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写实随感

作者:王维宝 阅读:57 次更新:2024-08-09 举报

写诗随感 ㈢

王维宝


  写格律诗词首先要解决用韵问题。


  诗词用韵分旧韵类(平水韵、词林正韵)和新韵类(中华新韵、中华通韵)。有人认为旧韵好,理由是“正宗”、“经典”;有人认为新韵好,理由其一是旧韵里好些字的读音及韵律“时过境迁”,与现代普通话极不适应;其二是我们写诗是给活人看的,不是给几千年前的“骷髅”看的;其三是最重要的原因,旧韵种本身存在许多谬误。


  我的偏爱是新韵。慢慢听我道来:


  “诗遵平水,词依正韵,曲用中原音韵。”这句话被某些固守旧韵的老作者视为金科玉律。在他们心目中,尤其是平水韵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不可触动、不可动摇。


  平水韵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是南宋淳祐壬子年(公元1252年)平水人刘渊刻印发布《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共107韵,因刘渊为山西平水籍故称“平水韵”,此书已失传;二是金代平水书籍官王文郁编《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分106韵,成书时间比刘书早23年;三是金代平阳人毛麾创编平水韵,时间更早于刘、王二人。


  平水韵因平水而得名。据考,平水应为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因地处平水之阳而得名。宋金、明清时期设平阳府,王文郁曾任平水书籍官一职。金元时期平阳是北方文化中心之一,地位仅次于元大都,雕版印刷业十分兴盛。平阳雕版中最著名的《平水韵》当时风行全国,成为后来历代诗人作诗押韵的依据,有“平水诗韵行天下”之说。平阳所印书册,常标以“平水新刊”,亦即“平水韵”。


  《平水韵》首编者究竟是谁今已无法定论,可以确定的是《平水韵》是将宋代《礼部韵略》中已注明“同用”的韵部合并编成的。所谓的“平水韵”,并不是一部韵书的名称,而是宋代以后使用的分韵、诗韵系统,这个系统的韵书自宋至清,今天网络上有名可查的就有几十种之多。这个系统的韵书都源于《切韵》,属于《切韵》音系的韵书。


  平水韵在今天被称为“旧韵”,以区别于现代人编的新韵。2001年中华诗词学会倡议声韵改革,2005年颁布《中华新韵》(14韵)。《中华新韵》以普通话为基础,以《新华字典》注音为依据,以“同身同韵”为划分韵部的标准,与《平水韵》双轨并行,同时作为诗坛的正式韵书。对于旧韵书,中华诗词学会提出“双轨并行”的方针,提倡使用新韵,不反对使用旧韵,但在同一首诗中,新韵旧韵不得混用,使用新韵应加以注明。


  其实,新韵的出现并非自《中华新韵》(14韵)开始。1934年,北平人文书店出版黎锦熙、白涤洲编的《国音分韵常用字表》(又名《佩文新韵》)。1937年,张洵如据北方戏曲韵辙编成《北平音系十三辙》,分韵13部,世人简称“十三辙”。1941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中华新韵》,分18韵部,因时值抗战未能通行。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华新韵》增注本。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诗韵新编》仍分18韵部,但未能排除入声。此书197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1984年再修订,1989年发行第二版。2005版《中华新韵》取消了入声,分韵也比旧韵更简单、更宽泛,更能促进诗词创作。


  是因为新韵没有悠久的历史,还是因为新韵不够科学合理呢?新韵能够代替平水韵吗?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必须指出,某些古韵崇拜者视古韵为“经典”,为了继承经典要求现代人必须用“古韵”创作诗词,实乃认识误区。


  什么是经典?“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经典核心价值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改变的事物。


  然而,“平水韵”并不具备这个特征,明显缺陷是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部性。


  在诗词(歌)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有的在劳动人民中代代流传。这些能够流传万古的优秀诗词作品才具有经典的特征,是经典。而且经典诗作的本质与内涵,是作者所记载的时代背景,表达出的政治倾向、思想感情、亲情与友情,独特的艺术风格等,因为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然而,这些诗词作品所使用的韵种却是不断改变的,诸如广韵、切韵、中原韵等几度衰亡。就某一个韵种而言,也在不断地演变、修正,到了特定的历史时期,甚至被更加接近“本体”音韵的韵种所替代。打个比方:如果把这些古典诗词作品比作永不贬值的“财富”,那么某韵种(如广韵、平水韵、中华新韵)便是历史长河中某时期的一条船(载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载体的船难免破损,破损就得修复,一旦失去了修复的价值,就得换用新材料造一艘新的大船,人们从历史的长“河”里捞出这些货真价实的“财富”,放进新船继续前行。


  从人的思维方式来说,迄今为止每一个韵种的创建都是主观的产物,不是客观的呈现。比如韵种设计者们先是把“平水韵”中的若干所谓“邻韵”合并,先后形成了“词林正韵”“中华新韵”,前几年又把“中华新韵”中的几个韵部、邻韵,经过重新组合又形成了“中华通韵”,这些动作无不暴露出了思维的主观性在作怪。


  事实上,新中国以前的历代朝政,各地语言并不统一,地方语言千差万别,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地域读法不尽相同。山西平水的创始人做成的《平水韵表》无不打上平水地域局限性、时代局限性的印记,与现代汉语的读音相比,许多字读音是不同的。不仅仅音调(平仄)不同,音节(韵母、声母)也不同,这就导致作为平水韵诗词创作的字库——《平水韵表》本身就有天生缺陷,《平水韵字表》韵部举例:


  上平十灰:灰恢魁隈回徊槐[佳韵同]梅枚玫媒煤雷颓崔催摧堆陪杯醅嵬推[支韵同]诙裴培盔偎煨瑰茴追胚徘坯桅傀儡[贿韵同]莓开哀埃台苔抬该才材财裁栽哉来莱灾猜孩徕骀胎唉垓挨皑呆腮


  去声十卦:卦挂画[图画]懈廨邂隘卖派债怪坏诫戒界介芥械薤拜快迈败稗晒瀣湃寨疥届蒯篑蒉喟聩块惫


  以“去声十挂”为例,“挂”的音节是“guà”,韵母当然是“à”,所以此韵部的所有字韵母必须“à”。


  很遗憾,里面更多的字却非如此,像“卖”字,在平水韵里显然不可能读“mài”,我要追问在“平水韵表”中究竟怎么读?音节的拼读必须符合“?à”,可是这里的“?”找不到。于是有人说了:在用平水韵创作时何必较真?可以“把它按照‘去声十挂’摆在里面,不用读。”


  是吗?我不赞成,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读,再“摆”在你创作的诗中。别人怎么读?难道你在写“哑巴”诗?太不负责任了吧!你又写了一首诗词垃圾!


  固然,用新韵写诗词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未完待续)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