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临安看山

作者:王开阳 阅读:372 次更新:2024-05-20 举报

  临安多山,故有山城之称。山有高有低,低的不过海拔百米,高的海拔有千余米。令人颇感奇特的是,这里的山峦大多有或壮丽或凄美的历史传说和人文故事,传说故事和山峦有几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临安诸山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不凡的文化特质。


一 功臣山:临安的记忆地标


  说起临安和临安诸山,其实都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开创吴越国并称王的钱镠。功臣山山麓和锦溪河畔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与功臣山遥相对峙的太庙山南麓是他卒后的安息处,由是,临安成为钱王文化和文化的发祥地。

  功臣山虽小,但自古名声在外,与其同时扬名的还有巍然屹立于山顶的功臣塔,塔高25.3米,建于915年,是钱镠功成名就后建造的一座纪念塔,山以塔名。功臣山与功臣塔俨然是临安与吴越地区广大百姓无法忘怀的记忆地标。

  当地人大概是山看得多了,除了喜欢登山晨练的市民,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身边这座被树木覆盖得严严实实,一年四季山色郁葱苍翠的功臣山,但因为在一千多年前出了个了不起的人物钱镠,临安才有了他带给乡人的诸多荣耀,有了那些无可替代的名胜古迹、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的精神财富,毕竟历史是不能遗忘的。

  由于功臣山山势不高,老人小孩都能慢悠悠地登山,山路边绿树成荫,密不透风,沿着修葺过的石阶登上顶峰,就看到了那座古老的功臣塔。翘首仰望,塔身、塔顶虽然经过好几次的修缮,但毕竟屹立了上千年,颇有些古朴。从观光台向下俯视,整个锦城就呈现在人们面前,那里有成片绿树点缀的旧宅高楼,一条锦溪蜿蜒逶迤地从功臣山山麓流向烟波渺茫的青山湖。小城四周群山环绕,街路也干净整洁,人们在这里过着一种清闲安逸的慢节奏生活。

  钱镠创建的吴越国定都杭州,其时,两浙一带近八十年社会安定,岁岁丰盈,百姓远离战乱,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就像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所说:“钱塘自五代时,不烦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吴越国虽然国土不大而且又受制于大国,却占尽了江南山水的灵气和膏腴宜耕的土地,加上钱镠采取了一系列为庶民百姓着想的治国方略,吴越国成了“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的经济强国。

  起先,在当了一国之主之后,钱镠开始在临安故里建造豪宅,每次回乡都骑一匹高头大马,大臣和将士前呼后拥,排场十足。其父钱宽对此却是不以为然,每次听闻儿子要衣锦还乡都有意避开他。钱镠意识到父亲的反常态度后,有一次只带几名随从从杭州回家,找到父亲后恳求说明对他不满的原因。钱宽说:“我家世代以田渔过活,从未出过如此显贵之人。你如今为两浙十三州之主,周围都是敌对势力,还要与人争利。我怕祸及吾家,所以不忍见汝。”钱镠拜谢了父亲的教诲,此后从政小心谨慎,力求保住基业。这恐怕是钱氏家族史上最早的一份家训。

  时至吴越宝正七年(932)初,81岁的钱镠一病不起,他自觉时日不多,趁着头脑尚清醒,便将子孙后辈叫到病榻旁边,向他们缓缓地作了一番训言。他先从自己的经历讲起:“余自束发以来,少贫苦,肩贩负米以养亲,稍有余暇,温理春秋,兼读武经……余固心存唐室,惟以顺天而不敢违者,实恐生民涂炭。因负不臣之名,而恭顺新朝,此余之隐痛也。”然后话锋一转教育后辈:“尔等现居高官厚禄,宜作忠臣孝子,做一出人头地事,可寿山河,可光俎豆,则虽死犹生。倘图眼前富贵,一味骄奢淫佚,死後荒烟蔓草,过丘墟而不知谁者,则浮生若梦矣。十四州百姓系吴越之根本,圣人有言: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云: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又云:省刑罚,薄税敛。又云:惟孝友于兄弟。此数章书,尔等少年所读,倘常存于心,时刻体会,则百姓安而兄弟睦,家道和而国治平矣……”并向子孙提出了“心存忠孝,爱兵恤民”等十条要求,最后他口气严厉地说:“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呜鼓而攻!”

  《钱氏家训》是另一座可以仰望的高山,钱氏对两浙一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社会生活方面,而且在无限的精神领域也得以彰显。在漫长的千余年来,《钱氏家训》在钱氏家族世代相传,子孙后代一直铭记于心,并将其作为做人、治家、理政之纲而身体力行。钱镠之孙钱俶遵从先祖“爱兵恤民”、“善事中原,维护一统”的遗训,在与同宗同族的北宋战争与和平的选项中,顺应时势选择了后者,作出了“纳土归宋”的重大决策。虽然,北宋一统天下后钱俶的遭际并不如意,但两浙一带却是一如既往地繁荣,百姓依然过着平安的生活,这是吴越国的末代国王为社会和庶民做出的又一大贡献。

  因为一部《钱氏家训》,钱氏宗族自古名人辈出,家族兴旺,有我国“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誉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钱王后裔更是为祖国的强大富盛作出了无可言喻的贡献,国人一旦提起他们无不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二 大明山:朱元璋推翻元朝的根据地


  安徽黄山一路绵延至浙西,到大明山便戛然而止,但大明山又承继了黄山的形势地貌,境内奇峰突起,悬崖如削,怪石嶙峋,一株株青松从悬崖绝壁上挺拔而出,溪涧飞瀑轰然作响。冬日,大山里雪花飞舞,山顶白雪皑皑,冬去春来,山岭开遍映山红,将山峦染上一层殷红。《昌化县志》载:“大明山,县西九十里,其巅广千余亩,如平地。”其山巅那广袤无际,云雾缭绕的高山草甸,乃是大自然造就的一个奇迹。大明山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朱元璋便是其历史文化故事的唯一主角,那些气势磅礴的故事成为大明山唯一的文化主题。

  据传,朱元璋十六岁开始在山顶千亩田的慧照寺出家,过了四年的僧侣生活。元朝末年,朱元璋在安徽凤阳揭竿而起,带领起义部队一路攻城拔寨,却在一次与元军的大战中吃了败仗,在无奈之际他带领残部败退到自己熟悉的大明山千亩田,在此安营扎寨,操练兵马,养精蓄锐。

  但大明山山深人稀、土地贫瘠,漫山遍野只生长一种核桃树,果子味苦难咽,自然无法充当兵士的食粮,部队供给成了驻扎于此的一个莫大困难。此时,朱元璋偶遇辞官而归的青田人刘基(字伯温),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刘伯温受朱元璋礼聘,备受宠信,成为朱元璋起兵后最早的左膀右臂。聪明绝顶的刘伯温便开始在如何利用山核桃上做文章,他命人运用伙房去除芹菜苦味的水煮法后,又用火将山核桃烤干以便于贮藏,如此一番改造之后,山核桃变得味美又富有营养。朱元璋便命令将士同百姓一起进行加工,然后把核桃运往苏州、杭州一带出售,换回来银两和粮食。他又组织将士在千亩田屯田种粮,并在临安一带不断地招兵买马,队伍迅速壮大,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带领千军万马杀下山去,经过千战百役,终于灭了元朝和各路起义军,成为大明王朝的太祖。由此,原先叫日月山的山峦也改称为大明山,山核桃也跟着叫大明果。

  大明山因为朱元璋而名声远播。时至今日,这里还留存不少与他有关的历史文化胜迹:相传朱元璋曾卧与一块平坦如榻的巨石上,故此石叫“朱眠石”;他幼时写的“天为罗帐地为床,明月星辰伴我眠,夜来不敢直伸脚,为怕山河社稷穿”的诗句被镌刻在龙门峡口内的一块巨石上;千亩田有个点将台,这是部队屯垦时他登台拜将的地方;神态各异、风姿绰约的明妃七峰由他的七名妃嫔羽化而来。千亩田上的慧照寺还残存着一块书有“与国同休”字样的石碑,据说是朱元璋的亲笔御赐。

  大明山高达海拔1499米,它那重峦叠嶂、悬崖峰林、峡谷飞瀑、高山草原的山峦景观,亦令临安诸山无一能与其比肩。


三 玲珑山:苏轼与琴操的一段情


  玲珑山两峰迤旎,游道沿涧而筑,一路盘曲而上,山上林茂径幽,在一派浓绿中点缀着佛寺尼庵,山门楼阁,故有精致玲珑之赞语。《临安县志》曰:“治西南十里,即苏轼、黄庭坚、佛印胜游处,因其‘两峰屹峙,盘空而上,故曰玲珑’”。

  1934年早春,郁达夫与一众友人游览玲珑山,并写有《西游日录》。其中写到山间的醉眠石,并提及琴操墓:“‘醉眠石’的东首,也有一块山石,横立溪旁,上镌‘琴声’两篆字,想系因流水淙淙有琴韵,与‘琴操墓’就在上面的双关佳作……”。郁达夫写小溪之上的“琴操墓”虽然只是一笔带过,其实,这里有着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北宋时,年少貌美、艺名琴操的钱塘名歌妓跟时任杭州知州的苏东坡有过一段忘年情,这是苏轼和小于他26岁的王朝云的爱情故事之后演绎出的另一段情感轶事。正史对此没有一丝的记载,野史素有编排的嫌疑,更重要的是苏轼并没有像赠予王朝云那样替琴操写过诗词,于是这段轶事显得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直至明末清初海宁人谈迁编撰的笔记《枣林杂俎》,所写也不过两句:“琴操年少于东坡,和诗人有过一段忘年情”,之后便没了下文,不知何因。再其后,编排出的故事却是写得活灵活现,像煞有介事了,但一到故事结局就露了馅,有的说琴操是投西湖自尽的,有的说她是在玲珑山的小尼庵里郁郁而终的,莫衷一是,一时也不知听谁的好。

  不过琴操墓倒是有迹可循,在玲珑山卧龙寺的东面,孤坟独碑,至今遗址尚存。明代诗人冯梦祯曾替它作诗云:“弦索无声湿露华,白云深处冷袈裟,三泉金骨知何地,一夜西风扫落花。”金骨即仙骨,借指琴操墓,凸显琴操墓在旷野山间的冷落与寂寞。

  那年,能歌善舞、性格洒脱而又随性的琴操在西湖湖上偶遇风流倜傥的苏东坡,这位年仅16岁的美少女忽然情窦初开,面对大诗人和一州之长的苏轼,仰慕、爱恋之情油然而生。而苏轼已年近六旬,处于“维摩境界”(见《殢人娇·或云赠朝云》。维摩,佛家语,意谓清净无欲状态),虽然二任爱妻王弗和王闰之(王弗堂妹)已先后去世,但仍有姿容俏丽、能歌善舞,品貌才情不逊于琴操的侍妾王朝云在身边陪伴。

  元祐六年(1091)初,苏轼奉召离杭还京,没承想又被贬儋州(今海南儋县),诗僧道潜不远千里去看望苏轼,透露琴操已经亡故的消息,苏轼听闻后当即面壁而泣。这情景就很有些凄然了,那时苏轼已过六旬,陪伴他的王朝云也在惠州染时疫而逝,而且正在“非人所居”的荒蛮之地度过他一生中最为坎坷悲惨的时光。

  明末文士毛晋据宋人方勺《泊宅编》撰写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苏子瞻守杭日,有妓名琴操,颇通佛书,解言辞,子瞻喜之。一日游西湖,戏语琴操曰:‘我作长老,汝试参禅!’琴操敬诺。子瞻问曰:‘何谓湖中景?’对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何谓景中人?’对曰:‘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何谓人中意?’对曰:‘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如此究竟何如?’琴操不答,子瞻拍案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言下大悟,遂削发为尼。”但这也仅是方勺、毛晋一说,后人依然无法知晓是否真的是因为苏东坡一句话的点化,十七八岁的琴操才动了离开歌舞升平的杭州城而独自登上远郊荒僻的玲珑山,在深山野林的尼庵里当尼姑的心思。

  琴操幽隐于山间尼庵之后,有公务在身的苏轼曾几次三番地登上玲珑山去探访小尼琴操,有几次还有门人黄庭坚和高僧佛印相随,果真是他忘不了这段忘年情吗?古人的心理今人更是无法揣测。不过,因了苏轼与琴操,历史上多了个凄美动人的人文故事,世间有了“琴操参宗”的典故,玲珑山也因此而名扬后世。

  四 九仙山:“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仙山以九仙为名,至于“九仙”为哪些仙人,却是众说纷纭,苏轼以为 “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宿九仙山》题下自注)。其中的左元放为东汉末年著名方士,少居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许迈于永和二年移入临安西山修道炼丹;王(导)、谢(安)出生于东晋,均为当时的风流人士。

  苏轼在出任杭州通判时曾写过一首七律《登玲珑山》:“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珑。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岩前巧贮风。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当时苏轼人到中年,体力尚可,其时,他几乎游遍了浙西的山山水水。熙宁六年(1073)他游赏临安九仙山,并夜宿无量院,后作《宿九仙山》:“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余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据实描写了诗人游赏、夜宿九仙山时的所见所感与抒怀。

  在游览九仙山时,苏轼还听闻临安民间在传唱一支叫“陌上花”的山歌,歌中所唱内容是吴越王钱镠和他结发妻戴氏王妃的一段情感故事。

  戴氏王妃原先是临安横溪郎碧村的一名村姑,虽然后来贵为一国之母,但始终未改在每年的寒食节回娘家侍奉父母的习惯。有一年,王妃在娘家待的时间稍长了些,钱镠思念不已,便派人前往郎碧村给她传递了一封家书,信上写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吟之凄然。后来被乡人编写成名叫《陌上花》的山歌,在临安民间广为传唱。

  苏轼听闻后为此而感动不已,于是接连写了三首《陌上花》:“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陌上花三首》前有一小序,序云:“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从文艺创作的角度而言,苏轼是古代诗人中从民间歌谣中汲取营养并“为易之云”的一个典范。

上一篇: 念奴娇·三农情怀

下一篇: 事事嘉美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