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令人匪夷所思的那些事

作者:班祖恒 阅读:132 次更新:2024-07-27 举报

                   令人匪夷所思的那些事


小区内隔三差五就有所谓“高价”回收手机的人来收废旧手机,有时一个前脚刚走,后脚又有一个来,可是他们大多空手而归。一部手机起码用个三五年,哪来那么多废旧手机?有的人即使有废旧手机,但担心手机里的信息泄露,宁可扔在某个角落让它“沉睡”,也不轻易卖掉,况且说是“高价”,其实每个废旧手机不过二三十块而已。听口音,那些回收废旧手机的人都不是本地人,每天的食宿费用少说也要几十近百元,那么收不到或者说收到很少的废旧手机,而且长住某个地方,那不是入不敷出吗?


还有,几年前经常有些外省来的补漏车队,两三部车浩浩荡荡走街串巷,却没有揽到一单补漏的生意。我想,当地就有补漏的专业队伍,而且都是有门店的。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找补漏人员,当地有门店的应该是首选,不然出了质量问题,那些流动的补漏人员到哪里找去?做这样的跨省生意划算吗?后来听人说,这些补漏车队是以“补漏”为幌子,实则干的是拐卖儿童的勾当。人们知道了这些补漏车队的真实面目后,提高了防范意识,这些人也就无从下手,不久也就销声匿迹了。


说到“补漏”,我倒是想到另外一件有关的事。我爱好写作,因而每天漫步运动成为观察生活发现素材的重要来源,县城的各条街巷我时常都要走一走。忽然有一天在一条街道看到一个刚开张的“补漏”门店,门口竖起一张广告牌,写着经营范围什么的,下面联系人标注“某某站长”和联系电话。


我有些好奇,从联系人标注的职务看,很有些官方的意思。于是,我问了一位业内人士,那位业内人士告诉我说,我们这座小城官方没有这种机构,那些补漏站都是私营的,可见那“站长”的职务是店主自封的。于是我想,既然不是官方机构,联系人何不标注“某某老板”或“某某先生”更妥当一些呢?


更离谱的是,大概一个月后,在另一条街上,我又看到了一个新开张的猪肉摊,旁边也竖有一张广告牌,广告牌里声称猪肉摊售卖的猪肉,都是农村农户自养的土猪肉。是不是土猪肉我不知道,但广告牌的联系人也写着“某某站长”以及电话号码,我似曾相识,后来跟前面说到的那个补漏站的广告一对照,名字、电话号码果然是同一个人,再仔细看人,猪肉摊的老板就是补漏站门店的店主。意想不到的是,不知何故,那个猪肉摊只经营两个多月就停业了。


如果说,补漏站门口广告牌写着“某某站长”还情有可原,与“站”有些沾边,可这猪肉摊与补漏站是隔着一条街的,而猪肉摊又不是“猪肉站”,两者之间一杆子打不着,难道小城里的每个人都认识你这个“站长”吗?这样一想,是不是有些搞笑呢?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60后,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说集《市井偶拾》、报告文学集《浪海观潮》。

上一篇: 忆从戎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