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散文》盼秋望秋已是秋

作者:潘梦迪 阅读:131 次更新:2024-09-25 举报
        有诗云: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在诗人眼中,似乎是中秋满月将秋色平分。实际上,真正平分秋色的是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
        一位朋友对我说:每年到夏至那一天,我心里就会咯噔一下,因为白昼由盛而衰了。到秋分的那一天,心里又会咯噔一下,因为开始昼短夜长了。
       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往往带给人们别样的心念。对于气温,我的感触是:初秋,升降随意;中秋,反弹无力;深秋,保持不易。初秋的气温像减肥,刚刚降了又反弹。中秋的气温像大盘,降下容易升上难。
          范成大《吴郡志》记载:桂,本岭南木,吴地不常有之,唐时始有植者。浙人呼岩桂曰木犀,以木之纹理如犀也。有早晚两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在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鏖热如溽暑,谓之木犀热。言蒸郁而始花也。自是金风催蕊,玉露零香。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秋季来临,很多地区的降水量锐减。
       记得唐代李贺有一句诗:少年心事当拿云。少年的心性豪放,会有摘下云朵的想法。但仔细想来,拿云应该是与节气有关的技术活。卷云太远,纤细又轻薄,摘云仿佛只扯下了几片羽毛,没有摘云的仪式感和获得感。层云低垂着、铺展着,灰蒙蒙的,感觉脏兮兮的,有点像黑心棉,估计有精神洁癖的少年不屑去摘。
       秋季,水汽蒸发减少,而气压梯度加大,大气的通透性和洁净度提高,流动性增强。总云量减少,其中高云的比例增加。由厚重改为轻灵,高天上流云。此时的云,宜人而不扰人,如丝如缕,淡薄、高远,纤云弄巧,更具动感和色彩,更可谓云彩。且鸿雁二月北上,八月南下,所以古时,二八月,看的是流云、飞鸿的时令之美。
        气象谚语说: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处处好田禾好理解,秋分正是天下大熟之时。那么,秋分是否真的白云多呢?我选取了几个代表性城市,先看看北京、南京各个时节的云量。由夏到秋,阴沉到非黑即灰的低云,在秋分时确实是最少的。白云的比例提高了,但总量还是略显紧俏。
          秋天,给人一种高峻邈远的感觉,能见度提高,通透、明净、干爽。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够望穿,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所谓秋高气爽,因为温度降了,于是气爽;因为云量少了,于是秋高。尤其是低云量的锐减,使得即使有云,也大多是灵动的白云,高洁淡远而不沉闷压抑。所以才有短如春梦,薄如秋云的说法。  
       秋分时节,天气给人的感觉,两个字:爽、朗。一个是爽,天气感觉清爽了;一个是朗,天空感觉明朗了。
       于是,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够望穿——秋天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季节。
       与对比夏天相比,秋天所看到的只有一片萧瑟。虽然寓意的丰收的季节,但对于这些古代士大夫来讲,他们完全感受不到丰收的快乐。人们看到的只是满目萧瑟,继而想到人生命运当中的秋天,所以那种止不住的悲情就在诗词中流露出来。
       很多诗人的诗词,一写到秋天,就充满无限悲情,充满无限愁绪。但是到了一个宋代诗人的笔下,却还嫌秋天的韵味不够充足。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这首古诗就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秋夜》。
        题目当中就告诉我,这是一首写秋天夜晚的诗歌。秋天的夜晚对比其他季节的夜晚,更容易让诗人抒发情感。因为不管是秋天的月亮,还得秋风的凉爽,那都是最有诗意的细节。 
        这首古诗当中的诗人显然也已经感受到其中的美。“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夜深了,淡淡的月光洒满了中庭;露水下降,乾坤清澄,银河耿耿,所谓秋高气爽。白天就呈现出一种比较爽朗的感觉,空气也变得清新,而天空中的云朵更是云淡风轻。 到了晚上,因为有月亮的加持,这样的秋夜更为迷人。
        而且天气冷,甚至还出现了露水,整个乾坤澄清万里,更带给人一种空旷之美。而在这种空旷之美的背景下,诗人也能够看到星河灿烂壮观之景色。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这首古诗最值得品味的还在于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不太一样。
        按照一般人的写法,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则就是抒情了,抒发秋日的苦,抒发秋日的愁,抒发秋天的悲情。 但是诗人反其道而行之,总觉得眼前的这个景色不适合抒发秋天的悲情。
        虽然秋风起,树上的叶子正在凋落。反倒说请凌厉的秋风不要把树叶都吹尽,使得耳中缺少了沙沙的秋声。这样写表面上是说自己不会发愁,有意寻觅秋声,唯恐缺少了引起愁思的秋声。  这样的一种豁达,在古典诗词当中确实很少见。
       刘禹锡曾经写过一首“我言秋日胜春朝”,极言秋日之诗意。那首古诗当中的精彩,这个宋代的诗人也是有意为之,意图追上那首古诗的境界。
        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被认为是昼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间点,是“平分秋色”之时。但各地的温凉更迭大不相同。
        秋分时节,北方已不是新凉,而是轻寒。而塞北秋分时已见初霜,“秋分前后有风霜”,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装”。秋分时节,虽然有了些许寒意,但我还是特别喜欢那句诗:“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夏天被热得昏沉沉的,也被热得特别烦躁。秋分时的一丝轻寒,恰好让人舒畅,恰好给人一种唤醒感,气温体现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
        但再凉一点,便有了草木枯萎的肃杀之气,所以希望这样的天气不要来去匆匆,“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疏朗时节,快意秋分。秋风瑟瑟,一份平静,一场秋雨,棉棉无声,秋阳,照耀着那片枫林;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雨绵绵秋意长。
          岁月,带走了纯真;时光,苍老了容颜;阅历,成熟了心智;沉淀下来的,是一份淡泊的心境。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两件东西,一是开心,二是健康。风华是一指流砂,变老是一段年华。
        岁月不饶人,我们又何曾饶过岁月。青春的时光渐行渐远,不老的心灵依然年轻!未来岁月,春享花香,夏披霞光,秋观圆月,冬赏飘雪,若无烦忧绕心头,便是生命好时节!

       人生就是一种心态,当你淡薄名利,心态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去刻意掩饰自己,不去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自己时,就会无所谓得与失,就可以坦坦荡荡,真真切切,平平静静,快快乐乐地生活。
        人生的道路上,让你怀揣着信念和勇气,不断前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它们。因为最珍贵的不是你现在有多好,而是经过努力,今后的每一天都越来越好!

       人生是一次经历,你可以顺其自然,也可以创造奇迹。当一个人决定灿烂时,山无拦,海无遮。
       人生如戏,总会起伏迭宕;人生如路,总有坎坷回肠;人生如火,总努力的人生是最精彩的。人不必害怕困难,任何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结果,只有尝试了才能看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上一篇: 中秋醉梦酒一壶

下一篇: 我的父亲山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