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文/李文君(江苏)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文/李文君(江苏)
读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片遥远的山林之中,与鄂温克族人共同经历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这部作品带给我一种深沉厚重的沉闷感,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让我无法从那种近乎原始的生活中抽离出来。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脑海里经常出现那一幕幕难忘的画面。勇敢的鄂温克人骑着驯鹿背着猎枪穿行在山林间勇猛狩猎的血腥画面,还有烧火煮驯鹿奶的场景。夜幕下,星星和月亮透过伞状样尖尖的希楞柱顶的缝隙,撒下朦朦胧胧、浪漫而迷人的光晕,诱惑着男人和女人的情欲,制造着一阵一阵的高潮和酣畅淋漓的风声,是那么的美妙极致。同时热烈的风声里也演绎着鄂温克族人的生命的延续和传承。而林克和达玛拉的爱情,是那么的美好浪漫而又令人向往。
而我也耐心地跟着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我”小乌娜吉的自述口吻,讲述了鄂温克族人在中俄边界上的生活和抗争,展现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美好的爱情。小说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灵的关体贴,以及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女主人公“我”是一位勇敢、坚韧且善良的女性,也是鄂温克名族的一朵瑰丽之花!
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一个与现代社会截然不同的世界。驯鹿、狩猎、扑杀野兽,这些在现代人眼中充满野性和危险的活动,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肉是他们餐桌上的常客,而动植物的毛皮则是他们服饰鞋袜的主要材料。这种看似原始的生活方式,却蕴含着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鄂温克族人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的族人,无论大人和小孩生病绝不会下山请医生看病。他们是用自己的方式医治救人,请族人里的“萨满”相当于巫师和接近于医生的身份来跳神去除病痛。这种近似于原始部落的跳神除却病痛显然不是科学的。然而在他们那个年代的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习俗里,也未尝不可。即使不能彻底的为病人解除病痛,那也只能尽人意抱着侥幸心理希望有奇迹发生。萨满穿上神衣跳神的时候,是连续不停地跳几小时,是很危险的,甚至跳神的萨满自己也会丢掉了性命。其实鄂温克族部落,这原始跳神去除病痛的方式是万万不可取的。然而,在他们闭塞交通几乎与外界隔绝的部落里,不请萨满跳神又怎么能救人一命呢?
有时想到鄂温克人经年累月的生活在原始山林间,思想还是近似原始人!跟山下人的思想认知和生活是完全脱节的不一样的。而且鄂温克族人的主要生存食物是动物的肉干、驯鹿奶和少量面粉。他们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依靠饲养的驯鹿和守猎为生,他们部落的人是与驯鹿共生存的。假如,让他们有一天离开了驯鹿他们将无所无所适从。或许,这就是他们的离不开驯鹿为生存的生活吧!
女主人公“我”作为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她的经历和命运无疑是这部作品的核心。她的一生丰富多彩,既有着与亲人共度的欢乐时光,也有着目睹亲人离去的痛苦时刻。然而,正是这种生活的起伏和变化,让她成为了一个坚强而深邃的女性。她所经历的每一个瞬间,都仿佛成为了鄂温克族历史的一部分,让人感叹不已。
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融入现代社会。这种转变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许多人在这种转变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融入现代社会。这种转变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许多人在这种转变中失去了自我,甚至失去了生命。这种悲剧性的结局,让人不禁思考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九十岁的女主人公“我”依然健康地活着,她的存在仿佛成为了鄂温克族历史的见证者。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她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和痛苦,但她却以一种坚韧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着一切。这种精神让人敬佩、也让人感叹生命的顽强和伟大。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鄂温克族族人的坚韧和勇敢。他们虽然生活在近乎原始的环环境中,但却拥有着一种与现代人不同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每一个生命,这种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纯粹和真实。
同时,这部作品也让我思考了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原始文化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部描绘鄂温克族人生活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文化、关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它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文化和传统。感谢作家迟子建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部文化大餐,让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再次感受到那个年代在那个莽莽榛榛的山林中,近似乎原始部落的充满着雄浑之气的鄂温克人的惊险、动荡抑或是悲壮的人生和命运。
作者简介:李云霞笔名李文君,江苏苏州人。文学爱好者,尤喜小说。著有长篇小说《野菊花盛开的时候》《网》。有作品在省市纸刊和中国诗歌网以及公众号网络平台。
上一篇: 大暑(浩热)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