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大山里的人文古道

作者:王开阳 阅读:192 次更新:2024-05-25 举报

“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陈志岁《古道歇棚记》)在建德、桐庐等地的大山里,散落着几支有着数百几千年历史的山径古道,沿途除了呈现山高岭峻、林籁泉韵、瀑潭相叠的壮丽风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长期累积的人文底蕴,能给人以丰富的人文感受和精神激励。如此这般以人类历史文化作为载体,而不只是有壮美山川的感官享受和作为人行、商贸便捷通道的古道,是谓人文古道。

 

  宋江、方腊争斗乌龙岭

                               

乌龙岭坐落于建德梅城东北方向,是古代严州府前往杭州乃至以北地区的重要通道和关隘,战略地位非同寻常。读过古典小说《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施耐庵为它铺排了两段均发生于乌龙岭的故事情节,即第九十六回“卢俊义分兵歙州道宋公明大战乌龙岭”,第九十七回“睦州城箭射邓元觉乌龙岭神助宋公明”,说的是梁山将领与方腊兵马在乌龙岭的激烈厮杀,两军攻防睦州的猛烈争斗,小说所谓的“七里滩头鼓角声,乌龙岭下战尘生”,即指乌龙岭下两军短兵相接,你来我往的厮杀打斗,虽然方腊军节节败退,乌龙关隘的天然屏障最终也被梁山将领所攻取,但宋江军也损兵折将,损失惨重,秦明、顾大嫂、孙新、孙立、张青、孙二娘、阮小二、阮小五分别死于对方的乱箭、夹子、火箭、钉板、竹签等利器之中,令宋江为此痛哭流涕,伤心不已。与此同时,小说对七里滩、乌龙岭的山峻水急、千尺悬崖、峻峭险恶、易守难攻等地貌形势也多有描写,凸显了乌龙关隘地扼睦州要冲,失此则无险可守的重要战略地位。

建德乌龙山东西绵亘五六十里,高临江岸,气势雄伟,因山石乌黑、蜿蜒如龙而得名。据《严州图经》记载,“宣和初,臣寮建言,谓龙为君像,应州县山水地名有龙字者当避。及方腊之乱,复言狂贼窃发,由土地之名未正,乞赐以忠顺之名,镇定一方。”由于北宋僚属索性将“方腊之乱”归因于“土地之名未正”的缘故,果然引起朝廷的重视,不久就将乌龙山以“忠顺之名”更名为仁安山。

陆游《秋兴二首》有诗句云:“东馆烟波秋渐瘦,北山雾雨昼多昏”,“东馆”即今之严东关,“北山”即乌龙山。“北山”句凸显乌龙山高耸险峻、云雾缭绕的山势和状貌。范仲淹也在《潇洒桐庐郡十咏》其一云:“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依然凸现乌龙山突兀峭拔的山境。类似的诗篇与《水浒传》对乌龙岭的环境描写并无二致,难不成施耐庵对建德一带做过一番实地调查和生活体验?

乌龙岭为乌龙山主峰,海拔高达900余米,古道穿乌龙岭而过,一路由卵石铺砌,宽达1.2米,古时可以骑马、抬轿上岭和下山。由于此山盛产茶叶、桐子、生漆和名贵药材,贩卖茶叶、药材的商人不时地从山岭上上上下下,还有上山修炼的教徒和隐士也在山道上留下他们的足迹。偶遇两军对垒,山谷间充斥着呐喊声和兵器撞击声,惨叫声和呻吟声,骤然改变了先前静寂、冷落的的氛围,令人不寒而栗。

勾践栖兵越王峥

 

越王峥古道又称萧绍古道,是我国历史文化遗存最多的古道之一,它最大的看点是发生在公元前496年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动荡、变革最为激烈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彼时,诸侯各国之间兵戈相向,你来我往地进行争斗厮杀,打得不可开交,胜者称霸一时,败者经过疗伤、生聚后又崛起征伐胜者,如此连年不断,最后由秦国统一中原才终止了一场延续多年的战争。

大凡读过中国历史,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几乎人所皆知,本文略去不道,专说一条至今尚存,介于萧山与绍兴之间的萧绍古道,古道西侧是萧山所前镇夏山埭村,东侧是绍兴夏履镇北坞村,因为勾践栖兵于越王峥的山脊上,故当地人也叫它越王寨。

峥,高峻貌。越王峥属于会稽山脉,是其中的一座山峦。其实,说它高也不怎么高,海拔才三百来米,但耸立在有“萧绍熟,江浙足”美誉的萧绍平原上就显得突兀高耸,重峦叠嶂,深谷清泉,一派高山流水的景象。由于山境风光旖旎,又有激励、振奋后人的典故,吸引了众多文人学士或泛舟或徒步而来,留下了不少丽词佳句和人文与美景相融的历史记忆。

越王峥以越王勾践兵败亡国后曾在山顶厉兵秣马而得名,史籍典章多有记载。《越绝书》载:“越栖于会稽之山,吴追而围之。”乾隆《绍兴府志》载:"越王山,一名越王峥,又名栖山。山阴县旧志:昔越王勾践栖兵于此,又名栖山。”嘉庆《山阴县志》载:“勾践栖兵于此,又名栖山。上有走马冈、伏兵路、洗马池、支更楼故址。”志书所记勾践栖兵越王峥的时间为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那年发生了一桩战事:在越国与吴国的一场争斗中越王勾践兵败于吴,遂带领残兵五千栖守会稽栖山,在这里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内修其德,外布其道,最终灭吴复越,勾践也成就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从中可见,越王峥是座人文之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民族文化感召力。

有一座深云禅寺,也叫越王寺的古剎坐落于越王峥的山顶,该寺建于元统三年(1335年),越王寺内有一尊越王勾践的塑像,塑像谦恭而立,双目凝视远方,呈运筹帷幄状,为崇拜越王勾践者而立,四面八方而来的香客不顾山道高悬,上山者陆绎不绝,寺内一直香火鼎盛。

据传,古时有九条山道可以从不同方向盘旋而上直上越王峥山顶,形成众龙拱卫之势,故称“九龙盘”。如今这些山道大多已荒芜不存。当下的驴友从山麓上山只剩下四个入口:或从越王峥村北坞上山,或从萧山所前镇翻过栖岭途经仙师殿上山,或从杨汛桥经小尖山和大尖山上山,再或是经中墅村茅庵上山。

越王古道其实是一条兵道,为越王勾践当年在此栖兵教战所修。石铺古道宛如游龙,一路曲折盘旋而上,两边的山坡上植有茶树、柿树、翠竹和各种灌木,凸显一片化不开的绿意,但它依然掩盖不住突兀不平的古道石级上显示出的沧桑感。跨入越王峥村已是处于全球生态环境“500佳”的绍兴夏履镇境内,夏履镇辖北坞、南坞、埠头三个自然村,在北坞岭下,山民徒步离开大片的茶园时,路边有一处山泉瀑布,伴随着哗哗的瀑布声开始跨入萧山境内的越王村。

  勾践在越王峥以三千越甲吞并吴国的历史故事对后世文人高士的激励意义颇大,就说清代著名小说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由于参加科考屡试不中,曾写过一副“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意思是说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属于楚;有苦心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强大的吴国。这则清人蒲松龄落第不落志的著名励志故事,又再次继勾践成为激励、振奋后人的典故而为人乐道和仿习。

越王峥也是一众古代诗人喜欢涉足的山道,明代的张岱、来宏振、王国桢、来曾奕、来三聘、来宏振、王文辕,清代的陈至言、沈樾等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诗篇,计有十余首。

明代诗人来三聘作七律《越王峥》,诗云:“危峰峭拔万山中,勾践当年此卧龙。甲盾五千存国士,镆牙三尺试雄风。只今霸业留陈迹,惟有闲月伴老松。惆怅登临无限意,越王宫作梵王宫。”同代诗人来宏振写有七律《春日登越王峥》,诗云:“青山滚滚树层层,勾践当年此困兵。山色隐含倾国恨,溪流似带倾城声。西施故土犹延庙,范蠡扁舟尚著名。徒倚竹堂伤往事,花枝好鸟向人鸣。”两诗均歌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取得的丰功伟绩,抒写诗人登临越王峥所见、所想和无限感慨。

可惜的是,据当下登山的驴友述说,这条越王峥古道有些路段已被破坏得相当严重,如不及时修复或将湮灭无迹。

 

伍子胥的逃亡路

 

胥岭,因伍子胥逃亡途中经过此山岭,并在其中一溶洞中疗伤而得名。由此,我们得先从铨释这一典故开始。

楚国大夫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为逃避楚军的穷追不舍,一路过关斩将逃亡到如今的桐庐歌舞村。歌舞村海拔821米,位于桐庐县中南边缘山区,多天然溶洞。由于歌舞村岭上山高人稀,适宜逃亡者藏身,被伍子胥一眼看中,将这里的溶洞作为自己的藏身之地。每天清晨,他鸡鸣而起,在岭上边舞剑边唱歌,“歌舞村”、“歌舞溪”由此而得名。

有一天清晨,正在舞剑的伍子胥被山村里的一位上山老人发现,老人得知他的来历后,便好心地指点他:只要翻过前面那座山,你就可进入吴国境内,而且还慎重其事地告诉他,那边的半山腰里有个山洞,洞里藏有一部兵书,你如果有幸得到这部兵书,就能凭它治理天下。伍子胥注视着面前这位淳朴的山民,毫不犹豫地相信了老人的话,随即收起舞剑的宝剑,收拾简单的行囊,辞别老人开始翻山越岭试图到达吴国境内。由于山高岭峻,劳累过度,伍子胥病倒在山岭里,他拖着病体进入一溶洞,准备在此休养一段时间,而这个溶洞恰恰就是山村老人告诉他藏有兵书的地方,而且兵书终于为他所得。于是他一边在洞内疗疾,一边熟读兵书,病愈后欣然题书曰:“粉石栓壁为书,时为腊五二二,北颠屏障化险为夷,西脚如门守故无忧,碾陡陌岭胥知乐土,此乃兆也;留念乡邻,植株望春,代农躬耕,以胥为名。胥岭落居安然无恙也。弃员疗疾,此乃福地也。”显然,题书有祝福、感恩山民和被他视为福地的胥岭之意。

伍子胥离开他的福地投奔吴王阖闾,吴王在他与孙武等人的建议和协助下,终于打败了强大的对手楚国,开始称霸天下,伍子胥也因此成为一代名将。

与这一传说相连接的,还有子胥野渡的典故,自然,子胥野渡在先,溶洞疗疾在后。溶洞坐落的村子被后人命名为子胥村,子胥村即在歌舞溪旁,东邻高峰村,西连歌舞村,南接建德邵家村。从这些可以连接的事件中可见,胥岭古道一带深蕴着春秋末期名将伍子胥有关的历史人文遗迹。

以胥岭为名的村子属于建德乾潭镇,山村坐落在海拔600余米的山坳里,穿村而过的胥岭古道全长约5.5公里,岭上云雾缭绕,古道两旁有常年不断的山泉,清洌甘甜的泉水沿弯弯曲曲的山体缓缓而下,为山民所取,山道由石板或大鹅卵石铺就,一直延伸到胥岭村。

胥岭村村民祖祖辈辈以在山坡上开垦梯田和种植为业,有500余层的梯田从山脚一直铺陈到岭尖,梯田上植有油菜,最高处乃高山茶园。每逢早春时节,油菜花开始绽放,山岭梯田自下而上地呈现黄金般色彩,与各种山花,还有不多的李花、桃花、梨花掩映生姿,似屏障般竖立在山间,景色非同一般。这是胥岭村和胥岭古道四季中最为美艳,也是吸引游人上山观赏梯田花景的最好时光,而为纪念伍子胥而名的胥峰亭、胥乐泉、子胥桥、子胥溪等均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让游人对这一带的自然丽景和人文遗迹赞不绝口。

 

径山古道的人文意义

 

苏轼诗称“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送襄阳事李友谅归钱塘》),守杭期间他曾三上城西径山,在那里留下了十二首诗歌、八封书信和一个东坡洗砚池、一块径山诗碑,从而大大加深了径山及其山间古道的人文意义。

在径山山道茂密的竹林旁,有一处常年不竭的山间清潭,苏东坡在寓所不假思索、龙飞凤舞地写完一封珍贵的书信,之后就一步步走到小池边去清洗他用过的毛笔和砚台,并为此写有一首《洗砚池》:“玉书自发春前早,旧墨曾翻浪里浪。闭客喜从寒月夜,醉看松影动龙舌。”有苏东坡的诗词创作和“旧墨曾翻浪里浪”的小池故事,难怪后人要将此潭命名为“东坡洗砚池”。洗砚池位于径山寺寺北古道下200米的一个小山岙里。

“洗砚池”还引出了一个径山无尾螺的传说。说的是苏东坡经常在寓所里叙写诗词和书信,写就后就下到洗砚池里去洗刷笔砚,池水也由此一日日发浑,这使他忧心忡忡,冥思苦想如何使池水重新变清,最终想出一个办法:命人从山下买回来一大箩筐被剪掉尾巴的螺蛳,将其放养在小池里,没过多久池水果然又渐渐变清,开始清澈如初,绿波荡漾,径山的无尾螺也由此而扬名世间。

在宋代书法界,蔡襄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人称“宋四家”。蔡襄比苏轼大20岁,写得一手好字,并善于拓展书风,深受苏轼的好评,并尊其为“宋四家”之首。

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五日蔡襄邀约友人共游余杭径山,过后写下一篇游记《记径山之游》,笔端呈现的东西两道山道高峻陡峭,一路林深竹茂,静谧美好,极富生气:

登自其西,壁绝襟绕(环绕,作者注,下同),轿行少休。松桧(松柏)交错,盘折蒙翳(遮蔽),寻丈之间,独闻语声。跻梭层(攀登高险的石台阶),披翠蒨(披开青翠的灌木丛。蒨,草盛貌),尽十里许;下视来径,青虬(青色的幼龙)蜿蜒,搏岩腾霄(盘旋在岩石间飞向云霄);且及其颠,峡束洞隐(山峡狭窄岩洞幽深),几不容并行。 

由东径而往,坎窞(坑穴)为池,游鱼旷空(在清澈的池水里鱼儿仿佛在空中飞翔)。其西径东折,蹴南峰岭脰之间(攀登到南面山峰接近峰顶之处。脰,颈也),平地砥然(平坦貌),盈亩而半,偃(斜)松一木,其高丈,其阴四之(树冠遮蔽处达四丈),横柯(横枝)上耸,如芝(灵芝草)孤生。松下石泓,激泉成沸(翻滚貌),甘白(水色洁白)可爱,即之煮茶,凡茶出北苑第品之无上者(凡是在福建北苑出产的极品名茶没有超过它的),最难其水,而此宜之。偃松之南,一目千里,吴江之涛可挹(yì,舀),越岫(越山)之桂可攀(攀折)。云驭霭搴,状类互出,若图画虫蠹断裂,无有边幅,而隐显之物尚可名指(云彩飞动,山岚缭绕,变幻出各种形状,仿佛年代久远的图画被虫蛀,残毁不全,然而隐约可见的图像依然可以辨知。搴,qiān取也)。群山属联,呈露岗脊(山峦连绵起伏,峰巅显露在云海之上),矫矫(高峙貌)剪剪(齐整貌),咸自意气(都有自己的气概),若小说百端,欲圣智之亢而不知其下也(好像故事丛杂的小说,想要达到圣人智者的思想高度而不知道自己地位的低下

这段写景文字最大的看点是巧妙的设喻:比如图画由于被虫蛀而显得残毁不全暗喻径山山景的变幻莫测以小说故事的丛杂暗喻径山之高峻,在浙西群山之上,显得十分独特而极具文学性。

蔡襄不仅书风自成一格,诗文也同样精妙不凡。《记径山之游》多有设喻,用语惜墨如金,景物描写形象生动,散文风格独树一帜,为古代游记中难得的一篇美文佳作。作者对径山山道的描写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比之于近、今人的描述更接近于原始状态,更能显示径山山道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


上一篇:

下一篇: 今日头条段民生诗词(九)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