,增添了古镇的喜庆氛围。我们七转八拐地逛着,五点半左右在东沙国际青年旅行社门前驻足,每个窗台上都摆放着花盆,门口摆放几盆绿色植物,墙上爬着葡萄树,我们被那种诗意的装扮吸引着,久久不愿离开,大家纷纷在门口或在一辆黄包车前拍照留影。吃过晚饭,我们来到村头的海堤上搭户外帐篷,约十几分钟功夫,十几顶五颜六色的帐篷一字排开撑好。然后天南地北地吹牛聊天,午夜左右,枕着海浪听着涛声渐入梦乡。
次日早上五点半左右,一觉醒来,便清楚地看到了村头的“绿眉毛”大帆船模型。从一个典雅的高高的石质青瓦牌坊下走进古镇,两边的墙上是色彩鲜艳的渔民画,有渔民捕鱼、晒鱼和结婚等各种画面,看了让人流连忘返!吃过早饭,我们见到了门头上面写着“毛主席万岁”的公社小礼堂,参观了门口挂着“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牌子的东沙菜市场、恒兴米行——*地下交通联络站和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
东沙的美就在它的古色古香,在它的宁静和谐!镇上百年的古宅据说现有100多处,可称得上是古镇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这些古宅,有的是四合大院,灰砖高墙之中,庭院深深;有的虽檐低院小,但建筑紧凑,不失古朴之气。这些院落中,檐下放几口大缸,引接着屋檐的天水,阶前种一排花草,点缀着古宅的生气。我们见到一户古宅的主人坐在自家门口,悠闲地吃着东沙香干、喝着茶,那种悠哉悠哉的生活情调,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羡慕不已,突增一种让心灵歇息的安宁感。
九点半左右,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古镇,心却永远醉在了那里……
【发表在2017年01月12日的《舟山晚报》“城市心情”版面】
作者简介:范永海,70后,河南南阳人,笔名三水、中原盆地,系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浙江省舟山市作协会员、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曾投身军旅近19年,目前在基层政府任职。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国防报》《散文百家》《火花》《诗中国杂志》《小小说大世界》《微型小说月报》和《舟山日报》等报刊。多篇文章曾获奖,多篇散文被收录在“书吧客作文网”“窝心美文网”和“悦读文网”,4篇小小说被收录在“高考网学习库”。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