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启蒙情深——怀念杨奔先生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68 次更新:2024-08-30 举报


 

叶永烈拜见杨奔老师叶永烈拜见杨奔老师

  

编者按:“亲手扶我踏上文学路,甘露润苗永记启蒙情。”著名作家叶永烈教授向家乡读者讲述他与他的文学启蒙导师——我县已故作家杨奔的一段鲜为人知往事。

 

叶永烈回忆:

几乎很少有人以这样的方式表示对于逝者的怀念之情——把逝者五十二年前写的一封亲笔信以及信封传真给逝者的家属。

那是在2003121日早上,文友林勇从温州苍南打来电话,告知不幸的消息:杨奔老师凌晨四时病逝。我当即写下了这样的挽联,悼念杨奔老师:“亲手扶我踏上文学路,甘露润苗永记启蒙情。”写毕,又找出杨奔老师在1951418写给我的第一封信,连同那个印着《浙南日报》四个大字、写着“铁井栏29号叶永烈小朋友收”的信封,与挽联一起传真给杨奔老师亲属。

《浙南日报》(即今日的《温州日报》)是我文学创作的起点,而杨奔老师则是扶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启蒙导师。1951年,11岁的我正在温州上小学六年级。离我家不远处,是《浙南日报》社。报社门口有一只大木箱高挂着,上面写着“投稿箱”三个大字。我常常从那里经过。我不知道这“投稿箱”是什么意思。听别人说,只要把稿子投进箱子,如果写得好,报纸就会登出来。我不由得心动了。每当我走过那只投稿箱前,那箱子仿佛在向我招手。

正在念小学六年级的我,有一天忽地写了一首小诗。写好以后,我踮起脚,把稿子悄悄地投入那只在我看来颇为神秘的箱子里。

过了几天,我收到平生第一封信。信封上印着“浙南日报”四个红色大字。我至今珍藏着这封信。信的全文如下:

叶永烈同学:

你的稿子收到了,已经读过,很好,我们要把它放在下一期报上(《人民生活》副刊)登出。登出以后,一定送一张当天的报纸给你,好不好?还有稿费。希望你以后多多写稿子寄给我们,我们十分欢迎。稿子写好后可以寄《浙南日报》副刊组,或者你自己送来都好。你在什么学校读书?几年级?有空望多通信,把你自己的感想告诉我们。祝进步!

                                                     浙南日报社副刊组

                                                      1951年4月16日

 

杨奔写给叶永烈小朋友的信杨奔写给叶永烈小朋友的信

 

我看完这封信,心儿怦怦跳着。我真想去见见给我写信的人,可是,我年纪小,胆子小,不敢去,也不知道给我写信的,究竟是编辑叔叔、伯伯,还是编辑阿姨。我只看见信末盖着长方形的蓝色公章。我写了一封回信,回答了信中的问题。信,还是扔进那只神秘的大木箱。

十来天之后,1951418日,我放学回家,我爸爸笑容可掬地叫唤我:“阿烈,快来看报纸。”啊,见报了!这首小诗总共只有七十个字,今天读来,就像见到自己小时候嘴里含着手指的照片一样。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顺口溜。

这首小诗,也就成了我的“处女作”。后来,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时,那入会表格上有一栏“何时开始发表作品”,我就写上“1951428日”。不久,我收到了九千元人民币稿费。这是我平生的第一笔稿费。需要说明一句的是,当时用的是人民币旧币。一万元人民币旧币,相当于如今的一元人民币。九千元人民币旧币,也就相当于今日的九角钱!

第一次投稿,就幸运地遇上一位热心的编辑,就顺利地发表在报纸上,这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小诗的发表,我居然“连升三级”──从一个普通的少先队员,一下子升为大队宣传委员,佩上“三道杠”臂章。老师、同学都知道我喜欢写作,于是,少先队办壁报、黑板报、油印小报之类的事,都落到我的头上。这对我是极好的锻炼。

虽然我知道,在离我家不远的《浙南日报》社,有一位热忱的编辑老师在关心着我,扶植可是,我却不敢上那里去。那个年代,报社编辑给作者写信,在信末盖上个公章。我深深怀念着那位热心的、不知名的编辑。我精心收藏着那些信件和那些用铅字印出来的最初的作品。后来,我不论考上北京大学,还是由北京到上海工作,一直带着这些“珍品”,直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抄走。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直到1980年,还一大包抄家物资,我惊喜地发现,那些“珍品”居然完好无损!我重新细阅那些珍贵的信件,抚今忆昔,不胜感慨。我始终感激那位我从未谋面的热心的编辑。不久,正巧《温州日报》派记者许云岳来上海采访我。我说起《温州日报》当年对我的培养,怀念那位恩师,便将那封信复印,请《温州日报》的记者带回去,请编辑们辨认是谁的笔迹,帮助我寻师。

事隔将近三十年,报社里人员变动很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干部的更新,一茬又一茬,报社许多人不认识那位老编辑的笔迹。复印件到了报社总编手里。总编在报社工作时间很长,认出了那笔迹。他说:“这是杨奔的字!”杨奔,当年《浙南日报》的副刊,正是由他一人编辑。

从编辑部的来信中,我知道了关于他的大概情况他从小家贫如洗,只读完小学,曾跟人学过雕刻,塑过菩萨,能写也能画。从十六岁起,当小学、中学教员,发表过一百多篇散文。四十年代的*党员。他在《浙南日报》只工作了一年,由于政治上的冤屈,被调离报社,到一所中学去当语文教员,如今已经退休,住在温州远郊的苍南县。他近年来出版了集子,发表过几十万字的小说、散文和诗歌

根据报社提供的杨奔先生的通讯地址,我于1981310日,向他致函问候,感谢他在三十年前曾向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伸出温暖的手。不久,我收到了杨奔先生的来信。笔迹是那么熟悉,与30年前给我的信上的字一模一样。出人意料的是,他对30年前的往事,看得很平淡。他自称不过是个“文学理发匠”罢了,对于发表我的小诗,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已!

杨奔先生感慨万千,在信中这么写道:我是在一九五Ο年底到浙南报编副刊的。我是农家出身,小学毕业后便失学,靠自学从十六岁起便做了小、中学教师,弄过文学。解放初期做过一段新闻工作,到1953年便要求回老岗位做中学语文教师。前些年更受尽迫害。“四人帮”粉碎后才回到温州,参加全国性的《汉语大词典》编写工作,在温师专兼了点课。去年已办了退休(因为患了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现在不过是借用。

给您回信的事,经来信提起,回想犹历历在心。我是温州平阳人,对东瓯乡土颇多眷恋,编副刊时,原想在温州能发掘些写作人才,培养出一支文艺新军。可是事与愿违,来稿寥寥,使我感到十分寂寞。收到你诗稿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同时又因为自己也在这年龄时有两篇文章被上海某书局(春明?)收入范文集子,结果不但没有收到原书和稿费,而且连一封信也没有这很伤了我的心。所以在自己干这工作时,就发愿不使自己愧仄,不使作者生气,对来稿只要略有可取之处,都立即给作者写了回信,让他安心并得到鼓舞。何况你当时这样年轻和“勇敢”(!)。可是,当时对你也并非具有慧眼发现你的才华。你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当然由于本身的天赋和主观努力,这封信或许是个小小的契机,至于过高估计它的影响是不必要的,也使我不安。

从此,鱼雁往返,我和杨奔老师之间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我真想见一见这位心仪已久的老师。1987年春节前夕,我和妻子、长子一起回到故乡温州,赶到龙港镇。我终于见到了杨奔老师。这是老编辑和当年的小作者见面,喜悦异常。我对杨奔先生说的第一句话是:“哦,我们神交三十六载,今日第一次见面”。

 

十年之后19974月,我又一次和妻子一起,从上海去温州看望杨奔先生。杨奔先生由于夫人故世,已从龙港镇搬到灵溪镇女儿家居住。这一回和杨奔先生见面,竟然“挖”出了一段令人惊叹的“缘”——我的妻子姓杨,乃温州平阳县张家堡人氏,而杨奔先生也出生在这个村子里。我从妻子的祖屋后门沿河走了一百多米,村里人告诉我,那里就是杨奔先生的旧居!我的岳父杨悌,曾留学日本中央大学,家中藏书甚丰。杨奔先生年轻时,常到我岳父的书房里小坐,并且向我岳父借书。我走访村里的杨氏宗祠,从杨氏家谱中查出,杨奔与我妻子家还是亲戚呢。按照家谱排辈,我应是杨奔先生的叔叔辈!然而,在我十一岁的时候,这一切都无从说起!当我见了杨奔先生,说起我们之间的这段奇特的缘份时,他哈哈大笑起来……我十一岁时发生的这段故事,不仅决定了我这一辈子将以写作为业,而且竟为十一年后我的婚姻也带来奇特的缘份!

就在杨奔先生去世的十天前,我应温州图书馆之邀,从上海回到温州作讲座。吉林卫视的摄制组闻讯,随同我一起回温州,跟踪拍摄《回家》节目。理所当然,他们要去《温州日报》社采访当年如何发表“叶永烈小朋友”的第一篇作品。1117日,《回家》摄制组和我来到《温州日报》大楼,在那里拨通了苍南杨奔老师家的电话。当时,重疴在身的杨奔老师,尚能亲自接电话。在电话中,他告诉我,已经从医院回到家中,目前正在家中休养……《回家》摄制组拍摄了通话的全过程,由于用免提通话,所以他们录下了杨奔老师的话音——没想到,这成为杨奔老师留下的最后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20911  来源:苍南新闻网(略有删节)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