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渚二十里
河渚二十里,乃是《南漳子》所言。《南漳子》为清代著名学者孙之騄编撰。孙之騄(生卒年月不详),仁和人,字子骏,亦作子晋,号晴川,博学好古,尤专于经学,在河渚结庐而居,靠近南漳湖。《南漳子》可谓是孙之騄对家乡的纪实。
那么,二十里河渚在哪里?
清人沈绎祖(孙之騄之姻弟)为《南漳子》作序,曰:“河渚在西溪之北,古之南漳湖。”据称,古南漳湖东接古荡,西至闲林埠,承接闲林和留下一带的诸山之水,遂成大湖。
比《南漳子》稍迟些的《西湖集览》(清人丁申丁丙辑),记录比这更为详尽:“河渚,本名南漳河,亦曰涡水,俗称河水,在西溪东北,沙屿潆洄,荻苇掩映,又曰‘蒹葭深处’,再进为深潭口,高僧名士蝉联居隐,四周断岸,非棹不能渡;旧有刘雪符‘淇上草堂’,冯梦祯‘西溪草堂’,虞清熙‘宜园’,洪钟‘洪园’,陆阶‘白凤书斋’并废。”
更为直捷的,自然是当下的表述:“河渚是杭州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东北部,主要入口在西溪湿地的福堤,距离西溪湿地福堤文二路入口四百米左右。”可这跟明清时号称“二十里”的河渚相比,明显地小了一大圈。
一
紫荆花路在西溪东北,其南段,跟西溪湿地公园(一期)仅隔着一条紫金港河和紫金港路。
十年前,我从卖鱼桥搬到紫荆花路9号,当时感觉这路名好美,没有一丝老街旧路的市井气。打听它的过去,有人告诉说,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大片大片的田野哩,哪有什么路名街史?
说实在的,当时我还没见过紫荆花,以前倒是在家乡观赏过超山的梅花,果园里的桃花、枇杷花、杏花、梨花、石榴花、樱桃花。朋友带我去找紫荆树,指着一株多干、细枝的绿树说:“喏,这就是。”细看一番:树叶阔大,圆整,呈心形,在光滑、深黄的枝干上,挂满了一串串豆荚般的果实。此刻,只听见大树上的知了不停不歇的鸣叫声,该是仲夏时分。
冬日刚过,紫荆闻春而绽。在紫荆花路路边、紫金港河游步道旁、9号大院里,一株株紫荆树的枝干上布满了盛开的紫红色艳丽小花,一簇簇、一串串,挨挨挤挤,密密匝匝,像一团团完全燃烧的火焰。紫荆花开得太盛太密,已没有了绿叶生长的余地,但满树的嫣然让四周浓浓的绿荫一烘托,更显其绚烂、夺目,让路人惊艳不已。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当我开始关注紫荆树和紫荆花时,便发现了李白《上留田行》这首乐府诗。诗人借用南朝吴钧《续齐谐记》中的一则传说,以一整节的诗句,表达其中兄弟和睦、家业兴旺的深意。
2016年初夏的一天,G20峰会前夕,我从精心整治过的紫荆花路西侧走过,忽见面对紫金港河南段一片不大的平地上,新镶嵌上了一块长方形的地雕,铜质,以深褐色作底,凹凸造型,微微凸出地面部分的顶端,有一朵盛放的紫荆花(洋紫荆花)雕塑(如上图),左右是丰茂的树木,自然不缺紫荆树。
地雕近旁,有一座飞檐翘脊的朱红四角小亭,小亭里有一围美人靠,紧依着紫金港河。马路南端,一段横亘其间的北高峰时隐时现,忽明忽暗。马路上,天空高阔,云淡风轻,车辆川流不息。
我好奇地站在地雕前,仔细观看铸就在厚重底板上,微微凸起的一组竖向排列的铜质文字:
紫荆花路规划建设,恰逢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为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谨以香港特别行政区 区花“紫荆花”作为路名。
原来如此。
仔细地看过这一地雕,认识了这段历史,对这条二十年前建造的新街路何以取名紫荆花路,及其显示的象征和纪念意义,不会再有什么疑问。
二
紫金港河南接古时称西溪的沿山河,北连余杭溏河,连同西溪河、五常港、蒋村港、莲花港、严家港、顾家桥港等港河一起汇入西溪,形成这一带著名的“西溪诸河”。
现今的紫金港河,尤其近沿山河一段,依然静谧美好,水乡味十足。
清晨,天刚放亮,套一件橘黄色救生背心的河道清洁工,独自站立在小船上,挥动一支长长竹柄的大网兜,边划开水面,边忽左忽右地从河面上打捞起枯枝败叶,不住地往船舱里倾倒。小船过后,水面变得更加洁净、明亮。
一艘水上巴士准时驶来,一路掀起一道道水波,轻轻地拍打着寂静的河岸。岸边人影稀疏,偶有散步者,走得轻松自如。
上世纪末,浙大、杭大、浙农大、浙医大四校合并后,浙大新校区选址紫金港,毗邻紫金港河和西溪湿地。新校区建成后,紫金港社区跟着成立,社区除了港湾家园和圣苑两个住宅小区,44幢公寓楼外,全是浙大新校区的地盘。这里,水面积接近总用地的五分之一,河、溪、湖、岛、潭、沼泽之类,镶嵌在一座座设计精妙的各色高楼大厦之间,尽显古河渚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
2008年5月25日下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校内举办讲座,由非遗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吕洪年教授主讲。吕先生原先在杭大中文系执教《写作》,课余研究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并成为这一领域的知名学者。因为同行,两校又离得较近,时有耳闻。
他所作的讲座自然“三句不离本行”:紫金港的历史与民俗。
讲座开头,先作一番感叹:“从过去一个西湖西北翼凹陷的水网河渚,变成今天这样规模宏大、高楼林立的新校区,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杭州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随后,扣住主题侃侃而谈,在谈及营造浙大新校区传统文化氛围时,一堆名言脱口而出:“最好的办法,不是到什么地方去挖一块古建筑来,放在我们的紫金港校区,而是要恢复与适当修建一些本地原有的建筑物,仿建与重建横山草堂、泊庵等,说明我们的新校区没有人为地割断历史、割断文脉。”
三
丁申(1829--1887),原名丁壬,字竹舟,号礼林。丁丙(1832-1899),字嘉鱼,号松生,晚年号松存。丁申为兄,丁丙为弟,晚清钱塘(今杭州)人。
孙之騄《南漳子》云: “河渚二十里,无罢民,亦无达人。”丁申、丁丙自然跟“不从教化、不事劳作”的罢民搭不上边,但也称不上达人。他俩藏书世家出身,皆为诸生,没有一官半职,却都嗜藏书如命。清咸丰七年(1857),丁申、丁丙父母双亡。之后,兄弟俩在留下石人坞建家祠,位置在坞东南的山脚下。坞北,有一条辇道大路,往西可直达留下镇。家祠取古人“欲养而亲不逮者,尝以风木为喻”之意,起名“风木庵”。风木庵“屋之左右,古木幽修,从篁掩映”,“村居错杂,饶有田野风味”。
丁申、丁丙兄弟被后人念念不忘,在史籍上重彩浓墨,其缘由皆因《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纂修,由纪昀(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仅有手抄本七部。清朝廷专门为其建阁深藏,世人难得一见。杭州文澜阁也是为珍藏幸而所得的其中一部而建。据时人记载:“阁在孤山之阳(南麓),左为白堤,右为西泠桥,地势高敞,揽西湖全胜。”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底,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为解天京(南京)危局,以“围魏援赵”之计,率兵第二次攻陷杭城,并占领近三年。此前,丁申丁丙已避居城郊留下风木庵。
冬日的一天早上,坞里的薄雾尚未完全消散,丁申沿着辇道大路前往留下,忽然发现镇子上的店家和沿街叫卖的小贩,用来包装食品的,竟然全是《四库全书》的书页,大为惊讶,继而又痛惜不已。他急匆匆赶回风木庵,找来丁丙商量对策。兄弟俩估计城里的文澜阁已遭劫难,《四库全书》散佚严重,不少落入民间三教九流之手,遂决定即刻进行抢救。他俩一面雇人不顾兵荒马乱在城里城外四处搜寻捡拾,委托朋友向私家、商贾高价求购,一面想方设法带人冒险潜入文澜阁,将阁内剩余的《四库全书》及其他藏书,分批转运到留下,藏在风木庵里。据称有8140册之多。
在太平军撤出杭州后,毁于兵燹的文澜阁于光绪六年(1880)在旧址上重建,次年落成。丁申兄弟随即将搜寻、收购和补缀残帙所得书籍近万册送入阁中。
从丁申在留下街头发现《四库全书》散页,到兄弟俩搜求、抢救得来大量散佚书籍,以及之后出资请人补抄家藏及“天一阁”、“抱经楼”等五省十七家藏书楼所藏的残籍,令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恢复十有七八,期间整整二十七年。其历经艰险,克己负重,不可名状。
因主事抢救文澜阁散佚书籍,丁申获朝廷四品顶戴的特赏。丁氏家祠风木庵也由于贮藏过《四库全书》殘籍而名扬天下。
时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丁申已去世多年,63岁的丁丙顺应西风东渐的时代潮流,开始投资兴办实业。他与湖州南浔富商,31岁的庞元济(字莱臣)合资30万两白银,在杭州拱宸桥桥西如意里合建杭州第一家近代缫丝厂——世经缫丝厂。第二年,又与庞元济等人集资40万两白银,在世经缫丝厂附近开办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厂前身),该厂是杭州最早使用电动布机和当时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
同年,两人又合资8万两白银,在德清县塘栖镇(今杭州余杭区塘栖镇)里仁桥西北的运河边开设大纶丝厂,采用本地盛产的土种三眠蚕茧缫丝。《浙江丝绸史》载:大纶丝厂“缫制九至十一条分的‘金银鹤’牌细厂丝,颇为法国商人欢迎”,“以技工之娴熟,条分之匀”驰名欧美,有“大纶所产厂丝,久为中国诸厂之冠”的美誉。
大纶丝厂属于浙江最早的三家机器缫丝企业之一,该厂商标“仙鹤牌”是我省最早使用的工业企业商标之一。现今,在其原址上遗存有二层厂房两幢,为我国近现代重要的工业企业遗址,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诗人黄宗羲写过一首七言绝句《怀旧》:“桑间隐迹怀孙爽,药笼偷生忆陆圻。浙西人物真难得,屈指犹云某在斯。”诗中提及两个“浙西人物”孙爽和陆圻,一诗句一故事。下面说说曾寓居杭州城西骆家庄,“药笼偷生”的陆圻。
陆圻(1614-?),字丽京、景宣,号讲山,钱塘人,明末清初诗人、名医。
河渚陆氏家族所居陆庄,位于西溪沿山河北,占地六十余亩,四周有河水环绕,靠坐船进出,是陆阶在其兄陆培殉节后,与陆圻、陆坒奉母抚侄居隐之处,河渚著名的“白凤书斋”即在其中。在庄内,“遥望村居烟火数十家,若断若接”,这里就是现今文一西路的骆家庄。
陆圻、陆培、陆阶、陆坒,还有排行第四的陆坦,是明代万历进士陆运昌之子。陆运昌在他们年少时,便看出一丝迹象,说:“圻温良,培刚毅,他日当各有所立。”成年后,两人果然脱颖而出,“圻为长,与其弟培,并有盛名。”陆圻诗名早负,有“‘西泠十子’之冠”的美誉。陆培于崇祯十三年(1640)中选进士,年方二十三岁。
此后,性格刚烈的陆培不堪忍受明亡之痛,不顾家人的苦苦相劝和阻拦,趁人不备,在横山寓庐(现龙坞镇桐坞)近旁的一棵樟树上自缢殉节,时年二十八岁,“海内闻而叹息”。
陆培之妻陈氏,闻讯后也跟着“坠楼”。但“坠楼,不死。饿三日,不死。”在她五十岁时,出身五常洪氏望族,清代著名剧作家、诗人、《长生殿》作者洪昇,特意为“陆太师母”(洪昇年少时曾受业于陆培之子陆繁弨,故称陈氏为“太师母”)作诗二首:“化碧于今二十秋,朝朝含泪掩空楼。黄云城上悲风急,一夜霜乌尽白头。”“回首横山落月孤,吴宫花草久荒芜。□□欲化千年石,不独伤心为望夫。”
陆圻曾为母亲长期治病而知医,明亡后弃文从医。胞弟殉节不久,陆圻参与抗清,事败,剃度为僧,匿迹于苏浙闽一带,后被其母的书信召回,在河渚骆家庄专心探究药理,研习医术,靠行医而养亲,并治愈疾患无数,随之医名大振,病疾者争相请其诊治。据称,陆庄户外,全是陆圻行医四处奔走而穿破丢弃的一双双单鞋。
无端卷入“湖州庄氏史狱案”,改变了陆圻的后半生。
康熙年间,湖州乌程(今吴兴)盲人庄庭鑨,一心想学鲁国史家左丘明,从街坊处买来前明朝天启大学士朱国桢的一部明史遗稿,重金聘请来十几个学人才子,对其加以增删编撰,定名《明史辑略》,署名为己所著,书中有诸多对清朝廷不尊之词。书成不久,庄庭鑨病亡,其父庄允城为之刊行以示记念,不料酿成震惊朝野的“文字狱案”。在当时杭州弼教坊广场处斩的,就多达七十余人,另有数百人发配边疆,受牵连者达千余人。庄廷鑨更是被掘墓开棺焚骨,庄允城惨死狱中后又被处以戮尸。
陆圻原本与此案毫无关联,但庄庭鑨为借用其名望,在《辑略》卷首擅自将他与查继佐、范骥列名参校,遂被株连。后有友人为他们三人辩解,才得以释免。陆氏家族虽饱受牢狱之苦,最终还是逃过了一场生死大劫。
母亲去世后,尝尽人生况味的陆圻发心舍俗,毅然离开杭州骆家庄,前往遥远的广东皈依佛教,后又由释转道。黄宗羲在《思旧录·陆圻》里说:“人有见之黄鹤楼者,云已黄冠为道士矣。”即指此事。
陆圻之子陆寅入山寻父。一次,与父相遇,苦苦央求其回家替祖母祭墓,陆圻应允。父子一道回到杭州骆家庄,此刻,正是陆阶遭受心痛病折磨之时。陆圻祭过母墓后不忍离去,耽在陆庄与陆阶同处一室,悉心为其治疗,八个多月后陆阶病愈。之后,他了无牵挂,随即辞别胞弟,前往岭南丹霞山。不料这一去竟杳无音信,不知所终。
陆寅依然跋山涉水四处寻父,“凡荒崖绝壑,深林穷谷,靡所不至”,无果,忧郁而死。
陆阶长寿,卒年八十三。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