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智慧的灯-正文35~36页
性:一面是明,即悟;一面是无明,即迷。《修阅塔修瓦塔那奥义书》说:“明与无明,为无始无终之存在,是最高梵之所有也”。吴教授说:“凡人当悟时,一切平等而无差别,自契于寂静纯一之本体界;而当其迷时,则差别纷呈,不复见其平等,自沦于动乱繁杂之现象界。彼由梵而出…梵亦有善恶两面,与前所谓我之梵原为清净无垢者已大异,实一可惊之结论也”。还有魔力说、游戏说等等(此处略)。
五、轮回说与诸趣分
轮回思想起源于《梵书》时期,与“自我”论相应,但这种思想被多数人所接受是在《奥义书》时代。那时开始被婆罗门哲学家所采用,并使之哲学化。轮回思想的基本观念是“业力”说,而业力说渐趋哲学化,是由当时著名哲学家雅基拉瓦路迦的学说理论所推进。雅基拉瓦路迦说:“(死时)心脏尖端发光,因其光,而‘我’或由眼、或由脑天、或由身中其它部分脱去。彼去时,生命亦续去,由是一切生活机关亦去…其时,‘我’被智(思想心理)与业(言行造作)及前生智(前生经验)所捕…而造其他新且美之形,此‘我’或为祖先、或为乾闼婆、或为诸神、或为生主、或为梵天、或为其他有情。人随言(言语思想)动(动作行为)而得种种地位,亦依言、动而得未来之生,诚以善业之人则善、恶业之人则恶,依净行而净、依黑业而黑。故曰:人从欲爱而成;以从欲爱而有意向,从意向而有业,从业而有果也。”此观点认为,业力是轮回的根本,而推动业力则始于最初之欲爱;有欲爱就有意向,有意向就有行为,有行为就有果报。
《奥义书》说轮回范围有人、天、神、鬼及一般生类,而大体上划分为三道:天道、祖道、第三道。1、天道——即诸神居住的地方。在《吠陀》时期,神的地位至高无上;从《梵书》时开始,神的地位逐渐动摇;到《奥义书》时,神的地位大为低落,认为跟迷界有情一样,一同进入轮回。2、祖道——是人类祖先住的地方。认为人死后与祖先同住、或轮回转世为人、或升入天道。3、第三道——是恶人死后住的地方,有解作兽道或地狱,是人天以外的恶道。
六、解脱行法
《奥义书》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解脱,它所阐发的学说思辩,无非是开显解脱之道。《蒙塔卡奥义书》说“知彼最高之梵者,彼当即为梵”,此说“知…当即为梵者”,意思是用大智慧而直下悟了。此智慧是离言语、绝思虑的一种绝对智,即豁然彻悟,直下承当明白“我即彼(梵)也”。
但要达到“知梵”境界,须依相当顺序修行,具有相当身心修养。所以《奥义书》时期,虽然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主义、祭祀万能主义、婆罗门至上主义”等三大纲领教义开始动摇,但是行者们仍然遵守道德宗教生活制度,不排斥道德祭祀。只是各种《奥义书》所列的修行德目不一:有以苦行、慈善、正行、不杀生、实语等,为行者五大义务;有以真实、苦行、自制、寂静、慈善、义务、生殖、火祭、祭式、思念、遁世等为道德宗教生活十二要素,等等。
在道德宗教生活十二要素中,“遁世”最为行者所持重。吴教授说:“在遁世中,以直达于梵我真体正修行法则是‘禅那’(禅定)‘瑜伽’,即将身心合于一处,让心离一切动摇而静行内观修行法。此行法是远离市井,入于森林或洞穴,端坐调整呼吸,将心集于一境,念能直达梵之神境的‘唵’字密语,达于恍惚之状态,遂坚信为近于梵矣。如是种种修行,念念不怠,则垢腻烦恼渐薄,
上一篇: 叶天来将贺铸的《芳心苦》玩成五言律诗
下一篇: 20-智慧的灯-正文37~38页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