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平旷 雅舍温馨——墨尔本农庄春游
每见深圳花红草绿,我总想起去年国庆期间游墨尔本农庄的情景。
因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0月鹏城层林尽染,墨市却百花齐放,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郊野,金色的阳光照亮了翠林,平旷的草原漫涌向远山,笔直的道路遥指着南极,我的心仿佛飞越农庄,驰往更远的地方……
不过,那片凝寒的大陆不是本次旅游的目的地,于是我收回心来细察两厢:
蓝天白云映照下,原野风光旖旎,古桉树影斑驳,青草茵茵发亮,未见牧童横笛。牛低头吃草,一嚼一嚼,品味甘甜;羊体毛绵密,咩咩叫着,满山寻觅;马甩甩尾巴,竖竖鬃毛,迎风站立;鸟啁啾灌木,穿越树丛,振翅碧空。扛过冬天的动物,倾情大自然怀抱,尽享春日的欢欣,活泼远甚植物。
从墨尔本国际机场,到该市南郊农庄,车行约一小时。车主即农庄主,健硕的体魄使来客不敢相信他已79岁。驱车转行几段郊区公路后,他手指远方一抹蓊蓊郁郁的森林,不无自豪地说,他的农庄在那附近。
穿过柏树侧列的夹道,来到一座方正、典雅的民宅。车从宅后碎石铺就的停车坪开过,缓缓驶入宽敞的车库。一位70多岁的女房东笑声朗朗迎了过来,此时我恍若见到撒切尔夫人。原来,庄园主夫妇均系英格兰后裔,家族移居墨尔本已传数代。
放下行李,两家游客即在房东热情引导下,兴奋地观赏了农庄大院。大院颇具规模,涵盖东南北域,围墙有实有虚,可睹远山风采,花树盛放满园,桌椅配置雅致。细心一看,大院侧门还披挂红花绿叶,洋溢浓情蜜意,使人如临婚纱摄影基地。
此宅坐南朝北,呈王字形结构。南北各有两房,均连会客室;中部餐厅、厨房各二,其一摆放一台木质钢琴,另一置放一橱家庭组照;会客室、餐厅均设壁炉;长廊笔直,贯通南北。客房居南,为抵挡南极刮来的寒风,在南院之外砌了砖墙;主房居北,为接纳赤道吹来的暖气,房外不砌围墙。宅东大花园木栅虚横,铁门镂空,尽纳紫气;宅西停车坪柏树森严,列成厚屏,足抵烈风。谁能不认这是高雅、温馨的理想居所?
午餐,吃英格兰风味食品(如炸鱼薯条等)。房东的饮食习惯,延续了祖籍国的传统。外来移民带来不同的饮食习惯(如意大利披萨、美国烤鸡、中国火腿、日本料理等制作和食用),使居民的生活情趣更趋丰富。墨尔本现有233个国家、地区的移民,使用180多种语言。海纳百川,使该市文化异彩纷呈,服饰、音乐、电视、电影、舞蹈等均领潮流。
“你见过袋鼠吗?”女房东问。看我听不懂她的话,她就弯下腰往旁边一跳,一跳。我恍然大悟,急忙答:“没有”。于是,农庄主驱车几十公里,把两家游客带到袋鼠公园。此地,天空格外蔚蓝,白云悠然飘过,碧湖春波荡漾,古树映日生辉,但我一心寻觅袋鼠,不太在意如画春景,终于在疏朗的林木下,在泛青的草地上,始见袋鼠真容。袋鼠像一只特大的老鼠,但可单腿独立,育儿袋可容一只幼崽,行走一顿一顿,喜欢趴在草地晒太阳,这时远看又像羊、狗。见我们走来,袋鼠抬头观望,神情惊恐,胆小的大步“顿”离,胆大的原地不动。
公园游归,再探庄园。房东领我们去看未至的院场。沐浴夕阳余晖,南院美景尽展:
金桔挂果青枝,红瑰掩身绿叶;青松夹道成荫,弱柳垂地为丝。郁金香含苞欲放,君子兰摇曳生风;油菜花灿若繁星,夜来香润物无声。
我以为这个农庄就一宅三院,附停车坪。房东驾越野车载客人去赶羊回圈时,我方知庄园连着浩瀚的牧场。几平方公里的青青牧场,绿锦般铺展在平坦沃野,棋盘似网格为十块区域,与茁茁茂树、郁郁远山、悠悠碧空,立体成画,意境高远。由于栅栏区分,农庄主每至一域,都先下车打开栅门,在牧羊犬的辅助下,让400多只羊有序通过,后关闭栅门,鹞子翻身上车落座。耄耋老人身手敏捷,管理有方,使客人无不惊叹!
我不禁沉思,这对老人儿孙满堂,又有国家高福利保障,本可迁居城内,安享晚年,却扎根远郊,勤耕荒原,不惧寂寞,不辞劳苦,为社会创造财富,让自己诗意栖居,使我想到搏战深海巨鱼的倔强老人,又使我想到醉心田园风情的出世诗人。
墨尔本早春昼暖夜寒。白天,游客沐着阳光奔向草原,感觉南极近邻仍是温馨世界;夜间,游客与东道主共晋晚餐,寒气来袭,使人顿感春寒料峭,体会到此地昼夜温差较大。此时,庄园主按下开关,壁炉内炭火渐红,室温随之缓缓升起,餐桌上觥筹交错,主客间笑语盈盈。清晨,两家游客初识,由随团导游分至庄园主家,三家人素昧平生,但经一天聚游,都已宛若家人,使我感叹旅游活动亲和力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在墨尔本得到印证,而两家游客夜宿庄园主家,更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得以深入交流。
农庄游是乡村旅游重要方式,为农牧业、旅游业跨界融合成功载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欧美,后逐渐推广至世界各地。墨尔本农庄游景观美、设施好、内容丰、人情浓,令各国游客心向往之。中国农庄游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步较晚,但凭借优美山水、丰富人文、辽阔幅员、众多人口,将后来居上,灿烂若锦。我们要学习墨尔本等地农庄游好经验,结合国情乡情融合创新,树起中国特色农庄游品牌,造福中外游客。
上一篇: 大地葱茏 蓝山叶红——生态澳洲之多彩悉尼
评论[6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