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遇见桂林

作者:吴柳杉 阅读:289 次更新:2024-07-29 举报

趁着暑假的闲暇,我携家带口,踏上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桂林之旅。抵达桂林后,我们并未直接入城,而是听从了“度娘”的指引——“阳朔山水甲桂林”,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转乘前往阳朔的大巴。在大巴车缓缓前行的时光里,我通过手机查阅着关于阳朔的点点滴滴,心中已对即将到来的旅程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期待。

 

西街:繁华与古朴的交响

抵达阳朔后,我们的第一站便是著名的西街。选择一家位于西街边的客栈安顿下来,简单用餐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踏入了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繁华之地。

随着夕阳的缓缓下沉,西街的灯火逐渐亮起,将整个街区装扮得如同一个璀璨的明珠。夜晚的西街,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不夜城,各式各样的酒吧、重金属的音乐、以及那些在橱窗里翩翩起舞的舞娘,无不透露出其国际化的气息。然而,在这份繁华之中,我依然能感受到西街那深厚的历史底蕴——脚下的石板路、两旁古朴典雅的岭南建筑、还有那些散落于街巷之中的古老建筑,无一不在诉说着西街千年的故事。

漫步在西街的每一个角落,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既能体验到那份现代的疯狂与喧嚣,又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沉静与深邃。而那些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手工艺品店、马灯小水吧等,更是让我看到了西街的另一面——那份对传统与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在这里,我仿佛与西街进行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到了那份独属于它的魅力与韵味。

十里画廊:自然与人文的盛宴

第二日清晨,我们租了一辆电动车,开始了十里画廊的探秘之旅。这里的主要景观包括天籁·蝴蝶泉、遇龙河、月亮山、聚龙潭等,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

蝴蝶泉,一个因钟乳石形似蝴蝶而得名的神奇之地。这里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活蝴蝶观赏园,更是攀岩爱好者的天堂。站在山顶俯瞰四周,桂林的奇山秀水尽收眼底,那份壮丽与辽阔让人心胸豁然开朗。

而遇龙河,则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人称“小漓江”,却胜似漓江。乘坐竹排漂流其上,两岸的青山绿水如同画卷般缓缓展开,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雨后的遇龙河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雨珠轻轻滴落在河面上,泛起层层涟漪,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美景。

在十里画廊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那些古老的传说、悠久的历史、以及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之情,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仿佛在这里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洗涤与升华。

 

月亮山大自然与神话故事的融合

从蝴蝶泉继续向前骑行,柏油马路蜿蜒曲折至月亮山脚下,初见之下,或许并未立刻被其惊艳。然而,一旦踏上那青石板铺就的台阶,一切便悄然改变。沿途,葱郁的林木宛如翠绿的屏障,遮天蔽日,微风拂过,带来阵阵鸟鸣,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这古朴的风景,如同穿越时空的画卷,静静地诉说着陈年往事,恬静而安逸。

及至山顶,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月洞赫然映入眼帘,又似天然的石孔,直径约莫五十米,蔚为壮观。洞内两侧,石壁平滑如镜,洞顶悬挂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宛如天工雕琢,巧夺天工。其中,有石似吴刚伐桂,有石如玉兔捣药,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发出由衷的赞叹。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巨大的石壁,厚度仅有几米,却屹立不倒,见证了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岁月流转。

下山途中,骑行于山间小道,随着角度的变换,那月洞的形状也仿佛活了过来,时而如弯弯的上弦月,时而化作圆满的明月,继而又变为下弦月,变化莫测,引人遐想。此情此景,难怪清代诗人徐廷诤会留下“月挂高峰”的佳句,赞叹其“万古不磨惟此镜,与君长作广寒游”。

 

聚龙潭图腾崇拜的延伸

经过月亮山,继续前行约十分钟,便到了聚龙潭,其名便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真有龙聚于此。步入其地,只见山势巍峨,绵延不绝,岩外奇峰耸立,形态各异,宛如神龙腾云驾雾,蔚为壮观。及至潭边,更见一石洞与潭相连,神秘莫测。便同当地人商量,与其共乘一舟,前往观赏,他们欣然同意。

小船缓缓驶入暗河之中,硫磺的气息与洞穴的阴冷交织在一起,慢慢向我们包裹过来,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随着小船的深入,洞内景象逐渐清晰起来。各色彩灯交相辉映,将亿万年形成的石笋、石柱映照得五彩斑斓。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龙女迎宾、水晶宫、蟠桃盛会……每一处景点都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和无尽的想象。那些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群,在灯光的照耀下,更是显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现实世界里的世外桃源

小船继续前行,航道渐窄,两侧石壁触手可及。黑暗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混沌的世界。然而,就在我们觉得即将窒息之际,一束光亮突然刺破了黑暗,照亮了前方的道路。紧接着,一片桃花盛开的景象映入眼帘,世外桃源一般。

这里,怎么就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界一模一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一般,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喧嚣。

然而,我正沉浸在这陶翁理想的家园里时,一阵急促的警号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是一群原始部落的土著先民发现了我们的到来。他们手持长矛、渔叉冲下山坡来,但当我们表明来意后,他们便以欢快的舞蹈表示欢迎。这些先民们以树皮羽叶遮身,剽悍健壮,皮肤黝黑,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

随后,我们沿着河岸继续前行。岸边的姑娘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翩翩起舞,歌声悠扬动听。小船在窄长的水道中迂回前行与田园山水、路桥村舍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当小船停在来时的洞口时,我们才感觉回到了现实的世界但那份如梦似幻的感觉却久久难以忘怀。

上苍执笔的九马画山

世外桃源出发,溯江而上四公里处便是著名的九马画山。这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石壁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上山木葱郁、山下石壁五彩斑斓、浓淡相间、班驳有致宛若神来之笔。

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元帅同游漓江时曾在此石壁上看出了九匹马因此得名九马画山。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曾在此看出了八匹马。这些传说为九马画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然而真正令人称奇的是这石壁上的马形图案。它们形态各异、难以辨认仿佛是天宫神马下凡人间时留下的印记。历代流传的歌谣中也提到:“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状元郎。”这不仅是对游客的一种考验更是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赞美。

站在九马画山前望着这幅天然的画卷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或许这九马画山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而大自然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则用它那无尽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将离别写进记忆

离别桂林的时候我还沉醉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绝与韵味。无论是繁华喧嚣的西街还是宁静悠远的十里画廊深深印进了我的心灵。在这里我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受到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桂林,我还会再来!


上一篇: 印象西江

下一篇: 叶子一生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