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71-智慧的灯-正文141~142页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67 次更新:2024-07-28 举报

,但部类大为减少。其实隋唐的卷数多,是因为所分卷数份量多,如《大般若经》分成600卷,《大毗婆沙论》分成200卷,并且重译的多。隋唐所译典籍有两大特点:一是重译多;二是密教多。如玄奘大师,共译76部1347卷,其中重译的就有许多;还有不空大师,共译111部143卷,大多是密教典籍。

但须看到,唐代出的有些经论,如《圆觉经》《楞严经》等,以及南北朝后期出的《大乘起信论》等,这些经论对隋唐佛教的影响巨大,也代表了隋唐佛教理论发展方向这些经论强调向自己内心探求成佛之路的修行实践,也为诸大宗派所接受。随着密教典籍译出,中国藏传佛教正式创立,这也是隋唐佛教的另一个重大成就。

 

第六节  宋元明清时期佛教

(一)宋朝佛教概况

北宋、南宋前后历时320年,是秦汉统一后历代王朝中维持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宋太祖有鉴于周世宗限佛打击佛教,影响地区安定,便下令禁止毁佛,并普度行童8000余人,以重开佛教作为稳定北方局势和取得南方吴越等奉佛诸国拥戴的重要措施。

乾德四年(公元966年),派遣僧人行勤等157人游历西域。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敕令高品、张从信到益州刻雕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汉文木版印刷大藏经。宋太宗时,僧尼有了突发性的发展,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全国一次普度行童17万人。至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由国家建立译经院,并组成译经集团,开展由官方直接管理控制的译经活动。至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仅由天竺来汴京贡奉梵经的僧侣就有80人。截止到政和(1111—1118年)初,前后共有译家15人,所译佛教典籍284部758卷,其中密教占大部分。

至宋真宗时,真宗亲著《崇释论》,设想奉佛“十力”,辅俗“五常”,以达到劝善禁恶目的。在全国设戒坛72所,广度僧尼。至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计有僧397615人,尼61240人,寺院近4万所,成为全宋史上佛教最发达的年代。

但此后,佛教发展日渐受到严格限制,僧尼人数开始下降,至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全国僧人仅有220660人,尼3430人。南渡以后,宋高宗采取“不使其大盛耳”的态度,以停止发放度牒,征收僧道“免丁钱”,限制寺院招收新人。

但到了宋孝宗,情况就有些变化。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召上竺寺若衲法师入内观堂行“护国金光明三昧”,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便诏建“护国金光明道场”,僧人高诵“保国护圣,国清万年”,佛教又受到朝廷的重视,对佛教的限制有所放开。总之,南宋各代帝王,出于同一的王权的需要,往往施行一代限制、一代放开的政策,使得佛教的发展趋向平稳。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的普贤菩萨,特别是浙江普陀山的观音菩萨,也都在宋王朝的直接崇奉下,愈益受到广大民众的尊仰。

(二)元朝佛教概况

1206年,原分布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蒙古汗国。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1271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国号“大元”。1279年灭南宋,征服全国,建立元朝。

西藏归顺后,忽必烈支持萨迦派发展,并以八思巴以国师统领释教,从而促进了喇嘛教在藏、蒙和北方汉民地区的传布。此后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