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悲剧与文学(65)

作者:周占忠 阅读:64 次更新:2024-08-11 举报

说两谛不相离,比较准确。说两者一体,就不一定准确。说钗黛不相离,贾政、贾宝玉不相离,是说她们(他们)相反相成,不是说他们就是一体一个样。具有中道智慧的人,在微观的某一具体态度上,也会走极端,持最鲜明的立场与态度,如嵇康对于司马氏政权,他就持守这种极道。但是在宏观的整体的人生态度上,即在真谛与俗谛的关系上,他却持守外不殊俗,内不失正的中道。对鲁迅我也作如是观。我们看到他对具体的一件事或一理念,常持极端的彻底态度,例如主张痛打落水狗,主张一个也不宽恕等,但在真俗两谛的人生抉择中,他又恰恰符合中道智慧。李泽厚用“提倡启蒙,超越启蒙”八个字来概括他,非常准确。前者属于俗谛,后者属于真谛。他热烈地拥抱是非,积极地介入社会,充当启蒙者与救亡者,这是俗谛。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前,鲁迅研究者强调世俗鲁迅的这一面。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新学人则强调鲁迅孤独的具有现代感的一面,几乎把鲁迅描述成一个存在主义者。其实,完整的真正的鲁迅是两者的统一体。他既全身心地关怀社会,投身变革社会的事业,自始至终从未丢失过参与社会的热情,但又能从世俗生活中抽身,进入形而上思索,而且是充分个人化的思索。非常了不起。所以鲁迅既不同于陈独秀等,也不同于克尔凯郭尔。两谛不相离,这才是鲁迅的特色,也才是鲁迅伟大的地方。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